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日期: 总分:
山东省化工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评估标准(试行)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1、 未以正式文件(红头文)明确建立 企业1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 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 组织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应包 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 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 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 担任主要领导基本 要求 组织机构 (80 分) (20 分) 职务,全面负 责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 设。 2、企业应在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文件中明确企业主要负 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 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双 重预防体系”建设应履行的 职责。在《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中明确安委会或安全领 导小组“双重预防体系”建 设职责,在《安全生产责任 2、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组织领 导机构的组成人员不全面,缺一个岗位 扣2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担任主要领 导职务的,扣5分。 3、 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 人及各部门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及办 事机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职责的, 一项不符合扣2分。 4、 未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的,扣5分。“双重预防体系”建 设实施方案未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与 分工、工作任务、阶段性目标等,一项 不符合扣2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 构的,扣2分。 查文件: 下发的正式文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查阅“双重预防体系” 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 记录等,并核对实施 情况。 询问: 抽查现场1名冈位人员 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分 管负责人及各层级、 各岗位人员是否掌握 “双重预防体系”建 设基本要求及应履行 的主要职责。 -6 掌握不全; 提供的实施方案编制日 期为2018年4月,但其 中运行阶段、持续改进 阶段为2017年,时间上 存在错误;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制度》中明确各部门、各岗 位人员“双重预防体系”建 设职责。 3、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 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施 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 等。 5、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 岗位人员未履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职责的,每人次扣2分。 否决项: 未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组织机构,且 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 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责 的,评估不通过。 1、 企业未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查资料: 1、 培训计划。 2、 培训记录、档案不详实或培训记录 无效果评价,无签到表,无教材或课件、 教师等相关记录的,扣 5分。 3、未分层次、分阶段对全员进行“双 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缺少部门 /岗 位的一项扣2分。 4、 培训结束未组织进行闭卷考试或考 2、 培训教育记录与 档案。 3、 查阅《安全培训 教育制度》或《奖惩 管理制度》。 未提供培训考核试卷; 抽查冋询: 1、随机抽查、冋询 各未提供双体系培训计划; 1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 体系”建设培训计划,明确 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加 人员、考核方式、相关奖惩 等。 全员培训 (20 分) 2、 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 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相 关地方标准要求。 培训计划或计划不具体的,扣 5分。 3、 培训结束须进行闭卷考 试,试内容无针对性、流于形式的,扣 考核结果应记入培训档 案。 5分。 层级、各岗位人员 是否掌握“双重预防 体5、未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 系”建设培训内容。 -14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考核方式、奖惩规定的,扣 2分。 否决项: 抽查1-10%但不少于5名相关岗位人员, 5人及以上或超过半数未掌握企业“双 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内容,评估不予 通过。 2、企业负责人、部 门负责人、应明确本 企业的重大风险、 “双重预防体系”建 设、运行流程。 1、 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作 业指导书的,扣10分。 查资料: 1、 《风险分级管控制 2、 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作 业指导书的,扣10分。 1企业应制定符合“双重 预防体系”建设标准要求的 风险分体系文件 (20 分) 2、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实 际、具有可操作性,并传达 至各部门/岗位。 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 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 文件。 3、 《教育培训制度》未包含“双重预防 体系”内容的,扣10分。 4、 未制疋《持续更新制度》或明确持 续更新要求的,扣10分。 度》和《隐患排查治 理制度》、〈教育培训 制度》、作业指导书 等体系文件文本。 2、 制度发放或传达 记录。 现场检查: -5 5、未制定《“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 核制度》或未规定运行考核内容,扣 分。 