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措施的探讨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措施的探讨

来源:爱站旅游
科技信息 工程技术 高速公路环填保护措施的搽讨 南阳通途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常全明 [摘要]本文对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公路施工、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措施,对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与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并通过与国外公路环境保护比较,指出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 评价措施 0.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 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 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对施工l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 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 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 况,分析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 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 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 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 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 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 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 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 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 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 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 对沿线环境的负影晌最小。 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 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4)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 (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 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 和完善。 (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 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 失的作用。 (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 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 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 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烘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1二及监理;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 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5.1.1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 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 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 坡产生。 .———328..—— 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5.1.2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 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 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 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 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5.1.3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丁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 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 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 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 工艺。 (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5.1.4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 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 水体。 (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 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5_2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5.2.1交通噪声防治 (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T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 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 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2)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3)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 过大的车辆上路。 5.2.2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 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 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叉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 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 (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 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5.2.3水污染防治 (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匕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 污染。 (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 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5.2.4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 全。 (3)在公路两侧30in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 物。 6.结语 按照交通部“十五”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 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在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 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由现在90%提高到98%以上。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 教育方面人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 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 齐。 参考文献 [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1TG B03—2006).人民交通 出版社.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_rJ/T 006—98).人民交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