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移动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林 子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0年第01期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优秀的企业文化将释放出巨大的力量,因而企业文化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相关概念,并提出企业文化与企业责任之间存在同生共进关系的观点。最后结合中国移动企业文化建设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移动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0)02-0045-05
一、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则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
如今社会责任问题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股东利益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职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财富》和《福布斯》等著名商业杂志对企业排名时都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指标[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时代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更具有不可推却的重要责任。只有千千万万个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在生产经营管理进程中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具备坚实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表述:秉持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态,精益求精,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善尽经济责任——尽已之性,以诚信和高道德标准实施公司运营,实践企业和谐发展;善尽社会责任——尽人之性善,以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和扶助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尽环境责任——尽物之性,以资源合理使用和回收再生推动环境和谐发展。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也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殊的经营环境和传统,因此形成各自特定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四个主要特征。企业文化通过观念的整合,达到行为的整合;通过对个体的引导、规范,达到群体的统一、和谐;通过思想的共鸣,达到力量的凝聚;通过精神的内化,达到物质的扩张;通过内部的创新,达到外部的共生。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发挥巨大的影响,对企业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形成、保持和促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凝聚企业的精神力量,建立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系,明确中国移动人的价值观。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突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经过全集团上下反复酝酿和讨论,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企业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其中,核心价值观阐述了“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使命表达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原因;愿景说明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企业在一定阶段内期望达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是形成使命、愿景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源泉,是选择使命、愿景的决定因素;而使命、愿景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领域的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活动中的承载和表现[2]。
二、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建设同生共进
(一)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建设同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建设都统一于企业软实力中
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国际政治问题提出的。约瑟夫·奈把一个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所谓硬实力是指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并凭借这种力量可以直接“强迫和强制”别国屈从于本国的意志的能力,硬实力是迫使别国就范的必要工具;而软实力则是通过其文化、政治价值观产生吸引作用和说服力的能力,是吸引其他国家作为自己盟友和伙伴的“隐性资源”,具有“非强制性”的特征。当用于分析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时,可以把机械设备、厂房、资本、人员、产品、产量、利润等物质基础看作企业的硬实力,凭借这种力量,企业可以直接“强迫和强制”供应商、销售商、竞争对手以至于本企业员工遵从自己的意志。那么,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组织模式、企业形象、信誉、社会责任等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企业文化就可以视作企业的软实力[3]。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企业的主体价值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有关专家甚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见现代企业加强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先进企业文化,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文化支撑。
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样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才有品牌,有责任才有竞争力,有责任才能和谐共赢,有责任才能基业常青。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善尽企业社会责任,是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中国移动自始至终都将产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放在与企业自身成长壮大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企业内部强调社会责任,在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构建企业文化,又以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将两者统一于企业软实力之下,以增强企业软实力为共同目标,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增强服务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履行社会责任与建设企业文化都必须以企业硬实力为依托
物质决定意识,作为企业意识形态的企业文化,其产生必须以企业硬实力为基础。企业只有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才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才能构建起自己的企业文化,也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资源是企业的机械设备、厂房、资本、人员、产品、产量、利润等硬实力资源。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是其经济实力、企业规模、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其文化、意识形态、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吸引力、亲和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硬实力建设结合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理念、价值观、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在企业建设硬实力的行动过程中,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出来。如果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以硬实力建设为依托,而是热衷于提理念、喊口号,那么,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将成为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神秘莫测,无法被广大企业员工理解、接受,也就根本不可能成长壮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企业责任也必须以企业硬实力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履行。以中国移动社会责任的履行实践为例,如果没有强大、先进的网络与设备作为支撑,中国移动无法在灾难来临的危机时刻担负起通信保障的重任,无法在奥运会代表中国实现在移动通信领域“科技奥运”的承诺;无法为全世界最庞大的移动用户群体提供优良、稳定的通信服务;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作为支持,中国移动也无法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此外,中国移动高度重视基站电磁辐射环境问题,在基站建设过程中严格遵照国家环境影响评价规定和相关电磁辐射标准,积极开展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也是以强大的硬件实力作为后盾,才能确保建设一个绿色环保的移动通信网络。
