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型选择题
1。现代医学模式是
A。生物学模式 B.心理学模式 C。社会学模式 D.整体观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2.康复的主要对象是
A。病人 B.病伤残者 C。有功能障碍者 D。疼痛病人 E.所有人 3.关于功能障碍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指身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B.可以是潜在的或现存的 C。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D。部分的或完全的 E。可以与疾病并存或为后遗症 4.康复是
A.病愈出院 B。恢复 C.疗养就是康复 D.体疗加理疗 E。使用各种手段减轻残疾影响 5.关于康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康复是一种观念、指导思想 B.康复工作在疾病后期进行
C。康复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参与
D.康复要求残疾者本人和家庭及所在社区均参与康复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E.康复必须渗透到整个医疗计划内 6.关于医学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 A.两者是相同的
B.前者以残疾人为对象,后者以病人为对象 C.前者限于康复治疗,后者还包括评定和预防
D.前者用药物、手术方法,后者用物理/运动疗法
E.前者是全面康复的一个侧面,后者是医学体系的一个分支 7.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应是
A.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 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D.两者并列而相互渗透 E.两者独立而互不相干
8.下列关于康复医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康复医学是现有医学各科的延伸
B.康复医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者的功能 . C.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 D.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较广 E.康复医学有其独特的治疗技术 9.康复医学的主导方针应是
A.减轻或消除功能障碍 B.治疗慢性病
C.预防疾病 D.减轻病痛 E.促进身心健康
10.康复治疗的主要包括
A.理疗、体疗、针灸、按摩、作疗
B.物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矫治、心理治疗、康复工程 C.理疗、体疗、矫形外科、假肢与矫形器、护理
D.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 E.理疗、体疗、心理、言语、社会服务 11.要取得康复医疗最佳效果的时机应是
A.病前早期预防 B.抢救生命时
C.疾病的慢性阶段 D.伤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早期 E.出现功能障碍后 12.以下属于医学康复的是
A.物理康复 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 E.康复工程
13。康复治疗团队的领队通常是
A.康复医师 B.营养师 C.社工 D.心理治疗师 E.文体治疗师
14。肌肉张力不变但长度改变,产生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是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等速收缩 D。协同收缩 E.静态收缩
15.肌肉在一定负荷条件下保持收缩或持续重复收缩的能力称为
A.肌力 B。肌张力 C。快速力量 D.肌耐力 E.协同力 16。以下属于ADL评定的是
A.肌张力评定 B.肌力评定 C。步态分析 D。进食能力评定 E.心肺功能评定 17。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是
A.分级精细 B。无误差
C。能表明肌肉收缩的耐力和协调性 D。不需要特殊检查仪器 E.。临床使用很少
18.运动功能评定不包括
A.肌力 B.肌张力 C。ROM D.步态分析 E.ADI
19。以下不是徒手肌力检查的级别判定依据是
A。阻力因素 B.重力因素 C.视觉感知 D.触觉感知 E.肌力和体重比 20.肌张力分类不包括
A.正常肌张力 B.肌张力增高 C.肌张力减低 D。肌张力障碍 E.肌张力波动 21。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不包括
