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来源:爱站旅游
上海农业科技高伯行,等: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2021(1): 101-102

•土壤肥料•

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高伯行1蒋贤权2林百全2

(1新沂市农业农村局,徐州221400;2上海联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436)

摘要:为了减少和控制小麦生产上的化肥施用量,通过设定不同有机氮和无机氨的施用比例,进行 了小麦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在20%〜40%范围内时,小麦 的产量与配方施肥的产量相当,其屮,以有机氮替代无机氮40%处理的小麦产量与配方施肥处理更为接近。

关键词:有机氮;无机氮;小麦;农艺性状;氮肥利用率;中图分类号:S143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因化肥过量使用和不合理 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_4]。 同时,国家提倡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从而达到化 肥和农药双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目标,且釆用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施肥方式可实现粮食高产和

1. 2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百农207”。供试有机肥为尔

康商品有机肥,化肥为尿素(含N 46%)、12%过磷 酸钙、60%氯化钾。1. 3

试验设计及实施

常规施肥处理参照当地农民习惯施肥量,每

667 m2施用纯N 25.15 kg、P205 7.5 kg、K207.5 kg,其他试验处理均以配方施肥处理的肥料 运筹为标准,即每667 m2施用纯N 20 kg、P2〇5 6 kg、K2〇 6 kg。在氮、磷、钾用量相等的条件 下,以施有机肥的氮素用量占配方施肥氮素总用量 的比例为依据,共设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 随机区组排列。小麦于2018年10月20日播种,2019按基肥、分蘖肥和拔节孕穗肥分次施用,基肥于 2018年10月20日撒施,分蘖肥于2019年1月5 日撒施,拔节孕穗肥于2019年3月20日撒施,具 体肥料运筹见表1。试验小区面积为40 m2 (10 m

X 才环境友好,这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 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74]。鉴于此,笔者进行了商品 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有机氮和无机氮施用 比例)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试验研究,以 期为减少和控制化肥使用量、提高小麦产量提供参 考。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点

流转农场中进行,试验田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中等 肥力水平田块,土壤肥力均匀,地势平坦,交通便 捷,土壤为棕壤土,有机质含量为14.3 g/kg,全 氮含量为1.48 g/kg,有效磷含量为22.6 mg/kg,速效钾含量为116.9 mg/kg, pH为6.86。

表1

编号12345678

常规施肥区配方施肥区

々机无机1 : 9区(10%旮机肥)々机无机2 : 8区(2 0%旮机肥)々机无机3 : 7区(3 0%旮机肥)々机无机4 : 6区(40%旮机肥)々机无机5 : 5区(5 0%旮机肥)々机无机10 :〇区(100%奋机肥)

处理

无机氮001234510

1010987650旮机氮:

试验在江苏省新沂市唐店塔山村一农户的土地年6月5日收获。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人,化肥

x 4 m),中间为灌水双渠,小区间筑埂开沟进行

不同处理氮肥运筹

基肥

也机肥

002.004.006.008.0010.0020.00

化肥12.5010.008.006.004.002.0000

分蘖 5巴5.154.004.004.004.004.004.000

拔节平穗肥7.506.006.006.006.006.006.000

总施肥童25.152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

注:表中施肥量均为每667 m2纯N施用量。

----------

收稿日期:2020-10-12

隔离,防止串水串肥,四周设保护行,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101 -

上海农业科技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1)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从株高来看,处理(2)的植株最

高,株高为79.5 cm;处理(8)的植株最矮,株高 为63.5 cm;其他处理的株高在71.5~78.6 cm之 间,且表现为随着有机氮替代无机氮比例的升高,小 麦株高呈下降趋势。从叶片颜色来看,处理(3)、处 理(4)、处理(5)与处理(1)、处理(2)的叶色 相近,呈深绿色,当有机氮替代无机氮比例超过30% 时,植株的叶片颜色逐渐变淡变黄。从高峰苗数来 看,处理(4)的高峰苗数最高,每667 m*21 为987654363.61 万苗;其次是处理(3),每667 m2高峰苗数为62.55 万苗;处理⑴的高峰苗数最低,每667 m2为47.42 万苗;其他处理的每667 m2高峰苗数均在60万苗 左右,说明施用有机肥对小麦前期生长及分蘖有促

