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2期 2010年4月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Joum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1.28 No.2 ADr.2010 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开发 张欣,董欣,朱红 150025)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摘要:"3今世界,-旅游和文化的综合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保持领先,必须重视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开发。结合黑龙江省资源及地域特色,重点开发冰雪民族 民俗、冰雪文化节庆以及冰雪旅游文艺产品。同时,加强学术理论的研究、注重冰雪旅游产品地域特色的挖 掘、坚持政府主导、鼓励本地居民参与、积极培养冰雪旅游文化人才。 关键词: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开发;内涵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0)02—0027—03 Deep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ZHANG Xin,DONG Xin,ZHU Ho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 50025,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Now the world,the traveling and the 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ceives more and more takes seriously.If the Heilongjiang snow and ice traveling wants to maintain in the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 the lead,must take the snow and ice traveling culture connotation the deep development.Uniies our province re— fsources and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the key development snow and ice nationality folk custom,the snow and ice culture festival celebrate as well as the snow and ice traveling literary arts product.At the same time,strengthens the academic theory the research,to pay great attention the snow and ice tourism product region characteristic the excavation,to insist that the government leads,encourages the local resident to participate,to train the snow and ice traveling culture talented person positively. Key words:Snow and ice traveling;Snow and ice culture;Development;Connotation CLC number:G812.7 Document code:A Artjcle ID:1008—2808(2010)02—0027—03 黑龙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冰雪旅游文化 资源更为丰富。冰雪旅游是黑龙江传统优势旅游 项目。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冰雪旅游已成为黑龙 旅游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威胁;另一方面,旅游需求 常变常新,冰雪旅游产品吸引力下降。如何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如何提高冰雪旅游产 品的吸引力?笔者认为,文化是冰雪旅游之魂,也 江旅游的主要品牌和整个旅游经济中的重要支柱。 黑龙江作为中国冰雪旅游的发源地,在冰雪旅游的 开发经营上一直独领风骚,是中国冰雪旅游胜地。 近年来黑龙江冰雪旅游面I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国 际、国内冰雪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使黑龙江省冰雪 是别人无法复制的竞争法宝。 1 冰雪文化与冰雪旅游文化内涵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冰雪文化的研究较多,如王 收稿日期:2010—02—26;修回日期:2010—03—1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8c060);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SXP2008—09)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张欣(1976一),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28・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景富认为:“冰雪文化是指人类在冰天雪地环境里 从事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生产能力、精神 生产能力和以冰雪为载体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 财富的总和。” 王清海认为:“冰雪文化是冰雪生 开发更多注重的是国际化,而展现地域文化的东西 反而很少。黑龙江省三大知名冰雪旅游产品的开 发不约而同地都倾向国际化。然而“只有民族的才 是世界的”,外地来的旅游者更想看到的应是具有 态环境下人们创造的独特文化情景和模式,是具有 浓郁黑龙江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如北方的传统建 筑、秧歌表演、二人转、冰糖葫芦等,而这些正是黑 龙江省冰雪旅游产品所缺乏的。 2.4冰雪旅游居民参与性弱,文化氛围不强 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是冰雪区域的文化布局,是 寒冷地区人类在冰雪环境下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 创造出来的,是在同冰雪自然既斗争又适应中形成 的。它反映的是地域文化、地域民族在历史积淀和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心态、价值观念、组织形式、体 制制度等文化因素的形成。” 王德伟在《冰雪文 化》一书中提出:“冰雪文化是指在冰雪自然环境中 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所采 用的或所创造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l j 根 据上述学者对冰雪文化所做的各种解释,可以看出 冰雪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冰雪体育、冰雪艺 术、冰雪文学、冰雪民俗、冰雪旅游、冰雪教育、冰雪 新闻报道等诸多冰雪文化方面均包含在内。