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冀中的地道战》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冀中的地道战》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来源:爱站旅游
8《冀中的地道战》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背景。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重点介绍地道如何保护群众、地道式样多、出口设计巧、防御敌人强、传递信息妙。第三自然段先总体介绍,用“奇迹”一词形容地道战,可见地道的构造巧妙,作用非凡。第4~ 7自然段,作者根据地道的不同式样和结构,分别介绍了地道如何保护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敌人、如何防御敌人的破坏以及如何了解地面敌情信息等,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富有创造性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用“惊人的奇迹”对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作用进行高度评价。

本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习提示提出“带着问题”读课文的要求。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抓住有用的信息,积极探索,从而更快地关注到关键信息,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由此提高阅读速度。 【教学目标】

1.认识“侵、略”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10个字,会写“侵略、修筑”等14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地道战是一个“奇迹”。

4.能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重难点】

1.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

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地道战是一个“奇迹”。

3.能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准备】 1.自学生字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梳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

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阅读方法。 借助阅读提示,明确新的方法 (一)读学习提示,提出疑问 PPT出示

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师:大家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全班齐读) 生说想法。

预设:1.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思考,会不会读读停停?怎样做到带着问题快速地读呢?

2.要是我发现了问题的答案,需要圈画出来吗? 3.怎样来进行提问呢?也就是提出的问题的角度怎么找? (二)借助习题,了解阅读方法 生说自己对“带着问题读”的理解

(①带着问题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更快,也提高了阅读速度②抓住重点段落的关键句,比如说中心句、总起句等,明了段落大意,这样读起来速度也会加快。) (三)质疑课题,提出疑问

生读课题,提出问题 预设:

1.冀中指的是哪里? 2.地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3.为什么要在地道里作战? 4.怎样进行地道战的呢? 5.地道战“战”的结果怎么样?

三、带着问题阅读,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一)默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本文1200余字,读完全文你用了多长的时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生分享自己的默读时间 (二)检测阅读效果 PPT出示: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②地道里面光线不好,比较昏暗。

③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旁边堆满荆棘。 ④地道里面不透气,人们不能在地道里面生存。 ⑤人在地道里面能够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初读课文后对内容的把握程度,避免因为追求提高阅读速度而忽略了阅读理解。) 四、分享阅读收获,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通过阅读,你能否解决产生的疑问呢? 生分享自己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与否。

师:第一次尝试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有些同学的问题解决了,有些要通过后续的学习去解决。但不管怎样,会思考,勇于探索就非常棒!

五、探究加快阅读的速度的方法 (一)分享阅读时间,感悟阅读方法

师:同学们用时长短不一,为什么和别人不同呢?和同学交流自

己的阅读体会。 预设:

生1.我对“冀中”不明白,但是课文中没有对冀中的介绍,在读的过程中直接跳过去,没有停留和回读,我打算下课后查阅资料。 生2.我在遇到生疏的词语停了下来思考,导致我阅读的时间很长,我知道了不懂的词语可以留待课下解决。

生3.在阅读过程中我抓住了关键词句,阅读速度挺高了,对文章内的理解更快了。

生4.带着问题读,我觉得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找到了相关的自然段,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快了。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阅读方法的体会 1.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提出质疑

师:再读课文,你还产生了哪些问题?你对课文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问题: 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地道里怎么打仗?

③地道战为什么被称为“奇迹”? ④地道的内部是怎样的呢?

⑤地道如何防御敌人的进攻呢?又是怎样联络呢?

(学生在小组讨论分享问题的过程中,要求请筛选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进行分享。)

2.你是怎样快速阅读这篇课文的?学生交流。

师:带着刚刚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发现大家的阅读速度都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1:我想要知道地道里怎么打仗,所以我直接读的4~7自然段。我发现选择关键段落读,忽略不相关的内容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生2:我是一边读一边想,抓住有用的信息,再结合课后第一题学习伙伴的阅读体会,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所以读得很快,内容也记得清楚。......

3.通过刚才的快速默读,你对地道有了哪些认识?