进作用,而有机氮替代无机的比例超过30%后,高 峰苗数会有所下降。从有效穗数来看,处理(2)的 有效穗数最高,每667 m2为34.90万穗;其次是处 理(7),每667 m2为33.38万穗;处理(8)的有 效穗数为31.40万穗;其他处理的每667 m2有效穗 数最少每667 m2为31.61万〜32.44万穗,说明无 论是施用无机氮还是施用有机氮都能促进小麦分蘖 和成穗。从每穗实粒数来看,处理(6)的每穗实粒 数最高,为33.5粒;处理(4)和处理(1)的每穗 实粒数相近,分别为32.6粒和32.5粒,且所有施用 无机氮处理的每穗实粒数均超过30粒,说明氮素是 影响产量的活跃因素。从千粒重来看,处理⑶、处 理(5)、处理⑶的千粒重较高,分别为50.0、49.9、50.2 g,其他处理的千粒重差异不大。

表2

不同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每667 m2 每 667 in2每穗实 千粒每667

每667

处理高/

高峰苗有效穗 粒数/ 重/

m2理论

m2戈私

cm

数/万苗数/万穗粒g

产量/kg产量/kg178.647.4231.6132.547.5487.2481.7279.560.1834.9029.748.3500.9497.4377.062.5531.9630.150.0480.5465.4476.563.6131.7832.647.8495.3470.6575.261.1932.4430.849.9499.5482.0674.661.1732.3633.547.3511.8491.2771.560.1233.3830.648.0490.3472.18

63.5

57.66

31.40

30.7

50.2

483.4

445.6

注:表中数据均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

2.2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2)的实际产量最高,每667

m2为497.4 kg;处理(6)次之,每667 m2为491.2 kg,比处理⑵减产1.25%;处理(1)、处理(4)、

-102 -

处理(5)、处理(7)的每667 m2实际产量均超过 470 kg。同时,由表3可知,区组间的产量差异不 明显,F值(0.69)代无机氮比例在20% ~ 40%范围内,小麦的产量与 配方施肥相当。

表3

产量方差分析

项0

D由度

平方和均方F位

Fo-o?

Fu.oi

IX组间

2537.36268.680.693.746.51处理间75 522.27788.902.02

2.76

4.28

误差145 488.84392.06

总变异

23

11 548.47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处理的总施氮量偏高,

每667 m2达25.15 kg,但小麦产量未得到有效提 高;配方施肥处理是根据当年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 进行肥料运筹的,肥料运筹较为合理,因而小麦产 量是所有处理中较高的,本试验也是配方施肥处理 的小麦产量最高。当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在20% ~ 40% 范围时,小麦的产量与配方施肥处理相当,其中以 有机氮替代无机氮为40%处理的小麦产量与配方施 肥处理更为接近。

本文仅为1年的试验数据,在小麦生产上有机肥 部分替代化肥的最适宜比例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参考文献

[1] 李宝刚,谭超,何荣信.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J].现代 农业科技,2009(4): 193-194.[2] 孙建利.对过量使用化肥危害的思考⑴.现代农业科技,2010(16) =278-279.[3] 裴晓明,周雪燕.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m.农民

致富之友,2018(6) :30.[4] 金凤.过量使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

技,2018,2(4):102-103.[5]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 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2008,45(5): 915-924.[6] 郑兰君,曾广永,王鹏飞.有机肥、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对水 稻产景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3) =48-50.[7] 孟琳,张小莉,蒋小芳,等.有机肥料替代部分无机氮对稻

谷产量的影响及替代率⑴.中国农业科学,2009,42(2): 532-542.[8] 李延,庄卫民,饶秀庭,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性水稻

土生产力和地力培肥的效果研究m.福建农业学报,1998 (S1) =39-44.[9]

周卫军,王凯荣,张光远,等.有机与无机肥配合对红壤稻 田系统生产力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2002,35(9) :1109-1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