A。通用量角器法 B.方盘量角器法 C.距离法 D。目测法 E。电子量角器法 22。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注意事项中,不当的是
A。病人及检查的体位正确 B.充分暴露受检关节
C.只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 D.健侧及患侧关节应对比测量 E。先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再检查被动活动范围 23。肩关节外展的正常范围是
oooooo
A。0~120 B.0~130 C.0~160
oooo
D。0~170 E.0~180 24。痉挛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C.阵挛 D。异常的脊髓反射 E。被动运动阻力降低和协调性增加。 25.Ashworth\"评定量表是用于评定
A。肌力 B。肌张力 C。关节活动度 D.语言功能 E。平衡
26。根据Ashworth痉挛量表,正常肌张力为
A.O级 B.1级 C。2级 D.3级 E。无法判断
27。根据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l级的肌张力表现为 A。在ROM末出现最小的阻力
B。在ROM后50%突然卡住及最小的阻力
C。在ROM的大部分肌张力增加,能较正常地被移动 D.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E。正常
28.剪刀步态见于
A。脑卒中 B.脑瘫 C。共济失调 D。帕金森病 E。腓总神经损伤
29。一位指鼻试验阳性的病人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应首选
A.平衡与协调训练 B。肌力训练 C。耐力训练 D.步态训练 E。无需训练 30。Barthel指数评定是用于评定
A.肌力 B.肌张力 C。关节活动度 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平衡功能
31。若想取得最大的康复治疗效益,则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应在 A.80分以上 B.60分以上 C.50分以上
D.40分以上 E.20分以上 32。不属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是
A.进食 B。穿衣 C。上厕所
D.排便 E。感受 33.吞咽功能评定方法不包括
A.摄食-吞咽过程评定 B.饮水测试
C。唾液吞咽测试 D。食管吞钡造影检查 E.口腔检查
34。饮水测定时的饮水量为
A.1 0ml B.30m1 C.50ml D.80ml E。100ml 35。偏瘫病人首选
A.平卧位 B.患侧卧位 C.健侧卧位 D.俯卧位 E.半坐卧位
36。偏瘫病人体位摆放的注意事项以下不正确的是
A.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 B.任何时候都应避免半卧位 C。最好让病人卧床时身体与床平行 D。足底可放置坚硬物体 E.头位于正中位
37.。骨折病人上、下肢功能位叙述错误的是
000
A.肩关节屈曲45,外展60 B.肘关节屈曲90
0000
C。腕关节背伸30~45,并稍桡侧屈 D.膝稍屈曲20~30 E.踝关节处于中间位
38。关于骨关节疾病病人下肢功能位叙述正确的是
00
A.伸直髋关节,无内、外旋,膝关节屈曲l0~20,踝关节处于中间位
00
B。伸直髋关节,无内、外旋,膝关节屈曲20~30,踝关节处于中间位
00
C。屈曲髓关节l0~20,无内、外旋,伸直膝关节,踝关节处于中间位
00
D。屈曲髋关节20~30,无内、外旋,伸直膝关节,踝关节处于中间位
00
E.屈曲髋关节15~25,无内、外旋,伸直膝关节,踝关节处于中间篮 39。偏瘫病人在治疗师的帮助下从坐位到立位的转移,不正确的是 A.病人必须学会向前倾斜躯干,保持脊柱伸直 B.病人双脚着地,力量较强的脚稍靠后
C.治疗师用双膝夹紧病人双膝外侧以固定,双手托住病人臂部,将病人向前向上拉起
+
D.病人从轮椅上站起时,轮椅可不制动,脚踏板也不必移开
E.调整病人重心,使双下肢直立承重,维持站立平衡 40。帮助偏瘫病人上下楼梯,不正确的是
A.上楼梯时,偏瘫病人健手扶栏,操作者站在病人患侧后方 B.上楼梯时,先协助重心转移至患侧,健足上第一个台阶 C.上楼梯时,先协助重心转移至健侧,患足上第一个台阶 D.上楼梯时,偏瘫病人健手扶栏,操作者站在病人患侧后方 E.下楼梯时,协助患足先下第一层台阶 41.吞咽障碍病人基础训练方法不包括
A.颈部放松 B.触觉刺激 C.咽部冷刺激 D.味觉刺激 E.用香蕉等食物进行吞咽训练 42。吞咽训练错误的叙述是 A.取水平仰卧或侧卧位进食
B.可用手指等刺激面颊部内外、唇周、整个舌部等 C.用冰冻棉棒刺激腭、舌根及咽后壁
D.用棉签蘸不同味道液体刺激舌头味觉舌面部 E.一般从1~4ml开始,进行食物的吞咽训练
43.不能坐起的病人,吞咽训练的进食体位最好选择 A.患侧卧位 B.健侧卧位
0000
C.床头抬高10~30的半坐卧位 D.床头抬高30~60的半坐卧位
00
E.床头抬高60~80的半坐卧位 44.关于直接吞咽训练叙述错误的是
0
A.可采取头稍前屈,躯干向健侧倾斜30的体位进食 B.一口量应从1~5 ml开始
C.成人每次进食量不宜超过500ml
