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蒙古地区文化建设——重在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

内蒙古地区文化建设——重在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

来源:爱站旅游
语文学刊 2014年第5期 内蒙古地区文化建设 ——重在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 0乌云 诺敏2 (1.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2.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综合频道,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8) [摘 要] 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是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 以来内蒙古地区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然而在全球化发展中文化建设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 新的机遇,我们将通过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把民族文化渗透 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等等有效途径推广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文化,这也是内蒙古地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 重,也是建设和谐内蒙古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全球化发展;文化保护;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l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5—0o64—02 在各个盟市都将举办那达慕展现民族文化,吸引着很多外来 游客的注意对文化传播有着积极作用。 3.本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内蒙古民族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 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 表明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 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 一版社每年将出版各类蒙古语杂志、各种蒙古语书籍,满足了 蒙古族读者的需求。在内蒙古各个旗县、盟市、呼和好特市 都有民族学校,学校课本都是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蒙 、内蒙古地区作为蒙古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地区 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古语教材等等。 二、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同时有效 传播了本民族文化。近年来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已从探索、起 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 勃的新局面。如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文 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服务日趋完善, (一)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 1.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 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 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 识的崛起。现如今各个国家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越来越密 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 产业投资持续升温,文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社会资本介入 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内 切的交流与合作,这给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西方的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 是非常之大,导致了一些保守的传统文化面临削弱及消失。 蒙古文化产业的行业框架基本建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实 力,一些行业形成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2.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各种文化活动、文化节的举 办是(呼市)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文 信息时代人们面对的是世界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人们 的视野变得无比宽广,不自觉地被强势文化所吸引,甚是有 意无意识的去模仿,会把一些不适合现代生活的习俗观念丢 掉,这也是必然趋势。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双向互动过程的 文化交流,事实上都变成了单向的文化输出,比如很多年轻 人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有些少数民族青少年 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这也是大环境、大的语言背景的影响。 很多年轻人逐渐的重视和过起西方的各种节日,比如圣诞 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西方人的节日也变成了各国年轻人的 化强市的建设步伐,塑造良好城市形象,进一步扩大对外开 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和谐首府的重要举措,是我市经 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文化节有规格档次较高、民族特色 鲜明、宣传推广方式灵活多样、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四个 特点。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每年都将举办昭君文化节, [作者简介】乌云,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诺敏,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综合频道。 ・-・——64.--—— 文化视点 乌云诺敏/内蒙古地区文化建设 节日,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 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文化是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的课 术,政治、军事实力,以及报刊、书籍、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很 程是精选的人类文化,既有普通的文化,也有不同国家、不同 容易吸引年轻人。 地区的地方性文化,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形式有多种多样,但 2.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传 是教育是文化传承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育通过培养人, 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使得人们在精神上处于迷茫之 不仅使人类文化生生不息地得以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相互激 的创新与扬弃,既是对民族文化中过时陈旧的一种激荡,也 荡、相互碰撞,这必然会加剧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面对发 是对新的观念、意识等的吸收和消化,因而要使民族文化充 达的西方物质文明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 满时代活力,就必须通过教育,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素质,一方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伴随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多的社会问 面使他们清楚地看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部分东西已经远 题。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再好,在 远落后于时代,甚至是民族发展进步的桎梏,应将他抛弃;另 文化发展上落后,那就算不上是强国,文化发展跟不上经济 一方面使他们自觉地学习,传承、改革和发展自己民族传统 发展将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的教育问题面临着 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使之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 很大的困难。西方的追求物质、金钱至上的一些观点等,都 代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而使民族文化成为民族中最 将影响和诱导青少年。这个时候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强调精 强势的因素,积极推进民族现代化的进程。民族传统文化的 神文明建设。要发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民族自身。只有通过教育民族的整体素 所以,要选择那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社会发展有益的 质才能提高,现代的观念、意识、道德规范、伦理情操以及生 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先进的文化,而坚决摒弃损害社会发展 活方式等才能逐步深入到民族成员的心中,才能使民族传统 的腐朽、堕落、反动的文化。 文化中的精华源源不断的纳入现代文化体系,进入成为现代 (二)民族文化面临的机遇 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时,又使民族文化保持着民族特征。 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使文化互动更为频繁。文化互 3.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也是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有效 动促进先进技术、生产力、管理方式、社会观念的文化传播。 途径。 1.全球化为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提供了条件。随着 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而封闭发展,列宁说:“无产阶 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将变为必然的趋势。很多年以前 级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专 这是难以想象的,现在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早变成 家的人们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该是人类全部知识 “地球村”,这一转变将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 合乎规律的发展。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文化 这些先进技术宣传本民族的文化。 的传播与发展,这里有个例子: 2.全球化能使民族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进而得 内蒙古辽代珍贵文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 到丰富和发展。当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时,才会在 (2010年3月26日<内蒙古日报》) 冲突与融合中获得新的发展,并逐步整合新的民族文化,这 辽代彩棺、黄金面具、各类金银器……内蒙古自治区115 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件辽代珍贵文物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受到台湾同胞的 3.全球化将会有涤荡掉存在于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沉渣 欢迎。据介绍,此次展览展示契丹民族横跨春秋战国至宋辽 和垃圾。 时期的千年草原文化,展品包括金银器、瓷器、服饰、用具等, 展览分五大部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 三、如何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川草原文明;汇聚四方文化特色的辽代马具与生活工艺;辽 1.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整理和研 代三大考古挖掘——陈国公主墓、吐尔基山墓、耶律羽之墓; 究。 灵魂不灭;永恒的宗教观。这些代表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生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日渐湮灭、损失和流失的危 活方式、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内容的精美文物,反映出北方 险,国家动员各种力量努力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发觉,并适时 草原游牧文明独特内涵的博大精深。台湾民众在参观中感 加以整理和研究。如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 受了草原文化的魅力。这个例子充分说明通过文化交流能 《江格尔》和《玛纳斯=》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截止1998 够有效的传播其民族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自己的 年,仅《格萨尔》的藏、蒙古文手抄本和记录、整理民间艺人的 民族。 说唱本就收集各300多部;1984年,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等几 4.营造舆论氛围,把民族文化贯穿各类媒体传播中。 个部门组织成立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 筹划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和《中 视借助传媒网络推销其意识形态,而他们的媒体在这方面也 国歌谣集成》等十部文艺集成志书。 有着高度自觉。要充分认识媒体在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 5.把民族文化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 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四优先” 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 的政策。这个计划实施以来,中央和18个边疆省区及共建 操,对于传播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着眼于 部门已投入5O.68亿元。文化部和民委还曾举办过少数民 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用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用高质量 族艺术节。 高品质的文艺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民族化的深刻内涵。 2.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下转第68页)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