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

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

来源:爱站旅游
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

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技术规定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二○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1总则............................................................................................................................11.1目的......................................................................................................................11.2适用范围..............................................................................................................11.3规范性引用文件..................................................................................................12术语及定义................................................................................................................33监管对象、指标及技术路线....................................................................................43.1监管对象..............................................................................................................43.2监管指标..............................................................................................................43.3技术路线..............................................................................................................54前期准备....................................................................................................................64.1遥感影像收集......................................................................................................64.2水土保持方案资料收集整理..............................................................................75遥感监管....................................................................................................................95.1遥感影像处理......................................................................................................95.2防治责任范围上图............................................................................................105.3解译标志建立....................................................................................................125.4扰动图斑遥感解译............................................................................................135.5扰动图斑动态更新............................................................................................155.6合规性初步分析................................................................................................165.7现场复核............................................................................................................175.8成果修正............................................................................................................216成果总结与审核入库..............................................................................................226.1成果整编...........................................................................................................226.2审核与入库........................................................................................................22

I7附件..........................................................................................................................25附录1生产建设项目分类表..................................................................................25附录2镶嵌线矢量图属性表结构.........................................................................28附录3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图属性表结构..............................................................28附录4生产建设项目解译标志..............................................................................29附录5扰动图斑矢量图属性表结构......................................................................30附录6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31附录7总结报告参考提纲......................................................................................33

II1总则

1.1目的

为保障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规范、持续性开展,推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技术规定。1.2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用于指导全国、流域、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区、旗)应用“天地一体化”方式对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进行的水土保持监管工作。1.3规范性引用文件

(1)《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3)《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GB/T17941.1)

(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5)《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5968-2008)(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7)《水土保持信息管理规范》(SL341-2006)(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9)《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592-2012)

(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

1像图》(CH/T1009-2001)

(11)《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TD/T1010-2015)(12)《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3~2020年)》(水保[2013]147号)

(13)《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实施方案》(水保[2014]336号)(14)《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5~2016年实施计划》(办水保[2015]88号)

(15)《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办水保[2015]132号)

(16)《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办水保[2015]139号)

22术语及定义

监管区域:指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的工作区域。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指依据法律法规和水土保持方案,生产建设单位或个人对某生产建设行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的范围。

扰动地块:指生产建设活动中各类挖损、占压、堆弃等行为造成地表覆盖情况发生改变的土地。

扰动状况:指生产建设活动中,各类挖损、占压、堆弃等行为造成地表覆盖的变化情况。

扰动图斑:指扰动地块在地图上的反映。

扰动合规性:指生产建设项目的扰动状况是否符合水土保持有关规定。

防治责任范围上图:指将生产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图进行空间化和矢量化,最终获得具有既定地理空间坐标和属性信息的矢量文件的过程。

33监管对象、指标及技术路线

3.1监管对象

监管对象是生产建设项目及其扰动地块,生产建设项目主要分为公路、铁路、涉水交通、机场等36类(具体分类见附录1)。3.2监管指标

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的主要指标包括:

(1)扰动地块边界。(2)扰动地块面积。

(3)扰动变化类型:包括“新增”、“续建(范围扩大)”、“续建(范围缩小)”、“续建(范围不变)”、“完工”等类型。

(4)扰动图斑类型:包括“弃渣场”和“其他扰动”两类。(5)扰动合规性:包括“合规”、“未批先建”、“超出防治责任范围”和“建设地点变更”等4种情况。

“合规”指某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扰动位于该项目批复的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内;“未批先建”指未按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就先行开工的生产建设项目;“超出防治责任范围”指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扰动超出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地点变更”是指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扰动区域不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防治责任范围规定区域的情况。

(6)建设状态:指扰动地块所处的施工阶段,分为施工(含建

4设生产类项目运营期施工)、停工、完工3种状态。3.3技术路线

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技术路线如图3-1所示,包含前期准备、遥感监管、成果整编等阶段。

图3-1总体技术路线图

54前期准备

4.1遥感影像收集

1.遥感影像数据

应根据监管区域调查成果的精度要求,选择适宜的遥感影像类型与空间分辨率。不同成图比例尺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对应关系见表4-1。

表4-1不同成图比例尺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对应关系表序号1234

成图比例尺1:50001:100001:250001:50000

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

优于1m优于2.5m优于5m优于10m

2.影像时相

应根据监管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需求,选择遥感影像的成像时间;同一地区多景遥感影像的时相应相同或者相近。

