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XXX区医院运营摸底调研报告

XXX区医院运营摸底调研报告

来源:爱站旅游
XXX区医院运营摸底调研报告

收集各科基础数据,包括人员、床位、工作量及效率指标、患者来源、疾病及手术情况,从人力资源配置、床位效益、工作负荷、患者来源、重点疾病及手术几方面摸底医院运营情况。 总体情况:

护理人员偏多,医师配置不足;从学历来看,全院人员以本科为主,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硕士研究生占比3%,无博士研究生;从职称来看,医师后备力量薄弱,护理及医技职称呈金字塔结构较为合理。

2020年医院整体工作负荷不高。全院门急诊180000人次,其中急诊15000人次,方便门诊20000人次,门急诊手术2700例;出院人数为8565人,手术量1700例。

2020年医院实开床位300张,床位使用率不高,平均住院日9.02天(标准≤10天),床位使用率70.68%(偏低,标准85%-90%)。

2020年医院住院患者主要来自XX区,占比70%,本市占比26%,本省占比3%,省外占比1%;住院患者病种以内科为主,排名前五:脑梗死、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其他呼吸疾患;排名前五手术:剖宫产、引产、阑尾手术、骨折和脱位复位术、阴道和直肠子宫陷凹手术。

1

具体分析:

一、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一)全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

全院护理人员偏多,医师配置不足。

科室 CCU 产科 儿科 妇科 骨科 核磁 康复科 口腔科 麻醉科 门诊部 泌尿外科 内镜 内科 普外科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手术室 五官科 消毒供应室 血液透析 预防保健科 全院 床护比 1.00 0.45 0.86 0.33 0.47 0.24 0.39 0.39 0.45 0.88 医床比 0.45 0.11 0.86 0.23 0.35 0.22 0.14 0.20 0.18 0.43 医护比 0.00 0.45 0.24 1.00 0.69 0.00 1.80 1.67 8.00 0.00 0.75 1.00 0.92 0.36 0.50 0.40 0.00 0.80 0.00 0.20 0.17 0.49 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 1.45 0.56 1.71 0.55 0.82 0.47 0.54 0.59 0.64 1.56 根据《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要求: 1、卫生技术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 1.05:1

全院卫生技术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1.56:1,剔除行政职能科室之后,全院卫生技术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1.47:1。整体符合标准,各科中产科、妇科、普外科、神外重症监护室卫生技术

2

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配比符合要求。 2、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0.5:1

全院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0.43:1,剔除行政职能科室之后,全院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0.4:1。全院科室中只有妇科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数配比达标,为0.86:1。

3、护理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0.5:1

全院护理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0.88:1,剔除行政职能科室之后,全院护理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0.82:1。全院科室中产科、妇科、普外科科、神外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床护比明显高于标准。 骨科、内科及神经内科未达标,护床比偏低。 4、医护比≤1:1 。

全院医护比0.49:1。全院科室中康复科、口腔科、医护比不符合要求。 (二)全院人员学历情况

全院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全院硕士研究生占比2.86%,且无博士研究生。 1、全院共有XXX人,其中本科以下学历XXX人,本科学历XXX人,硕士研究生学历XX人,无博士研究生。

3

全员人员学历情况硕士, 18

本科以下, 274

本科, 336

2、全院临床科室卫生技术人员XXX人,其中本科以下学历XXX人,本科学历XXX人,硕士研究生学历XXX人,无博士研究生。

全院临床科室人员学历情况硕士, 17本科以下, 180本科, 286 (三)全院人员职称情况

医师后备力量薄弱,护理及医技职称符合金字塔结构较为合理。

1、全院共有医师XXX人,其中无职称人员XX人,初级医师XX人,主治医师XX人,副主任医师XX人,主

4

任医师XX人。

2、全院共有护理人员XX人,其中无职称人员XX人,护士XX人,主管护师XX人,副主任护师XX人。 3、全院共有医技人员XX人,无职称人员XX人,初级技师XX人,主管技师XX人,副主任技师XX人,主任技师XX人。

