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和平整度的方法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浅谈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和平整度的方法
浅谈提高 剪力墙垂直度和平整度的方法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施工中为满足抗震等条件的要求,剪力墙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应用很广泛,而在建筑施工中,确保剪力墙结构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难度较大。以银河居住区项目为例,阐述了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的提高方法,通过分析影响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的因素,来确定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的提高方法。通过对本项目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提高方法的总结,可为其他项目提供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 一、工程特点

兰州银河居住区项目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白道坪村,该项目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八层,建筑高度87m, 建筑面积 11.35万㎡,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本工程,部分楼栋采用木模。剪力墙在成型的时候存在垂直度、平整度偏差较大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项目攻克难关,总结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的方法,降低后期修补费用。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本项目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提高方法的总结,提高了剪力墙垂直度与平整度,保障了工程施工质量,顺利地完成了合同要求的施工任务,进一步提高了我司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的质量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得到社会的广大关注和认可,质量措施的落实和工程质量的保证为我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业主、监理单位等工程建设相关方和质量监督站的广泛好评,为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好的案例。

三、现状分析

剪力墙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承担竖向荷载,剪力墙在限定的楼层位移越严格,剪力墙垂直度的容许偏差在8mm之间,平整度在6mm之间。银河居住区项目对18

号楼每层剪力墙的垂直度、平整度进行了实测实量,合格率为86%,达不到合同的要求,项目质量以国家标准为基本要求,要确保剪力墙结构垂直度、平整度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低不仅影响到项目合同的履约,还会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

四、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的方法

项目对存在的问题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存在的问题从人机物法环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的方法。

1. 更换新模板

模板周转次数长,模板老旧会使混凝土感观受损,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大。模板也是有周转期的,一般模板的周转次数不宜超过五层,或视情况而定,如果模板过于老旧,会使模板失去原有的光泽,上面浇筑的混凝土垃圾将很难清理下来,浇筑混凝土拆模后,混凝土极容易粘模,导致平整度比较差。

对所有模板进行编号,逐块模板进行检查,把不能用的模板整理出来,重新更换模板,加工配置新模板,确保优质的模板,以达到更好的施工质量。

2、改善人为因素

由于木工班组人员流动较大,个别木工人员对标准和要求不清,为了抢进度,晚上加班加点,长时间的劳动导致了操作者身心俱疲,从而影响了质量;木工班组长自检不及时,质量人员验收复核不够仔细,导致剪力墙的垂直度、平整度较差。

项目积极组织木工班组,对所涉及到的标准进行全面交底,新来一人,交底一人,上岗之前先进行交底,晚上加班的人员第二天必须休息,给劳务人员足够的休息时间,调整好状态,提高施工质量;对班组长加强管理,加大处罚力度,要求做到按时巡检,及时通知质量验收人员进行验收,有问题的及时整改,增加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每天晚上11点之前必须强制学习相关规范。

3、加弹控制线,点焊定位钢筋

要求楼面放线时,先弹出墙柱位置线,再放出外移200mm的验收控制线,施工时先在墙根部依据位置线点焊定位钢筋,定位钢筋距墙端5cm,中间间隔不大于800mm,模板就位时,模板下口紧贴定位钢筋后即可对墙模进行校正,按常规方法将墙体初步锁紧,认真吊垂直,并检查相对于外移控制线的准确性,上下口再拉通线检查,复核无误后完成最终的加固工作。

1. 优化配模图

在剪力墙顶端剩余小板条,不易加固,容易造成垂直度、平整度超差,现在改为模板竖向组合,取消小板条,将小板条有移至墙中,再将剪力墙阴角因排摸产生的小板条挪至墙中加固,提高剪力墙的垂直度、平整度。

五、结语

在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方法中,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提升空间。经过我项目对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提高方法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不仅为项目节约了后期修补费用,还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项目总结出4种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的方法,这只是我们研究当中的一个缩影,在以后的研究当中,日积月累,会有更多提高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的方法,剪力墙结构会越做越好,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达到90%以上,为项目完美履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开定.高层建筑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垂直度控制技术【J】.低碳地产,2016(18):24-26.

[2]何小莲,孙新平.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3,39(26):192-194.

[3]马翠.住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