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汴n) 绢n) 翰n) 题跋京(bià本(juà林(hà(bō) ....B.衣冠n) 摄i) (guān) 遒劲(jì取(shè) 桅杆(wé....C.擅n) 料峭o) 踏长(shà(qià青(tà) 簇拥(cù) ....D.枢n) 纤纽(shū) 沉檀(tá夫(xiān) 岔道(ch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拱圈 雕刻 就地取才 千态万状 B.闲适 丘壑 认其自然 盘曲嶙峋 C.汴京 漕船 形态各异 车水马龙 D.防御 倒霉 来之不易 开合自茹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武术《武林雄风》中舞美的变换与动作招式的变化相得益彰,真实展现少林武术的精气....神。
B.提灯会的灯具制作人自出心裁,灯具式样多种,多数是以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为本,形....态千姿,彩绘逼真。
C.万绿湖中的岛屿各具神态,各显风姿,惟妙惟肖。 ....
D.凌晨2点,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依旧灯火通明,车辆络绎不绝,几百名工人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B.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5. 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②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6.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B.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C.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
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昇,他是桥梁专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B.《梦回繁华》的作者是毛宁,这篇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深化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C.《蝉》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D.《苏州园林》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是现代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广为大众喜爱。 8. 古诗词默写,第(1)和(3)题要写出作者或篇名。(10分) (1)兴尽晚回舟, 。( 《如梦令》) (2)中原乱, ,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3)轻舟短棹西湖好, ,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 》)
(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 ”和“ ”。
(5)书,可以催人奋进;书,可以传递情感。请写出含有“书”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 。”
9. 爷爷是一位退休的历史教师,每次说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都会痛心疾首,说起那些流失在海外的珍贵文物更是连连叹息。下面请你将网上这则消息转述给爷爷,你会怎么说呢?(3分)
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正在正觉寺文殊亭展示。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拔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
此次入藏仪式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同期开展。国家文物局会同北京市有关方面,选定圆明园正觉寺作为马首铜像的展示场地,文物建筑文殊亭作为马首展区。通过实施展示提升与安防改造工程,正觉寺具备了保障文物安全与展览的条件,国家文物局将马首铜像正式划拔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2007年,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拍卖,斡旋推动回归,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慨然出资购入。2019年,何鸿燊先生将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2020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马首铜像划拔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展示,为马首铜像百年回归之路画上完满句号。
答: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10.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学完本单元后,你所在班级拟举行以“说不尽的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下面的问题。(7分) 【桥之名】
(1)结合提示,填写“桥”的名称。(每空1分,共3分)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述的是诗人在 夜宿的情景。 ②横跨在河北洨河之上的 ,是隋朝石匠李春以无比的聪明才智建造的。 ③传说中,七夕节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 。 【桥之韵】
(2)生活中还有许多别样的桥,请你参照示例,另写一句。(4分)
示例: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传到西方,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答: 。 三、名著阅读(8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这的确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精致的乐器。弓上的一百五十个齿,嵌在对面翼鞘的梯级里面,
使四个发生器同时振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发音器就能将音乐传到数百码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这声音是如何的急促啊!
它的声音可以与蝉的清激的鸣叫相抗衡,并且没有后者粗糙的声音。比较来说,蟋蟀的叫声要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它知道怎样调节它的曲调。蟋蟀的翼鞘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出,所以非常开阔。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点,那么就能改变其发出声音的强度。根据它们与蟋蟀柔软的身体接触程度的不同,可以让它一会儿能发出柔和的低声的吟唱,一会儿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
(1)选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被誉为 。结合选文,说说蟋蟀的鸣叫有 、变调两个特点。(3分)
(2)《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有哪个?为什么喜欢?(5分)
答: 。 四、阅读鉴赏(28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材料一:
南北春雨下出不同性格
刘浩
①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季风区。一年中,伴随着季风的变化,大陆上的降水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华北地区春季降水稀少,故有“小雨润如酥”“春雨贵如油”等说法;江南地区的春雨较多,正所谓“江南春雨少晴日,露坐青天能几时”。春季的江南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激战的主战场,既容易出现连绵的阴雨,也容易出现短时强降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那么,华北和江南的春雨为何性格如此不同呢?
