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721248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0.23
(21)申请号 202020182822.7(22)申请日 2020.02.19
(73)专利权人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 653100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大道18号(72)发明人 沈祥宏 张钟 胡新洲 施立安
杨存葆 王田珍 杨进成 柏廷钰 王爱明 李泉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265
代理人 刘阳(51)Int.Cl.
A01G 9/029(2018.01)A01G 9/16(2006.01)A01G 9/24(2006.01)A01G 13/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A01G 27/02(2006.01)
CN 211721248 U(54)实用新型名称
水稻育苗盘(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稻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主体,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洒水机构,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土壤,所述放置盘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稻育苗盘,设有洒水机构与密封机构,能够在育苗的时候,对其进行洒水,保证水稻种子的生长的更加旺盛,使用较为方便,有利于人们使用,并能在育苗的时候,对其进行密封,可以使种子快速发芽,从而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用较为方便,有利于人们使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CN 21172124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水稻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机构(3),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洒水机构(2),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放置盘(5),所述放置盘(5)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土壤(7),所述放置盘(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6),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脚(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机构(2)包括喷洒头(201)、进料斗(202)与连接架(203),所述洒水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斗(202)与连接架(203),所述连接架(203)位于进料斗(202)的两侧,所述洒水机构(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喷洒头(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复位滚轴(301)、密封膜(302)与卡块(303),所述密封机构(3)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复位滚轴(301),所述复位滚轴(301)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膜(302),所述密封机构(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卡块(3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02)与喷洒头(201)之间设置有分流管,所述进料斗(20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分流管与喷洒头(20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3)与育苗盘主体(1)之间设置有紧固件,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紧固件与密封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主体(1)与放置盘(5)之间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育苗盘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通过放置槽与放置盘(5)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2
CN 211721248 U
说 明 书水稻育苗盘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盘领域,特别涉及水稻育苗盘。
背景技术
[0002]水稻是人们生活当中的主要粮食,是人们的主食之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水稻的育苗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人们对水稻育苗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0003]现有的育苗盘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不便于对育苗盘内进行洒水,使用较为不便,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次,水稻种子育苗的时候,不便于对其进行密封,容易影响育苗的进度,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水稻育苗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水稻育苗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0006]水稻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主体,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洒水机构,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土壤,所述放置盘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脚。[0007]复位滚轴主要是起到收纳的作用。[0008]密封膜主要是起到密封的作用。[0009]优选的,所述洒水机构包括喷洒头、进料斗与连接架,所述洒水机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斗与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位于进料斗的两侧,所述洒水机构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喷洒头。[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复位滚轴、密封膜与卡块,所述密封机构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复位滚轴,所述复位滚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密封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卡块。
[0011]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与喷洒头之间设置有分流管,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分流管与喷洒头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0012]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与育苗盘主体之间设置有紧固件,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紧固件与密封机构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0013]优选的,所述育苗盘主体与放置盘之间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育苗盘主体的中部内表面通过放置槽与放置盘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水稻育苗盘,通过设置的洒水机构,能够将水源倒入进料斗内,通过洒水机构上的喷洒头对水源进行喷洒,从而使水源喷洒在育苗盘主体内,可以使水稻种子充分吸收到水分,从而保证育苗更加顺利,有利于人们使用,通过设置的密封机构,能够在种子播撒完后,将密封膜从密封机构内的复位滚轴上拉
3
CN 211721248 U
说 明 书
2/3页
出,从而将其罩在育苗盘主体上,可以给种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便于育苗的进行,有利于人们使用,整个水稻育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育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稻育苗盘的图1中洒水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稻育苗盘的图1中密封机构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1、育苗盘主体;2、洒水机构;201、喷洒头;202、进料斗;203、连接架;3、密封机构;301、复位滚轴;302、密封膜;303、卡块;4、底脚;5、放置盘;6、拉环;7、土壤。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20]如图1-3所示,水稻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主体1,育苗盘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机构3,育苗盘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洒水机构2,育苗盘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放置盘5,放置盘5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土壤7,放置盘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6,育苗盘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脚4。[0021]进一步的,洒水机构2包括喷洒头201、进料斗202与连接架203,洒水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斗202与连接架203,连接架203位于进料斗202的两侧,洒水机构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喷洒头201,能够将水源倒入进料斗202内,通过洒水机构2上的喷洒头201对水源进行喷洒,从而使水源喷洒在育苗盘主体1内,可以使水稻种子充分吸收到水分,从而保证育苗更加顺利,有利于人们使用。[0022]进一步的,密封机构3包括复位滚轴301、密封膜302与卡块303,密封机构3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复位滚轴301,复位滚轴301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膜302,密封机构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卡块303,能够在种子播撒完后,将密封膜302从密封机构3内的复位滚轴301上拉出,从而将其罩在育苗盘主体1上,可以给种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便于育苗的进行,有利于人们使用。[0023]进一步的,进料斗202与喷洒头201之间设置有分流管,进料斗20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分流管与喷洒头20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对水源进行喷洒,可以起到很好的洒水作用。
[0024]进一步的,密封机构3与育苗盘主体1之间设置有紧固件,育苗盘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紧固件与密封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对密封机构3进行固定,使用较为方便。
[0025]进一步的,育苗盘主体1与放置盘5之间设置有放置槽,育苗盘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通过放置槽与放置盘5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00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向上拉动洒水机构2,使洒水机构2上的连接架203从育苗盘主体1内拉出,然后将水稻种子播撒在放置盘5内,为了便于对种子进行洒水,可以将水源倒入进料斗202内,通过洒水机构2上的喷洒头201对水源进行喷洒,从而使水源喷洒在育苗盘主体1内,可以使水稻种子充分吸收到水分,从而保证育苗更加顺
4
CN 211721248 U
说 明 书
3/3页
利,有利于人们使用,为了给种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将密封膜302从密封机构3内的复位滚轴301上拉出,从而将其罩在育苗盘主体1上,可以给种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便于育苗的进行,有利于人们使用。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5
CN 21172124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1172124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