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教育模式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5DSZ002) 教育探索 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教育模式 吴金亮郝艳君姜丹 (沈阳工业大学【摘辽宁沈阳 110870) 要】本文从当前高校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分析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大 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好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生活化、日常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利用学团建设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模式创新 **总书记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论述,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属性,为高校开展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实践要求,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当前高校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日前,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在校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 卷调查,结果表明: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老师的指导、教育模式和教育 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为了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国各高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工程,受条件所限,呈现出教育 形式多样的特点。综合来看,各高校的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方法: 是“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二是“主题实践教学”模式,以及 社会上其它未形成合力的教育模式。 一不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3、重短期效应,轻长效机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进程中,通常处于活动效果和 影响力方面考虑,启动仪式往往做的轰轰烈烈,活动内容覆盖面广。 但后期的推进过程,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程序,使活动呈现出形式 单一,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高校要确立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起监督、管理、惩罚机 制,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实、做 细,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教育模式 1、利用好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1、“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 “填鸭式”理论教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教育方法有以下三个特 点:具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主思路;指导教师以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核心价值观;大部分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学习,强制灌输教学内容,未能充分调动起 学生们的积极性。 2、“主题实践教学”模式 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种主要的 教学方法,但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弊端,激发不 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是很显著。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2、利用生活化、日常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要与实践相结合,要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联系到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具 进行补充,以提升教育效果。目前,高校的实践教育集中体现在主 备了形象化、可以感知的日常行为,才会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知它、 题党团日和校外“第二课堂”等活动。 认识它,践行它。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出良好的利于弘扬正能量 3、社会上其它未形成合力的教育模式 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日常化教育作为一种连续的、常规化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三方面的教育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有限的课堂扩展广阔的课堂外,我 力量不能相互融合,反之,存在一定的相互消解现象。社会上,好人 们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把抽象的理论转为生动形象的概念, 好事层出不穷,而道德失范的也非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达不 让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产生共鸣。同时,在学校范围内,积极营造正 到理想效果,真正的正面引导不到位。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 能量环境,宣传最美人物事迹,弘扬最美精神,树立道德模范典型, 女的教育要求趋于功利化,“唯分数主义”现象严重,不鼓励子女积 以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初衷。此外,学生工作干部在日 极参与学校的思政实践活动。这三方面各存利弊,均未能形成合力。 常工作中要严于律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与社会主义核 二、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主题党团日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教 1、重理论宣传,轻实践教育 师在思政课堂中积极引导,课堂内容生动形象,用小故事阐发大道 各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往往通过宣传 理,做到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内化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外化 栏、广播、学校报刊等途径向学生宣传和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 的内涵,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常 3、利用学团建设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不重视活动的创新,只是在传统的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 般来说,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按照一定章程自 竞赛中加以联系,使得教育主题不鲜明,导向不明确,学生不能够深刻 发开展活动的组织。在政策上,学校应加强学生社团的引导工作, 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意义,起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充分调 2、重形式要求,轻学生实际 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多设计丰富多彩的社团主题活动,为 各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习惯 学生提供实践和学习的平台。与此同时,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 采取由上级向下级行政指令传达的形式,要求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 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家庭和社会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成长环 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简单,内容空泛,没有深入调查了解学生 境和社会环境巩固学校里的教育成果,形成携手育人的合力。 