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书第18-19页,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具体情景中比较的大小,学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认识“>” 、“=”、“<”符号。
2、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实际生活情况。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时,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含义和读法,再把松鼠和小熊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的含义和读法,再学习它们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获得多少比较活动的体验。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若干圆片、小方块、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精灵仙子今天带小朋友参加森林运动会了,许许多多动物来参加比赛,看谁本领最厉害,动物们分成蓝,红,黄,绿四小队。我们来数一数每小队来了多少只动物。大家把每数一只,就把自己的学具里面的动物头像摆出来一只。 二、自主探索。
1、数数。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摆,小组摆好了互相检查。 2、比较。
(1)指兔子和猴子,你观察到什么? 学生:兔子有4只,猴子也有4只。 学生:兔子和猴子同样多。 反问:你怎么看出使同样多的?
(技巧:可以用数数,也可以用连线的方法知道使同样多。)
教师:兔子和猴子同样多(齐说一遍)兔子是4只,猴子也是4只,我们在数学用一个符号表示两个数相等,大家说用什么符号好?
等号,这就是“=”。
4=4 读作:4等于4(齐读) (2)指狸猫和熊,你观察到什么?
学生:狸猫5只,熊只3只;狸猫比熊多;熊比狸猫少。 反问:怎么知道狸猫比熊多或者说熊比狸猫少?
老师:狸猫比熊多,狸猫有5只,熊有3只,我们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5>3,这个是大于号。大家观察一下大于号的大嘴巴向着数字几?5,说明那边大,符号的嘴巴就向哪边。
而熊比狸猫少,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3<5,这个是小于号。大家再看看,大嘴巴向着数字几?还是5。
(3)小组讨论
5>3和3<5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翻开书,书写符号。 (5)小结。 三、巩固深化。
想想做做第1、2题。
边做边说△比○多,4>2 比○少,4<5 四、总结评价:你学到了那些本领? 五、板书设计
森林运动会 图片 六、作业
七、教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