3.技术要求

(1)影像没有坏行、缺带、条带、斑点噪声和耀斑,云量少(优先采用晴空影像,总云量不超过5%)。

(2)影像清晰,地物层次分明,色调均一,尽可能保证数据源单一。

(3)影像头文件齐全,包含拍摄时间、传感器类型、太阳高度角、太阳辐照度、中心点经纬度等技术参数。

6(4)优先选用包含蓝光、绿光、红光、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4.2水土保持方案资料收集整理

4.2.1收集资料内容

收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报告表、登记表、批复文件、防治责任范围图等资料(尽量收集电子数据)。

4.2.2资料整理要求

资料整理成果包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报批稿、“方案特性表”、“防治责任范围图”、批复文件、生产建设项目汇总表(如表4-2所示)。

若收集的资料为纸质版,要求扫描方案特性表、防治责任范围图和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图件资料需彩色扫描,分辨率为300dpi,清晰无变形,以JPG格式存储;扫描后文字清晰可辨,以PDF格式存储。

表4-2***(监管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汇总表

填表单位:

序号12……

填表人:年月日

批复文号

审批单位

备注

项目名称

…………

审核人:…………

资料整理成果按分级目录存放如下:(1)一级目录

7命名方式:***水土保持方案资料,其中***指监管区域名称。(2)二级目录

本目录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汇总表和三级目录。三级目录以“批复文号+项目名称”的方式命名。

(3)三级目录

本目录下包含以下资料:

①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命名方式:“批复文号+生产建设项目名称+FA”,格式:pdf或word。

②防治责任范围图,命名方式:“批复文号+生产建设项目名称+FW”,格式:shp、dwg或jpg。

③批复文件,命名方式:“批复文号+生产建设项目名称+PF”,格式:pdf。

④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命名方式:“批复文号+生产建设项目名称+TX”,格式:pdf。

85遥感监管

5.1遥感影像处理5.1.1工作内容

对收集的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满足遥感解译要求的成果影像;同时,还需要收集监管区域内遥感影像的镶嵌线矢量文件,主要用于记录影像的成像时间和镶嵌时影像的接边位置信息。5.1.2技术流程

对遥感影像依次开展正射校正、信息增强、影像融合、影像镶嵌等处理;在影像镶嵌时,获得影像镶嵌线矢量文件。5.1.3成果要求

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应满足如下要求:

(1)经过正射校正的遥感数据产品,校正后遥感影像地物点位置相对于基础控制数据同名地物点位置的误差应满足TD/T1010-2015中5.5.2节中的要求。

(2)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成图比例尺大于等于1:10000时,采用3°分带,成图比例尺小于1:10000时采用6°分带)。

(3)影像的清晰度、层次感、色彩饱和度、信息丰富度好,扰动图斑影像特征与其他地物差异明显。

(4)不同数据源影像经信息增强处理后,同一监管区域的影像色彩、整体效果与上一期影像一致。

9(5)影像镶嵌接边处位置偏差应满足TD/T1010-2015中5.5.3节中的要求。镶嵌处理后的遥感影像为TIFF格式。

(6)遥感影像成果以“YGYX_XXXXXX_YYYYQQ.tiff”的形式进行命名。其中,YGYX为“遥感影像”的拼音首字母;“XXXXXX”为监管区域的6位行政区划代码(如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为440114),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行政代码为准;“YYYYQQ”表示YYYY年开展第QQ期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如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年开展第二期监管工作使用的遥感影像命名为“YGYX_440114_201602.tiff”。

(7)遥感影像成果应符合保密相关规定,可以公开使用。(8)镶嵌线文件为矢量文件(Shapefile文件,要素类型为Polygon,属性表见附录2,下同)。该矢量文件以“XQX_XXXXXX_YYYYQQ.shp”的形式进行命名。XQX为“镶嵌线”拼音首字母;“XXXXXX”为监管区域的行政区划代码,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行政代码为准;“YYYYQQ”表示YYYY年开展第QQ期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监管工作。5.2防治责任范围上图5.2.1工作内容

将监管区域内已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上图,形成含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矢量图。5.2.2技术流程

4.2节中收集到的防治责任范围图主要有纸质扫描图和dwg格式矢

10量图,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还有部分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用控制点坐标表示。不同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图上图过程如图5-1所示。