(二)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共进 1.企业文化必须包含承担社会责任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科特说:“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下一个十年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每一个追求发展壮大的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要积极探索和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形成于企业中,作为企业灵魂与标志的文化自然应当包含社会责任的内容。社会责任理念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应当包含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算是完成了企业文化构建的一大步。
企业文化的结构构成中本身就包含了社会责任的内容。企业的宗旨要求为社会提供好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必然反映在文化上,一个企业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愿意和尽己所能努力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也才是一个真正有发展的企业,否则,这个企业必将被社会所抛弃。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与利益的同时要肩负起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两轮驱动下协调发展,要在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中体现和渗透出企业要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时代精神和使命。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内在地表现为企业对员工、股东、经理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外在地表现为企业对消费者、上下游供应商、公众、市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责任。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企业社会属性的高度结合,使得企业的社会属性渗透在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之中,形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注重责任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经营理念超越了经济利益,增加了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通过崇尚伦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维护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达到企业与企业家个人的成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时,企业文化的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也能良好地保证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企业将会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自觉行为,持续坚持,避免了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狭隘地定义为一时的慈善捐款,缺乏制度和系统的规划。
在企业构建自己的核心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将会给企业带来好的声誉和信誉,吸引大量人才,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软实力,以无形的魅力吸引新顾客,保有老顾客,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必须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的落脚点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将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途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加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激励和约束能力、明确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来打造自己的优秀文化,进而将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做出强势品牌。市场经济给企业创造了一个自由配置资源、自主经营的发展环境,但企业仅仅依靠自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完善服务内容、增加创新力度等是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还必须与市场、与社会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融合,履行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竞争力,才能把企业文化落地,将企业文化“物质化”、“现实化”。同时,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并将其内化。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目标过于集中和单一,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偏离道德的轨道,就会扰乱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企业连对社会应负的基本经济责任都承担不起,在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信念的正确引导上更无从谈起。而伴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企业会更加重视人性化和伦理化的经营,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人们的法制观念也会不断加强,道德水平不断提高,这会直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进而实现企业有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方和谐共处。
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履行社会责任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无一不是其“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反过来说,没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社会责任承担,那么中国移动“卓越与责任”就是纸上谈兵,花架子,空中楼阁。正是因为有了切实的行动,责任与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中国移动“文化定责任,责任促文化”的生动实践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论体系中处处可见其“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的崇高要求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和气度。 (一)核心价值观的承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信仰,中国移动以承担责任的胸怀、卓越的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向客户、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社会郑重承诺: 对客户的承诺:作为客户提供卓越品质的移动信息专家。 对投资者的承诺:做最具价值的创造者。
对员工的承诺: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 对合作伙伴的承诺:成为引领产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
对同业者的承诺:成为促进良性竞争、推动共同发展的主导运营商。 对社会的承诺:做优秀企业公民。 (二)企业使命的承诺
