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历史教学与复习的规律性认识

中学历史教学与复习的规律性认识

来源:爱站旅游
【复习指导】 中学历史教学与复习的规律性认识 林永兵 (河北省涿鹿县五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河北涿鹿0756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这也对我们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 三历史复习是初三教学的关键,在新课改的kAgT我们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中考的好成绩,是一项 十分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55-0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生 根发芽,这也对我们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 三历史复习是初三教学的关键,在新课改的大旗下我 们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中考的好成绩, 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中学历史试题已开始由知识 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寻求适当的教学和复习方法策 略。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 识网络。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分专题训练,还要落实到每 个知识点,通过纵横联系,点线面体结合,把大量分散 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 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交叉网。 我认为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是解决这 问题的关键。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在中考复习过程 中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明确的复习计 划。确定复习的内容及所用时间 由于初三学生既要学习世界历史部分,还要对初 初二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总的复习,所以合理安排时 间,制定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我校 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复习计划:初三上半学期 完成九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内容的学习,并对所学知识 进行巩固。初三下半学期开学后,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 间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之后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复 习中国古代史,再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题复 一一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还能起到指向标的作 用,提高复习效率。其次,合理使用复习资料。由于历史 课时的限制,想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必须提 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把握中考动 向,精讲精练。我校在复习过程中以《中考零距离》为主 要复习资料,在复习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复习模式: 第一步,使学生明确本单元或本专题的课标要求,并结 合考情分析,让学生画出需要重点记忆的中考考点,做 到重难点突出。第二步,限时记忆考点聚焦中的内容, 重点记忆第一步中所画的重要考点,巩固基础知识。第 三步,引领理解重难透析部分的题目,提高学生的综合 分析能力。第四步,结合中考连线,学会解析问题,巩固 中考考点。第五步,做中考试题,模拟中考现场,冲刺中 考。 三、教学与复习过程中注意乡土、多媒体等因素的 积极作用 、现在,我县有黄帝城、蚩黄帝、泉尤坟等古迹。关于 中国古代史部分可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如,距今约四 五千年,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 的部落首领。那时,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 的蚩尤部落,相传他们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 、 落,在我县(涿鹿县)一战中打败蚩尤。从此,黄帝、炎帝 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El后的华夏族。这 部分,可通过传古、游览、收集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知 一一、识巩固。 习,最后进行综合训练,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分阶段认真执行计划 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记忆起来比较繁 杂,学生总是记不住,我把它归纳成l8个字:说汉话,穿 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当制,学汉礼,语言简洁,纲目 首先,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实用的复习资料不仅 素间相互关系和所处的主次地位。如形体结构是表现 物体的最重要方面,内在的结构形成了外在的形,形与 可考虑随意布置一组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通过以 上所说的几种训练方法自主地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组 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是学习造型的关键所在。而色调、 明暗等因素则都是在光的作用下直观感觉到的东西, 合形成新的构图,从而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样就可 调动学生兴趣。在作画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 它起到增强形体感和空间感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利 用改变光源的方向,物体的转向与移位、平面切割、触 摸物体等,使学生对所要表现的对象作全方位的观察、 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从而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 式,就可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形成自己 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 总之素描训练比较单一,特别是初期非常枯燥、无 味,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但 更深入地理解物体的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摆好 物体后写生的训练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训练方式,学生 往往容易被静物体牵着鼻子走,很被动。