图5-1生产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上图技术流程

(1)防治责任范围图形空间文件的获取

A.防治责任范围为控制点坐标信息,在地理信息软件中,直接将控制点信息转化为shp格式(polygon)矢量文件,然后进行坐标转换。

B.防治责任范围图为扫描栅格图(jpg格式),其上图过程包括初步定位、精确配准、边界勾绘等步骤。

C.防治责任范围图是有地理坐标信息的矢量图(dwg格式),则其上图过程仅包括格式转换和坐标转换。

D.防治责任范围图是没有地理坐标信息的矢量图(dwg格式),则上图过程包括栅格化、初步定位、地理配准、防治责任范围边界勾绘等步骤。

(2)属性信息录入

建立矢量文件属性表(属性表结构见附录3),并填写相关信息。

115.2.3成果要求

(1)上图后的防治责任范围图应选取不少于2个特征点进行精度检查,防治责任范围图矢量边界相对于遥感影像上同名地物点偏差不应大于1个像元。

(2)防治责任范围图以“FZ_XXXXXX_YYYYQQ.shp”的形式命名。FZ为“防治”的拼音首字母;“XXXXXX”为监管区域的行政区划代码,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行政代码为准;“YYYYQQ”表示YYYY年开展第QQ期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监管工作。5.3解译标志建立5.3.1工作内容

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和野外现场调查结果,建立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解译标志。5.3.2技术流程

(1)选取不同类型典型生产建设项目,开展现场调查。(2)选择现场拍摄的照片,遥感影像上标记照片拍摄的地点。(3)按照要求截取遥感影像和照片,填写生产建设项目解译标志图斑编号、位置、影像特征等信息,解译标志的样例见附录4。5.3.3成果要求

(1)解译标志应包含监管区域所有生产建设项目类型。(2)每种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的解译标志不少于2套,仅有1个项目的类型建立1套。

12(3)建立弃渣场解译标志不少于3套。

(4)每套解译标志包含1张实地照片和对应的遥感影像,遥感影像上标注照片拍摄区域。5.4扰动图斑遥感解译5.4.1工作内容

根据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或者面向对象分类解译等方法,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的解译工作。5.4.2技术流程

(1)人机交互解译

根据遥感影像特征,以先验知识和遥感解译标志作为参考,人工勾绘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

①建立监管区域扰动图斑矢量文件(polygon),将该矢量文件以“RDTB_XXXXXX_YYYYQQ.shp”的形式命名。RDTB为“扰动图斑”拼音首字母;“XXXXXX”为监管区域的行政区划代码,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行政代码为准;“YYYYQQ”表示YYYY年开展的第QQ期扰动图斑解译工作。

②根据附录5建立矢量文件的属性表,并进行属性录入。③参考解译标志,利用遥感或者GIS等相关软件人工勾绘监管区域扰动图斑,并初步判断、填写扰动图斑的相关属性信息。

④对解译成果进行抽查审核。

⑤根据审核检查意见完善扰动图斑遥感解译结果。(2)面向对象分类解译

13①利用面向对象分类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图斑分割,参考解译标志挑选出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得到监管区域扰动图斑初步解译结果。

②人工复核扰动图斑初步解译结果,删除误判的图斑,补充未识别的扰动图斑,并初步判断、填写扰动图斑的相关属性信息;扰动图斑的命名规则同上。

③对解译结果进行抽查审核。④根据审核意见完善解译结果。5.4.3成果要求

(1)扰动图斑最小成图面积≥4.0mm2。特定目标监测可根据遥感影像分辨率与实际应用需求调整。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与扰动图斑最小面积对应关系参见表5-1。

表5-1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与扰动图斑最小面积对应关系表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m

≤1.0≤2.5≤5.0≤10.0

扰动图斑最小面积/m2100400250010000

(2)影像上明显为同一监管区域的(包括内部道路、施工营地等),尽量勾绘在同一图斑内。

(3)将弃渣场作为一种扰动形式单独解译。(4)解译扰动图斑的边界偏移应不大于1个像元。

145.5扰动图斑动态更新5.5.1工作内容

基于监管区域上一期扰动图斑解译成果和本期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法对扰动图斑进行动态更新。5.5.2技术流程

(1)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解译本期有变化的扰动图斑。扰动变化类型有图斑扩大、图斑缩小、图斑新增、图斑停止扰动等4种基本情况。对于图斑扩大和图斑缩小,在原图斑上根据遥感影像调整边界,并修改相应属性信息;对于新增扰动,勾绘图斑并填写属性。

本期扰动图斑矢量图层需要填写“扰动变化”字段信息,其属性值是“新增”、“续建(范围扩大)”、“续建(范围缩小)”、“续建(范围不变)”、“完工”之一,判定规则如下:

①若某个扰动图斑在上一期不存在,本期解译结果中出现,判定为“新增”扰动图斑。

②若某个扰动图斑在上一期和本期解译结果中都存在,当图斑扩大时,判定为“续建(范围扩大)”;当图斑缩小时,判定为“续建(范围缩小)”;当图斑大小不变时,判定为“续建(范围不变)”。

③若某个扰动图斑在上一期存在,本期遥感影像上不存在,而且经过现场复核项目已经建成且水土保持措施已经实施,则判定为“完工”。

(2)对人工勾绘结果进行检查。

15(3)根据检查意见完善解译结果。5.5.3成果要求

扰动图斑动态更新后,抽取10%的更新成果进行审查,若合格率<90%,则需重新对全部扰动图斑进行动态更新。5.6合规性初步分析5.6.1工作内容

将监管区域扰动图斑矢量图(用Y表示,虚线)与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图(用R表示,实线)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初步判定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合规性。5.6.2技术流程

利用GIS软件空间叠加分析工具,对监管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图与扰动图斑矢量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扰动合规性初步分析结果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图5-2):

(1)扰动图斑包含防治责任范围或扰动图斑与防治责任范围相交,初步判定为“疑似超出防治责任范围”。

(2)只有扰动图斑可以将扰动合规性初步判定为两种情况:①疑似未批先建;②疑似建设地点变更。

(3)只有防治责任范围的项目可能存在三种情况:①项目未开工;②项目已完工;③疑似建设地点变更。进行合规性初步分析时,判定为“合规”。

(4)扰动图斑包含于防治责任范围,初步判定为“合规”。

16图5-2合规性初步分析技术路线图

注:对于地点变更的项目,可以在第(2)种情况中发现,因此,第(3)种情况可以在“合规性初步分析”阶段判定为“合规”。若在后期的现场复核阶段发现存在“建设地点变更”的情况,再对属性进行修改。

5.6.3成果要求

(1)防治责任范围和扰动图斑的关联属性(如项目名称等)应保持一致、不缺失。

(2)抽取10%的扰动图斑和防治责任范围进行审查,若合格率<90%,则需重新进行合规性分析。5.7现场复核

5.7.1现场复核对象与内容

(1)现场复核对象

17现场复核对象是监管区域内合规性初步分析结果为“疑似未批先建”、“疑似超出防治责任范围”和“疑似建设地点变更”的全部扰动图斑。

(2)现场复核内容

通过现场复核,对复核对象的有关信息进行现场采集,包括:①扰动图斑所属生产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目前是否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②是否为其它项目超出批复防治责任范围的扰动部分。③是否为已经批复但建设地点变更的项目。④是否存在设计变更及其变更报备情况。⑤收集相关佐证材料。

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其他相关内容。5.7.2技术流程

现场复核可以采用纸质图表作业法和移动采集设备作业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工作环节:

(1)现场复核资料准备

采用纸质图表作业法,需要制作现场复核工作底图和表格(表5-2);采用移动采集设备作业法,需要准备表5-3所列的数据资料并导入移动采集设备中。

18表5-2纸质图表作业法需要制作的工作图表清单

编号12

名称现场复核工作底图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

份数每个监管区域1套每个监管区域若干份

纸张大小A2A4

表5-3移动采集设备作业法需要导入的工作数据清单编号123

名称

监管区域遥感影像数据包遥感解译后的扰动图斑数据包上图后的防治责任范围图数据包

(2)现场复核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疑似违规生产建设项目和扰动图斑开展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证明材料、拍摄调查现场照片、填写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附录6)。工作流程及要求如下:

①准备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工作底图、相机、GPS,或者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信息移动采集终端设备。

②进行现场调查,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和建设情况,检查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及存在的问题,收集项目水土保持相关资料和证明材料。

③填写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

④如果存在某一个扰动图斑包含多个项目、扰动图斑临近有漏分图斑等问题,需要进行标注,在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上填写相关信息或者进行备注。

⑤每个扰动图斑至少包含一张全景照片和一些局部照片,全景照

19片需标注拍摄地点和拍摄区域。如果扰动图斑内不同区域的施工阶段不一致,应拍摄不同施工阶段区域的现场照片。

(3)现场复核资料整理

若采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信息移动采集系统进行现场复核,经过内部审核后可将现场调查数据直接上传至后台的服务器端数据管理平台;若采用纸质图表作业,须按照以下要求整理和提交现场复核成果(表5-4):