4、全院共有工勤与其他人员XX人,其中无职称人员XX人,初级职称XX人,中级职称XX人,高级职称XX人。

二、床位效益分析 (一)床位效率分析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南》中提出:平均住院日 ≤10天;床位使用率85%-90% ;床位周转次数≥34次。

2020年,全院平均住院日9.02天(达到标准要求),床位使用率70.68%(偏低),床位周转次数28.76次,截至2020年底实开床位300张,可以看出医院整体床位使用效率不高,根据标准对各科床位使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如下图:

5

1.501.30标1.10准化床0.90位周转0.70次数0.500.30泌尿外科0.402020年XX医院床位使用效率分析图儿科普外科产科内科妇科神外科骨科0.600.801.00神内科1.201.40标准化床位使用率

表1 2020各科床位效率排名

科室 床位效率类型 普外科 效率型 神内科 效率型 儿科 周转型 产科 周转型 内科 闲置型 骨科 闲置型 神外科 闲置型 妇科 闲置型 泌尿外科 闲置型 效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10 实开床位 12 46 55 20 49 40 33 14 17 病床使用率 108.13% 96.59% 82.81% 49.29% 70.04% 70.43% 61.67% 57.96% 38.54% 周转次数 46.67 34.65 46.93 33.70 28.50 17.13 16.16 20.15 14.00

根据2020年情况,分析床位效率如下:

效率型:普外二与神内科床位得到了充分利用,

6

高占用、高周转。尤其是普外二床位超负荷运转,反映出目前床位已无法满足需求,易出现病人待床而流失或者加床过多影响医疗质量。

周转型:儿科与产科科室收治病人病情较轻,病人住院时间短,床位周转快,但使用率偏低。尤其是产科,使用率不到50%,考虑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根据地域需求拓展特需服务,广泛宣传扩大收治范围。

闲置型:内科、骨科、神外科、妇科、泌尿外科实际开放床位得不到充分利用,部分病床处于空闲状态,同时周转情况也较差。医院大部分科室为闲置型,也反映了医院整体床位效率低。此类科室应寻找效率低的原因:对于有特色及专家的科室,应加强专科建设;功能相近科室考虑合并;其他情况为避免医疗资源浪费,考虑转移其床位。 (二)床位收入能力分析

收入主要体现在收入绝对数和收入构成上。每床日费用=平均每出院患者费用/平均住院日,指床位在占用的情况下,一张床一天为医院带来的收入,是一个综合衡量床位收入能力的指标,与床位周转、疾病难度均有关,每床日费用越高,表示运营情况越好。

从经济运营的角度来看,收入结构比收入总量更为重要,随着公立医院的改革深入,药品的“零加成”

7

政策反映出,药品收入其实已经是医院的“无效收入”。 所以,在表2中,根据净每床日费用(不含药费)进行排名,神外、产科、骨科大于500元;儿科仅仅140.87元。

8

表2 2020年各科费用情况排名

科室 神外科 产科 骨科 泌尿外科 普外二 妇科 内科 神内科 普外一 儿科 出院 人数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平均住院日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出院者 平均费用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每床日 费用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9

药费比例 净每床日费用(%)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排名 (不含药费) (净床日费用)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床位效率-收入能力分析

费用表反映了科室床位的盈利能力,效率表反映科室的运营效率,结合两个表发现:

科室效率-收入排名二维图10儿科收入能6力排名48神内科内科普外科妇科泌尿外科骨科产科神外科0

高收入、高效率:普外科发展势头好,应重点关注,考虑制定完善的三年期发展规划,扩大发展规模。产科床位盈利能力好,床位效率虽然排名比较前,主要是因为其高周转的特性,床位使用率很低不到50%应高度重视,宣传专科特色加强收治能力或根据地域开展特需医疗服务。

低收入、低效率:妇科情况需进一步调研,分析

10

20246810床位效率排名其具体病种、设备、人员情况后,制定综合措施。

高收入、低效率:骨科、神外科、泌尿外科床位收入能力好,且作为外科,手术费用含金量高,应从提高床位效率着手。进一步具体调查,对于有特色及专家的科室,应加强专科建设并提高宣传覆盖率;其他情况为避免医疗资源浪费,考虑核减其床位。

