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策略

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策略

来源:爱站旅游
当代护士・2010年6月中旬刊(学术版) ・l01・ ※护理管理 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策略 张华琼 周利 刘陈勇 摘要总结了护理人员应对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策略,包括对护士的思想准备与关爱、体恤;定期培训、强化知识;成立应急领导小 组、完善应急制度;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定点检测与做好物资准备;/L复演练;控制事件现场;做好传染病报告。认为科学制定应急预案 和管理策略,可以保证护理应对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较高的护理工作质量,保障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0)06—0101—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 不明确性、病员数量的不确定性、疾病的传染性、医疗救护的强制性 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 和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特性_引。原因有传统传染病的爆发,如1988 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其中,传染病 年我国上海甲肝爆发事件;也可能是新发传染病的爆发,如2003 突发事件的可见性不强、程度较复杂、影响规模大 。具有疾病的 年春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面对突如其 来的传染病事件,作为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治的中坚力量,护理人员 必须清楚认识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掌握传染病防治法 工作单位:644000宜宾市四JIl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和实施办法,防患于未然,建立科室传染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 收稿日期:2009—09—03 应措施,建立科学的防护体系。本文以下几方面人手,以加强组 p\ p ≯ 声 ≯ t ≯ ≯\: p ≯ ≯ ≯、 p 课的60%;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培养和检验学生自主发挥能力和 力和素质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实践证明,本研究中所探讨的 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成绩占实验课的40% ̄4---。 教学改革适应了临床护理高技术岗位紧缺人才这一市场需求,符 6开展成效 合培养应用型高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缩短了护生向急救专 6.1 强化实践技能与应用通过实验课程改革,强化技能、强化 业护士的过渡期。 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应急能力,增加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学 参考 文 献 生课后根据案例,主动查阅资料,写出相关的护理问题综述,进行 1姜安丽,李树贞.护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专题讲座。 60. 6.2积极适应实习护士的角色实习期学生能够很快熟悉急诊 2陈红,成翼娟.教与学策略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 科、ICU的lT作,进入实习护士的角色,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ICU、 理研究,2004,18(7):1223~1225. CCU、RCU的监护工作。在医院出现突发事件时,能提前进入急救 3 曾嘉霖.对I临床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式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 专科护士的角色,完成特护工作。 学学报f社会科学版),2004,5f1):34 35. 6.3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师的学术 4孙雪洁,张迎霞,付靖.急救护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护士进修 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杂志,2007,22(8):1663~1664. 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式、 5孙雪洁,曲晓娟,王庆美,等.改进急救护理相关课程的探索与 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总称[91。 实践『J].护理教育,2005,l1(24):2142~2143.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面广,因此在有限 6张亚卓,夏雪莹,张英慧.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的现状分析和提 的授课课时里,综合性实训课程能提高学生对急救护理实践课程 升对策lJ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0):74~75. 的兴趣,使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只 7宋洁,李少鹏.急救护理学创新性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J]. 有教师教得灵活、实用,学生才能活学活用。使学生在临床上将理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8B):72~73. 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并能及时、合理地运用到患者身上。 8姜丽萍,杨晔琴,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JJ.中华 7讨论 护理杂志,2006,41f81:739 ̄740. 当前急危重症医学领域发展的一个明显动向是,越来越多的 9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79~197. 新理论、新知识被引入,高精尖的仪器和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 10费素定,黄金银,姚蕴伍.高职护生急危重症护理技能教学改革 用越来越广泛,临床急需专科型、高技能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尹培 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7,13(18):1702~1704. 刚等 】在首次全国ICU调查中指出,ICU的人才培养是目前ICU 11尹培刚,黄勇,吴琨,等.首次全国ICU现状调查分析『J1.中国危 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ICU护士岗位风险性大,技术含量高, 重病急救医学,2002,14(31:166—168. 对护士的素质要求高。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应将其专业的工作能 (责任编辑:高婧) ・l02・ TODAY NURSE,JUNE,2010,No.6 织、协调和救治能力,保证护理应对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从而确保 2-3学习、探讨新的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包括规范平时 较高的护理工作质量和保障病人、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1对护士的思想动员教育与关爱、体恤 的护理操作,强化安全质量管理、加强护理人员消毒观念。加强个 人防护,在传染病突发事件中做出更快捷、科学、高效的护理应 对。