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全国大纲版高考卷理综试题物理部分

2013全国大纲版高考卷理综试题物理部分

来源:爱站旅游
全国大纲版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

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1 2 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 2 N 14 O 16 S 3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

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2013年4月将出现“火星合日”的天象“火星合日”是指火星.太阳.地球三者之间形成

一条直线时,从地球的方位观察,火星位于太阳的正后方,火星被太阳完全遮蔽的现象,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火星绕太阳运行的方向相同,若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火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等于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由此可知( )

A.“火星合日”约每1年出现一次 B.“火星合日”约每2年出现一次 C.火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

D.火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8倍

15.abc为一全反射棱镜,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面上,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若光线入射点O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光线妁入射方向,(不考虑自bc面反射的光线):( )

A.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 ab面,则红光将首先射出

B.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 ab面,则紫光将首先射出

C.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红光将首先射出 ab面

D.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紫光将首先射出 ab面

16.按照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确定( ) A.用波长为600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电离

B.用能量为10.2eV的光子可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 C.若n=4向n=3跃迁辐射的光子刚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n=5向n=1跃迁有8种光子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 D.电子在低能级轨道运动时比在高能级轨道运动时 的动能大

1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导热气缸内,活塞的质量不可忽略,能 使被封闭气体压强变大的原因是( )

A.环境温度升高 B.气缸向上加速运动 C.气缸自由下落 D.将气缸开口向下放置

18. 如图所示,分别用两个恒力F1和F2先后两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同一个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推到顶端,第一次力F1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的方向沿水平向右,两次所用时间相同. 在这两个过程中( ) A.F1和F2所做功相同 B.物体的机械能变化相同 C.F1和F2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相同 D.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19.如图(a)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铜圆环,规定从上向下看时,铜环中的感应电流I沿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图(b)表示铜环中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磁场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20.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单匝线圈abcd,电阻r,外电路的电阻为R,a.b的中点和

cd的中点的连线OO恰好位于匀强磁场的边界线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若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以角速度绕轴OO匀速转动,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图示位置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为Em=BL

2

12

BLsint 2 B.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2BL2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

Rro

D.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

B2L4R4(Rr)2

21. 距离楼顶l90m处一房间起火,一消防队员沿一条竖直悬垂的绳子从楼顶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滑到窗户A处,突然停止下滑;同时突然用脚将窗户玻璃踢破,自己反弹了一下,然后进入窗内救人。若已知从开始下滑到刚进入窗内共用了时间

t15s,g10m/s2,假设不计绳的质量,反弹的距离远小于绳长,则他下滑时

加速度a的大小约为 A. a5.8m/s2 C. a9.8m/s2

B. a3.8m/s2 D. a7.8m/s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 7 4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 3小题,共1 74分)

22.(8分)某同学先后用两种方式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

①他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1”挡测量,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表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可读得该待测电阻的阻值Rx= Ω。 来

②他再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某次测量时两个电表的指针如图所示,由两电表示数可算得待测电阻的阻值Rx= Ω(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③根据这两个测量值,可估算出图乙中电流表的内阻约为 Ω。由此可知:采用如图乙的电路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时,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 (填“很大”或“很小”)。

23.(10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A

①为了减小长木板对小车摩擦力的影响,必须在长木板 (填“远离”或“靠近”)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能单独在长木板上做 运动。

②为了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定量关系,必须采用 法。 ③保持小车受力不变,测量不同质量的小车在这个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这个加速度值a = m/s. ④某同学把实验得到的几组数据画成图丙的a-m图象,为了更直观描述物体的加速度跟

2

其质量的关系,请你根据他的图象在图丁中画出a-

1图象。 m

24.如图甲所示,在高h =0.8m的平台上放置一质量为M =0.99kg的小木块(视为质点),小木块距平台右边缘d =2m,一质量m =0.01kg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小木块并留在其中,然后一起向右运动,在平台上运动的v-x关系如图乙所示。最后,小木块从平台边缘滑出落在距平台右侧水平距离s =0.8m的地面上,g取10m/s,求: (1)小木块滑出时的速度;