6、各项制度不符合《通则》、《细则》 及企业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的,一项 10 工作岗位是否已获取 有效的《风险分级管 控制度》、〈隐患排查 治理制度〉》《教育培 训制度》、作业指导 企业规模较小,实际运 行中已将公司级、车间 级、季节性、节假日等 检查合并,未明确在隐 患排查制度内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内容不符合扣2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书等体系文件。 7、制度未传达到各部门/岗位的,发现 一个部门/岗位扣2分。 1、《“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制度》 查资料: 1企业应在“双重预防体 系运 内容不具体,未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 1、《“双重预防体系” 频次、方式方法,未将考核结果与员工 工资行考核制度中明确考 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 方法等,并将考核结果与员 薪酬(或奖金)相挂钩的,每项扣 5分。 2、未根据“双重预防体系”考核结果 落实奖惩的,一项不符合扣 5分。 否决项: 运行考核制度》。 2、“双重预防体系” 责任考核 工工资薪酬(或奖金)相挂 钩。 2、应落实“双重预防体系” 运行考核制度,根据“双重 考核奖惩记录,相关 财务、工资(或奖金) 发放记录。 未提供7、8月份考核记 (20 分) 录 -10 预防体系”考核结果予以奖 惩。 未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 核制度》或考核内容,或未有效落实的, 评估不通过。 风险 分级 风险点排查、 1按照《细则》要求,建 立女全风险点登记台账。 2、作业活动清单应覆盖企 1、未建立女全风险点登记台账,扣 5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1、未提供风险点登记台 分。安全风险点登记台账未包含所有作 业活动和设备设施类风险点的,缺一项 扣2分。 2、未建立作业活动清单,扣 10分。清 单未涵盖主要作业活动的,缺一项扣 5 账; 管控 确定(30分) 体系 1、作业活动清单。 2、设备设施清单。 3、安全风险点登记 2、设备设施台账缺少企 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作业 活动。 业周边环境的风险分析 建设 (55 3、未提供职业病危害风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3、 设备设施类清单应覆盖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 设备、设施。 4、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应覆 盖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 的所有工作地点或设施。 分。 3、 未建立设备设施清单,扣 10分。清 单未涵盖主要设备、设施的,缺一项扣 5分。 台账。 险清单; 4、职业病危害风险 清4、作业活动、设备设施 清单。 查现场: 单里的风险点名称与 分析评价记录里的风险 点名称不统一 4、 未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扣 5分。 清单未涉及产生粉尘、化学物浓度咼、 噪声超标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地点 /场 所/岗位的,缺一项扣2分。 5、风险点划分、确定不符合划分原则 (不合理)的,一项扣 5分。 通过分析工艺流程、 生产现场判断是否遗 漏主要作业活动、设 备设施、职业病危害 严重的地点/场所/岗 位。 -19 0分) 否决项: 风险点有明显遗漏或有 10%划分不符合 划分原则和企业实际的,评估不通过。 1、未按照工作危害分析法或适用的辨 识方1、 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 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 辨识、危险源辨识、 分析(150分) 分析。 2、 针对作业活动清单,采 用合理的辨识方法对每个作 业活动及作业步骤进行危险 法针对作业活动清单逐个进行危险 源辨识、分析的,缺一项扣 10分。作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业活动作业步骤、危险源辨识、分析不 准确、重要危险源遗漏不符合 GB/T13861内容的,一项不符合扣 5分。 1、 作业活动分析评 价记录。 2、 设备设施分析评 价记录。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源辨识、分析。 3、 针对设备设施类清单, 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进行危 险源辨识、分析。 4、 通过调查和工程分析等 方法识别各职业病危害风险 点存在的粉尘、化学物、高 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 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接触 方式及接触时间、可能导致 的职业病和健康损害等。 2、 未按照安全检查表法或适用的辨识 方法针对设备设施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 辨识、分析,缺一项扣 10分。设备设 施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危险源辨识、 分析不准确、重要危险源遗漏不符合 GB/T13861内容的,一项不符合扣 5分。 3、 职业病危害风险 清单。 4、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报告。 询问: 询问岗位人员参与危 1、 未提供岗位人员签字 的危险源辨识、分析记 录; 2、 未提供职业病危害风 险点分析 -75 3、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可能存在的粉尘、 化学物、咼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 病危害因素未进行识别的,缺一项扣 分。 否决项: 危险源辨识有10%^准确的,评估不通 过。 5 险源辨识、分析情况。 冈位人员是否了解本 冈位存在的风险点、 危险源及其危害后果 (事故类型),是否 了解其接触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 的损害。 1、 风险评价准则不符合《细则》要求 或企1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法 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实际。 风险评价 (80 分) 2、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 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 价级别正确。 业未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制定风险评 价准则的,扣5分。 2、 评价人员不熟悉评价准则或者风险 评价取值不合理(偏低)、评价级别不 准确,未依照从严从高原则进行评价的,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1、 设备实施清单风险点 有25个,安全检查表评 1、 风险评价准则。 2、 工作危害分析及 安全检查表分析等分 析记录。 价记录却只有22个; 2、 作业活动 <溴甲烷充 装〉第三个步骤 <充装 >的 R值为3,评价级别却是 -8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4级; 考核记录 扣分 3、重大风险的确定依据细 贝9、一项不符合扣2分。 实施指南进行判定。 4 按照 DB37/T 2973—2017 中5.5.1进行作业岗位职业 病危害风险分级。 