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盐渍型水稻土的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盐渍型水稻土的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来源:爱站旅游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2期 农艺学 盐渍型水稻土的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朱浩峥 (辽宁省盘锦市土肥工作站,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 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研究盐渍型水稻土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水稻最大施氮(纯N)、磷(P205)、钾(K20)量分别为 l6.70、6.53、8.57 krg666.67m ,最高产量547.22 kg666.67m 。最佳施氮(纯N)、磷(P205)、钾(K20)-t-# ̄J为13.49、5.66、5.32 kg/666.67m ,最 佳产量521.92 kg/666.67 m2。 关键词盐渍型水稻土;“3414”试验;肥料效应;水稻 中图分类号¥511;S1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2—0059—02 盘锦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90%以上的稻田为盐渍型水 铵加10%吡密磺隆封闭。采用浅一湿一浅间歇性节水灌溉 稻土,pH值大多在7.5以上【”。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在盐渍型 方法[句。40%的尿素和全部磷、钾肥作基肥,60%的尿素作分 水稻土进行“3414”肥料效应试验,以建立推荐施肥指标[2-31。 蘖肥、穗肥。 l材料与方法 1.5调查与考种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施肥、泡田前,在试区用“S”形法采15点耕层土壤,混 试验地选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渤海乡,土壤为盐 合后用四分法保留1.5 kg,风干后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测定 渍型水稻土,质地属黏土。耕层有机质含量20.23 g,kg,全氮 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全盐和pH值。自插 1.25 g/l【g,碱解氮100.58 mg/kg,有效磷38.61 mg/kg,有效钾 秧开始。按处理调查水稻生育期进程。10月1O日水稻成熟 263.65 ms/ks,全盐3.14 g/ks,pH值7.9。气候属于暖温带大 时分小区考种、测产,分小区收割、脱谷,得到各处理水稻平 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9 oC,≥5 oC活动积温 均产量。折算成666.67 m2产量。 3 551℃,≥10℃活动积温3 509℃,年降水量633.6mm,蒸发 1.6回归分析方法 量1 551.7 mm;全年太阳能总辐射量576.97 kJ/cm ,生理辐 按当地市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价格,计算出氮(纯 射量291.21 kJ/era ,其中作物生育期(4—9月)生理辐射量 N)5.20元/kg、磷(P205)6.40 ̄;/kg、钾(K ̄O)8.00元/kg,水稻 183.68 kJ/era ,无霜期171 d。 按1.90元/kg计算。依据“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与水稻产 1.2试验材料 量,用“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分析器SG一2.3”进行回归 供试水稻品种为辽星1号。供试肥料为尿素(纯N 分析。 46%)、过磷酸钙(P20 12%)、硫酸钾(K20 50%)。 2结果与分析 1.3试验设计 2.1氮磷钾三因素效应分析 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氮、磷、钾肥3个因素,0、 依据“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模 1、2,3 4个水平,14个处理(表1),其中O水平指不施肥,2 型拟合 1,得到氮磷钾肥料效应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 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 3l 1.683+1 1.932 7Xl-0.761 7Xl +23.422 2172—3.285 4 22+ 平×1.5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4 m2o小区 13.872 2X3-0.779 1 +1.637 4XiX2+0-328 3-0.917 3 3 , 间筑田埂,设保护行,实行单排单灌。 方程中Y表示水稻产量, 。表示施氮(纯N)量, 表示施磷 表1“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与水稻产量 (kg/666.67 m ) (P20 )量, 表示旋钾(K2o)量。回归统计结果:复相关系数 R=0.979 335,表示水稻产量(y)与施肥量( )之间相关;复测 定系数R2=(0.959 096)>R20 =0.918 559),说明施肥量 )可 解释产量(’,)变差的0.962 668%;标准误差=35.717 08,此值 越小,表明拟合的程度越好。 方差分析结果:F=10.421 2>Fa ̄=6.0.表明产量与施肥量 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表2)。 表2方差分析 异因素 自由度 平方和 方 £ 回归 9 8O 363.72 8 929.302 10.421 2 6.0 残差4 3.427.359 856.839 7 总变异 13 83 791.07 氮磷钾三因素肥料效应分析表明,水稻最大施氮(纯 1.4水稻生产技术 N)16.70 kg/666.67 m2、磷(P205)6.53 kg/666.67 m2、钾(K20) 2011年4月20日水稻旱育苗,5月27日插秧,栽插规 8.57 kg/666.67 m2,最高产量547.22 kg/666.67 m2。最佳施氮 格为33.0 cmxl3.2 cm,每穴3-4株,插秧前5 d用6o%丁草 (纯N)13.49 kg/666.67m2、 ̄(P205)5.66 kg/666.67m2、钾(K20) 收稿日期2Ol1-12—06 5.32 kg/666.67 m ,最佳产量521.92 kg/666.67 m2o缺氮( 1) 59 农艺学 相对产量53.47%,缺磷相对产量( 2)71.41%,缺钾相对产 量(X3)88.11%,空白54.84%。 2.2氮肥效应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2期 kg/666.67 m2。在施钾(K20)0~8.57 kg/666.67 m2的范围内,水 稻产量随施钾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产量呈下 降趋势。 3结论及讨论 单因素肥料效应不应受因其他因素不足或过量的影 响。因此,将其他2个因素固定在2水平上,采用一元二次 肥料效应拟合 。