D.进食后30分钟内不宜翻身、叩背和吸痰 E.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训练 45.直接吞咽训练中,护士喂病人食物时应
A.站立于病人健侧,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 B.站立于病人健侧,将食物放在患侧舌后部或患侧颊部 C.站立于病人患侧,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 D.站立于病人患侧,将食物放在患侧舌后部或患侧颊部 E.面向病人站立,将食物放在患侧舌后部或患侧颊部 46.关于进食训练叙述错误的是 A.卧床病人取健侧卧位 B.饮水时要用吸管
C.偏盲病人用餐时应将食物放在健侧
D.在失认、全盲的情况下,食物按顺时针方向摆放 E.用患手把食物放在健手中,再由健手将食物放于口中 47。病人穿脱衣服训练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帮助病人选择大小、松紧、厚薄适宜的衣物
B.为操作方便,将衣服上的纽扣换成尼龙搭扣、裤带换成松紧带 C 鞋袜放在病人身边容易拿到的地方,且位置固定 D.偏瘫病人穿衣服时,应先穿健肢,后穿患肢 E.偏瘫病人脱衣服时,应先脱健肢,后脱患肢 48。下列不属于ADL训练内容的是
A.交谈 B.饮食 C.穿脱衣服 D.个人卫生 E.如厕 49.采用间歇性导尿术,当残余尿量少于l00ml 时,
A.每24小时导尿一次 B.每1 8小时导尿一次 C.停止导尿 D.每1 2 小时导尿一次 E.每6小时导尿一次
50.间歇性导尿术每日导尿的频率是
A.不可超过4次 B.不可超过5次 C.不可超过6次
D.不可超过7次 E.不可超过8次 51.间歇性导尿术的每次导尿量应控制在
A.100~300ml B.200~400ml C.300~500 ml D.400~600 ml E.500~700 ml
52.间歇性导尿术的饮水计划要求每日饮水量控制在
A.500~1000ml B.1000~1500ml C。1500~2000 ml D.2000~2500ml E.2500~3000m1.
53.间歇性导尿术的饮水计划要求每次饮水不超过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 ml 54.间歇性导尿术的饮水计划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 B.鼓励病人食用利尿食物
C.服用某些药物出现口干时,指导病人少量饮水或棉签湿润口唇即可 D.每日准确记录水分量,进食或进饮后及时记录,必须保持平衡 E.睡前3个小时限制饮水
55.王伯伯,男,C7脊椎损伤,护士指导其学习清洁间歇导尿,并进行饮水计划的健康教育,以下关于饮水计划的健康指导错误的是
A.每日饮水3000ml以上 B.炒菜时避免放味精 C.睡前3小时避免饮水 D.避免喝咖啡、饮酒等 E.详细记录饮水量和导出的残余尿量
56.于女士,女,29岁,T12脊椎损伤,按医嘱每日清洁导尿一次,睡前执行。病人连续3天导出的残余尿量分别为80ml、60ml、75 ml,则病人接下来每日应该导尿 A.0次 B.2次 C.4次 D.6次 E.8次
57.腹部按摩训练可以增加肠蠕动,把粪便推向直肠。按摩时双手重叠,右手掌在下,均匀用力,按照
A.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方向环形按摩腹部 B。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方向环形按摩腹部 C.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方向纵形按摩腹部 D.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方向纵形按摩腹部 E.右下腹→左下腹,右上腹→左上腹方向横形按摩腹部 58。肠道护理技术中行为干预的饮食干预叙述错误的是 A.饮食应该做到多样化、搭配得当
B.增加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粗质蔬菜和水果 C。适量食用富含粗纤维的杂粮和蔬菜 D。适当吃一些富含油脂类的干果 E.多吃肉类和动物内脏
59.用于弥补先天性肢体缺损和后天性伤病截肢的器具属于
A.助行器 B.矫形器 C.假肢 D.步行器 E。轮椅 60.属于作业疗法的是
A.假肢的使用活动训练 B.水疗法 c.平衡训练
D.协调训练 E.光疗法 61.以下不属于矫形器应用的是
A.肘关节器具 B。踝足器具 C。颈部器具 D.手杖 E.手部器具 62.助行器的作用不包括
A.支持体重 B.保持平衡 C.辅助行走 D.增强肌力 E.纠正畸形
63.单足手杖的长度适合时,病人双腿伸直,持杖站立,杖足置于小趾前外侧15cm处,
肘关节屈曲
00000
A.0 B.10 C.20 D.30 E。40 64.脑卒中的主要功能障碍不包括
A.感觉障碍 B.认知障碍 C.言语障碍 D.运动功能障碍 E.二便障碍 65.脑卒中病人康复功能评定中重要的是
A.运动功能评定 B.感知功能评定 C.心理评定 D.言语功能评定 E.摄食和吞咽功能评定 66.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中无任何运动的属于