冰雪 文化与冰雪旅游文化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总体来 看,冰雪旅游文化是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开发的现状 2.1 冰雪旅游缺乏文化开发意识 目前,随着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很多 人都认识到冰雪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但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冰雪旅游对经济的关联带动 作用,更多的是将冰雪旅游当做一项经济产业来发 展,很少有人认识到冰雪旅游的文化属性。在冰雪 旅游的开发中,缺乏文化开发意识。重经济,轻文 化,使冰雪旅游产品商业性强,文化性弱。此外,人 们对冰雪旅游文化的研究意识也比较薄弱。 2.2冰雪旅游文化精品少 黑龙江省有些冰雪旅游产品,如哈尔滨冰雪大 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兆麟公园冰雪迪斯尼乐园、牡 丹江雪堡等冰雪旅游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 名度,但从文化产品的角度看,这些冰雪旅游产品 的文化形象仍不够鲜明、文化特色不够突出,市场 号召力有限,其文化内涵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2.3 冰雪旅游产品地域文化不突出 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天然 的冰雪资源之外,更重要的应是浓郁的北方地域文 化,包括民风民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饮食、节 庆活动等。但最近几年,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品的 冰雪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与冰 雪旅游关系密切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冰雪旅游文化氛围的营造都 是通过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体现出来的,冰雪旅游 文化的开发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与参与。但我 省冰雪旅游的居民参与性不高。一方面表现为居 民参与冰雪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居 民参与冰雪旅游的人数较少。如每年冰雪节期间, 各大景点多为外地游客,本地居民人数较少。 2.5 冰雪旅游文化开发人才不足 目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缺乏, 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冰雪旅游文化开发人才的不 足。冰雪旅游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很广,要想真正深 人挖掘并展现冰雪旅游文化的内涵,需要多方面的 人才。如旅游开发与规划人才、民族民俗专家、历 史文化学者以及冰雪艺术方面的人才等。我省这 些方面的人才明显不足。 3 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深开发的有 关建议 3.1 结合地域特色,开发冰雪旅游文化产品 3.1.1 冰雪民族民俗旅游文化产品 “是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民 俗与旅游是“孪生子”,是脐带相连,同生共荣的兄 弟。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除了 汉族之外,还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鄂伦春、 锡伯、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族等世居少数民族。 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地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 了在冰天雪地中生存的独特的冰雪建筑、冰雪饮 食、冰雪服饰、冰雪交通、冰雪艺术以及宗教信仰、 婚庆习俗等。若能将这些资源挖掘出来,与冰雪旅 游充分结合,定能增强冰雪旅游的文化含量和旅游 吸引力。 3.1.2 冰雪文化节庆活动 近年来,黑龙江成功 培育了一批冰雪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推动了黑龙江 第2期 张欣,董欣,朱红: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开发 ・29・ 冰雪旅游的发展。我们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完善各种冰雪旅游节庆活动,培育品牌,提高知名 度与美誉度。积极引进和举办各种类型的全国性 及国际性旅游节庆活动,同时,开拓创新,将冰雪旅 游与北方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结合起来,开发出 各种新的冰雪节庆活动。 3.1.3冰雪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冰雪旅游文化艺 术产品类型多样,包括冰雪影视、冰雪舞蹈、冰雪音 乐、冰雪摄影、冰雪书法、冰雪绘画以及冰雪文学等 艺术形式。我省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素 材较多。要充分利用文化艺术产品,将其很好地融 人冰雪旅游之中,进一步丰富冰雪旅游文化内涵。 3.2加强学术理论研究,提供指导 冰雪旅游文化的开发,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冰 雪旅游文化理论研究一方面要对黑龙江历史文化、 民族民俗、地域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整理, 为相应的冰雪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另一 方面要注重冰雪文化艺术的创作。要经常性地组 织作家、书画家、摄影家、艺术家等,到旅游景区体 验生活,鼓励他们创作出各种优秀的艺术作品,以 多样性的文化产品丰富冰雪旅游的文化氛围和文 化气息。[ ] 3.3注重冰雪旅游产品地域特色的挖掘 黑龙江冰雪旅游地域特色的开发,一方面要突 出体现“民俗”二字。另一方面要在“历史”上做文 章。将黑龙江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冰雪旅游 之中。如黑龙江金源文化、渤海文化、宗教文化、移 民文化、中外文化、北大荒文化以及与冰雪旅游有 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冰灯、雪雕的起源与发展;冰 雪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北方特有的冰雪娱乐活动 的起源等等。让游人在冰雪旅游的过程中即领略 了冰雪的魅力,又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3.4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区域合作和部门联动 事实证明,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对旅游业的快 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冰雪旅游 文化深开发中我们仍应继续坚持政府主导战略。 