表5-4现场复核提交成果一览表

编号1234

名称

经标注的现场复核工作底图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

现场复核照片其它资料

格式纸质版、扫描件纸质版、扫描件、

EXCEL表

JPG格式纸质版或者扫描件

其它要求分类存放命名规范指标无空缺信息准确签字盖章扫描清晰

①整理标注有现场信息的工作底图,扫描后存储为JPG格式,以图幅号命名扫描的工作底图,保存在“现场复核工作底图扫描件”文件夹下,同时保留工作底图原件。

②整理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现场复核人员签名,加盖承担单位公章,扫描信息表存储为JPG格式,以生产建设项目名称命名扫描的信息表,保存在“复核信息表扫描件”文件夹下;将信息表电子化录入保存为EXCEL格式,保存在“复核信息表EXCEL表”文件夹下,同时保留信息表原件。

③按照扰动图斑归类整理现场拍摄照片,将所有照片统一放在

20“现场复核照片”文件夹下,同一个扰动图斑内拍摄的照片放在一个文件夹下,文件夹以“扰动图斑编号+现场照片”命名。

④整理监督现场检查获得的其它资料,如项目后续变更设计和报备资料。将其全部扫描储存为JPG格式,存放在“其他资料”文件夹下,变更设计资料以“生产建设项目名称+BG”命名,报备资料以“生产建设项目名称+BB”的形式命名。5.8成果修正5.8.1工作内容

根据现场复核成果,对遥感解译的扰动图斑及上图后的防治责任范围图矢量数据的空间特征和属性信息进行修正和完善,包括:

(1)删除误判为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的其它图斑。

(2)将属于同一个生产建设项目的多个空间相邻的扰动图斑合并;如果是弃渣场,则不需要合并。

(3)将属于两个及以上不同生产建设项目的单个扰动图斑,按照各个生产建设项目边界分割成多个扰动图斑。

(4)根据现场复核成果,补充完善扰动图斑矢量图和生产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图的相关属性信息。

(5)按照附录5要求对合并和分割处理的图斑编号进行修改。

216成果总结与审核入库

6.1成果整编

(1)编写总结报告

水土保持监管实施单位对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进行总结(总结报告提纲见附件7),主要总结内容包括工作开展情况、成果分析等。

总结报告命名为“+++(监管区域)XXXX年第QQ期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总结报告.docx”

(2)成果整理

将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进行整理,并按照以下存储方式进行存储。

图6-1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成果目录

第一层目录“+++(监管区域)水土保持监管成果资料”,+++为监管区域名称;

第二层目录按照图6-1中的方式存储数据。6.2审核与入库6.2.1审核内容

22依据监管目标和应用需求,遵循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规定,检查所有成果的正确性、规范性和一致性。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1)遥感影像

包括基础控制数据及辅助资料质量检查、正射纠正质量检查、配准精度检查、融合效果和镶嵌质量检查。

(2)扰动图斑解译

包括整体性检查、最小扰动图斑面积检查、图斑界线勾绘准确性检查、漏判和误判图斑检查、图斑编号唯一性检查、拓扑关系与属性表内容检查。

(3)防治责任范围上图

包括整体性检查、防治责任范围上图时图斑界线勾绘准确性检查、上图准确性检查、漏或误勾绘检查与属性表内容检查。

(4)现场复核成果

包括资料完整性检查、监管项目信息记录表检查、外业调查底图和图表一致性检查。

(5)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总结报告的审核

6.2.2项目总体质量评价

以项目为单位,对成果进行质量审核。成果质量审核抽查率≥10%,合格率≥90%。6.2.3录入系统

23将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成果录入管理系统,需要录入系统的成果清单详见表6-1。

