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

来源:爱站旅游


苏教版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2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炮烙 lào 刑械 xiè

废黜 chù

仆碑pū 糜烂mí 园圃pǔ

B. 犬豕zhì 目眦 cǐ 栏厩 jiù C. 遽止jù 袒露 tǎn 瞋目 chēn D. 铿然kēng 懈怠dài 刀俎 zhǔ 衣裘qiú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纵情傲物 天高地迥 谦冲自牧 戮力同心 B. 泣下沾巾 鸣琴捶拱 巾帼英雄 负荆请罪 C. 遗笑大方 运筹帷握 百川灌河 载舟覆舟 D. 剪发杜门 秋毫无范 攻城野战 刎颈之交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过了大约三四天,山那边才传来消息,说城里已经解放了。 B. 鼓声喧天,礼炮齐鸣,我的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 C. 一想到昨天考试的事,就使我不安起来。

D. 小时候我们虽是极熟的朋友,此次在南京萍水相逢,我竟没有认出他来。

4.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 我们有些同志看问题总是目无全牛,把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放在首位。

B. 深秋的翠屏山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五彩缤纷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际的殷红世界,真是“寥廓江天万里霜”。 C. 世纪之初,我们回顾民族屈辱的历史,展望时代的挑战,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慨。 D. 我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5. 下列各项中只有一句含有通假字的是 ( )

A. ①张良出,要项伯。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B. ①肇锡余以嘉名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6. 下列各组中每句都含有词语活用现象的是 ( )

A. 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C.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D. ①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7.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 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8.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 A. 虽董之以严刑。

B.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 以其无礼于晋。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9.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微行入古寺 C.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 ②大行不顾细谨 D. ①刑人如恐不胜 ②情不胜其欲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鲜明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记载了西汉时期的历史,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普希金,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祖国土》的作者阿赫玛托娃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D.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文体。

11. 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 B. 《谏太宗十思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C.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高尔斯华绥写的《品质》,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在市场大势巨变的情况下依然恪守职业道德,诚实本分的鞋匠形象,表现了底层劳动者高尚的职业道德。

D. 鸿门宴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鸿门宴》片断,完成12—15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2. 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为之奈何 公为我献之

B. 竖子不足与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 乃令张良留谢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13. 下列各组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 A. 间至军中 左右欲刃相如 B. 轻伯夷之义 少仲尼之闻 C. 拔剑撞而破之 范增数目项王 D. 道芷阳间行 顺流而东行

14.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 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A. 敢以烦执事 B.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C.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 下列各项中对材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此段为鸿门宴会后余事,叙述了刘邦不辞而别间道至军,又诛杀了曹无伤,充分显示了刘邦机敏、精细又果断的性格。 B. 项羽得知刘邦逃走后能泰然接受其璧,结合他在宴会上脱口说出情报来源,以及对樊哙指斥也没有反感等细节,可见项羽轻敌大意、刚愎自用的个性。

C. 文中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樊哙粗中有细,张良忠心耿耿,范增急躁鲁莽,足见司马迁不仅是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

D. 范增之言,预示了在鸿门宴上刚刚拉开序幕的刘、项斗争的必然结局,暗示了鸿门宴将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陌上花开缓缓归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陌上之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多少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陌上花开,如果没有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多少人吟诵了多少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后宫粉黛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其时陌上花团锦簇,杨柳轻摇,蝶飞蜂舞,三月风情旖旎之至。这时,一骑快马打陌头杨柳的绿荫中飘然而来,驿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中把一封书信递给夫人。夫人展开一看,不禁满面春色。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镠,这位在五代十国的夹缝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吴越国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这一番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之情,就足以让后人击掌了,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使国家逃脱倾覆的厄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从此,陌上花开依旧,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只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一句话化作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等待后人的凭吊。终于在吴越“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陌上,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的却是萧瑟。于是在秋天的陌上花开中,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为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归”„„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盛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 漫步陌上,我把 “缓缓归”,当做人类面对大自然所共有的心境去感怀,当然,东坡透过陌上花开而生发的历史感悟,更以一种强劲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而落。我不敢说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摸陌上娇嫩而又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16. 仔细阅读第五段,回答:(4分)

(1)陌上花,明明开在陌上,为什么说它“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 (2)“开在历史的车辙中”的陌上花,为什么会“令人唏嘘不已”?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分别解释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2)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 (3)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4分) A. 本文以陌上花开为线索,将景物描写、历史故事和心情感悟融为一体。 B. 作者借陌上花开的春日景色,来抒发其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感悟。

