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尊重、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工作,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2、要热爱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3、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普通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有正确认识。形成健康的心量素质。
4、要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并及时进行有效的辅导、教育。
6、在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里行为问题时的救助意识,动员学生到学校心理辅导室接受辅导。
7、在各学科教学中,各教师要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将是评价一节课上得好不好的标准之一。
8、要积极参加每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认真学生有关理论,不断改进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减少心理侵害。
9、各班主任要注意总结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经验,继续撰写好教育论文。论文每学年评选一次,争取优秀论文在省、市、县上进行交流、发表。
10、对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班主任、学校将进行表扬奖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