我们在教学中 一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 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教师要做到有针对性地训 练,提高学生的素描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 【德育美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理念 李媛,安志霞 (1.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院,北京100000; 2.唐山开平成教中心,河北唐山063021)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文学艺术等诸多层 面的丰富内容。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良好道德情操积极思想观 念的教化启发作用。中国自古至今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在“发展教育,优先德育”的教育发展理念中蒙学 、,教育对当代社会德育的借鉴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理论来源。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道德 情操的教育思想,在传统文化发展中去伪存真,阐述了蒙学教育中优秀的德育理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蒙学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56—0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蒙学教育 我国古代将“文”与“化”联系起来,首见于《易・贲・ 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即以“文”来教化天 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 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 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蒙学以及作为其核心内 容的蒙学教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 对蒙学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人的成才与否,当自儿童 始,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较为一致的看法。早在《周 易。彖辞》中就有“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之说,即主张在 人幼小的时候便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培养。中国的教育 +”+一+“+“—・ ”— “+ +“+”+一—●一”+ +一—— 起源甚早,有史可稽者能追溯到大舜时代。《五经》中的 《书经》记载舜帝设有掌管教育的学官。到夏朝便出现 了最早的学校。周朝有了大学、小学之分。大学是对成 人的教育,小学则是对儿童的教育。也就是说从周朝开 始我国就有了最早的蒙学。蒙学教育虽是早时的启蒙 教育,但在传承文化和普及教育上却起了巨大的作用。 蒙书,即蒙学教材,虽是早时的启蒙读物,但其丰富的 内容、明快的形式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不朽的价值。在 国学复兴的今天,在发展教育、优先德育的时代,我们 再来重新审视蒙学,学习蒙书是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的。 明了,有利于学生掌握。美国内战一节讲析完后,我提 示学生从独立战争和独立战争的结果进行分析,学生 马上就想到了:首先,独立战争摆脱了了英国殖民统 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二,随着两种经济制 度的矛盾日益尖锐,奴隶制的存在已经成为资本主义 发展的巨大障碍,通过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 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注意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我们不能忽略了学生的个性、能力水平。教学中我 们总期待着:全部都要会,一个都不能错,说过的就得 都记住。这些要求只能作为教育的神话境地,我们面临 着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批 量产品,他们是鲜活的生命。在这方面我也有过过错与 教训,例如刚毕业的一个学生叫赵书源,刚开始接触觉 得这个学生文质彬彬,很有一股书生气,像是一个好学 生。有一次我却见到了这个学生麻缠倔强的一面,后来 我改变了态度,分析了老师的做法与想法,一直到做操 时,我记得我还在和他推心置腹地沟通。后来总算平息 了下来。过后我反思了很长时间,这个学生在气质类型 方面属于抑制型。学习能力属于中下等,他敏感、内向、 孤僻,但是自尊心却很强,他初三一年,我经常看到他 很晚才从社会上的某个补习班下课,上课从没有纪律 问题,但是成绩却一直没有明显进步。我的失误在于忽 我想说的是要根据不同的气质特点,因势利导,并 能对症下药。好的历史老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镇 住学生,为什么呢?就是他们太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 我举一个排座位的例子:秦浩是一个具有兴奋型气质 的学生,老师安排他与一个典型的安静型的学生坐,整 天憋得秦浩求着那位学生:求求你,你就说句话吧!结 果人家还是不理他,他歇得太难受,写起了打油诗,结 果被惩罚调到了最后,接着又换成了和高戴旭坐,同样 是哀求:“你是石头,还是哑巴,求你说句话吧!”可以想 象这样的安排不仅对他们行为上进行了限制,也会对 班级的稳定起到好的作用。假如要是让秦浩和高戴旭 坐,那将会是鸡犬不宁。老师对他们班的学生太了解 了,所以能对症下药,如上面说到的对秦浩的处理,老 师先把家长口L{来,然后领回家去看电扇转,看够了再回 来,结果秦浩又是保证又是哀求,进班后行为有了很大 的改变,这次期末考试秦浩进步非常明显。但是这种处 理方法如果针对一个内倾性的学生显然不适合。有经 验的老师都知道哪些学生能批,哪些学生要哄,哪些学 生要磨,哪些学生要压,哪些学生要晾。这取决于学生 的气质特点,只有理顺了各种教育的方法,教育才能出 效果。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材。衷心地 略了他的个性、能力水平。亨利・海涅说过:“每一个人 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 -希望在我们的慧眼与教诲中我们这些个性各异的学生 能在各自的人生中闪耀着各自的光芒,散发出不同的 魅力。 2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