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 指导、引导和倡导作用,在冰雪旅游文化基本理论 研究、冰雪旅游产品的文化定位、冰雪旅游文化产 品的规划建设、冰雪旅游文化产品的宣传促销以及 资金支持等方面,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此外,政府 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区域合作,协调各方力 量,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在全省范 围内进行冰雪旅游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建设一批 冰雪旅游文化精品,提高我省冰雪旅游的竞争力。 3.5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冰雪旅游文化的开发与文化氛围的营造离不 开当地居民的参与。黑龙江省3 800万居民既是冰 雪文化的创造者,也应是冰雪旅游的主要参与者。 我们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冰雪文 化建设中来。首先,在价格方面,应考虑对当地居 民实行价格优惠。其次,在产品方面,要大胆创新, 为当地居民提供参与性、娱乐性强且丰富多彩的冰 雪旅游文化产品。再次,要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 让当地居民了解本地有哪些冰雪旅游活动、活动的 内容是什么、活动的安排情况等,以方便居民参与; 另一方面让当地居民了解一些冰雪文化知识,这既 是对冰雪文化的一种传承,又可以提高人民的文化 素质,还可以通过当地居民传播给国内外的旅游 者,推动冰雪文化的传播。 3.6 适应冰雪旅游文化开发的需要,积极培养冰 雪旅游文化人才 冰雪旅游文化深开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和挖 掘各类冰雪旅游文化人才。一方面,建立冰雪旅游 文化人才库。对已有的旅游开发与规划人才、民族 民俗专家、历史文化学者以及冰雪艺术方面的人才 重点保护,形成旅游人才库。在冰雪旅游文化开发 中要积极征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鼓励各方专家 进行冰雪旅游文化方面的课题研究,并予以一定资 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冰雪旅游文化人才的培 养。如加强冰雪旅游文化人才的梯队建设,通过已 有人才的传、帮、带培养后续人才;对现有从事冰雪 艺术创作的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及审 美水平;在各大中专院校开设冰雪旅游文化课程, 培养即懂旅游又懂文化的两栖人才;在艺术院校开 设冰雪雕塑课程,健全冰雪雕塑教育理论体系与实 践环节,培养冰雪雕塑人才等。 4 结 语 旅游和文化的综合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 我省冰雪旅游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充分 认识冰雪旅游与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重视冰雪旅 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充分挖掘冰雪旅游产品的文 化内涵。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冰雪旅游产品才会 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 (下转第33页) 第2期 孙春雨,滕越,高明:从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看我国冬季两项运动的发展 。33・ 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运动成 绩,关键还是从运动员体能、运动技术、心理素质以 及应对各种复杂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提高。 (5)到目前为止,冬季两项运动还没有形成一 套系统的科研监控体系,教练员凭借直观的经验很 难把训练的强度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之内,使得 3 结 论 纵观第24届大冬会的全过程能够清晰的看到 我国冬季两项运动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1)雪期短,造成雪上训练时间不足,这对运动 运动员的能力提高的很慢,训练的质量不高,训练 目的不能完全实现,甚至会使运动员出现伤病。在 训练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运动员身体机能测评、 负荷监控、营养恢复和伤病预防等全方位的科研服 务,很难保证冬季两项滑雪的训练备战工作。 员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2)由于我国对枪弹的管理有严格条例,这使 得许多地方队只能无奈地放弃发展该项目。器材 和枪支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且价格相当昂贵,因为 经费问题造成器材缺乏,严重制约了冬季两项滑雪 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波.现代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 育大学出版社,2007:43—50. [2]陈小平.有氧训练——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 平的关键[J].体育科学,2004,(11):45—50. [3]谢敏豪.耐力训练监控与营养[M].北京:北京 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5—100. (3)由于冬季两项未进入全运会,各地方队都 不搞这个项目,各省只能将培养权下放到市级队伍 来参加冬运会,整体上重视程度不足。这也形成了 只有几个队伍开展该项目的局面。 (4)冬季两项在国内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环 境,后备人才培养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建设,后备 力量的不足也严重制约冬季两项滑雪的发展。 [4]王宝清.越野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与赛前 调整[J].冰雪运动,2003,(4):38—39. [5]王石安.冰雪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2000:183—184. (上接第29页) 强大的竞争力,才能使我省的冰雪旅游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永保领先地位,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大发展。 社,1996:5—6. [4] 中国旅游文化网[EB/OL].http://www.cntc. tom.Cn. 参考文献: [1]王景富.冰城冰雪竞妖娆一哈尔滨冰雪文化的 巨大作用[J].学理论,2010,(1):87—92. [2]王清海.冰雪文化的发展演变[N].哈尔滨日 报,2010一O1—19(第7版). [5] 李明明.黑龙江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讨会 综述[J].剧作家,2008,(3):59—60. [6] 张晓光.旅游与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N].中 国旅游报,2005—08—19(第7版). [7] 杨宁舒.土沃根深厚积薄发[N].黑龙江日报, 2008—12—18(第10版). [3]王德伟.冰雪文化[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