A.I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V期 67.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Ⅱ期的特点是
A.脱离共同运动模式 B.出现共同运动模式 C。无任何运动 D.独立运动模式 E.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68.手能抓握,有单指活动为 A.Brunnstrom II期 B.Brunnstrom III期 C.Brunnstrom IV期 D.Brunnstrom V期 E.BrunnstromⅥ期
69.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异常模式表现为 A.上肢伸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 B.上肢伸肌痉挛,下肢屈肌痉挛
C.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 D.上肢屈肌痉挛,下肢屈肌痉挛 E.上肢伸肌弛缓,下肢伸肌痉挛
70。下列对偏瘫病人典型的痉挛姿势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肘关节屈曲 B.前臂多旋后 C.腕关节屈曲 D.手指屈曲 E.肩下沉后缩 7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受限最明显的腰部运动是
A.前屈 B.后伸 C.侧屈 D.旋转 E.直立 7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睡床最好为
A.软床 B.硬床 C.水床 D.暖床 E.吊床 73.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不应该尽早介入的是
A.脑梗死轻度意识障碍 B.脑栓塞神经症状不发展 C.脑出血2~3周 D.脑血栓形成1周 E.蛛网膜下腔出血2~3周
74。脑卒中软瘫期康复护理不包括
A.良肢位摆放 B.翻身训练 C.桥式运动 D.Bobath握手 E.平衡训练 75.脑卒中病人最佳的卧位是
A.健侧卧位 B.患侧卧位 C.仰卧位 D.左侧卧位 E.右侧卧位 76.脑卒中早期患侧卧位的正确姿势是
A.患肩避免受压和后缩 B.腕关节屈曲 C.肘屈曲 D.前臂旋前 E.手掌向下、手指屈曲 77. 对病情稳定的脑卒中病人,为预防压疮应
A.1 小时翻身一次 B.2 小时翻身一次 C.3小时翻身一次 D.4小时翻身一次 E.5小时翻身一次
78.护理脑卒中病人时,床头柜应摆放在病人的
A.患侧 B.健侧 C。右侧
D.左侧 E.无特殊要求 79.脑卒中痉挛期康复护理是促进出现
A。肘关节屈曲 B.共同运动 C.腕背屈 D.分离运动 E.踝关节背伸
80.脑卒中抗痉挛坐位耐力训练,开始时坐位不宜立即取
000
A.30 B.45 C.60
00
D.90 E。20 81.脑卒中病人可以步行训练的前提是
A.静态平衡 B。坐位平衡 C.立位平衡 D.卧位平衡 E.床上体位转移自如
82.脑卒中病人进行步行训练需患侧下肢的伸肌肌力达到
A.1级以上 B.2级以上 C。3级以上 D.4级以上 E.5级以上 83.脑卒中病人上下楼梯训练的原则是
A。健足先上,患足先下 B.健足先下,患足先上 C.上楼梯健手扶扶手,患足先上 D.下楼梯健手扶扶手,健足先下 E。上楼梯患手扶扶手,健足先上 84.脑卒中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主要是
A.站立训练 B.桥式运动 C.平衡训练 D.抗痉挛训练 E.代偿性功能训练 85.脑性瘫痪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是
A.不随意运动型 B.痉挛型 C。混合型 D.肌张力低下型 E。共济失调型 86.脑瘫患儿的主要功能障碍表现为
A。运动、姿势障碍 B。感、知觉障碍 C.智力、情绪障碍 D.语言、听力障碍 E.视、听觉障碍
87.下列关于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病变部位在锥体束 B.肌张力明显增高
C.运动发育迟缓和肢体异常痉挛为特征
D.关节痉挛导致自主运动困难,严重者出现肌腱痉挛、关节畸形 E。站立时呈尖足,步行时呈醉酒步态
88.关于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叙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脑性瘫痪的诊断在1岁左右方可确立,故1岁以内很难进行早期治疗 B.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就是按摩加保健操
C.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功能锻炼及手术为辅 D.小儿康复治疗应与游戏、教育相结合
E.3岁以上小儿治疗效果差,康复训练无意义 89.关于脑性瘫痪的预防,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孕期补充充足的营养 B.孕期患病切勿服药治疗 C。婴儿期母乳喂养 D。定期预防接种 E.积极开展产前检查
