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8卷第3期 技术物理教学 VoL l8 No.3 2010年9月 IECHNICAL PHYSICS IEACHING Sep.2010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第三维教学目标 苏小东 (江苏省如东县天一学校226400) 在当今教学改革中,把情感、态度、价值 影响十分强烈,自身较难克服,教师可利用生 观提升为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说明态、情感 活中片面甚至错误观点引导.如:取一个较重 对学生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态度的情感因 的铁块和一个木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放手,发现 素是伴随着认知因素产生的情绪和情感,学生 木块上浮而铁块下沉,引出疑问:为什么木块 的各种智力活动只有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 会浮起来而铁块却下沉呢?有的同学马上脱口 行,才能收到预设的效果. 而出的回答,是因为木块受的浮力大,铁块受 但有的老师认为情感是学生心理的准备状 的浮力小.还有的同学认为是因为铁块受到的 态,在物理课堂中如何体现这第三维教学目标 重力大而木块受到的重力小,这两种答案其实 呢?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思考,认为可 是大部分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潜意识中得到的,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这时教师只有纠正了这种错误,学生才能真正 1在制造悬念中诱发学生的情感 理解浮与沉的规律. 学生对身边的未知世界既感到好奇又感到 3在收获信心中延续学生的情感 陌生,教学中制造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小实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地给学生 验,既能渲染氛围,又可诱发学生喜学乐学物 创造在学习上成功的动机,帮助他们树立学习 理科学知识的情感. 物理的信心.例如:在初二启蒙物理时,我经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为学生表演 常和初二学生聊天,发现由于前几届或社会上 一个小魔术:瓶子吞蛋现象是取一个瓶口比 传言,物理难学,学生都非常紧张,对于学好 鸡蛋稍小的瓶子,将鸡蛋放在瓶口上,鸡蛋不 新开设的这门学科没有信心,所以为了给学生 能放入瓶子,然后用酒精灯把棉花烧起放人瓶 树立信心,我上课时会问一个问题:汽车在马 中,把鸡蛋重新放在瓶口,发现鸡蛋掉进了瓶 路上行驶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那大家有没 子,学生在看到鸡蛋掉入瓶时,觉得不可思议 有想过,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走呢?一下 都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 子,课堂上热闹开了,有的说:“它有轮子.” 涨、情感一下调动起来,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愉 我反问:“磨盘也有轮子,它为什么不走呢?” 快地掌握物理知识,同时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物 有的说:“它有机器.”我反问:“工厂也有机 理知识的兴趣. 器,工厂为什么不会走呢?”经过几个反问 2在否定错误中促进学生的情感 后,学生沉人了静思,经过思考有的学生找到 错误也是学生通过一定努力的结果,只不 了是因为轮子与地面有摩擦力,我及时表扬: 过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或对某一知识 “摩擦力是我们物理学中初二下学期的内容, 的理解不全面,所以说错误也是学生学习过程 我们不是也已经知道了吗?看来,物理学并不 中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帮助学 像你们想象的那样难,我们每个人都能把物理 生否定错误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学好.”经过我的鼓励,学生马上树立起信 如:物体的浮与沉规律是学生学习中的一 心.又如,有一位女同学,其它学科都可以, 个难点,这种难点是由于学生受日常生活经验 但学起物理来十分费劲,到了初二几乎滑到要 ・】6・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第三维教学目标 第3期 放弃这门学科的边缘.我在上课回答问题、考 之后,可以加深对速度的进一步理解. 试、作业中,都对她适当降低了要求,并对她 5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情感 积极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运 在学习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 表扬,于是她信心越来越大,最后考取了三星 用物理的规律去观察现实社会,学会运用物理 级高中. 的猜想、验证等物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日常生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 活甲的问题,从中不但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的喜悦,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勇于创造的精神,也培养了学习物理的情感, 由此我认为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为他们创造或 学以致用. 提供学习上成功的机会,必将增强学生学习的 例如:学习功率的概念时;我把学生分为 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好循 两组,第一组八人,到室外爬楼梯两次,第一 环,有效延续乐学的情感. 次快点,第二次较慢,记录两次爬同样高度的 4在语言幽默中巩固学生的情感 楼梯的时间,其他剩余学生作为另一大组,在 在教学中适当利用幽默、有趣的语言来吸 教室里根据黑板上的提纲自学,待课外实践小 引学生,帮他们消除思维疲劳让他们思维再次 组回到教室,汇报自学成果,学生一下改变了 集中.如在讲完速度概念后,这时临近下课, 学习环境,把教室搬到室外,学生觉得很新 学生已经很疲劳,可给学生讲一则笑话:说是 鲜,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又如:学 某国某市内,交警拦住了一辆超速行驶的轿 好杠杆后,我布置了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课 车. “对不起,夫人.”警察很有礼貌地说: 外制作一把杆秤,一些学生很感兴趣,自己动 “您是违反了交通规则,超速行驶,你的车速 脑思考后,动手制作了比较精致的杆秤,并且 已达到一小时六十公里.”“我这是绝不可能 拿过来,进行比试,比一比谁做的更精致,学 的!”驾车的妇女以不容置辩的语气答道, 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体会到物理的广泛 “我总共才行驶了十五分钟,远远不到一小 应用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对物理情感从有趣到 时,怎么谈得到一小时六十公里呢?”“夫人, 乐趣,从乐趣升华到志趣. 我的意思是:六十公里的路程,你将会用一小 总之,情感与态度是学生的内部准备状 时赶到.”“那也是绝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 态,对学习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在课堂 驶十公里就到目的地了,根本不需要赶六十公 上,教师应力求使学生闻之生趣,动之生乐, 里的路程.”如此一幅物理场景,生动地摆在 听之有理,思之有味,使学生情感充沛地进人 学生面前,对司机啼笑皆非的回答,学生一笑 学习状态. (上接第12页)①设疑激思发展学生 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将两个看似互不相联的事物 思维的探求性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写到:“想 联系起来进行讨论.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多角 不到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竟 度、多层次展开联想,反推类比,拓宽学生的 然有这么多的乐趣.通过实践体验和微型科 思路,激活思维.如看到树影中的光斑联想到 研,我们把课堂上的问号变成了生活中的感叹 小孔成像,进而联想到光的干涉象、衍射.如 号.在这个过程中,有我意想不到的巨大收 由力的合成联想到力的分解等等. 获!我爱质疑.”由此可见,质疑是学生主动 综上所述,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必须从课 学习的标志.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设疑激思, 堂抓起,以课堂向课外辐射.教师必须转变传 鼓励学生质疑. 统教学模式,努力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拓宽 ②类比联想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许 学生探究渠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唯有这样, 多物理现象之间存在类似、因果等关系,这就 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语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