(2)小木块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3)子弹射入小木块前的速度。

10

v/m•s

22

-2

2

2

1

2

x/m

25.如图所示,ABCD为表示竖立放在场强为E=10V/m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BCD部分是半径为R的半圆环,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环相切,A为水平轨道的一点,而且AB=R=0.2m。把一质量m=100g.带电q=10C的小球,放在水平轨道的A点上面由静止开始被释放后,在轨道的内侧运动。(g=10m/s) 求:(1)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2)它到达C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 (3)小球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2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坐标系xOy,在x≥0的区域内有一倾角为θ=45°的绝缘光滑斜面,斜面末端O处用一极小的平滑曲面连接,恰能使斜面末端水平.在x≤0的广泛区域内存在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电场沿竖直方向(图中未画出),场强大小为E.电荷量为-q(q>0)的带电小球从绝缘光滑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经斜面末端O点进入电场和磁场,之后做圆周运动,垂直于y轴离开电场和磁场,最后垂直打到绝缘光滑斜面上.求: (1)小球从开始运动到垂直打到绝缘光滑斜面上所用的时间; (2)小球下滑的初始位置的坐标.

2

-4

4

物理答案

14.BC 15.A 16.ABD 17.B 18.BD 19.B 20.AC 21.A

22.①6.0(或6)(2分);②6.7(2分);③0.7(2分);很大(2分)。

23.①远离(1分).匀速直线(1分);②变量控制(或控制变量)(2分);③0.8(或0.80)(2分);④如下图所示: (4分)(说明:质量转换正确得2分.描点正确得1分.画线正确得1分)。

24.解:(1)小木块从平台滑出后做平抛运动,

有:h12gt 2得:t0.4s

木块飞出时的速度v2s2m/s ┄┄┄┄┄┄┄4分 t22 (2)因为小木块在平台上滑动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根据v2v12ax

知v-s图象的斜率k2

4102a 1 得小木块在平台上滑动的加速度大小a3m/s2 ┄┄4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0.990.01)33N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小木块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Qfx6J ┄┄┄┄┄┄┄┄┄4分

(其它解法一样给分)

10v12410 (3)由图象可得 1021 解得小木块刚开始滑动时的速度为v14m/s ┄┄┄┄┄┄3分 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m)v1

解得:v0400m/s ┄┄┄┄┄┄┄┄┄3分

25.解:(1).(2)设:小球在C点的速度大小是Vc,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C,则对于小球由A→C的过程中,应用动能定律列出:

在C点的圆轨道径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3)因为mg=qE=1N,所以合场的方向垂直于B.C点的连线BC,合场势能最低的点在BC 的中点D如图,小球的最大能动EKM:

26. 【解析】(1)由于小球在磁场.电场和重力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mg=qE(2分)

设带电小球进入x<0区域的速度大小为v0,小球打到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则 tanθ=,vy=gt,v0=gttanθ=gt(2分) 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r=

v0

vymv0

(2分) qB12

2r-gt2

由图知tanθ=(2分)

v0t得t=

4Etan θ4E=(1分) 2

gB(2tan θ+1)3gB4Etan θ4Ev0==(1分) 2

B(2tan θ+1)3BπmπE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1==(1分)

2

qBgB4Etan θ42E在斜面下滑时间t2===(1分) 2

gsinθgBsinθ(2tan θ+1)3gB4EπE42E(4+3π+42)E总时间t总=t+t1+t2=++=(2分)

3gBgB3gB3gB12

(2)x轴:x=gsinθt2cosθ

21

=gsinθ2

8E42E2

cosθ=9gB2(2分) 3gB

2

2

v0

2

8Ey轴:y=x=2(2分)

9gB8E2,8E2.

所以小球下滑的初始位置为9gB9gB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