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的颁布。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第一部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逐步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成。
教学过程设计
展示图片
“神舟9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打破美国垄断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1
老师:我们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如今制定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计划,引领着中国工业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以上图片中展示的是中国已完成的“十二五”规划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让我们中国人倍感骄傲自豪,令世界刮目相看。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60多年前第一个五年计划给我们提供的基础与经验。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起步带来的辉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现在工业的辉煌成就,去回顾中国工业化在刚起步时候的情况,更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第一篇章 扬帆起航谋发展——“一五”计划的制定 1.“一五”计划的背景 展示材料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 粮 棉 钢 1952年产量 1.639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比1949年增加 49% 193% 7%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钢产量(人2.37千克 均) 发电量(人2.76千瓦时 均) 老师:两个图表分别说明了什么?
学生结合课本(第一自然段)归纳总结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4千克 538.3千克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9.3% 53% 46.2% 2
老师展示答案:较之以前,我国国民经济根本好转;但是工业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及印度。
老师:中国党并没有满足于经济的恢复,而是把目光融入世界,清醒地认识差距。中国党更没有止步于已取得的成就,而是继续在凯歌中前行。“一五”计划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2.请同学结合课本正文第二段完成以下问题: (1)“一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2)“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完成。 展示“一五”计划的内容
留给学生记忆时间,老师展示提示词:一个集中+两个相应。 说明:根据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 思考:(1)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3
学生根据材料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中国重工业落后,而重工业又是的重要保证。 思考:(2)为什么要相应发展其他行业?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当时中国落后的国情,人们生活困苦来思考。学生自由讨论。 总结: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物质极为匮乏,必须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地发展轻工业,以解决百姓生活的燃眉之急。同时其他行业的发展也能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过渡:“一五”计划制定完毕后,在党的领导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时始了。
(设计意图:本目通过史料展示、问题创设,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第二篇章:放飞梦想展辉煌——“一五”计划的成就 展示一篇汽车工人的日记
让学生自由读日记,感受人们当时的心情,体会作者激动的原因。
老师:这篇日记记录的仅仅是“一五”计划若干成就中的一个,不仅如此,各项经济建设指标捷报频传,令全国人民欣喜若狂的突破越来越多。
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思考:结合课本总结“一五”计划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4
学生结合示意图和课本总结,教师展示提示词:一桥三公路,四厂四基地。 强调:成就主要体现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 展示图片
老师:一个个开创性的成就让人们欣喜若狂,全国为之振奋。
思考:什么原因使得积贫积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如此大的突破? 展示材料
材料一 1952年中苏两国就经济援助问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谈判,两国最终商定,今后5年苏联给予中国必要的援助、开工建设骨干工程。
材料二 中国党采取正确的方针,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
5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波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让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老师进行参与指导,得出结论。
老师展示讨论结果:“一五”计划取得胜利的原因有苏联的帮助;中国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
老师小结: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国家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重要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思考:“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展示材料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比195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9%。
学生通过课本并结合材料,明确“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感受先辈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过渡: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 第三篇章 搏击长空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
展示《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等图片
6
时间:
地点: 与会代表: 内容: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课本完成以上内容。 数字看
1.5亿人参与草案的讨论 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民主党派代表558人,占45.52% 177名少数民族的代表,占14.4% 思考:通过以上数字,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体现的是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及人民的共同意愿。 文本看 展示材料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找学生读内容,从而得出这部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老师强调:《共同纲领》(临时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强化记忆)
7
小结:新是我国的根本法,它使我们的政治生活更加正规化和民主化,也成为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工业化和民主化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成为共和国展翅奋起的双翼。
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难以真正崛起。如今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我们将全力以赴,不断实现历史飞跃,相信未来的同学们将是绘制蓝图的重要参与者。
板书设计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