表6-1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成果录入清单序号1

成果内容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镶嵌线文件

2

矢量文件

扰动图斑矢量图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图

****(监管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汇总表

水土保持方案资料

水土保持方案方案批复文件方案特性表防治责任范围

现场格式TIFFshpshpshpEXCELWORD或者PDF

PDFPDFshp、dwg或jpgWORD或EXCEL

JPG

3

现场复核信息表

现场照片现场复核其他文件监管总结报告其它成果资料

4

复核成果56

WORD

247附件

附录1生产建设项目分类表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说明:1、公路工程: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路等。2、铁路工程:包括单线、复线(改扩建)工程和城际高速铁路等。3、涉水交通工程:包括各类港口、码头(包括专业装卸货码头)、跨海(江、河)大桥与隧道、海堤防等工程。4、机场工程:包括大型民用机场、支线机场、军民共用机场等。5、火电工程:指利用煤、石油、天然气或其他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的工程,如燃煤发电厂、燃油发电厂、燃气发电厂及利用余热、余压、城市垃圾、工业废料、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生物质、农林废弃物、煤层气、沼气、高炉煤气等生产电力热力的工程。6、核电工程:指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新型发电站工程。25生产建设项目类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涉水交通工程机场工程火电工程核电工程风电工程输变电工程其他电力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灌区工程引调水工程堤防工程蓄滞洪区工程其他小型水利工程水电枢纽工程露天煤矿露天金属矿序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生产建设项目类型露天非金属矿井采煤矿井采金属矿井采非金属矿油气开采工程油气管道工程油气储存与加工工程工业园区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管网工程房地产工程其他城建工程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农林开发工程加工制造类项目社会事业类项目信息产业类项目其它行业项目7、风电工程:指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并通过输电线路送入电网的工程。8、输变电工程:指由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组成的工程。9、其他电力工程:包括太阳能发电厂、潮汐发电厂等其他电力工程。10、水利枢纽工程:指为满足各项水利工程兴利除害目标、在河流或渠道适宜地段修建的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的综合体,包括无坝引水枢纽、有坝引水枢纽、蓄水枢纽(水库枢纽),不包括以水力发电为主要目标的水电枢纽工程。11、灌区工程:指由灌溉渠首工程(或者水源取水工程)、灌排渠道、渠系建筑物及灌区各种附属设施组成的有机综合体。12、引调水工程: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从水源地通过取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引水和调水至需水地的一种水利工程。13、堤防工程:包括新建、加固、扩建、改建堤防工程(不包括海堤防工程)。14、蓄滞洪区工程:指在蓄滞洪区内建设的各种分洪、蓄洪或滞洪相关水利工程综合体。15、其他小型水利工程:除上述水利枢纽、灌区、引调水、堤防、蓄滞洪区工程之外的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如河道整治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质净化和污水处理工程等。16、水电枢纽工程:包括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混合式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等工程。17、露天煤矿:指露天开采的煤矿工程及其配套的洗选工程、排土场、矸石场等。18、露天金属矿:指露天开采的金属矿及其配套的洗选矿设施、尾矿库、排土场等,如贵重金属矿(金、银、铂等)、有色金属矿(铜、铅、锌、铝、镁、钨、锡、锑等)、黑色金属矿(铁、锰、铬等)、稀有金属矿(钽、铌等)、放射性金属矿(铀、钍)等。19、露天非金属矿:指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及其配套的洗选矿设施、尾矿库、排土场等,如冶金用非金属矿、化工用非金属矿、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以及水泥熟料项目、粉磨站项目和水泥厂项目等水泥工程。20、井采煤矿:指地下开采的煤矿工程及其配套的洗选工程、排土场、矸石场等。21、井采金属矿:指地下开采的金属矿及其配套的洗选矿设施、尾矿库、排土场等,如贵重金属矿(金、银、铂等)、有色金属矿(铜、铅、锌、铝、镁、钨、锡、锑等)、黑色金属矿(铁、锰、铬等)、稀有金属矿(钽、铌等)、放射性金属矿(铀、钍)、稀土矿等。22、井采非金属矿:指地下开采的非金属矿及其配套的洗选矿设施、尾矿库、排土场等,如冶金用非金属矿、化工用非金属矿、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23、油气开采工程:指石油、天然气等油气田开采工程。24、油气管道工程:指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工程,如天然气管道工程、原油管道工程、成品油管道工程等。25、油气储存与加工工程:指石油、天然气储存和加工相关工程,如石油储备基地、天然26气储备基地、石油天然气储备基地以及石油加工厂、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天然气加工厂、天然气处理厂、液化天然气加工厂等工程。26、工业园区工程:指建设工业园区所涉及的五通一平等相关工程。2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指在城市地下隧道或从地下延伸至地面(高架桥)运行的电动快轨道公共交通工程,如地铁、轻轨等工程。28、城市管网工程:包括城市供水、排水(雨水和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等工程。29、房地产工程:包括居住区建设项目和公用建筑项目,居住区建设项目包括住宅建设工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居住区绿化工程、居住区内道路工程、居住区内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工程;公用建筑项目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其他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等。30、其他城建工程:包括城镇道路,位于城市内或者周边的各类工业建设项目(煤焦化、煤液化、煤气化、煤制电石等煤化工工程),城市公园建设工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开发区建设工程等。31、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包括纸浆生产和林纸原料基地等工程。32、农林开发工程:包括集团化陡坡(山地)开垦种植、定向用材料开发、规模化农林开发、开垦耕地、炼山造林、南方地区规模化经济果木林开发工程等工程。33、加工制造类项目:指对采掘业产品和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对工业产品进行再加工和修理,或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工业类建设项目,如冶金工程(含钢铁厂)、机械制造厂、化学品生产制造厂、木材加工厂、建筑材料生产厂、纺织厂、食品加工厂、皮革制造厂等。34、社会事业类项目:包括教育、文化、卫生、计生、广播电视、残联、体育、旅游等部门的建设项目,如各类学校建设工程、文化娱乐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各种医院建设工程、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工程、体育场馆建设工程、旅游景区建设工程,等。35、信息产业类项目:包括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计算机、软件、家电、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电子信息专用材料等生产制造和集成装配厂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数据中心、云中心、大数据中心或者基地等的建设工程。36、其它行业项目:指上述35类工程项目之外的建设工程项目。27附录2镶嵌线矢量图属性表结构