90.下列关于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病变部位在锥体外系 B.表现为不自主、无意识的运动 C.患儿表情奇特,挤眉弄眼 D.头部控制能力较好 E.不自主运动在紧张、兴奋时增多,安静时消失 91.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主要病变在
A。小脑 B.大脑 C.脑干 D.锥体束 E。锥体外系 92.下列因素与脑瘫的发生无关的是
A.早产儿 B.母亲曾做过人工流产
C.母亲怀孕期间抽烟酗酒 D.母亲怀孕期间接触过放射线 E.分娩过程中新生儿脑部受伤
93.下列有关脑瘫患儿的穿着训练错误的是
A.穿脱衣裤时,患儿通常取坐位 B.穿衣服时应先穿健侧后穿患侧 C.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D.将衣服上的纽扣换成尼龙搭扣 E.裤带换成松紧带
94.脑性瘫痪病人睡眠的最佳体位是
A.平卧位 B.仰卧位 C。侧卧位 D.半坐卧位 E。俯卧位
95.下列关于抱脑瘫患儿的原则,错误的是
A.每次抱患儿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便患儿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康复训练 B.抱患儿时要使其头、躯干尽量处于或接近正常的位置,双侧手臂不受压
C.头控制差而双手能抓握的患儿,可背在抱者的背后,令其双手环搭抱者的颈、肩部
D.抱肌张力低下的患儿时,最重要的是给其一个很好的依靠 E.防止丧失观察周围环境,应避免患儿面部靠近抱者胸前侧 96。脊髓损伤病人行走训练不包括
A.功能性行走 B.社区行走 C.平行杠内行走 D.仅站立 E.治疗性步行
97。能满足病人正常呼吸功能的脊髓损伤平面应低于
A.颈5 B.胸7 C.胸9 D.胸10 E.胸11 98。脊髓损伤病人预后影响主要因素不包括
A.损伤后开始运动训练的时间 B.脊髓损伤的节段 C.损伤后的肌力情况 D.脊髓损伤的病因 E.病人的年龄、性别
99。关于脊髓损伤病人感觉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
A.感觉障碍以疼痛最常见 B.疼痛剧烈,夜间尤重 C.疼痛呈放射性,向肢体远端放射 D.疼痛呈间歇性钝痛 E.部分病人出现烧灼痛
100。脊髓损伤病人急性期时在手中抓握毛巾卷是为了预防
A.深静脉血栓 B.异位骨化 C.关节变形
D.压疮 E.皮肤萎缩 101。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训练的开始时期是
A.急性期 B.恢复期 C.后遗症期 D.手术切口愈合后 E.疼痛感消失后 102.脊髓损伤不能造成损伤平面以下
A.感觉障碍 B.运动障碍 C.括约肌障碍 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E.肌力增高 103.SCI是指
A.脑卒中 B.脊髓损伤 C.截肢 D.脑性瘫痪 E.颈椎病
104.下列关于截瘫病人康复训练的说法错误的是
A.急性期主要进行正确姿势的摆放并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 B.恢复期进行增强肌力的训练,包括上、下肢肌力训练 C.恢复期进行坐位平衡训练、转移、站立、步行的训练 D.要在住院期间完成“替代护理”到“自我护理\"的过渡 E.异位骨化时避免进行关节被动活动
105.与成人下肢骨折长时间制动无关的是
A.肌肉萎缩 B.伤肢与健肢不等长 C.关节挛缩 D。全身器官功能下降 E.骨质疏松 106.骨折康复治疗的总原则是
A.确保关节功能恢复 B。尽早康复治疗 C.缓解水肿、疼痛 D.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107.下肢功能康复的目标是
A.负重和行走 B.关节功能恢复 C.足的灵活性 D.缓解疼痛 E.促进耐力恢复 108.骨折愈合早期的康复训练正确的是
A.固定部位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 B.非固定部位无需行康复训练 C.由于石膏固定无法进行康复训练 D.患肢严格制动 E.固定部位可早期行抗阻力训练
109.关于骨折愈合早期非固定关节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不正确的是 A。术后第二天麻醉反应解除后进行 B.健肢活动训练 C.支具保护下的功能练习 D.肌力训练 E.每日训练3次,每次5~10分钟
110.下列关于骨折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固定部位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 B.非固定部位无需进行康复训练
C.由于石膏固定无法进行康复训练 D.固定部位可早期进行抗阻肌力训练 E.患肢严格制动
111.手的功能位是拇指对掌,掌指、指间关节微屈,腕背伸
000000
A.10~15 B.10~20 C.20~25
00
D.30~35E。因人而异 112.关于骨折病人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
A.以流质饮食为主,避免便秘 B.食欲下降病人应给予鼻饲
C.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D.水果中的果酸影响钙质吸收,应少食 E.清淡饮食