4、 未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 级,一项不符合扣2分。 5、 未按照GB6441-86标准进行事故类 型描述或事故后果与作业步骤、检查项 目以及危3、 应判疋为重大风险而未判疋为重大 风险的,一项不符合扣 10分。 3、作业岗位职业病 危害风险分级报告。 询问: 1、 企业主要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岗位人 员是否掌握企业重大 风险相关内容。 险源无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的, 每项扣2分。 2、 相关冈位人员是 否熟知风险评价规则 并否决项: 应判定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 存在三项的,评估不通过。 进行正确的评价。 岗位人员从工程技术、管理、 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 处置五个方面,针对辨识出 的危险控制措施 (150 分) 源,提出风险控制措 施,并经过企业相关程序评 审确定,控制措施应与实际 相符,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 有效落实。 1、 控制措施与潜在的危险源及事故后 果无对应关系、无针对性或与实际不符、 可操作性较差、未有效洛实、有遗漏的, 一项不符合扣2分。 2、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人员未参与 控制措施制定的,每人次扣 2分。 3、 企业未按程序组织进行控制措施评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检查控制措施制定过 程,是否全员参与并 经过评审确定,控制 措施是否全面、无疏 漏、可操作性强并有 现场提问操作人员,管 控措施掌握不足;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审确定的,扣10分。 否决项: 核查控制措施,10浓以上控制措施与 潜在的危险源及事故后果无对应关系、 无针对性或与实际不相符、不具有可操 作性、未有效落实、管控措施缺失的, 评估不通过。 效落实。 现场检查: 核查岗位人员是否 掌握自身岗位相关控 制措施。 -75 1、 风险管控层级不符合地方标准要求 或风险管控层级与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 相符的,扣5分。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 安2、各风险点和危险源未根据管控层级 确定1企业应结合机构设置情 况,合理确定各等级风险的 管控层风险分级管控 (90 分) 级。 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确定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 层级,落实管控责任。 责任部门及人员,落实管控责任的, 或责任部门及人员只有安全专业,未覆 盖其他相关专业的,每项扣 2分。 询问: 3、 较大及以上风险(点)的公司级管 控责任人只有分管安全负责人,未按管 控措施实施分专业负责的,每项扣 2分。 企业主要负责人、部 门负责人、岗位人员 是否清楚应管控的风 险及相关控制措施。 4、 抽查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或车 间)负责人、冈位人员,未掌握相应管 1、 未提供风险分级管控 清单; 2、 岗位职工对风险管控 内容未掌握。 -15 全检查表分析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 资料。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控风险内容的,每人次扣 5分。 否决项: 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抽查 1-10%但不少 于5名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或超过 半数未掌握本岗位应管控风险及相关控 制措施的,评估不予通过。 1、 未建立作业活动类风险分级管控清 单,扣5分。 2、 未建立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 单,扣5分。 1企业应编制风险分级管 控清单,清单应由企业组织 相关部门、岗位人员按程序 评审,并风险分级管控 清单(30分) 内容应符合相关地方标 准要求。 由企业主要负责人 审定发布。 3、 未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 单,扣5分。 4、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内容及格式不 符合2、 设备设施类风险 分级管控清单。 未提供职业病危害风险 3、 职业病危害风险 分级管控清单。 4、 查阅评审评价记 5、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未经企业组织相 关部门、岗位人员按程序评审的,每项 扣2分。 5、 查阅清单签发页。 6、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未经企业主要负 录。 分级管控清单。 -30 1、 作业活动类风险 分级管控清单。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形 式、《通则》、《细则》等地方标准要求 的,每项扣2分。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责人审定发布的,每项扣 2分。 否决项: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企业未建立设备设施类或作业活动类风 险分级管控清单的,评估不予通过。 1、未米取有效方式告知风险的,风险 查文件: 1企业应通过有效方式告 告知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每少一项扣 分。 2 1、风险告知相关文 件 现场查看企业风险告知 知企业员工及相关方主要风 牌,未明确对应风险点 险相关内容。 2、告知地点不当,每处扣 5分。 的管控措施; 现场风险点告知为所有 风险点共计36个,而最 新材料中设备设施和作 风险告知 (20 分) 2、对存在重大风险和重大 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工作场所 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 志。 2、告知方式及内容 3、培训记录等资料 现场检查: -7 3、对存在重大安全和重大职业病危害 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区域,未设置明显的 警示标志,每处扣5分。 业活动风险点共计45个; 3、应组织各层级、各岗位 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的告知培 安全风险和职业病 危害风险公告栏及安 全警示标志、监测或 储罐区域缺少风险告知 rF.rrt 训。 牌; 预警设施。 隐患 编制隐患排查 排查 清单(50分) 治理 1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 单内的排查内容及标准应包 含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 险点、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1、未建立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提供的生产现场类隐患 扣30分。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内容及 标准未包含各风险点、危险源及控制措 施的,每项扣2分。 排查清单缺少“危险源 1、生产现场类隐患 或潜在的事件(标准)” 一列; 体系 (270 考核 指标 分)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排查清单。 2、基础管理类隐患 排查清单。 