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识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

认识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

来源:爱站旅游


认识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

认识的辩证 过程及其规律

认识辩证过程 第一次飞跃

认识辩证过程 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 的作用—— 理性因素与 非理性因素 的关系

内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特点:1、反复性:手认识主体条件的限制(生理、心理等);手认识客观条件的限制(规律逐步显露);

2、无限性:认识对象—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统一:

(1)实践是具体的,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所以认识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统一 (2)实践是历史的,人的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超越或落后,左右倾思想

内涵:从实践到认识,实质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一)相互区别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外部联系片面的反映;直接性、具体性;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面的反映;间接性、抽象性;概念、判断和推理 (二)相互联系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坚持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三)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指导

感性认识的东西要借助于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来表达出来

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理性认识的东西要借助感性认识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出来

(四)实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

(五)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强调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经验论,唯心or唯物;经验主义;

强调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唯理论,唯心or唯物;教条主义;

如何实现第一次飞跃: 感性材料必须丰富、全面、正确;

遵循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将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伪存真,取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内涵: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实践的需要: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2、理论的需要:理论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 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

1、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相结合起来 3、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实践观念 4、理论必须由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群众是实践主体。 相互区别:

1、理性因素:认识中的认知因素、逻辑因素。1)指导作用

2)解释作用; 3)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认识中的非认知因素、非逻辑因素

1)非认知因素:不是指认识中的认知能力,但作为认识中的精神因素,如:本能、欲望等 2)非逻辑因素:不是认识中的逻辑因素,但作为心理因素。

3)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对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

相互联系: 理性因素是主导;

非理性因素制约着理性因素;

为什么要第二次飞跃:

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