113.骨折病人早期康复的重点是
A.消肿止痛 B.关节活动度训练 C.促进肌力发展 D.增加骨骼应力 E.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114.上肢骨折病人早期可进行的康复活动是
A.等速运动 B.等张运动 C.等长运动
D.旋转运动 E。离心运动 115.关于颈椎病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颈部疼痛 B.颈部活动范围缩小 C.常有劳累、受凉、姿势不当等诱因 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 E.以脊髓型最为常见 116。颈椎病病人的睡枕应
A.以硬枕为宜 B.以高枕为宜 C。低头试验阳性 D.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E.仰头试验阳性 117.腰椎间盘突出最易发生在
A.L1~L2 B.L2~L3 C.L3~L4 D。L4~L5 E.Sl~S2 118。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年龄为
A.10~20岁 B.20~30岁 C.20~50岁 D.40~60岁 E。50~70岁
119.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受限最明显的腰部运动是
A.前屈 B.后伸 C.侧屈 D.旋转 E.直立 120.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睡床最好为
A.软床 B.硬床 C.水床 D.暖床 E.吊床
A2型选择题
l。小李,上体育课时扭伤右侧踝关节,校医建议其冷敷,此时的治疗方法属于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传统康复治疗 D.心理治疗 E.康复工程
2. 王婆婆,诊断为抑郁症,在治疗期间,医生建议她进行剪纸、插画等活动,这种治疗方法属于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传统康复治疗 D.心理治疗 E.物理因子疗法
3.在楼宇建造时设计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在人行道上铺设盲道,属于全面康复中的
A.医疗康复 B.教育康复 C.康复工程 D.职业康复 E.社会康复
4.亮亮,6岁,先天性失明,今年开始亮亮进入盲聋哑学校上学,亮亮接受的康复属于 A.医疗康复 B.教育康复 C.康复工程 D.职业康复 E.社会康复
5.李婆婆,63岁,走路时不慎被撞倒,倒地后不能站起,髋部疼痛,最可能损伤的部位是
A.髋关节 B.膝关节 C.踝关节 D。胫骨 E.腓骨
6.刘先生,35岁,前臂尺、桡骨骨折,康复训练时进行握拳练习,这属于肌肉的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等速收缩 D.协同收缩 E。动态收缩
7.李婆婆,63岁,脑卒中后进行康复训练,在上下楼时,股四头肌发生的收缩属于 A。等长收缩 B.等速收缩 C.等张收缩 D。协同收缩 E。静态收缩
8。冯先生,体重60kg,连续3次用握力计测量右手握力,分别得到24kg、30kg和42kg,该病人右手的握力指数是
A。40 B.50 C.70 D。53 E。无法判断 注:取握力最大数X100除以体重即为握力指数
9.赵女士,体重50kg,连续3次用握力计测量右手握力分别得到24kg、26kg和23kg,该病人右手的握力
A.正常 B。不正常 C.病人不配合 D.握力计有问题 E.无法判断
10.李婆婆,63岁,小脑梗死后2周,右上肢不能平稳完成动作,伴有震颤,步行时步幅大,足着地轻重不等,伴有摇摆。针对李婆婆的协调功能障碍检查不包括 A。指鼻试验 B。指一指试验 C。轮替试验
D。跟膝胫试验 E.抽屉试验
11。张叔叔,52岁,肺癌晚期,肌肉萎缩,四肢可以抬离床面,并可以抵抗轻微的阻力,其肌力评定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12。孙婆婆,62岁,以“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小时’’为主诉入院,入院检查:意识清醒,定向力、计算力、观察力均有不同程度障碍,为进一步评定其认知功能,以下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A.交谈法 B.观察法 C.试验测试法
D.MMSE量表法 E.Barthel指数评定法
13.张爷爷,60岁,脑卒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大小便能自我控制,自己可以完成日常的进食、洗澡、修饰、穿衣,但上厕所、转移、步行和上下楼梯需部分帮助,则李爷爷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
A。70分 B。75分 C。80分 D.85分 E。不能判断
14。张奶奶,78岁,Barthel指数评分为65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 A。完全自理 B。基本自理 C.需很大帮助 D.完全依赖 E。不能判断
