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管理》 2010年10月1日 拯救走向衰退的“习字"教学 ◎陕西宁强县第三中学 杨安平 中国人越来越不会写汉字了。这着实是一件悲哀的l 华文明的一个文化符号,书法艺术更是汉文化的典型代 事情。 l 表。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临池学书,“墨池”留美名,书法 批改学生的作业,经常犹如身在迷宫,让人找不着l 艺术超逸绝伦,被人们誉为“书圣”。颜真卿、柳公权自幼 北。倒不是作业对错的问题,而是书写让人眼花缭乱,不一 爱好书法,数十年如一日刻苦研习,书法自成一体,两人 堪人目。有的学生写字就像开过山车,忽悠几下草草完l 并称“颜柳”,影响着后来的文人墨客。近代以来,吴昌硕、 事,其字“风格各具”,有像甲骨文的,有像柴草堆的,有像l 齐白石、陈师曾、赵朴初、启功等无不是潜心于书法研究, 小树棍的,有像蚂蚁搬家的,等等。总之,怎么看怎么不像{ 最终成为一代书法艺术大师,声名远播海外。而到今天, 汉字。如此这般,睁大瞳孔反复研究尚不明其为何物,竞I 人们越来越轻视汉字书写,痴情于书法的鲜有几人,有成 不知如何评判作业的对错。学生书写差,不少成年人写字l 就者更是凤毛麟角。在汉字诞生的国度,习字教学正逐渐 同样不敢恭维,开票据、列清单出现错别字是家常便饭,l 走向衰退。 更不用说五花八门、龙飞凤舞了。钱越赚越多,字越写越: 然而,当我们的国民更多地把目光瞄向“经济”时,汉 “烂”,早已不是个例,而成了普遍现象,成了一种流行病。I 字、汉语、汉文化却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和喜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随着现代l 爱。据多家媒体报道,迄今为止,中国已在88个国家和地 区建起282所孔子学院,272个孔子课堂,此外还有50 信息技术的兴起,很多书写任务被电脑所代替,写字的机l 多个国家的260多个机构提出建孔子学院的申请,中华 会少了,更有甚者胡乱造字,一些网络用语根本不知所: 云,人们对写好规范的汉字漠不关心;二是现行的教育体l 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外国人喜爱汉字,练习中国 制没有很好地重视习字教学,过去小学开始就专设写字J 书法已成为一种潮流,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课,现在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等没有专门的} 还开设了汉语习字课、书法欣赏课,外国人说一口流利的 写字课、书法课,从娃娃开始就已经忽略了书写习惯的培I 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大有人在。再对比我们自己, 养;三是人们没有深入思考写字和修身的关系,没有重视l 想想我们刚学说话就是汉语,从小上学就接触汉字,却学 不好母语、写不好汉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体现,不愿将精力耗费在l 尽管近几年我们的高考、中考体现了一定的书写要求,但 辛苦的书法练习上。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已显得无足轻重。・ 汉字是极具美态的文字之一。由最初的甲骨文到篆、I 这种通过加几分、减几分的方式要想解决全民的书写糟 糕的问题,无异于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隶、楷、行、草,形体由繁而简,其中演绎出了诸多不同的l 风格,但是汉字的“方块字”的形象一直存留,横平竖直,l 拯救正在衰退的汉字书写,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势 在必行。做中国人,写规范的中国字,从当前着手,从孩子 点画俊逸,其形、其义、其音互为关联,形体之美和内涵之: 抓起,让写字课重回校园,让书法艺术之花开遍华夏、誉 丰完美融合。从日常的“写字”上升到书法艺术,汉字实用l 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彰显。 l 满全球,让宝贵的文化财富源远流长。 有言道,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西汉大学者扬雄在《法 言・问神》中说:“书,心画也。”在人们眼中,字的风范往往l 映射人的学识、修养、个性。古人读书,必习字。汉字是中l ・(责任编辑关燕云)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