②春季是冬季风转向夏季风的过渡时节,虽然总体趋势是冬季风慢慢变弱、夏季风逐渐强盛,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两军对垒、互有胜负,呈现拉锯战的态势。当冷空气在春季南下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③第一种情况是干冷空气强劲,暖湿空气柔弱。强劲而干冷的西北风以“短、平、快”的特点快速掠过中东部地区,此时,华北地区的天气现象就表现为大风、降温。其间,如果某地有水汽条件并且存在辐合上升运动,就可能产生短时弱降水。在江南,强冷空气推着柔弱的暖空气东移南撤,形成了冷锋锋面,锋前区域往往会被阴雨笼罩,而后冷空气快速过境,江南地区蓝天重现。
④第二种情况是暖湿空气北上,然后干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先北上,渐次占领江南和
华北,上述地区近地面风向以南风为主。俗话说“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春季的冷空气也不是吃素的,它们在关键区积蓄到一定程度后会大举南下。由于暖湿空气比较强势,所以冷空气南下的进程阻力较大、行进缓慢,“打太极式”地慢慢推着暖湿空气南撤。在这种情况下,华北表现为连续两三天的绵绵细雨,十分有利于夏粮生产。可惜这种天气形势并不常见,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会渐次减弱、变性,抵达江南时,与盘踞此处的暖湿空气势均力敌,甚至会形成静止锋,此时江南地区降水多,持久且猛烈。
⑤综上所述,当春天的冷空气南下时,华北多数情况下只是刮刮风、降降温,落几滴微雨;而江南则会发生冷暖空气的激烈对峙,从而产生持续性降雨。
(选自《百科知识》2022.04A,有删改)
材料二:
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qiān惟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于是唤起湘云等人来,一面梳洗,湘云因说两腮作痒,恐又犯了杏癍癣,因问宝钗要些蔷薇硝来。
(选自《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12. 材料二《红楼梦》选段中,寥寥数语描述了华北春雨“少”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阐释这一特点的成因。(3分)
答: 。 13. 材料一运用大量诗句、俗语、气象术语和多种修辞手法,各具独特的说明作用。请从俗语和拟人的角度,简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答: 。 14. 对第④段的说明顺序,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暖湿空气北上、江南华北南风为主 → 干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南撤,华北绵绵细雨 → 形成静止锋、江南降水持久猛烈
B.暖湿空气北上、华北绵绵细雨、干冷空气南下 → 江南华北南风为主、形成静止锋 → 暖湿空气南微、江南降水持久猛烈
C.干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南撤、华北绵绵细雨 → 暖湿空气北上、江南华北南风为主 → 形成静止锋、江南降水持久猛烈
D.干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南撤、江南华北南风为主 → 形成静止锋、江南降水持久猛烈 → 暖湿空气北上、华北绵绵细雨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2分)
琢磨 揭方晓
①寒气一阵紧似一阵,将小城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②可逼仄的酱巷深处,李八爷并无压抑之感。他如往常一般,悠然自得地烤着火、呷着茶。手中的茶杯,茶水浅了又续,续了又浅;炉中的炭火,暗了又明,明了又暗。眼看得续水三五回了,添炭七八次了,顾客却仍旧没有上门。
③没人上门就没人上门呗,李八爷不急,亦不恼,始终悠然自得。和他一样悠然自得的,还有杯中温润的茶水,还有炉中热烈的炭火,还有这条逼仄的酱巷。酱巷从来无酱。不管是生抽、老抽这样传统的酱油,还是芝麻酱、甜面酱、豆瓣酱这样层出不穷的鲜美调味品,统统没有。无酱,却有名,在这座小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条小巷的人端的都是“金饭碗”“银钵钵”,家家户户都是金银匠,熔、敲、压、拉、剪、刻、磨,一通神出鬼没的操作,像变戏法般,金灿灿的戒指、沉甸甸的手锔、银闪闪的项圈横空出世,给美丽的女人以精致,给康健的男人以华贵,给悠长的日子以精琢细磨。
④而李八爷琢金磨银的手艺承自祖辈,最是精湛。他常骄傲地吹嘘,说自家祖辈曾给王府打过金银器,某某王妃,又或是某某公主,她们戴的头簪、凤冠、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耳环、耳钉等一众金银饰品,全是自家祖辈精琢细磨出来的呢。这话,半真半假吧。可酱巷一半的金银匠是他的徒弟,另一半是他的晚辈后生,这可是实打实的,不虚,不假。可以说,在这条巷子里,李八爷就是手艺出神入化的神一般的存在。
⑤不过,那是过去了。
⑥现在这条巷子冷清多了。敲打声、淬火声、焊接声,仿佛只是一转身,就突然没入了泥瓦间,没入了堂榭里,再也找不回来。时代在发展,女人们、男人们越来越喜欢成品金银饰,嫌手工打制的金银饰粗陋,不时髦。顺天应地,李八爷的徒弟们、晚辈后生们,一个个都闯出了酱巷,在小城繁华大街、热闹卖场,开了一家又一家金银珠宝店,专卖黄金珠宝成品,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⑦李八爷对此极为不屑:“手艺人,哪能不靠手艺吃饭?” ⑧“手艺人,怎能成了买卖人?” ⑨“手艺人,不能这样没有出息呀!”