4.你在阅读中还产生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学生交流。

师总结: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暂时忽略;有些问题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带着这样的问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做个积极的阅读者;根据自己的问题,选择关键段落读,忽略不相关的内容能够提高阅读速度。

六、学习生字词 (一)生字学习

1.“侵、略、妨、陷、拐”等为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陷”字右边上面是“ ”部,下面是“臼”。注意写“臼”时,先写左边,后写右边,最后封口。注意“臼”的笔顺: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左边的短横,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右边的短横,第六笔是下面的长横。

2.“筑、党、蔽”为上下结构,书写时上窄下宽。“党”字的前三笔竖、点、撇(小字头),不能写成点、点、撇。“蔽”字左下部分的笔顺容易错,应为点、撇、竖、横折钩、竖、撇、点,右边的“攵”不要写成“夂” (二)多音字学习

多音字“任”在本课出现在“任丘”一词中读rén,“任丘”是个地名,在河北省。提醒学生,“任”字作姓氏时,也读rén,不能读成四声。 (三)词语学习

侵略 修筑 粉碎 领导 打击 迷惑 游击 坚持 堡垒 任丘 搁置 陷坑 拐弯 岔道 妨碍 隐蔽 不计其数 无穷无尽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①封锁沟、封锁墙:我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在华北等地为维护其交通和分割、封锁解放区,在解放区与敌占区之间和铁路、公路两侧所挖掘的宽而深的壕沟,叫“封锁沟”;挖出来的泥土就用来修成墙,叫“封锁墙”。

②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指实行封锁政策,用密集的碉堡封锁某

个区域。碉堡是军事上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配碉堡图)

七、布置作业,分配小组任务

小结:你对课文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呢?下节课,我们将分成“地道战资料组”“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地道战战斗组”“地道战防御组”“地道战通讯联络组”几个小组,分别介绍相关内容。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查阅资料或认真阅读课文,研究课文每一部分具体内容,准备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 一、问题导入

为什么说地道战是抗日战争史上的奇迹呢?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二、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一)小组交流。

对本组准备分享的内容进行最后梳理,确定分享的形式、人员分工。

(二)小组汇报。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根据课文内容,按照“地道战资料组”“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地道战战斗组”“地道战防御组”“地道战通讯联络组”的顺序来进行分享。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进行提问或补充。 1.“地道战资料组”分享,介绍地道战的背景。(学习第1~2自然段)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 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 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 民武装

2.“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分享,了解地道构造之奇。 第4自然段:地道式样多

预设:①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说明地道的构造既注重了地形的选择,又重视地道间的通联。

②“四尺多高”“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地道特别的宽敞。 分享“地道构造示意图”,说明地道构造之奇。

3.“地道战战斗组”分享,了解地道战如何打击敌人。 第5自然段:出口设计巧

预设:学生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介绍,抓住“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了荆棘。”“旁边挖了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坚固的洞”、“孑口”等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可以配一些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4.“地道战防御组”分享,了解地道如何防御敌人的破坏。 第6自然段:防御敌人强

预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要破坏我们的地道,那可不容易。我们有许多妙法来防备。首先是对付火攻用土和沙,挡毒气我们有吊板,敌人的水攻也不足为惧,地道里面有暗沟,我们会将水引入枯井暗沟。

(播放地道战电影片段)

5.“地道通讯联络组”分享,了解地道里信息传递的奇妙方式。 第7自然段:传递信息妙

预设:“无线电”大家都听说过,地面发现敌情常用;地道里可是有更巧妙的“有线电”,我们来给大家表演一下有趣的“有线电”传播消息……

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提问、评价。 三、讨论交流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PPT出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地道本身具有坚固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总结:地道式样多、出口设计巧、防御敌人强、

传递信息妙

师:地道战除了它自身的特点,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还有冀中人民的智慧,以及面对日本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扫荡,中国人民毫不畏惧、英勇作战,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力量,这也是地道战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3.我在第二自然段知道了还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师总结:从地道的特点、冀中人民的智慧,以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方面多角度的理解了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四、结合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阅读方法,巩固记忆

师:这节课,同学们在质疑解疑中学会了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这种阅读方法。一些同学还用到了之前学过的方法。在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对“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到底有哪些方法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五、品读感悟,情感升华 总结语:

硝烟弥漫的岁月留下苦涩的记忆。一条地下“抗日长城”无言地述说着英雄传奇,承载着不屈的民族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以热爱祖国为荣,努力学习,争取在祖国的历史上再写下辉煌的一页! 六、板书设计 冀中的地道战

产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 构造地洞气孔出口

防御敌人- 防火攻、防水攻、 防毒气攻 顽强的斗志无穷无尽的智慧 联络信息 “无线电”“有线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