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郑州市的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议郑州市的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爱站旅游
第37卷第2l期 2 0 1 1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IECTURE Vo1.37 No.21 Ju1. 2011 ・15・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21—0015—02 浅议郑州市的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徐丽莉摘王启鹏 要:针对目前郑州市交通拥堵的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项解决措施,包 括优化优先发展公交,实行智能交通,规范静态交通管理等,以期改善郑州市交通状况。 关键词:交通拥堵,交通管理,道路级配,智能交通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13 表1 郑州市各级路网长度及密度一览表 各级路网 快速路 主干路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 多、车多的现象逐渐加剧,人,车和道路交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几乎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交通拥堵成为一种普遍的城市病。就 郑州市而言,近年来郑州市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多和生活水平 上升,市民购买的私人轿车越来越多——郑州市车管所数据表 明,至2010年年底,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60万辆,郑州市新 现状路网长度 km 现状路网密度 km/km2 规范路网密度 krn/kinz 177.4 551.4 O.6 1.87 0.4一O.5 0.8—1.2 次干路 支路 路网和 213.2 445 1 387 O.72 1.51 4.7 1.2~1.4 ~4 5.4 7.1 对于大城市,各级路网密度合理的比例大致应该为:快速路 车上牌数量正以每年11%的速度上涨。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交通 网:主干路网:次干路网:支路网一1:2:3:5,为倒金字塔形。而郑 设施建设、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却远远跟不上发展,导致近些年 州市各级路网密度比约为1:3.12:1.2:2.5。 来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公交车平均时速逐年下降——只比自 从表l中可以看出:郑州市路网密度偏低,且路网级配不合 行车快一点。广大市民出行难,叫苦连天。一遇节假日,道路系 理。其中次干路和支路网系统密度偏低。次干路和支路的严重 统更是脆弱不堪,拥堵可从几条主干路进而蔓延至整个市区。那 不足必然会导致城市的穿越性交通和区域的集散性交通集中在 么城市病因何在,如何才能治愈这种普遍的城市拥堵病,下面以 主干路上。次干路和支路未发挥其作用,而主干路却因负荷过重 郑州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必然导致拥堵问题。 1 郑州交通拥堵的几个症结 1.1 车、路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1.4停车泊位数量严重不足 按照国家标准,百辆汽车停车位数需要达到35个~45个,目 4万个,至少缺20万个停车泊位,供需 截至2011年1月11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60万辆 前郑州市仅有停车泊位数1 大关,仅用了1O年时间全市的机动车就增加了约120万辆。仅 矛盾可见一斑。2010年一年,郑州市新人户机动车就达到23万余辆,与2009年 1.5商业布局无序,沿路商业过多 郑州市中心城区商业布局不合理,遍地开花,无规划和控制, 同比增长135%。相比较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郑州市区的道 路长度却没有大幅度的增加。目前,郑州市区所有道路合计长度 造成沿路商业布局过多的现象,特别是和住宅区结合的底商,由 约为I 230 km,每天行驶或停放在市区路面的机动车达85万余 于规划控制的缺失,沿路底商普遍没有设置停车场,机动车沿路 甚至造成局部路段的拥堵。 辆。这些车辆首尾相连,就可以将市区的道路覆盖近4圈。同 乱停,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时,市区还保有60多万辆电动车,360多万辆自行车。郑州市道 1.6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淡薄 郑州市流动摊贩,沿路商铺占道经营等现象非常普遍,机动 路资源的供需矛盾可见一斑。 1.2 交通管理科技水平相对滞后 车和非机动车驾驶者随意乱行乱停占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致 郑州市虽然建立了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但功能不完善,特别 使行人和非机动车占用车行道,交通混乱,大大挤压了车辆的通 极易导致交通拥堵。 是区域性的交通诱导系统、指挥系统等手段应用较少。道路渠 行空间,化、交通设施设置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的问题,影响了道路通行效 2解决郑州交通拥堵的几个措施 能,特别是一些次干道、支路标志缺失,标线不齐全、不到位的情 2.1 优化优先发展公交,积极倡导公交先行 况较为突出。另外市区一些交通设施系统严重老化,无法实现全 建设和完善快速公交系统,要加快公交枢纽首末站建设。适 部联网。 当优化公交线路,培育公交的主干线,避免重复系数过多。实施 据有关数据显示,郑州市市区(三环路以内)灯控路口473个, 公交优先,扩大公交专用道的范围。只有方便,完善的公交系统, 联网信号机263个,监控点235处,绿波带6o条,电子警察520个。 才会吸引开车市民转移至公交系统,减少路面的交通量。 而南京市的各项指标比郑州市多出近1倍。 2.2 实行智能交通、完善交通设施 1.3道路级配不合理,次干道及支路微循环作用发挥 不够 郑州市各级路网长度及密度见表1。 