一、判断题
1.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孕育着现代标准化的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方法和原理。()
2. 近代标准化的发展是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程师惠特沃斯提出的统一的螺纹尺寸制度,即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的“惠氏螺纹”螺纹尺寸标准,被人们认为现代标准化的开端。()
4. 1980年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5. 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以另行制定企业标准,只需报送标准化部门备案() 6. 标准应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企业标准则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7. 标准的使用价值通过其适用性表现出来,是标准的自然属性。标准的适用性如何,可以作为衡量该项标准使用价值大小的客观尺度()。
8. 标准的价值是指在标准的生产过程中物化在该标准(这项产品)中的一般性人类劳动是标准的社会属性。()
9. 标准的载体就是标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件。()
10. 标准的运用使重复出现和无限延伸的需求简单化,因此,标准的本质就在于简化。()
二、单项选择题
1.按标准化对象的基本属性,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 B 。
A.服务标准; B工作标准; C产品标准; D图形符号标准。 2.标准是由科研成果和 B 转化的规范性文件。
A.专利技术; B实践经验; c工艺规程; D先进技术。 3.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点是:系统性、 C 以及目标和手段的现代化。
A.多样性; B先进性; C国际性; D综合性。
4.企业标准采取什么形式、规定什么内容,以及标准制定的时机等等,由 A 决定。
A.企业自己;B.企业的主管部门;C.企业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D.市场及客户。 5.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国家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C 。
A.标准数量太多; B.标准数量太少;
C.标龄过长,修订不及时; D.标准编写格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6.标准的使用价值是通过其适用性表现出来,是标准的 B 。
A.人工属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市场属性。
7.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
企业标准作为 A 。
A.组织生产的依据; B.交货验收的依据; C.产品采购的依据。 8.标准的本质特征是 A 。
A.统一; B.使用; C.合并; D.协调
9.进行产品系列设计时,产品的基本参数中起主导作用的参数,称为 B 。
A.第一主参数; B.主参数; C.关键参数; D.自变量参数。 10.通用化以 C 为前提。
A.系列化:B.统一化;C.互换性;D.组合化
12.组合化就是多次重复使用 C 单元或零部件来构成物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A.模块;B.模块化C.统一化;D.系列化。
13.简化是人类对社会产品的 B 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
A.性能; B.类型; C.发展;D.功能 14.模块化生产是指 A 的制造。
A.模块;B.通用零部件;C.组合元;D.单元
15.系列化是对 A 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
A.同一类;B.不同类; C.所有;D.一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标准化原理是指 A B C D 。
A.简化原理; B.统一原理; C.协调原理 D.优化原理 2. 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国家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A B C D 。
A.标龄过长,标准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B.标准制修订周期过长;
C.采用国际标准率低,标准更新速度跟不上; D.标准内容不协调,形式与WT0规则不符合 3.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地方标准方面存在问题是 A B CD 。
A.标准制定超过法律范围;
B.任意扩大标准制定和强制执行范围; C.利用地方标准保护地方利益;
D.部分地方标准重复、矛盾;等级划分和指标要求不一致 4.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企业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A B 。
A.标准水平低,标准水平认识上有误区; B.部分企业领导自觉实施标准不力; C.标准重复; D.标准矛盾
2
5.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点是 A B C 。 A.思想观念问题、管理问题; B.运行机制问题、基础工作问题; C.队伍建设问题; D.市场准入问题
6.按标准制定的主体,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及 BCD 。
A.出口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7.一个完整的产品标准在内容上至少应包括 A B D 。
A.产品分类; B.质量特性及技术要求; C.设计及工艺要求; D.试验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 8.标准文件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标准、 A BD 等。
A.技术规范、规程; B.技术报告;指导性技术文件 C.试制总结; D.指南 9.按照现代标准化系统的宏观管理理论,标准化管理基本遵循的原理是 ABC 。
A.系统效应原理; B.结构优化原理;
C.有序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 D.国际化协调原理
10.中国标准化工作者在长期标准化工作实践中概括的标准化原理包括 ABCD 。
A.简化原理; B.统一原理; C.优化原理; D.协调原理 11.以下哪些事项可以作为标准制定的对象 ABD 。
A.语言文字; B.计量器具; C.达芬奇的名画; D.建筑物结构 12.目前世界上最有权威的标准化机构是 ABC 。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C.国际电信联盟(ITU); D.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TEE) 13.标准化工作的任务包括 ACD 。
A.制定标准; B.起草标准化法律法规; C.组织实施标准; D.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14.现阶段常用的标准的载体包括 ABC 。
A.纸介质; B.磁盘; C.光盘; D.语音 15.标准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 ABCD 。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消费领域; D.人类生活和经济技术活动的其他领域 16.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划分,我国的标准分为 BCD 和企业标准。
A.强制性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方标准 17.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划分,我国的标准分为 ACD 。
A.强制性标准; B.企业标准;
C.推荐性标准; D.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18.根据标准的性质划分,我国标准分为 ABD 。
A.技术标准; B.管理标准; C.行业标准; D.工作标准
19.根据标准的对象和作用划分,我国标准分为基础标准、 ABCD 和环境保护标准。
A.产品标准; B.方法标准; C.安全标准; D.卫生标准
20. ABCD 等历史资料里都有标准化方面的记载 ,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标准化水平比较高。
A.《营造法式》; B.《军器法式》;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四、简答题
1.标准化基础学习思考题解答内有15道概念应用题的解答
1.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和联系?(概念、定义对比分析) 答:联系:
① 目的、作用相同,都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 ② 工作对象都为重复事物与概念。 ③ 性质都为共同使用、重复使用。
④ 实质都为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
标准化结果形成条款,一组相关条款形成规范性文件,如符合标准制定程序经批准则成为标准。 区别:
标准是过程的产物,需经公认机构批准,是由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转化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是针对现实和潜在的问题一种制定条款的活动,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结果之一,标准化不仅包括规范化过程,而且包括标准的实施、改进、提高的无限循环过程。 2.标准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标准化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是:
4
1)(建立最佳秩序的工具); 2)国内市场的组织力量;
3)(国际市场的调节手段和竞争战略); 4)建设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5)一把双韧剑。
3.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点
答:(系统)性、(国际)性、目标和手段的(现代化)。
4. 简述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答:
第一阶段1949~1988年,其特点为“主导,计划控制,强制实行”。
第二阶段1988~2001年,其特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
第三阶段2001年11月,其特点为“(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经济、贸易和全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是一项行政行为”。 5. 标准化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标准化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6. 试述“适应市场为本”的标准发展思想的要求是什么?
答:“适应市场为本,实现跨越发展。”的标准发展思想,就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愿性标准体系,是标准的使用被认为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使用者的(自愿)行为而不是行为。 7. 什么是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中的系统效应原理?
答:标准系统的效应,不是直接地从每个标准本身而是从组成该系统的互相协同的标准(集合)中得到的,并且这个效应超过了标准个体效应的(总和),这就叫系统效应原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