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解放军药学学报第23卷第5期 浅谈医疗机构制剂的发展方向 王书杰 额有很大幅度的跃升,充分体现出对重大疾病的用药得到更 好的医疗保障。 4结语 3.5对实施军队医疗药品保障的几点建议药品品种的储备(1)对目录内 合理医疗是伴随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而提出的理性观念, 它是医疗供需双方的共同追求,是医疗质量的根本所在,它 药品目录中收录的同类药品较多,可为临 床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但因受到国家药品价格政策性降价 及医生用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按要求储备目录中90% 的药品,必将对医院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影响药品资金的 周转率,增加医院的经济负担。储备药品仍应以各医院的临 床治疗需要为主,并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及 医疗保障条件的实际情况,选择仓储实力较强的医药公司保 障配送,以保证医院临时用药的特需情况,减轻医院采购部 门的后顾之忧及资金积压。(2)对药品剂型的选择和使用 对医患双方都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它要求各医疗机构在现 有保障条件下,向军队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程度的界定和承 诺 j。医院合理医疗的核心是医疗服务质量,要在经费有限 的条件下,把“以伤病员为中心”落实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 去,而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及矛盾,常常集中表现在临床用 药问题上。因此优选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药品,用于提高 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切实保障广大官兵既能看得起病,又能抵御大病的风险,是 目录中所有标注为“注射剂”的药品,应根据该品种制剂的单 价,注明是否包括非水溶媒针剂以及溶剂大于100ml以上的 静脉输液,由于大部分针剂的价格因剂型不同而相差较大, 但临床疗效大致相同。如地方医保目录中的口服药品,其剂 型均为“口服常释剂型”、“缓控释剂型”如:氨酚烷胺的复方 制剂包括了口服的所有剂型;注射剂则包含所有针剂如:重 实施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行合理医疗提高医疗质量的 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赵敬昌,王业东,李进.军队合理医疗应注意的问题[J].解 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2):144 组人胰岛素包括了短、中效以及不同比例预混型胰岛素,供 医院选择和灵活使用。对于全免费用药的实际情况,如不规 定具体剂型或加以注释说明,不利于合理实施医疗药品的正 确使用。(3)对不同盐基药品的理解和使用药品名称和剂 型相同,但不同酸根或不同盐基的药品、中成药的软胶囊和 [2] 肖明生,胡新华,郭小珍.2002-2004年我院高干病房老年患者 用药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1):128 [3]岳增文.贯彻落实合理医疗应把握的原则和要点[J].解放军 医院管理杂志,2004,11(4):386 (收稿日期:2007-02-28;修回日期:2007-05—10) 滴丸、外用药中的乳膏剂等因其疗效相同且生物利用度高, 在临床普遍得到应用,均应视为目录中的药品和剂型使用。 (本文编辑狄亚敏) 文章编号:1008-9926(2007)05-0398-02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C 浅谈医疗机构制剂的发展方向 王书杰①,赵家祥,王丽萍②,宋 莉③,俞学忠④ (解放军第251医院①药剂科⑦神经外科天津药材供应站摘结果要:目的天津300182) 河北张家口075000;③解放军第257医院河北宣化075100;④北京军区 探讨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制剂管理和发展思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医 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为依据,从制剂的人员培训、软件和硬件建设、计算机管理、新药开发研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医疗机构制剂要发展,必须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结论 医疗机构制剂要将以病 人为中心的“供应保障型”为基础,向“技术开发型”的生产模式和高质量产品形式发展。 关键词:医疗机构制剂;管理;发展 医疗机构制剂是医院药剂科(药学部)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培养药学人员并提高其技术素质的基地之一。 则,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制剂发展的情 况,浅谈一下医疗机构制剂的发展方向。 1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制剂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的关键,是强 化制剂队伍的基本点 “。随着现代医药事业的发展,医疗机 《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及《军队 医疗机构制剂有关申报资料及要求》都对医疗机构制剂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 位临床需要而常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以自用为原 ①作者简介:王书杰(1961一),男,河北阜城人,学士。研究方向:医院制剂。Tel:(0313)8785292;E—mail:w ̄251@126.cor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年1O月 第23卷第5期Pharm J Chin P Vol 23 No 5 Oct 2007 ・399・ 构制剂作为医院药剂科的一个分支,正向着技术型、多功能 和规范化方向转化。为了适应未来制剂发展的需要,我们坚 持每周进行一次制剂业务学习外,还通过集体授课、自我学 出疗效确切、性能稳定、毒副作用小的本院所独有的特色制 剂。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全军烧伤中心,军区颅脑神 经中心,我们利用这一优势,与临床医师共同开发出本院独 有的特色制剂,如烧伤喷剂、生肌膏、心脑通口服液等。 