⑩李八爷一口一个“手艺人”,显然,他对自己“手艺人”的身份极为看重,觉得这是他一生最闪亮、最完美的标签。
⑪“真不靠手艺吃饭了!”
⑫“手艺人也得养家糊口哇!”
⑬“金银匠卖成品金银饰,怎就没出息?” ⑭徒弟家旺心中不服,经常这样嘀咕着反击。
⑮家旺惦记着师父咧,多次上门要李八爷去他店里“坐堂”,啥事都不用管,只要坐在那里就行。他知道,师父李八爷的名字,就是小城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是一等一的手艺,是一等一的信誉,是一等一的分量。只要他在,店里生意一定会更加红火。
⑯李八爷直接拒绝:“我是手艺人,不当门神。”
⑰家旺气恼,暗自嘟囔:“都啥时代了,机器化大生产不比你那敲敲打打强?真是老顽固,老固执,老守旧,老执拗,老拘泥,老榆木疙瘩,老秤砣子。”
⑱李八爷耳朵贼精,好似听见,回首怒斥:“说啥嘞?” ⑲家旺一脑门的汗,支支吾吾,撒丫子逃远了。
⑳眼见没客人上门,李八爷索性搬出小天平、拉丝板、拉丝钳、嵌槽、焊枪、印泥、喷枪、坩埚这些“老伙计”,打细微如1克的项链,拉粗壮如120克的手链。棱角分明的金块,经过李八爷一通琢磨,真个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真个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真个是“梅蕊重重何俗甚”。总之,精美绝伦。
㉑面对自己的杰作,李八爷心中无喜,亦无悲。只打量片刻,便将这样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付之一炬,熔为红彤彤的汁水。待其冷却成金块,再费尽心机琢磨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又打量片刻,又付之一炬,又认真琢磨;又打量片刻,又付之一炬,又认真琢磨……循环往复,乐在其中。
㉒邻居罗寿来无聊,一直在旁边看着,笑得跌倒,李八爷亦笑得灿烂。两个七老八十的人,孩子般快乐,哪里还有什么寒气哟。
㉓“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李八爷心中的唱词,磅礴而出。隔着好几里远的家旺,没来由的,心中倏地一紧。
(选自《小说选刊》2022年5月)
1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寒气”压迫到结尾没有“寒气”,表明天气好转。
B.“酱巷”从过去的繁荣到现在的冷清,意味着“手艺”传承面临窘境。 C.家旺与李八爷的对照是为表现家旺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 D.李八爷琢磨打造又烧毁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就是为提高工艺水平。 16. 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4分)
(1)棱角分明的金块,经过李八爷一通琢磨,真个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真个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真个是“梅蕊重重何俗甚”。(此句用了排比和引用的修辞,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答: 。 (2)我是手艺人,不当门神。(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2分)
答: 。 17. “琢磨”在文中有较为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本写出其中两条。(3分)
答: 。 18. 文末,李八爷心中的唱词磅礴而出,隔着很远的家旺即“没来由地,心里倏地一紧”。这如何理解?(3分)
答: 。 (三)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9.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呈现的画面。(3分)
答: 。 20.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词人流露的思想感情。(3分)
答: 。 五、写作(5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 C2. C3. C4. C5. C6. C7. D 8. (1)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 (2)簪缨散