学习和明确传染病爆发期医护人员的职责,法定权利和义务, 如护士遇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不服从卫生 行政部门调遣的,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由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 告;情节严重的,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由原 发证部门吊销其护士执业证书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是一个特殊 召集护理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办法规 定: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 胁人群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护士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 遣,参加医疗救护和预防保健工作 。动员护士,要求其居安思危, 平时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护理人员在心理上要随时做好应急 准备,与此同时,还应强调合作精神,护士之间应互帮互助,共同 应对151。在传染病突发事件面前,护理队伍中的共产党员、护士长 先上一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舞士气。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 怀,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此外,还应给予护理人员关爱与体恤, 了解其需求并充分理解、支持、关注与满足。疫情到来时,护士长 应每日了解护士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一旦异常,即做相关检查 和治疗。 2定期培训考核,强化相关知识掌握 2.1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 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嘲;进行有关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护 理方面的培训;消毒防护技术方面的培训(包括隔离区域的划分 和管理,现场穿脱隔离衣示范,消毒隔离制度及各种消毒液的配 制及使用方法等),医院定期组织参与卫生系统举行的传染病突 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相关知识培训,科室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应 传染病的个人防护和护理措施。如:传染病的标准预防、三级防护 的使用范围和防护要求。教育护士充分认识职业伤害的危险和做 好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加强对病人的管理, 护士操作时避免与病人正面接触,戴护目镜,双层手套等。除必要 的诊疗护理,尽量减少与病人的长时间接触,采取短时、多次接触 方法与病人交流。进行诊疗操作时要求病人戴口罩。对病人的排 泄物、分泌物、体液等谨慎处理,严格消毒。病人出院后按要求进 行终末消毒。科室定期进行护理人员操作培训考核,增加个人防 护和隔离的相关操作项目,反复操作,增加熟练程度,提高操作水 平。护士操作、理论考试合格后才可上岗。 2.2医院定期组织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每个季度学习一 种传染病的知识,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和预防 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特别是80年代以来,直到进入 新世纪,不断发现和确认的新传染病已有40余种,如艾滋病、 0139霍乱、H7出血性肠炎、新型克雅氏病、非典型性肺炎(sev— ere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新发现的传染病有的确实是新出现的,有的则与医学科学的 进步人们认识和鉴定疾病或病原体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关,与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监测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关l7J。学习掌握新发 传染病的疾病知识,如甲型HIN1流感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治疗原则、防控措施等,有利于做好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和 具体措施。培养护理人员决策分析、现场工作等能力,从而使 其在面对新发传染病疫情时能有条不紊地采取合理措施控制 疫情的发展_8l。‘ 的时期,特别是2003年在我国出现的SARS疫情,来势凶猛,社会 恐慌,医护人员成为许多隔离、无助患者的依赖对象 。因此,培养 护理人员应急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让护理人员在传 染病突发事件中发挥出更有力的作用。 ・ 3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完善应急制度 在医院传染病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参照医院感染的 三级护理管理体系,成立护理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出相关的制度、 护理常规、岗位职责、消毒隔离实施细则、工作流程等,作为一线 护理人员工作指南。清楚认识传染病突发事件的严重和危害,掌 握传染病防治法和实施办法,建立医院和科室传染病突发事件的 应急反应措施,明确护理管理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作 用,建立科学的防护体系Ill。如传染病病人急诊就诊流程、科室区 域管理、病区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心理支持。抓好医院消毒隔离的 各个易忽略的环节,预防交叉感染,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的健 康教育,保护医护人员健康,使医院护理工作对突发事件有应对 能力,合理利用资源,做好整体调整,使护理工作不会因为突发事 件而造成运行紊乱。 4因地制宜,制定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是在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 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而制订。制订科学简明 有效易于操作的应急方案,是护理管理者现代科学有效管理的 重要手段。在制定应急预案前,对应急事件的类型、特点、风险以 及科室、医院资源储备(人力、技术、仪器设备、药品、物资等)进行 评估。随着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逐步建立,国家卫生部各种 应急方案的发布和启动,医院、护理应急方案在全国已有多种版 本,医院可以借鉴,并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修正改编,也可以印 刷成册或打印汇编,方便临床护士可以学习查阅。培养护理管理 者和临床护士的应急意识,应急能力和运用应急预案的水平,在 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制定科学、简便、有效且易于操作的护 理应急预案。 5定点监测。做好救护物资储备 5.1通过定期、定点的系统监测,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自然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开展防治工 作、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在突发疫情事件中可能遇到不明病 因及传播途径的疾病,遇到此种疫情,首先研究病因及传播的途 径。协助做好传染病突发事件现场的监测,包括病原、暴发疫情、 耐药情况等。 5.2收集疫情和历史资料,包括传染病突发事件当地、邻近省市 当代护i・2010年6月中旬刊(学术版) ・103・ 以及国际地区相关疫情。 制度,且明确责任、时限、渠道、程序、主体I 1。