考核记录 扣分 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应参 照细则及相应行业实施指南 中附录内容编制。 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 单、 内的排查项目及标准应符 合“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地 方标准要求。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排查清 单2、 未建立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扣20分。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不 全、排查标准不具体的,每项扣 2分。 3、 未结合实际将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 清单分专业(安全、工艺、设备、电气、 仪表等)、分层级(公司、车间、班组、 岗位等)转换成隐患排查表的,每缺一 个专业或层级扣2分。 提供的生产现场类隐患 排查清单与风险分级管 控清单核对,部分存在 漏项; 提供的生产现场类隐患 排查清单(职业卫生) 与 DB37/T3012 不符; -20 2、 应包含《用人单位职业病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附 录B检查内容及标准。 3、 排查清单中应明确排查 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 等内容。 4、 未结合实际将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 清单转换成(或补充完善)企业安全检 查表的,或企业的安全检查表未包含基 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内容的,每缺一项扣 2分。 5、排查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不 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每项扣 否决项: 30%及以上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 险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未作为生产现 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内容及标准 的,评估不予通过。 5分。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考核记录 扣分 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 制定全年隐患排查计划,明 确各确定排查计划 (20 分) 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 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 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 人员等。 1、 未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或企业安全 检查计划中未包含隐患排查内容的,扣 20分。 2、 排查计划内容不全,缺一项扣 2分。 隐患排查计划等资料 未提供隐患排查计划 -20 1、 抽查各组织级别隐患排查记录表或 安全1、 企业应按照排查计划, 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 由各组织级别分别按要求组 织隐患排查,并及时、准确 填写相关排查记录。 3、 排查记录不详实的,隐患信息填写 不准隐患排查实施 (100 分) 2、 隐患排查类型、周期、 实施主体应符合通则、细则 等地方标准的要求。 否决项: 3、 查出的不能立即整改或 危害较咼的隐患应记录详实, 如条件允许应保留影像资料。 1、 存在任意官控层级现场隐患排查未 运行,评估不予通过。 2、 伪造记录,弄虚作假,排查流于形 式的,评估不予通过。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检查表,缺一项扣 10分。 2、各组织层级未按隐患排查计划组织 隐患排查,缺一项扣 5分。 隐患排查表、排查记 未提供车间级隐患排查 记录、隐患登记表等记 录 录及专业性隐患排查 记现场检查: 核查项目与标准、结 果与现场的一致性。 录; 未提供职业卫生隐患排 查记录; 提供的公司级综合性隐 患排查记录与生产现场 类隐患排查清单不符; -50 确、不全面的,隐患排查表存在漏 项未排查的,发现一项扣 5分。 一般事故隐患 治理(50分) 1、隐患排查结束后,对于 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 1、未定期通报隐患排查结果,发现一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提供的隐患排查记录, 未查处一条隐患,实际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 改通知,并填写如下内容: 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 整改措施、治理责任单位和 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 容。并以适当方式向从业人 员通报隐患信息。 项扣5分。 2、 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未及时下发隐 患整改通知单,发现一项扣 5分。 3、 隐患整改通知单内容不全,缺一项 扣2分。 4、 隐患治理单位未按期完成整改,缺 一项1、 隐患通报。 2、 隐患整改通知单。 现场存在隐患,比如管道 介质、流向、标识不全 等 3、 隐患排查治理台 账。 -50 2、 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 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 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 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 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 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 时反馈至隐患排查组织部门。 扣5分。 5、 隐患整改后未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并签字的,一项扣 2分。 6、 隐患排查表、整改通知单及隐患治 理台账信息不对应的,一项扣 否决项: 10分。 3、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 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 出具验收意见。 1、 30%^以上隐患未按期完成整改,评 估不予通过。 2、 隐患排查表、整改通知单及隐患治 理台账信息不对应,存在 5条及以上的, 评估不予通过。 重大事故隐患 治理(50分) 1经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 患的,1、企业未自行组织重大事故隐患排查 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 或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未进行评估并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出具评估报告书的,发现一项扣 5分。 告书。 2、评估报告书内容不详实的,未包括 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 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 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缺一项扣 2分。 