序号123说明:1、成像时间:指某一景影像的成像时间。2、遥感影像名称:该遥感影像对应的原始遥感影像的名称。3、备注:需要填写的关于遥感影像的其他信息。字段意义成像时间遥感影像名称备注Shapefile字段名TIMENAMENOTE字段类型TextTextText字段长度200254254附录3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图属性表结构

序号12345678910说明:1、项目名称:指某一生产建设项目的正式名称,以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为准。2、建设单位:指某一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或投资者,以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为准。3、项目类型:指某一工程项目所属的行业类型,具体参考附录1。4、批复机构:指批复某一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28字段意义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类型批复机构批复文号批复时间责任面积组成部分面积备注Shapefile字段名PRNMDPOZPRTYPESEAASANUMSADTDAREAPARTPAREANOTE字段类型TextTextTextTextTextDatedoubleTextdoubleText字段长度25425450254502542545、批复文号:指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文号。6、批复时间:指批复文件下达的时间。7、责任面积:指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某工程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面积。8、组成部分:指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路基区”、“桥梁区”、“施工便道区”、“弃渣场”、“取土场”、“尾矿库”、“贮灰场”等。如果某组成部分有多个多边形,则应进行编号,例如“弃渣场1#”、“弃渣场2#”。9、面积:指项目各个组成部分独立多边形的图上面积。10、备注:主要填写弃渣场的设计容量、取土场的设计取土量,以及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附录4生产建设项目解译标志

编号扰动类型项目名称调查日期经度详细地址影像特征

°年月日

建设状态纬度镇(街道)

°

项目类型

县(区、旗)村(路)

填表说明:1、编号:解译标志的顺序编号;2、项目类型:工程项目所属的行业类型,具体参考附录1;3、扰动类型:填写弃渣(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场,其它扰动等;4、调查日期:与照片拍摄时间一致,按照“2016年05月16日”的格式填写;295、建设状态:填写施工(含建设生产类项目运营期施工)、停工、完工;6、经度、纬度:填写拍照地点的经纬度信息;7、影像特征主要描述影像色调、纹理、形状等相关特征;8、遥感影像截图大小为6cm×6cm,点型扰动图斑要求全部纳入截图并占图幅大部分,并处于中间位置,线型工程可截取典型区段;遥感影像截图上包含照片拍摄区域(黑色扇形区域,顶点为拍摄地点)和图斑边界;9、实地照片选择全景照片之一,解译标志表格中,照片高度设为6cm。附录5扰动图斑矢量图属性表结构