低收入,高效率:内科在全院床位效率或收入能力中排名居中,消化、呼吸、心内方向的病人都收治于内科,考虑从中找寻亚专业特色突破发展。神内科与儿科虽效率高,但受科室收治病人特点局限,收入能力较差,药品费用比例高,儿科因其特殊性,每床日净费用不到200元。此类科室若无漏费情况,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分析科室各病种收入及收入结构,找寻具体收入能力的优势病种重点发展及收治,二是重点关注成本控制,减少支出。 三、工作负荷分析

2020年各科门诊量汇总排名如下(不含方便门诊): 排名前3名的科室为儿科、内科和妇科,排名后3名的科室为精神卫生科、消化内镜室和感染疾病

11

科。

2020年门诊量排名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2020年各科门急诊手术量汇总排名如下:

2020年门急诊手术排名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急诊妇科普外科骨科康复理疗科2020年各科出院人数汇总排名如下:排名前3名的科室为儿科、神经内科和呼吸科,排名后3名的科

12

室为泌尿外科、妇科和神经外科。

2020年出院患者人数排名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20年各科手术量汇总排名如下:排名前3名的科室为产科、骨科和普外科二,排名后3名的科室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

700 产科

2020年手术量排名6005004003002001000骨科普外科二普外科13 妇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

2020年平均住院日为9.02天,符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5年版)实施细则》中规定的≤10天的要求。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汇总排名如下:排名前3名的科室为产科、儿科和呼吸科,排名后3名的科室为骨科、神经外科和妇科。

2020年平均住院日排名15.51816141212.78.88.810 9.19.49.910.3118四、患者来源、重点疾病及手术 6.75.36402一、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四、住院患者来源、重点疾病及手术分析 (一)住院患者来源结构

XX区医院2020年出院人数8685人,其中28人来源数据缺失,即出院人数8657人。其中XX区为6247人,占72%,较2019年本区患者增加2200人,变化较大;本市为1945人,占比23%,较2019年下降1873

14

人;本省为348人,占4%,较2019年增加19人;省外为117人,占1%,较2019年增加51人。 XX区总面积304.8平方公里,辖1个乡、14个街道,42个村委会,110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76万,流动人口30万,是XX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内容摘自XX区政府官网区概况]。根据数据发现2020年本区与本市患者来源变化较大,原因需通过进一步沟通再分析后得出。此外,就目前数据,XX区医院XX市居民覆盖率、本区居民覆盖率无法测算。

(二)科室住院患者来源结构

XX区医院住院部共11个科室,其中心血管内科和呼吸科床位统一按内科管理。本区患者来源中,儿科2319人,占全院患者37%;神经内科1122人,占全院患者18%;呼吸科589人,占全院患者9%。来自XX市的患者占比超过10%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呼吸科、产科、骨科、儿科。

15

2020年全院患者来源分布

本省4%省外1%2019年全院患者来源分布

本省4%省外1%本市 23%

本区72%本市46%

本区49%

表3 2020年各科患者来源同比变量表

全院 儿科 神经内科 呼吸科 骨科 产科 普外科 心血管科 神经外科 妇科 泌尿外科 2020年本区 6427 2319 1122 589 356 441 321 375 222 141 91 2020年本市 1945 188 423 203 193 215 175 119 136 93 81 本区同比差量 2200 406 389 166 181 306 301 90 108 90 42 本市同比差量 -1873 -557 -226 -123 -164 -359 -1 -99 -143 -80 -22