15.李大爷,5 l岁,患脑梗死3个月,经积极康复护理,现能拄拐杖行走,但进食、穿衣、洗漱需家人协助,现对其应最主要进行
A.语言训练 B.ADL训练 C.平衡训练 D.站立训练 E.吞咽训练
16.明明,4岁半,先运动发育落后,竖颈(一),翻身(一),角弓反张,胸廓不对称,原始反射残存,不对称性颈强直反射(+),侧弯反射(+);肌张力动摇;流涎,吞咽及咀嚼困难,发音障碍,睡眠不佳,便秘。该病人做睡眠的康复护理时,应采取的睡眠体位是: A.仰卧位,两上肢分别放两侧 B.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C。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两上肢分别放两侧 D。侧卧位,两上肢自然下垂 E.侧卧位,两上肢居中放在胸前
17.东东,4岁,出生时因缺氧致脑性瘫痪,至今不能行走,借助外力行走时双足尖外侧着地,呈“鸭步\",小腿屈曲受限,右肘屈曲不能伸直,左上肢功能尚可,语言流利,智力正常。东东的脑瘫分型为
A.痉挛型 B。不随意运动型 C.强直型 D.共济失调型 E.肌张力低下型
18.小丽,3岁,认知能力差,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吃饭都要人喂。体检发现:表情呆板,不会笑,哭时嗓音不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尚可,伸手取物时精细动作欠佳。小丽应诊断为
A.精神发育迟滞 B.呆小症 C。脑性瘫痪 D.脑炎 E.脑膜炎
19.丁丁,2岁,7个月早产,产程顺利,目前仍不能站立行走,检查发现:营养差,瘦小,神志清楚,不能言语,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差,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降低,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踝阵挛阳性、Hoffmann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轮替、对指、跟膝胫试验无法完成。丁丁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手术治疗 B.药物治疗 C.康复治疗 D.免疫疗法 E.针灸治疗 20.小慧,6岁,6个月早产,出生体重1.25 kg,8个月时诊断为脑瘫,经过断续的按摩、电疗、针灸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检查显示:膝关节屈曲挛缩,不能行走,智力正常,言语无障碍,小慧康复治疗的重点应放在
A.运动功能训练 B.ADL训练 C.言语障碍矫正 D.情感关怀 E.心理疏导
21.芳芳,3岁,出生体重1.6kg,2岁开始说话,只能发出爸爸妈妈等比较简单音,四肢运动障碍,坐位时向前倾斜,不能独自站立和行走,芳芳的康复治疗方案不包括 A.运动治疗 B.ADL训练 C.言语训练 D.作业治疗 E.矫形器使用
22。小华,2岁,母亲怀孕时挑食,营养不良。小华出生后睡眠多,醒后哭闹,吐奶严重,体检时发现:言语不清,听力正常,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2级,双足轻度内旋,不能独立行走,小便失禁。小华的诊断应为
A.脑性瘫痪 B.足内翻畸形 C.佝偻病 D.脑发育不全 E.脑软化症
23.小张,26岁,从高坡上跌落,四肢不能活动,检查手骨间肌、蚓状肌无力,肱三头肌肌腱反射消失;双下肢瘫痪,各种反射消失,初步诊断是 A.上颈髓损伤 B.中颈髓损伤 C.下颈髓损伤 D.胸髓损伤 E。腰髓损伤 24.李叔叔,40岁,“高处坠落伤后双下肢无力3个月\"入院,脊髓不完全性损伤。针对李叔叔的康复评定,不需要进行的评定项目是
A.ASIA评定 B.Barthel指数评定 C.肌力评定 D.肌张力评定 E.认知能力评定
25.孙伯伯,50岁,因“重物砸伤致颈部疼痛,四肢感觉、运动障碍1天”入院,查体:意识清,C6、C7棘突压痛(+),双侧乳头以下平面感觉消失,双侧肱二头肌肌力4级,伸肘、伸腕、屈蹿、屈指肌力均0级,双侧腹壁反射均消失,双下肢自主运动、肌力、反射均消失。该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
A.压疮 B。意识障碍 C。肺部感染 D.下肢深静脉血栓 E。性功能障碍
26。常叔叔,40岁,从3楼跌落l0天入院。查体:神清,MMT检查髂腰肌肌力右侧5级,左侧4级,股四头肌肌力右侧4级,左侧3级,胫骨前肌肌力右侧2级。左侧1级,趾长伸肌肌力0级,肛门括约肌无张力,感觉检查全部正常。对该病人功能恢复预测正确的是 A。可进行治疗性步行 B.轮椅基本独立 C。不能步行 D.可进行家庭性步行 E。可进行社区性步行
27.张叔叔,55岁,右手外伤后右示指末节指骨开放性骨折,行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6周,复查发现远端指间关节伸直受限,考虑为瘢痕挛缩,为减少骨折后期瘢痕挛缩的物理因子治疗应除外
A.超声波治疗 B.低频磁疗 C.蜡疗
D.红外线治疗 E。音频电疗
28.李女士,21岁,右尺桡骨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固定l周余,前臂不能 A.屈 B.伸 C.外展 D.内收 E。旋转