序号1234567891011说明:1、图斑编号:指扰动地块的编号,按照下列规则进行编号。扰动图斑矢量文件中“图斑编号”字段以“YYYYMM_XXXXXX_TTTT”的形式命名。其中,前6位“YYYYMM”表示YYYY年MM月成像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扰动图斑;中间6位“XXXXXX”为扰动图斑所在县级行政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后4位TTTT从0000-9999,按照图中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编号。具体情况如下:①利用YYYY年MM月成像的遥感影像解译发现的新图斑,则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依次命名为“YYYYMM_XXXXXX_0001”,“YYYYMM_XXXXXX_0002”②连续多期都存在的图斑,无论图斑扩大或缩小,编号始终为该图斑在最早一期遥感影30字段意义图斑编号扰动图斑类型扰动面积建设状态扰动变化类型扰动合规性复核状态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类型备注Shapefile属性名QDNMQTYPEQAREAQDCSQDTYPEBYDRSTPRNMDPOZPRTYPENOTE字段类型TextTextdoubleTextTextTextTextTextTextTextText大小200202010501025425450254像上解译出时的编号;③若某个旧图斑分为几个新图斑,则分出的几个图斑编号按照新增图斑处理,旧图斑编号相应删除;④某几个旧图斑合并为一个图斑,合并后的图斑编号也按照新增图斑处理。2、扰动图斑类型:包括弃渣场、其他扰动等。3、扰动面积:指扰动地块的面积。4、建设状态:指扰动地块所处的施工阶段,分为“施工”(含建设生产类项目运营期施工)、“停工”、“完工”;如扰动图斑在第一期进行遥感解译时存在,第二期遥感解译时发现该图斑已经完工,则在该图斑的“建设状态”属性中注明“完工”,并在第三期解译时删除该图斑。5、扰动变化类型:指扰动地块相对于前一次遥感监管时的变化类型,包括“新增”、“续建(范围扩大)”、“续建(范围缩小)”、“续建(范围不变)”、“完工”等。6、扰动合规性:指某生产建设项目扰动是否符合水土保持有关规定。7、复核状态:指某扰动地块是否进行过现场复核,包括“是”、“否”。8、项目名称:指某一生产建设项目的正式名称,如果已经批复水土保持方案,则以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为准。9、建设单位:指某一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或投资者,如果已经批复水土保持方案,以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为准。10、项目类型:指某一工程项目所属的行业类型,具体参考附录1。11、备注:指与扰动地块相关的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附录6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复核信息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项目名称项目基本信息建设单位项目类型详细地址项目位置经纬度水土保持工作信息批复情况批复时间经度□是□否批复文号审批机构纬度街道(镇)防治责任范围(hm2)路(村)号31图斑编号扰动合规性□合规□未批先建□超出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地点变□合规□未批先建□超出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地点变□合规□未批先建□超出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地点变扰动图斑类型□弃渣场□其他扰动建设状态□施工□停工□完工□施工□停工□完工□施工□停工□完工扰动变化类型□新增□停工照片编号□续建(范围扩大)□续建(范围缩小)□续建(范围不变)□新增□停工□续建(范围扩大)□续建(范围缩小)□续建(范围不变)□新增□停工□续建(范围扩大)□续建(范围缩小)□续建(范围不变)图斑信息□弃渣场□其他扰动□弃渣场□其他扰动备注项目联系人现场复核人填表说明:1、每个生产建设项目填写一份,表中各项指标原则上不得空缺,没有则填写“无”;2、项目位置:点型工程填写代表项目中心的地址和经纬度;线型工程需填写现场复核区段的地址和经纬度;3、项目类型:按照生产建设项目分类表(附录1)填写;4、图斑信息:只有1个图斑的,填写一行;包含多个图斑的,按图斑个数填写多行;5、扰动合规性、扰动图斑类型、建设状态、扰动变化类型:根据现场复核结果,勾选扰动合规性选项;6、图斑编号:填写每个图斑在现场复核工作底图中的编号;对于现场调查复核发现而室内未解译出的扰动图斑,图斑编号按照编号原则续编;7、照片编号:为某图斑现场拍摄照片编号,以起始照片和终止照片编号表示,中间以“-”相连,如起始照片编号为“100”、终止照片编号为“120”,则应填写“100-120”;8、备注:填写现场复核工作中调查获得的其它相关重要信息;对误判为生产建设项目的扰动图斑,在备注处填写该地块土地利用类型;如果现场复核的图斑按照5.8节的要求进行了成果修正,需要在备注中加以说明,记录修正的图斑编号及修改情况。联系方式时间传真联系方式32附录7总结报告参考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总结报告

一、工作概述

1.1目标1.2工作任务1.3总体技术路线1.4实施依据二、组织实施

2.1组织机构2.2组织实施形式2.3质量管理三、监管区域概况

3.1自然概况3.2社会经济情况3.3水土保持状况四、工作开展情况

4.1资料收集与处理4.2防治责任范围上图4.3解译标志建立

4.4扰动图斑遥感解译与动态更新(第一次采用遥感数据进行扰动图斑遥感解译时,只需说明当期状况)

4.5合规性初步分析4.6现场复核与调查结果修正4.7成果总结与审核入库五、成果分析

5.1生产建设项目分析

5.2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分析六、经验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336.1主要经验6.2存在问题6.3建议七、附图及附表

包括监管区域遥感影像图(叠加上镶嵌线矢量文件)、扰动图斑分布图、生产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分布图、解译标志表以及监管成果相关统计图表。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