思想动态、结合学生实际,脱离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意识、行为 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没有真正抓住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和时代特 【参考文献】 点。因此,价值观的实践教育只存于表面和形式,达不到共识,取得 [1] 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下转第138页) 一第一,借助新媒体媒介,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资源 采集和发布。在新媒体时代,除了专业的媒体平台和工作者可以发 布信息外,只要拥有网络终端,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把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这些素材和事例,我们都可以通过专业的平台进 行发布,让更多的学生熟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第二,真正确保网络安全,切实净化网络空间。 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如不能及时加以监管, 也会带来危害。大学生在平日利用网络浏览时,受不良信息的引导, 可能会对其日常行为、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正确 价值观取向。 ---——130—・-—— 《新西部》2016.32期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贫困大学生心理指导中的运用 做到的?”“还有别的时候呢?”。同日寸通过其学习成绩档案或采 用“奇迹询问”找到其学习上的例外。通过询问启发学生顺着问 题情境找到过去应对问题的成功经验,咨询师与来访学生充分讨论 并促使其能意识地运用,使问题得到部分解决。在此基础之上,来 访学生从开始的一小步改变,逐步积累成大改变,脑海里挥逐渐出 现美好的愿景,培养出学习动机,建立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成就 动机,战胜自卑心理。 4、咨询师进行反馈和并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教育探索 源,在遇到长期有心理困扰造成的学业困难的来访学生时,咨询师 需要综合诊断,采用合适的咨询技术。因此,焦点解决模式的学习 困难贫困生的心理指导,要注意其适用对象,但是可以对在较短时 间内能激发出其内在优势力量的学生运用,帮助其增加积极的、有 效的成功经验,更好地促进学习,促进自身改变,在目前高校存在学 习困难心理指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付金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矫正机制研究 咨询师根据来访学生之间的谈话进行梳理,对当事人的积极表 现进行整体上肯定,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给予 肯定和赞美,并建议来访学生通过与同学、父母和老师的谈话询问 自己“学业成功时的表现”,结合自己写下的成功经验,形成“学业 困难解决方案”,同时开始向目标进行一小步的行动,取得一小步的 成功,逐步积累,最终形成大的改变,实现目标。 咨询师采用SFBT帮助贫困学生寻找曾经的成功经验,找到曾 经的自信,并逐步通过后期的努力,实现一小步的改变,培养自信 心,战胜自卑,让学生完成自我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 决学生心理问题。 四、发展展望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SFBT在贫困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心理指导重在实践,和与之建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21. [2] 王贝蓓.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恋爱压力 的干预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2014.5. [3] 高明.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与解决对策研究[J].学 园,2015(29)141—142. [4][5] 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J].宁波 出版社,2O13.4—5.26—27. 【作者简介】 赵海霞(1985一)女,汉族,陕西府谷人,西安科技大学讲师, 立解决问题的积极的、朝向未来的思维方式,需要来访学生突破并 研究生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坚持,最后解决问题并达到自我实现。但是SFBT也存在一定局限 政治教育. 性,只注重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注重来访学生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根 (上接第126页) 标准考察审核,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端正学生入党动机,从新生抓好入党的思想意识。可以在 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加入入党流程说明,详细介绍入党流程和具体的 要求,让学生认真考虑是否要加入党组织,而对于有急功近利想法 的同学,一律将其拒之门外。 (3)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格按程序办理。高校在推优入党的 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凡程序不符合的,一律不予审批。同时,要不 断创新党课培训内容,以学习党章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实践 性课程,提高党课质量。 2、疏通出口,健全青年学生党员退党机制 (1)强化对正式党员的管理,建立严格的正式党员监督管理机 【参考文献】 制。成立党员监督小组,党员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鼓励同 [1]htt13://fJdJ.f J SOI1.com/20l 3—03/20/content 学们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监督,多提意见。 (2)创新民主测评方法,正确界定不合格党员。高校党内的民 10917384.htm.[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9.1106. 主测评应定期半年举行一次,对党员的管理可以按照“一周一小计, 季一公开,半年一评议”来开展,结合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 【作者简介】 测评三个环节确定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次,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教 育,从源头上解决不合格大学生党员的问题。 苗青,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教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 (3)健全青年党员退出机制,制定合理规章制度,对大学里不 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合格的学生党员进行处理。健全党员自请退党、自行脱党、组织劝 一退、开除出党、荣誉退出等不同情况的退出机制,针对学生党员出现 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方法的处理。对高校不合格党员的处理要有 理有据,严格按照程序,这样才能不断健全大学生党员的退出机制。 综上所述,在从严治党要求下建立健全青年学生党员进出机制 是从整体上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重要举措,是 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在新时期,国内外形势 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变革、经济的转型、利益结构的调整、 思想观念的改变,为我们党的队伍建设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和挑 战,党员队伍入口不严,出口不畅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我们 必须解决的问题。 (上接第130页) 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67—75. j 【作者简介】 吴金亮(1987一)男,助教,硕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学生处, [2] 鲁静.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5)7—12. 郝艳君,沈阳工业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3] 韩文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 径探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03)68—71. 姜丹,沈阳工业大学学生处. (上接第1 34页) 【参考文献】 [1] 夏金元.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J].教育探索 2006.07.104—106. 【作者简介】 马欢(1988一)女,陕西榆林人,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2] 韦丽明.论"3代大学生道德选择困境及其应对措施[-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O1. ・--——138・・-—— 《新西部》2@16.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