29.李叔叔,45岁,左侧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开始进行患肢负重训练的时间应选择在
A.麻醉过后 B.术后第2天 C.术后2~3天 D.术后1周 E.切口拆线后
30.小孙,1 8岁,股骨干骨折,行切开内固定术,可进行下床活动的时间应选择在 A.术后第1天 B.术后第2天 C.术后2~3天
D.术后5~6天 E.切口拆线后
31.张叔叔,39岁,机关干部,长期从事文案工作,颈部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向前臂放散,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检查见上肢牵拉试验阳性,肱二头肌反射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交感型颈椎病 B.椎动脉型颈椎病 C.神经根型颈椎病 D.脊髓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32.孙阿姨,45岁,自觉眩晕、伴有恶心、呕吐、耳鸣,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交感型颈椎病 B.椎动脉型颈椎病 C.神经根型颈椎病 D.脊髓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33.赵伯伯,52岁,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医生建议他进行颈部牵引治疗,以下不是牵引治疗作用的是
A.解除颈肌痉挛,使颈部肌肉放松 B.恢复颈椎间关节的正常序列 C.缩小椎间隙,使椎间盘内的压力增大 D.伸张被扭曲的椎动脉 E.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34.孙伯伯,48岁,搬重物后出现腰痛伴右下肢疼痛3天,咳嗽、喷嚏时加重,卧床休
。
息后缓解。体检:L3~L5棘突及其右侧压痛,右腿直腿抬高40(+),右小腿外侧感觉减退,双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正常、对称,弯腰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示椎间隙略窄,孙伯伯的诊断是
A.腰肌劳损 B.急性腰扭伤 C.腰椎间盘突出症 D.类风湿关节炎 E.强直性脊柱炎
35.冯阿姨,43岁,提重物时突然出现腰痛,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内侧直到足部放射,查体:L4~L5棘突及其右侧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确诊为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
A.推拿按摩 B.止痛药 C.理疗 D.完全卧床休息 E.腰背肌锻炼
36.秦大爷,54岁,搬重物后出现腰痛伴小腿外侧和足内侧感觉障碍,体检:腰椎L2-L5棘突及其右侧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弯腰活动明显受限,拟进行腰椎牵引,其重量是体重的
A.40% B.50% C.60% D.70% E。80%
参考答案 A1型选择题
1。E. 2.C 3.A 4. E。5 B. 6。 E.7. D. 8.A.9 A.10、B. 11. D12.A.13。A.14。B.15.D16。D17。D。18.E.19。E 20。E. 21。D 22。C.23。E.24。E。25.B。26。A27。B。28.B 29。A 30、D. 31。D32。E。33.E.34。B.35。B 36。D。37. C。38。B。 39。D40。C. 41.E. 42。A.43.D.44. C.45.A 46.E.47。D.48。A.49。 C50. C. 51. C 52.C。 53.D54.B55.A.56.A.57.A.58。E.59.C.60. A. 61.D.62 E.63.D.64.E.65.A.66. A.67.B.68.E.69 C
70。B.71。B72.B.73.E.74。E.75.B.76.A.77. B.78.A.79 D. 80.D. 81. C82. C 83.A84.C.85.B.86.A。87.E。88.D.89.D90. D. 91.A92 B 93.B.94.C。95.C.96。D.97。A98。D.99。D.100。C 101。A102 E.103.B104.D.105.B.106.E107.A.108.A.109. C. 110A 111.C112.C.113.A.114.C.115.E.116。A.117.D。 118。C.119. B.120. B.
A2型选择题
l。A.2. B.3. E.4. B 5. A.6.A.7.C.8。C.9.A.10. E. 11。D.12。D.13 C。14。B。15.B.16.E.17.A.18 C。19.C20. A. 21.E.22。A.23 C 24.E.25。 B。26。D.27. B.28.E。29 C.30. D. 31.C.32.B.33.C.34.C.35.D. 36.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