收稿日期:2011—04—05 建议通过信号控制、地理信息、警力GPS监控调度、监控、电 子警察、智能监测记录、可变信息诱导、停车场管理、交通组织优 化、指挥调度中心10个系统的建立,建设好郑州市的智能交通系 作者简介:徐丽莉(1982一),女,助理工程师,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 王启鹏(1980.),男,助理工程师,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 第37卷第2l期 VD】.37 No.21 ・16・ 2 0 1 1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Ju1.2011 ・结构・抗震・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21—0016—02 耗能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近似解★ 骆鸿林 李创第 夏立志 摘要:运用频率响应法,对带1个Maxwell粘滞阻尼器耗能结构进行了结构动力分析,通过分解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 得到了可直接应用的近似分析方法,从而简化求解耗能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 关键词:频率响应法,Maxwell模型,粘滞阻尼器,近似解 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外部地震激励 的作用下,结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 运用频率响应法¨ 分析结构的振动时,其本质是分析结构 主, 。设置的Maxwell粘滞阻尼器对结构的阻尼力为P(t),其综 的响应特性。将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分解之后可得到1个反映 合刚度和阻尼参数分别为k ,c。,对应的位移分别为 。, :(见图1~ 结构主要振动特性的响应函数分项和几个具有小系数的响应函 图3),则结构的动力微分方程为: 数分项。由于结构主体的振动特性不因外部的小干扰而发生大 mx+c + +P(t)=一mx (1) 的变化,故分析的主要侧重点应放在反映结构主要振动特性的响 尸(t)+A P(t)=Co (2) 应函数分项上。基于该思路,可对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分 1+ 2= (3) 析,可得到有益的分析结论,简化求解耗能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 化简结构的动力微分方程,可得: 1 单自由度结构动力微分方程 设单自由度耗能结构的质量、阻尼和刚度分别为m,C和k,在 +2 ‰ +‰2 (≠)=一 (4) 统,从而提高交通对时间、空间的利用效率,从根源上减轻甚至消 2.6 普及交通法规,定期进行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 灭交通拥堵。同时完善道路的标志标线、交叉口的信号系统。加 增加市民(包括流动人E1)遵守交通的意识。可以定期在一 快建设人行天桥及地下人行通道 方便行人就近过路,减轻行人 些地段进行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经常展示一些因不守交通规则 对道路和路口的通行压力。 而导致车祸的图片。同时,应从幼儿园至大学都普及交通知识, 2.3 做好次干路和支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让人们潜意识都遵守交通规则。 提高中心城区次干路和支路的道路网密度。加快开拓新路,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是笔者有感于郑 加快打通断头路,如完善中心城区的次干道、支路、背街小巷,提高 州交通问题的一些拙见,给广大的交通规划工作者和城市管理者 背街小巷的车速,提高交通微循环能力,分流主干道的通行压力。 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启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4 解决静态交通问题,规范静态交通管理 参考文献: 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统筹建设与商业中心、停车场、车站等 [1] 刘峰,赵和生.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 公共设施紧密结合的零换乘交通配套系统。加强公共停车场及 西建筑,2008,34(10):48-49. 配套停车场建设。同时清理整改被挪用、占用的停车设施,缓解 [2] 马才伏,阳小良.长沙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建议[J].公路与汽 停车难问题。 运,2008(2):59・61. 2.5 严格规划控制好底层商业的数量 [3] 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 规划和控制好沿路底层商业的数量,特别是对于那些吸引大 版社,200 量人流和车流的商业,根据商业性质一定要限其一定数量的停车 [4] 周光富.城市道路堵塞问题浅析与初步对策[J].山西建筑, 位,否则不让开业,做到将拥堵从根源上消灭。 2010,36(5):13-14・ on trafifc problems in Zhengzhou and its solution measures XU Li-li WANG Qi-peng Abstract:The paper explores the traffic jams in Zhengzhou,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jams,and points out some solutions their respective measures,including the optimized development for the public traffic,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ffic,and the regulation for the static traffic management and SO on,so as to improve the traffic circumstances in Zhengzhou. Key words:traffic iams,traffic management,road gradation,intelligent trafifc 收稿日期:2011-03—04 ★: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项目编号:RC2006081401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0481001);广西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575021);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 号:0508052) 作者简介:骆鸿林(1982一),男,广西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柳州545006 李创第(1964-),男,博士,教授,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夏立志(1985一),男,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