(3)绿水逶迤 隐隐笙歌处处随 轻舟短棹西湖好 (4)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5)示例: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9.【示例】爷爷,网上发布消息了,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马首今天回到圆明园了,现在正在正觉寺文殊亭展示,这可是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 二、综合性学习(7分) 10.枫桥 赵州桥 鹊桥
(2)示例一:严复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搭建了通往西方文化领域的桥梁。
示例二:“希望工程”使面临失学的孩子安心地坐在教室里,搭建了贫困儿童求知的桥梁。 三、名著阅读(8分)
11.(1) “昆虫的史诗”或“昆虫界的荷马” 急促
(2)我最喜欢的昆虫是:①螳螂;②蟋蟀……;喜欢的理由:①螳螂凶残但机警,生活能力强,(善于利
(3)红蚂蚁:红蚂蚁是一种打架非常厉害的蚂蚁,它们很懒,不愿意寻找食物,不愿意养儿育女,就算食物在它旁边,它也不会去吃,它们的衣食住行都要靠仆人来替它们完成。红蚂蚁具有极强的记忆力。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4)狼蛛:狼蛛善跑、能跳、行动敏捷、有毒性。狼蛛的背上长着像狼毫一样的毛,而且有八个眼睛,有的狼蛛毒性很大,能毒死只麻雀,大的狼蛛能毒死一个人。
(5)黄蜂:黄蜂飞翔迅速、体大身长毒性也大。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示例:蝉: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是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不折不扣的杀手。
四、阅读鉴赏(28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
12.因为在华北,南下干冷空气强劲、北上暖湿空气柔弱,如有水汽辐合上升,就会产生短时弱降雨,因而降水“少”。(意思对即可)
13.俗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以“还礼”的生活经验,通俗易懂地说明了华北春季冷暖空气交替、你来我往的一种气候现象。“不是吃素的”“打太极式”等拟人手法,把冷暖空气写活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冷空气南下受阻、冷暖空气交锋、行进缓慢的气候状态。(意思对即可) 14. A (二) 15. B
16.(1)运用了排比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增加了文采,生动地表现了李八爷加工金器手艺的高超和作品的精美,突出了他坚守传统技艺、不图名利的性格特点。 (2)“手艺人”表现出李八爷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和坚持,“门神”是李八爷对只在徒弟家旺的店里“坐堂”就能挣钱的说法。李八爷这句话,直接表明了自己坚守传统手艺,不图钱财的特点,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文章主旨。
17.①指锻造金银器的过程。②指对打造金银器这门手艺发展前景的思考。③指对精神的淬炼。
18.文章尾段,运用夸张手法写李八爷的唱词对家旺的影响,表达了对李八爷坚守传统手艺,追求淡泊心境,不图钱财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对逐利世风的批判之情。突出了文章主旨,引发读者深思。
(三)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
19.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语句通顺、表达合理即可。)
20.全词描绘了春日的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折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五、写作(50分) 21.