在“3414”完全试验方案中选用处理2、3、 (1)通过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渤海乡水稻“3414”肥 料效应试验,得到盐清型水稻土氮磷钾肥料效应的三元二 次回归方程:y=31L683+11.932 7X1—0.761 7X12+23.422 2X2— 3.285 4 22+13.872 2X3—0.779 1 32+1.637 4X 2+0.328 3— 0.917 3X:yY3,回归效果达5%显著水平。水稻最大施肥量:氮 (纯N)16.70 kg/666.67 m 、磷(P205)6.53 k 66.67 m2、钾(K2o) 8.57 k 666.67 m ,最高产量547.22 kg/666.67 m 。最佳施肥 量:氮(纯N)13.49 kg/666.67 m2、磷(P205)5.66 kg/666.67 m2、 6、11,求得磷、钾在2水平基础上氮肥效应的一元二次回归 方程:y=291.17+26.258 7X。-0.700 8X12o分析发现,水稻施氮(纯 N)16.70 kg/666.67 m2时产量最高,为547.22 kg/666.67 m2。 在施氮(纯N)0~16.70 k ̄666.67 m2范围内,产量随施氮肥量 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时产量呈下降趋势。 2.3磷肥效应分析 选用处理4、5、6、7,求得氮、钾肥在2水平基础上磷肥 效应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402.575+50.968 8 r3.885 9 22。 分析发现,水稻施磷(P205)6.53 kg666.67 m2时产量最高,为 547.22 kg/666.67 m2。在施磷(P205)0~6.53 kg/666.67 m2范围 钾(K20)5.32 kg/666.67 1112,最佳产量521.92 kS/666.67 m2。缺 氮( 。)相对产量53.47%,缺磷(X2)71.41%,缺钾( 3) 88.11%,空白54.84%。 (2)盘锦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90%以上的稻田为盐渍 型水稻土。要改良土壤盐碱,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提高 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避免因过量或不合理施肥造成面 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朱清海,任玉民.盘锦土壤及改良利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2:64-70. 内,水稻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产量呈 下降趋势。 回归统计结果:复相关系数R=0,998 967,表示水稻产 935>R ̄∞:O.918 559),说明施磷肥量(S2)可解释产量(Y)变 差的0.997 935%;标准误差=5.925 58,此值小,表明拟合的 程度好。 方差分析结果:F=241.623 9>Fn晒=119.5,反映产量与施 肥量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 2.4钾肥效应分析 量(,,)与施磷肥量( )之间高度相关,复测定系数R2=0.997 4参考文献 【2陈新平,2】张福锁.利用“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叨.中 国农技推广。200(4):36—39. 【3】张鸿利,田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忉.现代农业科技, 2011(11):277-278. 选用处理6、8、9、10,求得氮、磷在2水平基础上钾肥效 应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491.08+13.52X3—0.868 32。分析 [4】王圣瑞,陈新平,高祥照,等.“3414”肥料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叨.植 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4):409-413. 【5]吴志勇.“3414”肥料效应试验的设计与统计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 2008,45(1):135-141. 发现,水稻施钾(K20)8.57 kg/666.67 m2时产量最高,为547.22 (上接第58页) 表3不同土壤类型施钾水平处理间产量比较 (kg/666.67 m2) 【6]王洪田,朱清海,李岩.北方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M].长春:吉林文史 出版社.2008:29—30. 6.312 1 x+630.37(RZ=0.974 2),最高施钾量23.02 kg/666.67 m , 最高产量702.71 kg666.67 m2;夹缠土 _0.107 3 .519 5斛 574.02(R2=O.870 4),最高施钾量21.06 ks/666.67 m2,最高产 量621.59 kg/666.67 m2;高沙土',=一0.146 7 +5.914 4 + 518.7(Rz:0.889 8),最高施钾量2O ks/666.67 m2,最高产 量577.61 kg/666.67 m 。 3结论 在如皋市主要土壤类型上,水稻施用钾肥的土壤速效钾 临界值在95.2 ̄154.0 mg/kg,平均为115 mg/kg,钾系数在 相应的施钾增产率(%),将施钾后20 d土壤速效钾含量与 施钾增产率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回归方程,其中:灰夹缠 0.496—0.791 kg/666.67 m2,平均为0.687 5 kg/666.67 m2。 4参考文献 【1】孙锡发,何才富,官玉良,等.水稻生产中钾肥效应研究【J】.西南农业 学报,1989(3):78—81. 【2]陈际型.水稻的钾素吸收和外流与土壤钾、氮水平的关系叨.土壤, 1987(3):127—129,169. 【3】黄昌勇,莫慧明,储祥云.水稻土供钾特性与水稻钾素营养关系及其 在诊断上的应用叨.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5(3):99—106. 【4】魏文,武际,张祥明,等.麦稻轮作制下磷肥・钾肥合理分配技术研究 叨.安徽农业科学,201 1(21):12730—12731,12743. 【5】]孙锡发,何才富,官玉良,等.水稻生产中钾肥效应研究m.西南农业 学报。1989(3):78—81. f6]陈川,张山泉,孙春梅,等.水稻施用钾肥与钠肥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 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5):764—765,769. 土,轻壤,y一0.003 +o.926 6 ~61.324(R2=0.920 7);夹缠 土,轻壤,,,一0.017 4 +3.323 3 一l47.99(R2=0.953 3);高沙 土1,砂壤, 一0.0164 +3.123 4 一135.7(R =O.839 1)。用回 归方程求导出主要土种达到最大增产率时的土壤速效钾含 量。灰夹缠土、夹缠土、高砂土分别为154.0、95.4、95.2ms/ks。 2.4水稻合理施钾量 以 代表施钾量(kg/666.67 m2),Y代表水稻产量 (kg/666.67 m2),将3种土壤类型试验点施钾量与水稻产量 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回归方程:灰夹缠土Jy=一0.137 1 x2+ 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