3、未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 理方案的,一项扣10分。未按照治理 方案要求及时治理的,一项扣 20分。 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未 及时组织复查评估,一项扣 5分。 5、重大事故隐患涉及资料未及时归档 的,一项扣2分。 1、重大事故隐患档 2、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 案(含排查记录、评 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估报告书、整改方案、 治理方案内容应符合细则的 复查验收记录等)。 规定,并将治理方案按相关 规 定上报。 3、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 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 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 理结果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 2、隐患排查治理台 账。 现场检查: 查看隐患治理情况及 治理效果 注:经核查,企业在 评估时确实不存在重 4、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 估报告,治理方案、整改验 否决项: 根据相关标准,发现应定性为重大隐患 而未定性的,评估不予通过。 大隐患的,本项按缺 收等应保留纸质记录,单独 建档管理。 项计。 重大隐患未按规定上报治理方案及治理 结果的,评估不予通过。 信息 信息系统应用 化管 1企业“双重预防体系” 实现信息化管理,相关信息 1、信息系统中,企业基本信息、“双重 预防体系”相关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信息化系统录入不全 考核 指标 理 (40 分) 考核要点 (40 分)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系统中企业基本信息、“双 重预防体系”相关组织机构 及人员、设备设施库、作业 活动库、相关管理制度、体 系文件等信息填写完整。 2、 信息系统中,风险分析、 评价记录和隐患排查记录完 整。 3、 信息系统中,风险分级 管控清单和隐患治理台账真 实有效。 4、企业应用自建信息系统 应与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设施库、作业活动库、相关管理制度、 体系登录相关系统(包括 企文件等信息填写不完整的,缺一项 扣2分。 业自建系统)对企 业填报系统信息情况 进2、 风险分析、评价记录和隐患排查记 录填写不完整的,缺一项扣 2分。 3、信息系统中未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 单和隐患治理台账的,扣 5分,相关数 据内容缺失的,缺一项扣 2分。 4、 企业应用自建信息系统,未与相关 监管部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 扣20分。 -20 行检查。 持续 改进 评审 (60 分) (20 分) 企业每年至少对“双重预防 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系 统性评审。 1、 每年未至少进行一次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运行情况评审的,扣 10分。 2、 每年未至少进行一次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运行情况评审的,扣 10分。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根据企业提供的双体系 实施方案还不满足一年, 暂评审记录或评审报告。 不评审 注:企业进行首次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设评估时,本项目按 满分20分计。 1、 未适时、及时对变更过程的风险进 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发现一项扣 5分。 2、 未及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或控制 措施实效性不强,发现一项扣 5分。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 1、 更新后的危险源 辨识、风险评价记录 2、 风险管控清单 3、 隐患排查清单 「企业应适时、及时针对 工艺、设备、人员等重大变 更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更新风更新 (30 分) 2、应根据风险管控措施的 变化情况或法律法规的变化 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清单,并 按清单编制排查表,及时实 施隐患排查。 险信息与风险管 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 控清单。 3、未根据风险变更情况及法律法规的 变化及时更新隐患排查内容,发现一项 扣5分。 4、 未根据更新的隐患排查表实施隐患 排查,发现一项扣5分。 5、 自建设运行以来未结合企业实际至 少更新一次的,扣10分 4、 隐患排查记录及 治理台账 现场检查: 现场核查风险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变更情 况。 注:企业进行首次 “双重预防体系”建 设评估时,本项目按 满分30分计。 根据企业提供的双体系 实施方案还不满足一年, 暂未进行评审及更新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1、 未建立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机制或 制度中未制定相关内容的,扣 10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查资料: 1、 相关制度及内容。 2、 风险信息、隐患信息未及时传达至 相关方的,发现一项扣 5分。 2、 重大风险信息变 更3、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未对从业人员 1、 企业应建立内部沟诵和 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 递风沟通 (10 分) 险信息和隐患信息,提 高风险管控效果与隐患排查 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2、 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 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询问: 各层级之间是否进行 了沟通,各层级及与 相关方风险信息、隐 患信息沟通采用培训、 公告、告知、发放入 厂须知等方式及沟通 的效果如何。 进行培训、告知的,发现一项扣 5分。 培训记录及考试试 卷。 现场检查: 重大风险告知牌。 未提供相关方传达记录 -5 备注:1、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表中“双重预防体系”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及职业病危害“双重预防体系”,除特别注明外, 表中风险均
包含安全生产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隐患均包含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2、总分共计1000分,累计得分/总分X100=实际得分,其中缺项部分按0分计入累计得分,相应的考核要点按
3、企业累计得分 800分合格(实际得分 80 分)。
0分计入总分。每一考核要点的分值扣完为止。
4、评估记录应根据评估标准逐项描述评估情况,并附带相关评估记录,不能仅简单填写不符合项,应详细记录抽查问询和现场检查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