留一点记忆给自己
回忆是偶然的风沙,一吹吹到月光之下,在记忆深处,折一枝桃花。
推开第一扇记忆之窗,看到的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是儿时的风景。银色的月光如一层薄纱笼罩着大地。院子里,那桃花正开得恣肆风流,又显得端庄雅淑,周围是正吐露着芬芳的迎春花。花旁,年幼的我和慈祥的奶奶正坐在椅子上。夜,是那么宁静,那么安详,只有奶奶的声音和时有时无的狗吠声。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听着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奶奶的声音好似在用心地歌唱,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让我忍不住遐想起来:那在广寒宫里的嫦娥,那捣药的玉兔,那伐桂的吴刚。奶奶的故事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
再推开一扇窗,我见到的是一幅绚丽的画面,这是我的小学时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春天伴随着第一只回到南方的燕子,第一朵露出笑颜的鲜花,第一棵探出脑袋的小草归来了。大家脱掉那厚重的棉袄,欢快地在校园里奔跑,嬉戏,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放学后,三五成群结伴去郊外放风筝。累了,就靠着一棵棵粉得似霞的桃树休息,沐浴着阳光,享受着轻风,无忧无虑地谈天说地。至今仍忘不了当时那高飞的风筝和大家脸上童真,无邪的笑意。六年的学习生活,灌溉了幼年时的那一粒种子,它已开始冲破土层,冒出淡绿色的嫩芽。
轻轻推开最后一扇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熟悉的情景,这,是现在。如今,年龄的增长使我变得更加成熟。课间,我不再像从前那般肆无忌惮地追逐打闹,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而是在堆积如山的作业前奋笔疾书。可这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人生才能更加充实。当年的嫩芽,如今已根深蒂固,被汗水与泪水浇灌着,已长出了几片新叶。
燕子飞了,还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匆匆,不会为任何事物所停留,趁现在时间还很多,一定要抓紧时间,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留一点记忆给自己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曾经走过风雨交加时的泥泞道路,也曾微笑仰望着天边的七色彩虹,当然,阳光总在风雨后。
九岁那年,爸爸眯眼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跟我说:“儿子,我们今天去爬山好吗?”我一听就来了劲,高兴叫道:“好啊,就去板樟山吧!”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板樟山脚下,我几步跨进了树林里,突然发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仿佛就这几步之遥就与外界隔绝了,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生机与绿色的海洋。我看到古木参天,鸟儿在树上婉转歌唱,其中还夹杂着知了的叫声,就像在给鸟儿的歌声伴奏。
阳光在层层树叶中寻找缝隙,只剩下数个光斑投射到地上,风吹树叶,地上的光斑也随之摇曳起来。
方才的城市喧嚣已经与我无关,我此刻只感受到生机盎然;身后的车水马龙已经不能入耳,我此刻只感受到宁静轻松;头顶的火辣日光也不能扰我,我此刻只感到清新凉爽。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啊!
我此刻精神百倍,望着通向山顶的石阶,信心满满的想,我一定能一口气爬上山顶的。我深吸一口气,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地登上数十阶石梯,远远地把爸爸甩在身后。此刻我额头已经微微见汗,呼吸也不那么平稳了,但还算体力充沛,打算一鼓作气直达目的地。在埋头苦“爬”了七八分钟后,我的呼吸越来越急促,额头跟脖子的汗水都快汇成小溪了,我开始觉得两腿有些发软,体力大幅下降。看着眼前曲曲折折,顺着山势蜿蜒而上的石阶,我从心底感到了无力。实在没想到,看着板樟山并不高,怎么爬起来这么辛苦?望着头顶几块青色的顽石,似乎体会到了课文中山铁青着脸,嘲笑我不自量力的感觉了。
正当我对着山石横眉怒目的时候,爸爸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我的身边,他为我擦了擦汗,说:“孩子,怎么样,累了吧,爬不动了吧?”我转头看爸爸,发觉他虽然已经是中年人了,平时也不怎么运动,跟我一起爬了这么久的山,却没怎么出汗,看起来很有余力的样子。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和不服气,大声说:“谁说我爬不动了?我是等等您而已。”但是颤抖的双腿和湿透的衬衫已经出卖了我,爸爸冲着我笑笑,我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爸爸扶我坐到一块青石上,然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记者访问一名长跑运动员,为什么他每次都能得第一名?他说:“我每次在赛道上隔一段就设置一个小目标,我起跑前只关注着我第一个目标。跑完第一段,就完成了第一个目标,有了一点自信,然后继续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这样目标一个个被完成,自信一点点被积累,最后助我乘风破浪,达到成功的彼岸。”
我听完了这个故事深受启发。学着故事里运动员的方法,把每五棵树定成一个小目标,朝着目标,步伐平缓却坚定的前进着。爸爸在一旁对我满意的微笑,我信心更受鼓舞,一步步的向上爬,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登上了山顶,低头看看被我征服的板樟山,心情很是激动,真有种杜甫诗中“荡胸生层云”的感觉,望着山下的景色,身体虽然疲惫,但是心中却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感觉刚刚的辛苦都不算什么,都是值得的。
我通过这次爬山,终于知道了要想成功的达到目的地,光有勇气和努力还不够,更学会分阶段设定目标和树立信心,留一点自信给自己吧,哪怕每次至少一点点,积累下来就是无比强大的动力,助我们乘风破浪,直达成功的彼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