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的桥》教学设计

《北京的桥》教学设计

来源:爱站旅游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相关 领域 教材 音乐 学段: 中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北京的桥》 否 年级 四年级 核心内容:音乐风格与音乐表现要素 辅助内容:本领域中的音乐情绪与情感 相关内容:表现领域中的演唱及音乐与相关文化——桥文化 书名: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 月

1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北京的桥》

——小学四年级欣赏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从歌曲风格的欣赏入手,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歌曲中的北京曲艺音乐元素,体验表现歌曲京腔京韵的风格特点。 (二)理论依据

《课标》倡导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听觉中发现音乐材料,突出音乐特点,在音乐的感受中发掘音乐、分析音乐,从而学会理解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歌曲音乐风格与表现要素的分析:

《北京的桥》是一首具有北京曲艺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一段体结构,2/4拍,五声宫调式。歌曲有两段歌词,第二段后出现具有“尾声”风格的结束句。 (1)曲艺特色节奏——速度变化

“前奏快、演唱慢”是曲艺音乐的重要表现之一,意在展现曲艺音乐的固定前奏及过门,在单弦、鼓曲的绝大部分唱段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北京的桥》紧凑的前奏和相对慢速的演唱,使歌曲一开始便有了京腔京韵的感受。

2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2)装饰音

曲艺音乐唱腔中的韵味儿,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夸张的装饰音来表现的,歌曲《北京的桥》中,采用了大量的装饰音,使得歌曲也具有着曲艺音乐的风格特点。 ①连续的倚音、波音 ② 下滑音

(3)散板

由于曲艺音乐为说唱形式的艺术,因此在演唱中,有大量散板(没有固定节奏节拍)的表现。歌曲《北京的桥》结束句时呈现出自由的、不稳定的节奏,明显呈现出曲艺音乐中散板的风格特点。(此特点并未在乐谱中呈现,在音响中表现突出)

4.上口字

北京曲艺音乐唱腔中,有很大一部分多年形成的固定发音模式,称为上口字。在歌曲《北京的桥》中“地下通道串长街”的“街”字,因为考虑到歌词的合辙押韵,巧妙的采用了曲艺演唱时的上口字,读作“gai”。

2.歌曲情绪情感与相关文化分析:

3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1)北京情

歌曲以北京的桥为题材创作,第一段描绘了北京“古代的桥”,第二段描绘了北京“现代的桥”,两段歌词相互呼应,展现了北京的古往今来,表达了“爱北京”的音乐情感。

(2)桥文化

歌曲中描绘了多座北京的“古桥”与“现代桥”,展现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从高亮桥中“高亮赶水”的传说到现代气息浓郁的三元桥,都在歌中有所涉及。讲述桥文化,也为体验歌曲的情绪情感,起到推进作用。

3.本课涉及的其他相关内容分析: (1)创作者

歌曲词作者为著名词作家阎肃,代表作有《故乡是北京》等;曲作者为作曲家冯世全;演唱者是总政歌舞团歌手蔡国庆。

(2)曲艺唱段技术支持

分析歌曲中的曲艺音乐风格,离不开与曲艺音乐的对比聆听。为了更为清晰的分析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风格,在课程中选用了单弦《北京人》、京韵大鼓《黛玉焚稿》、《丑末寅初》中的三个曲艺音乐片段,用作 “曲艺音乐特色节奏” “上口字”和“装饰音”的风格比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曲艺音乐风格的了解:

4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由于学校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学生对曲艺、京剧音乐等中国传统艺术,有一定的理解程度。

对于曲艺音乐的了解:知道曲艺是说唱艺术,能分辨曲艺音乐中的单弦、鼓曲,知道曲艺与京剧的区别和相关联之处,了解一定的曲艺音乐的风格特点。

学生的基础对本课的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可联想并回忆出曲艺音乐的风格特色,知道曲艺唱段中字的变音演唱称作“上口字”,能分辨前奏到演唱速度的变化,为北京曲艺音乐的特色节奏,知道曲艺音乐中的韵味儿体现,来源于装饰音等。

2.学生对歌曲情绪情感及相关文化的了解:

歌曲中渗透着“爱北京”的音乐情感,授课学生受年龄等因素影响,对于北京的“桥文化”,并不是十分了解。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三元桥和安贞桥等现代建筑非常清楚;对于古桥中的“十七孔桥”“金水桥”“卢沟桥”了解,对“高亮桥”知之甚少。在课程中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讲述了“高亮赶水”的传说故事。

3.学生的演唱能力:

授课学生拥有着曲艺音乐的学习基础,能够演唱单弦、鼓曲中的音乐片段,这就为歌曲的模仿演唱,提供了必要的展现“韵味儿”的条件。但由于歌曲为男声独唱,歌曲的音域范围不适合四年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演唱体验,在教学中进行了升高八度以及bE-A的升调处理。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由于学生对曲艺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已知能力,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演唱等手段,深入体会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风格特点。

(四)技术准备:

1.网络下载《北京的桥》音频、视频。 2.网络下载单弦、京剧散板对比段。 3.用power point制作课件。 4.用mp3ABcut制作对比音频。 (五)教学前期状况、问题及对策:

5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问题:学生对于曲艺音乐有一定了解,但无法自主将歌曲的音乐风格与曲艺音乐相关联,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

对策1:引导学生通过歌词,初步确定音乐的地域风格。 对策2:引导学生发现曲艺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展现与应用。

对策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曲中呈现的曲艺音乐特点,确定歌曲的音乐风格。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风格,乐于参与听辨、演唱等音乐活动,体验“爱北京”的音乐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歌曲,分析歌词,初步了解歌曲内容;聆听音响,自主探究,寻找歌曲中的曲艺元素;对比聆听,模仿演唱,深入体会歌曲京腔京韵的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知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风格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歌曲北京曲艺音乐风格的感知。 教学难点:北京曲艺音乐元素——散板的风格感知。

五、教学过程

(一)体验桥文化 感受北京情

【阶段目标】初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 1.聆听歌曲,交流体会

教师导语:今天咱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桥的歌,从歌曲中,你都收获了什么讯息? 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交流体会

可能发生发的谈话:描写桥的歌、歌曲很欢快、北京有很多桥,歌曲写的是北京的桥,演唱者是蔡国庆……

2.揭示课题,介绍词曲及演唱者

6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师通过图片简要介绍歌曲创作者。

演唱者是总政歌舞团歌手蔡国庆;歌曲词作者为著名词作家阎肃,代表作有《故乡是北京》等;曲作者为作曲家冯世全。

3.分析歌词,了解桥文化,激发北京情

(1) 指导学生观看歌词,观察两段歌词的区别。 预设答案:第一段唱的是北京的古桥,第二段是现代的桥。 (2) 教师演唱桥名的乐句,介绍桥文化

教师通过图片,讲授北京的古桥,介绍学生所不了解的高亮桥故事——高亮赶水。

教师讲述:传说明朝时期龙王打算把北京城的水全部卖掉,燕王朱棣派出小将军高亮追赶龙王,高亮刺破龙王的水搂,把水送回了北京,却被龙王杀害,燕王为了纪念拯救北京的赶水小英雄,修建了高亮桥。

【设计意图】歌词是学生最易捕捉到的“北京风格”元素,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歌词进入新课教学,激发学生“爱北京”的情感体验。

(二)自主探究学习 发掘音乐风格

【阶段目标】感受、寻找歌曲中的北京曲艺音乐元素,解决教学重点。

教师导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乐谱,认真聆听歌曲,看看谁能找到最有特点的音乐讯息。

7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学方法:歌曲中共有四个北京曲艺音乐特色的地方,在课件中设置四个链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聆听观察,任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与学生的交谈,依据学生的发现顺序,展开课程讲解:

1 2 3 4 注:以下顺序不代表课堂教学顺序

【装饰音】

1. 观察乐谱——发现装饰音

教师过渡语:什么艺术形式装饰音用的非常多,是用来展现韵味儿的? 2. 教师演唱——感受曲艺中的装饰音

8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师演唱北京曲艺—京韵大鼓《丑末寅初》的第一句,学生体会装饰音带来的韵味儿展现。

3. 学生演唱——体会装饰音

为适应音域,教师带领学生翻高八度,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带领学生模仿演唱上述乐句。

4. 师生小结,确定风格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得出装饰音的大量使用,是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特点之一。

【上口字】

1. 聆听音响——发现上口字

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响,发现上口字,即“街”读作“gai”。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个乐句中有几个“街”字。

教师过渡语:大家认真看一看,这句中有几个“街”字,都上口了吗?为什么? 预设答案:两个“街”字,没有都按上口字发音来唱。 2. 聆听京韵大鼓——对比上口字

9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师带领学生对比聆听京韵大鼓中的上口字:

“白日里,神魂颠倒情思倦”中的“白”字没有上口,而“樱唇儿崩裂都成了白纸”中的“白”字用了上口字发音,读作“bo”,由此确定,是否使用上口字,是按韵律要求的。

3. 分析音韵——为何用到上口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穿长街”的街字采用上口字发音,是为了合辙押韵。

4. 师生小结,确定风格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得出上口字的使用,是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特点之一。