C. 文中引用吴越王与爱妃的故事,说明统治者追求享乐是导致国破家亡的重要原因。 D. 作者在结尾部分呼唤回归自然,意在表明自己早已厌倦了喧嚣的城市生活。 E. 本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中穿插一些古诗名句,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和文采。 四、(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液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19.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自以为有独得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人求其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鲁酒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①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根据语意,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

一 日 酒 家 之 主 者 来 闻 有 酒 索 而 饮 之 吐 而 笑 曰 是 余 之 糟 液 也

五. (12分)

22. 默写(12分,每空1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___________________则尽其天年, __________,安能屈豪杰之流, _______________,发其志士之悲哉? (5)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阙秦,将焉取之?

(6)念高危, _____________;惧满溢, _____________。

(7)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________ 。 (8)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常在沛公也。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30分) 23. 作文

散步,或许是领悟世界的一种方式。当你被猝不及防的疾病击倒而又幸运地康复时,也许会在散步时发现路边的枯草中居然还安详地散居着一些花瓶的碎片,正是通过它们的反射,正午的阳光才挽留了一个散步者卑微而又执拗的心灵。而这应该是一种自我营造的心境。它远是在路上。而思想者的散步,能使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落满阳光。 请以《________的散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试题答案】

1. C. (A. “烙”luî B. 豕shǐ“眦” zì D.“俎” zǔ) 2. A.(B.“巾”应为“襟”“捶”应为“垂”C. “遗”应为“贻”;“握”应为“幄”D. “范”应为“犯”)

3. B. (A.“大约”与“三四”都为概数,重复。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D.“萍水相逢”是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用在此处不当。)

4. C. “目无全牛”是用来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五彩缤纷”是形容颜色多,而枫林只有一种颜色。“多难兴邦”是指国家多灾多难,可以激发人民发奋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起来。“虚怀若谷”胸怀像山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海纳百川”和“虚怀若谷”重复。 5. D. (A. “要”同 “邀”, “说”同“悦”;B. “锡”同“赐”,“共”同“供”;C. “知”同“智”, “蚤”同“早”。D. “倍”同“背”)

6. A. (A.“能”是 “有才能的人”和“善”是 “好的意见”都是形容词作名词, “王”是“使„„王”名词作使动用法B. “鄙”是“以„„为鄙”名词的意动用法C.“翼”是“像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D.“活”是“使„„活”动词的使动用法) 7. D(A.“行李”B“非常”C“根本”是古今异义。) 8. 答案B(A、C、D是倒装句式,而B是判断句。)

9. 答案A(A组两个“谢”都是“道歉”之意,其他三组加点字意义都不相同。) 10. 答案B(《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事。) 11. 答案B(《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以德治国”。)

12. 答案C(C组“乃”都是“于是”的意思,其他三组加点字的意思都不相同。) 13. 答案B(B组“轻”和“少”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其他的都不相同。)

14. 答案D(D是被动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A为省略句,B为倒装句,C为判断句。) 15. 答案C(范增不是“急躁鲁莽”的性格,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大臣。) 16. (1)“陌上花”引起作者思考感悟,成了历史和文明的见证和载体。(2)作者在追思吴越王与爱妃的故事与咀嚼东坡的诗句之后,产生了落花有意,岁月无情,世事沧桑的感慨。

17. (1)景色依旧,物是人非,表现了东坡的伤感和无奈。(2)陌上花开,不仅使作者心情舒畅,而且使作者产生对历史与文化的新感悟。(3)踏花归来,心灵受到了净化,与春光融为一体。

18. C、D(C项、引用典故传说,旨在表达陌上花开有永久的迷人魅力。D项、表达的是作者呼唤回归自然,提倡人们挤出时间,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回到自然中净化心灵。) 19. ①独:独到②方:配方③渍:浸泡

20. ①每当跟别人讲说佛理时,他总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②有位在中山国做官的鲁国人,设法私自从酒店里取了块酒糟拿回家,然后用本地酒浸泡起来。③如今你向我夸说佛道倒是可以的,不过,恐怕真佛要是知道了,会嘲笑你偷的只是他的糟粕呀!

21.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液也/。 22. (1)春与秋其代序 (2)恐美人之迟暮 (3)哀民生之多艰

(4)以老于户牖之下 人皆得以隶使之 扼腕墓道 (5)又欲肆其西封

(6)则思谦冲以自牧 则思江海下百川 (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8)今者项庄拔剑舞 (9)徒慕君之高义也 23、作文(评分标准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