4开发管理软件实施科学管理 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 制剂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实现制剂管理上质的改变,即 习、外出参观、脱产进修、轮训培养、有针对性的单项培养等 方法,不断强化和更新专业知识,以解决制剂人员知识老化、 新技术匮乏等问题,逐步提高制剂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对全 体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 范》等知识的全面培训,制定了考核制度,使每个人都能适应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规范化的建设和管理 的要求,从而保障各项规章制度顺利实施。 2硬件软件齐抓确保制剂质量 提高制剂质量,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证。按照《药品管 理法》规定,医疗机构制剂室必须符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 量管理规范》标准,是保证制剂质量的根本措施,制剂室的环 境选择、房屋设施及工艺布局等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也 要结合本院的特点,尽量做到一房多用,功能兼顾,达到减少 投资,提高使用率的目的 。为此,我们按《医疗机构制剂配 制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对原制剂室的房屋设施与布局重新合 理设计改建装修,做到人流物流分开,根据不同类型制剂配 制时要求的洁净度的差异,划分不同的控制区,并安装不同 级别的净化设备和与之相配套的室内压力、温度和湿度监控 装置、“五防”等设施。购制了减压浓缩罐、包衣锅、颗粒分装 机、程控灭菌柜、多效蒸馏水器等,药检室购置了薄层扫描 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测仪器,为提高制剂质量奠定了物 质基础。软件方面整理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规 章制度、规程、标准管理文件,来监控制剂室的每一个环节, 避免了各种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让配制制剂的所有行为有 章可循。突出4个“全”字,即全体人员参加质量管理,生产 全过程实行质量管理,全部工作纳入质量管理,全面实现各 项技术指标。由于硬件、软件准备充分,使我院制剂室一次 通过了军区制剂验收。在管理方面,我们明确责任,把每项 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人,让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或岗位都有人 负责,每个地点或区域都有责任人;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负责,层层有人把关,建立了 制剂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制剂质量。 3压缩制剂品种大力开发专科制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制药企业产品成本不断下 降,质量不断提高。但医疗机构制剂却出现高投入、低效益, 甚至无利可图的现象 J,加上市场可提供的品种渐渐齐全, 医疗机构的改革,将会导致医疗机构制剂逐步萎缩,只能结 合临床研制和配制市场未有的制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 时调整工作思路,将临床用量不大、配制成本高、产量少的品 种交医院统一采购;对疗效不好或不确切的品种淘汰停产。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医疗机构得天独厚的优势,密切与临床 联系,加强医药间的交流,根据本院医疗和地区疾病特点,与 临床医师共同协商,科学地拟定实用型的新组方,一起开发 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我们为各个工作室都配备了 计算机,结合各室的工作特点,通过购买和白行开发软件,将 计算机全面地应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从原辅料 出入库、成品出入库、配制登记统计、药品检验等工作实行计 算机统一管理,提高了帐物相符率和各种记录的真实性,从 而给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5开发中药制剂发挥中药制剂优势 近年来,传统药物,特别是中成药制剂越来越受到国内 外医药界的关注。由于各医疗机构的学科发展不同,对中药 制剂的需要各异,这点是任何制药企业所不能满足的,这也 为医疗机构制剂留下了可开拓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充分 挖掘中药制剂的发展潜力,大力开发中药制剂。采用单项奖 励或共同研发、共同受益的措施,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征集经 多年临床验证、有独特疗效的“偏方”、“验方”、“秘方”及单 方,同时应用中医药理论,以中医的“辩证”为基础,科学地运 用药物配伍禁忌,开发出了部分具有“三性”(有效性、安全 性、稳定性)、“三低”(剂量低、毒性低、价格低)、和“三便” (使用方便、携带方便、贮存方便)的中药制剂。如具有治疗 本地区多发病的风痛宁丸;治疗皮肤病的白癜风口服液、消 白灵酊、消银丸、芩连痤疮丸等;还有清肺止咳颗粒、黄连增 液颗粒、护肝丸、镇咳合剂等品种,通过临床应用得到了患者 的认可,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也为我院制剂的发展明确了 方向。 医疗机构制剂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随着制 药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药品价格政策的规范、医疗保险 制度的建立,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强及相关规范的实施,医疗 机构制剂室的规模会逐渐缩小。因此医疗机构制剂室主要 是制备满足临床医疗、科研需要且具备医院特色、科技含量 高、效益好的系列制剂,尤其要注重中药制剂的制备,开发新 药制剂才是医疗机构制剂发展的策略,才能受到病人欢迎和 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晋红,高申.面向二十一世纪医院制剂的发展方向和要求 [J].中国药事,1998,12(6):343 [2]钟志东.医院制剂问题浅见[J].天津药学,1999,11(1):71 ‘ [3]郭华,孙英,杨苑,等.国家应限制医院制剂的规模[J]. 中国药事,1999,13(2):98 (收稿日期:2006-12-01;修回日期:2007-01-24) (本文编辑狄亚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