【曲艺特色节奏风格】 1. 看乐谱听歌曲——寻找速度变化

2. 轻点手听音响——发现速度变化

教师提示语:什么艺术形式为前奏快,演唱慢? 预设答案:曲艺音乐、单弦、鼓曲…… 3. 对比聆听——确定曲艺特色节奏

用轻点手的方式,对比聆听单弦《北京人》的前奏到演唱部分,体会速度及节奏的变化,确定歌曲采用了曲艺特色节奏的表现手法。

4. 师生小结,确定风格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得出曲艺特色节奏的使用,是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特点之一。

10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散板

在学生发现曲艺特色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散板”风格。 教师过渡语:除了前奏到进入演唱时出现了节奏变化,还有其他地方吗? 1. 看乐谱听歌曲——寻找散板

引导学生轻点手,仔细聆听音响,发现从伴唱到尾声乐句时,出现了节奏散乱的特点,发现散板特点。

2. 聆听单弦片段——对比散板风格

用轻点手的方式聆听单弦《北京人》片段,感受散乱的节奏,确定歌曲的散板特点。 3. 再次聆听——体会散板

再次聆听,充分感受散板特点,解决教学难点。 4. 师生小结,确定风格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得出散板风格的使用,是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特点之一。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传统音乐基础,用学生主体、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体会音乐风格的兴趣,更加深刻的体会歌曲京腔京韵的北京曲艺音乐风格特点。

(三)完整聆听歌曲 体验音乐风格

【阶段目标】完整欣赏歌曲,整体感受歌曲京腔京韵的北京曲艺音乐风格。 1. 完整聆听,充分感受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让老师太惊讶了,把表现这首歌的风格特点的地方全找到了。让我们通过视频再来完整感受一下这首具有如此浓郁的北京曲艺音乐风格的歌曲吧!

学生活动:看视频,完整欣赏歌曲。

11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2. 课堂小结,回顾风格特点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从《北京的桥》这首歌曲中都分析出了那些风格元素呢?

学生依次回忆说出本课所学过的北京曲艺音乐元素,教师作总结:

教师总结语:歌曲中的一个个北京曲艺音乐元素,总结形成了能让我们体会到的歌曲风格,再加上描写北京风格的歌词,我们把这种风格,用四个字的词来形容一下,叫做“京腔京韵”。

结束语:同学们,北京正在和你们一样,快乐而飞速的成长着,它爱着你们,也希

12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望你们,永远爱着这座城市。就让我们以老北京的方式,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回见了您内!

【设计意图】回顾课堂,总结课堂,激发学生“爱北京”的情感体验。

六、 学习评价方式:

(一)学生自我过程性评价:

1. 是否能在欣赏中找到并体会出北京曲艺音乐风格的歌曲特色。 2. 根据歌曲的演唱表现,自我判断是否能准确演绎歌曲风格。 (二)学生互评:

学生在聆听同学回答问题或演唱时,评价对方,做到生生互评。 (三)教师评价:

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学习中的大胆尝试和体验,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七、本教学设计与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利用已知,深化引导,自主探究,锁定风格

在设计《北京的桥》这一课程时,教师利用学校的音乐类校本课程——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基础,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寻找音乐中的特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发现歌曲中的音乐特点,由歌词定位北京,再由歌曲中的“装饰音”、“散板”、“曲艺特色节奏”、“上口字”等特点一一罗列,再由教师作为主导,将学生的欣赏方向指向北京曲艺音乐的风格,在整体到分段的聆听中,自主寻找北京曲艺音乐元素,从而确定歌曲的北京曲艺音乐风格。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保持了积极的学习兴趣,还因为积极的参与,拥有了深刻的记忆,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起了积极地作用。

八、教学反思

1.利用地理优势,激发“爱北京”情感:

欣赏课《北京的桥》,将教学的核心定位于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风格以及能够体现音乐风格的音乐表现要素两个内容上。课程中,教师首先利用歌词中“北京”这一地理概念,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北京娃娃爱北京”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师利用学生对传统音乐——京剧、曲艺等艺术的已有知识基础,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13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通过聆听、分析、挖掘歌曲北京曲艺音乐元素,确定音乐风格。

2.利用自主探究方式,发现音乐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将歌曲中自主发掘的“装饰音”、“字音变化”(上口字)、“速度变化”(曲音乐特色节奏)以及“散板”的特点,与传统音乐中的北京曲艺音乐相联系,通过这些特点,发现及确定音乐风格。

3. 不足之处:

“散板”是几乎每一段曲艺音乐中必用的节奏方式,歌曲《北京的桥》在结束句时出现的散板风格比较明显,也是表现歌曲曲艺音乐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散板”的教学应该再深入一些,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这种特殊的节奏表现方式。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