2020年各科XX区患者分布

普外科神经外科4%心血管科4%6%普外科二5%产科7%

骨科6%呼吸科9%神经内科18%

妇科2%泌尿外科2%儿科37%

普外科6%心血管科6%普外科二9%产科11%2020年各科市内患者分布

神经外科7%妇科5%泌尿外科4%儿科10%神经内科22%呼吸科10%骨科10%

(三)住院重点疾病

16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南》中提出:十八种重点疾病及ICD-10编码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种病种期内总例数、死亡例数、15日内再住院率、31日内再住院率等监测指标,了解住院患者医疗质量的总体情况。2020年,全院重点疾病中有7种(7/18=38.89%)疾病未覆盖: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结节性甲状腺肿、前列腺增生、肾功能衰竭、败血症(成人)、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11种重点疾病患者总人数为1966人,占年出院患者比例为22.64%。

表4 2020年住院重点疾病质量指标

疾病名称 急性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力衰竭 脑出血和脑梗死 创伤性颅脑损伤 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 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血压病(成人) 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 急性胰腺炎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 总例数 3 334 1155 88 39 5 199 85 14 39 5 死亡例数 平均住院日 10 39 3 2 2 5 9.5 11.4 15.8 8.4 10 9.6 9 13.6 7.8 9.6 平均住 院费用 6439.09 7751.78 8422.23 18515.1 6853.44 6945.74 7864.92 4788.97 9366.67 6672.39 4200.01 (四)住院重点手术

17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南》中提出:七种住院重点手术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类手术总例数、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等监测指标,了解住院患者重点手术治疗质量的总体情况。 2020年,全院重点手术例数393例,占全院手术人数(1723人)22.81%

全院未覆盖重点手术包括:甲状腺切除术、半月板摘除术、腹股沟钭疝修补术。

表5 2020年住院重点手术质量指标

疾病名称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平均住院日 平均住 院费用 12957.71 14861.7 14199.74 72227.63 24976.6 27423.79 11603.63 6335.29 13051.84 32926.52 9961.5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双侧输卵管-卵癌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椎板切除相关手术 脊柱融合相关手术 椎板切除术或脊柱融合相关手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剖宫产 子宫切除术 髋、膝关节置换术 乳腺手术 1 3 8 3 42 44 23 214 32 19 4 18 20.7 22.4 71 17.7 20.1 12.8 7 18.2 19.5 14

(五)手术排名前15

18

2020年全院手术例数为1723,比2019年增加154例,增幅为9.82%。2020年排名前十五手术例数为1327例,占比77.02%。与2019年相比,疝修补术、腹部其他手术两类手术数量增加;颅、脑和脑膜的切开术和切除术、膀胱手术排名下降。

表6 2019-2020年手术排名前十五

手术名称 剖宫产术和胎儿取出 其他引产或助产操作 阑尾手术 骨折和脱位复位术 阴道和直肠子宫陷凹手术 外阴和会阴的手术 骨的其他手术,除外面骨 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 子宫的其他切开术和切除术 疝修补术 关节结构的修补术和整形术 子宫和支持结构的其他手术 腹部其他手术 物理治疗、呼吸治疗、康复和相关操作 输卵管手术 颅、脑和脑膜的切开术和切除术 膀胱手术 2020年例数 2019年例数 207 150 147 136 132 91 86 82 75 60 51 44 43 13 10 - - 256 128 88 108 173 93 66 73 70 - 36 70 - 10 17 46 38

19

2020手术排名前15构成图

1%3%3%1%4%16%5%6%11%6%6%11%7%10%10%

20

剖宫产术和胎儿取出其他引产或助产操作阑尾手术骨折和脱位复位术阴道和直肠子宫陷凹手术外阴和会阴的手术骨的其他手术,除外面骨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子宫的其他切开术和切除术疝修补术关节结构的修补术和整形术子宫和支持结构的其他手术(六)病种排名前十

2020年全院出院人数为8685人,比2019年增加388人。全院排名前十出院人数共计3893,占出院人数44.82%,仅脑梗死占比超过10%,其他病种分布较为分散,且以内科病种为主。

表7 2020年病种排名前十

病种名称 脑梗死 急性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未特指为急性或慢性 肺炎,病原体未特指 其他呼吸性疾患 其他脑血管病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阑尾炎 分娩的结局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出院人数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占比 11.8 9.2 4.0 3.7 3.6 2.8 2.5 2.5 2.4 2.3 平均住院日 每患者费用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