周家制定《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条例中明确了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对 医疗卫生机构规定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 挥,相互配合、协作,医疗机构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提供医 疗救护和现场救援,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依法报告传染病。发 现某种传染病人数增加和集中发作,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 5.3根据监测结果、资料分析和传染病事件突发的具体情况,积 极联系相关部门,做好传染病的防护、抢救物资储备。包括:防护 服(一次性)、隔离服(普通一次性)、口罩(N95型、普通型)、护目镜、 乳胶手套、脚套、塑料袋(销毁医疗废物袋一黄、生活垃圾袋一黑、普 通塑料袋)、洗手消毒用品、消毒药品(过氧乙酸、优氯净)、消毒器械 (大型喷雾器、普通喷雾器、超低容量喷雾器)、车辆(专用)等。定期 或不定期对急救物资、抢救设备进行检查、试用、充电,及时更换 药品,防止过期或失效;每次事件处理后,使所有物资恢复待用状 大食物中毒等情况时,必须向有关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如发现人 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防疫机构和畜牧兽医部门应当互相通报 疫情。做好事发现场救治工作的同时,提醒协助医生、防疫机构 态,时刻备用 I。 6反复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6.1根据季节及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医院和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进 行突发事件急救应急演练,参加卫生体系、公共突发事件领导部 门组织的联合应急演练,不断学习、总结突发事件处理的经验,结 合传染病的各级防护,做好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护理应对。 6.2在演练的过程中,使大家了解掌握预案,与此同时,还可检测 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是否掌握、应急制度与预案是否合理、科学、全 面,物资储备是否到位,以便及时进一步改善。 6.3提高夜问急救护理能力,加强夜间救护训练,突发事件发生 时问难以预料,夜间救治则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所以必须组织夜 间急救搬运的模拟、演练,使护士熟练掌握在夜间使用设备的技 能,既能准确观察病情,又能及时处置 I。 6.4演练的形式包括紧急集合出动、模拟抢救意外事故现场、模 拟启动各级预案等[13I。 7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控制事件现场 有效措施包括:良好的庇护和位置规划;协助疾控中心工作 人员划定事件现场区域,维持现场秩序。进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现场首先要明确设立红线、黄线、绿线隔离区即污染区、半污染 区、清洁区。此外,还应做好: 7.1基本医疗供给:做好突发事件现场的医疗物品供给,如个人 防护物品、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预性投药、空气和饮水消毒用品。干 净水和合适的污水排放:事件现场及周边饮用水的消毒,设立污 水排放线路,防止污水逆流引起的再利用。 7.2规律食物供应:保院食品卫生安全,尤其是冷荤凉菜、快餐盒 饭的制作保存要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指导群众注意饮食 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 7-3做好传染病控制: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做好事件现场 的各类用品消毒,并做好群众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传染病知识, 个人防护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8积极配合。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畅通可使应急工 作更具针对性。疫情报告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信息和科学依据, 也是评估传染病防治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要严格执行《传染 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传染病防治法施 实办法》中的各项规定,设立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制度,落实到 专人负责,对发现的传染病按要求填写报告并向院领导和属地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要形成 人员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做好传染病的报告。面对传染 病,我们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尊重其发病特点 和规律。相信通过广大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传染病突发事件的 处理和反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就能得到 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 社.20o3:5. 2王健,陈秋霖,李卫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fJ1.医 院管理论坛,2003,20(5):50—52. 3张晓苇,游建萍.传染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管理f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18(18):19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 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4. 5孙艳.护理部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策略『J1.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4,6(6):62-63. 6吴声荣.综合医院护理部在应对突发疫忖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fJ1.职业与健康,2005,21(3):465-467. 7卫生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诊疗要点和防控措施 [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open.aspx?n_id=1 01 96. 8向浩,雷正龙,聂绍发.新发传染病应对策略与措施fJ1.疾病控制 杂志,2006,10(21:183~l85. 9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2. 1O石敏.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J1_西南国防 医学,2005,15(51:528~530. 11唐明莉,吴宏,任玉华.护士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责和 作用[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4(3):105-106. 12黄建红,陈建洪,黄荔红,等.应对突发事件急救工作的做法和 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5):531 ̄533. 13霍跃光.浅议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应急体系的完善fJ].中华现代 医院管理杂志,2006,4(1):1-3. 14孙桂霞,傅培荣,刘长芳.突发事件中的传染病控制【J].国际护理 学杂志,2006,25(4):305~306. 15常玲,林伟.从“非典”流行看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干预和长效 管理机制【J】.现代预防学,2004,31(2):221~222. (责任编辑:高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