中国移动“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企业使命承担着无尚崇高的社会责任。“无限通信”的目标要求中国移动实现“应需而动”,“因需而变”,要求中国移动实现将通信主体从形式和媒介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这就意味着必须拥有提供音视频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力量,为各种形式的信息沟通提供基础性的保障,确保信息交流的实时性、保真性。同时,在未来个人通信新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移动不仅保持自身优良的业绩,还将力促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以开放的姿态,凝聚全行业的力量,将开创新世界的梦想变成现实。
同时,要做信息社会的栋梁,作为行业的引领者而不是跟从者,作为专业技术的首倡者而不是后觉者,不断进行业务和创新对中国移动来说是必需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网络的综合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必需的,如此才能牵引和带动社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成为推进信息社会前进的先锋和主导力量,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桥梁。中国移动注定要承担起“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国移动责无旁贷的历史选择。
(三)企业愿景的承诺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是中国移动内生企业品性的自在要求。中国移动选择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信仰,注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数量的超越,更必须成就品质的铸炼。关注品质、追求品质是中国移动对社会负责、追求卓越的最佳体现方式。
(四)勇挑社会责任重担,践行“卓越”与“责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移动通信责任观的出发点是“诚”。“诚”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双重含义:一为“诚意”,这是中国移动通信履行责任的出发点和驱动力;二为“诚信”,这是中国移动通信履行责任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尽己之性”即追求企业的和谐发展:通过诚信负责的经济行为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力发挥所长,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尽人之性”即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自身追求卓越的同时,协同社会大众发挥所能,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物之性”即追求环境的和谐发展:致力减少自身运作对资源的消耗与环境。
由于篇幅限制,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不能在此一一展示。根据近年中国移动发布的《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企业责任报告》,概括来说,中国移动的近年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1.共荣
中国移动以自身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据专家测算,2003~2005年,中国移动所创造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保持在每年1.1%以上,同期对国民经济总需求的拉动保持在2.2%以上,有效发挥了国有资产对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自2000~2005年,中国移动累计上缴利税1670.08亿元,为各类高水平人才提供了超过3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拉动了产业链上其他各个环节的增长,提供了超过23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中国移动还带动产业链蓬勃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移动为超过3亿的国内客户提供了与发达国家比肩的优质移动通信服务,实现了国有资产迅速壮大,有效带动了产业价值链上下游环节,有力提升了中国信息产业在全球同业格局中的地位,成为打造电信强国的“国家队”。
2006年度,中国移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率达1.29%,同期对国民经济总需求的拉动为1.97%,有效发挥了国有资产对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2007年,中国移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率达1.35%,同期对国民经济总需求的拉动为2.36%。截至2008年9月,中国移动用户数量突破4.53亿,帮助中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7.3%,并有力支持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发展,有效带动了移动通信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国有骨干企业应有的作用。2007年1月,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较同期实现了20%的增长,上缴利税436亿元,创造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超过137万个,对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移动总资产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用户数,突破3.5亿。几年来中国移动平均通话资费下降了一半,有效推动了移动通信的高速普及。中国移动以高效管理和自主创新实现了企业自身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合作伙伴共同成长,为移动通信产业做大、做强,做出了积极贡献。 2.信任
网络覆盖力和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不仅是移动通信运营商为社会发展承担的责任之一,也是考验移动通信运营商实力和服务能力的标志之一。目前,中国移动的网络已经覆盖了中华大地上97%的人口,网络接通率达到95.60%,掉话率仅为0.74%(2006年9月),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优质网络。可靠的网络保障使得中国移动在一系列重要通信保障任务和重大突发事件中,提供了值得信赖的通信保障。据统计,2001~2005年,中国移动共参加2253次重要活动的通信保障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累计出动应急通信车7092台次,出动应急通信保障人员1.4万人次。截至2008年,中国移动累计投入138万人次完成应急通信保障。中国移动以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正一步步建立起移动通信的“生命安全网”。2008年5月,中国移动于第一时间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总计2.862亿元,位居央企首位;2008 年度单位业务量耗电量比2007 年下降1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员工参与志愿活动累计达到103313人次。 3.惠农
为帮助农民、农村、农业通过信息致富,中国移动以“三网惠三农,助建新农村”为指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地区通信基础建设和网络服务促进城乡均衡发展。2004年起中国移动将“村村通电话”工程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累计投资约130亿元,克服重重困难,截至2006年底三年间共为35108个行政村及林牧场新开通了电话,直接提高我国行政村通电话比例5个百分点。中国移动在积极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解决偏远农村地区通信接入问题的同时,通过开发和推广农村信息化应用服务,努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以丰富的信息帮助广大农户走上致富之路。截至2008 年12 月,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农信通”农村用户数超过1248 万户,日均短信发送量为1300 万条,成为广大农民获取涉农信息的重要平台。截止到2008年,中国移动累计投入资金约195 亿元,为超过60000 个偏远村庄新开通移动电话;累计培训3600 名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建成1000 所爱心图书馆,捐赠图书231.7 万册,惠及百万农村中小学生。 2008 年,中国移动实现了扶贫助困活动的系统化、战略化的管理和组织,有效提升了活动成效。2008年,中国温暖“12·1”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首批3603 名艾滋病致孤儿童已获得资助;持续实施“特困单亲母亲安居工程”,解决部分单亲特困母亲居住困难;持续开展“移动送光明”活动,为农村生活困难老人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4.绿色
由中国移动联合手机生产厂家启动的“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就可以说是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迈出了我国回收电子垃圾工作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并且也唤起了更多人的环保意识。目前,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包装”开始进入实质应用阶段,全年新建绿色能源基站2135个,开辟了通信产业“绿色”蓝海;年度召开视频会议超过10000 次,电子渠道业务承载率已经达到44%,有效降低了交通和资源消耗;开发提供了集团客户移动办公、车辆运营监控管理、钻井平台信息管理、电力行业远程抄表等丰富节能信息化应用,助力其他行业节能减排;推广使用环保袋,持续开展“绿箱子”环保计划,累计回收废旧手机及配件达395万件,有效带动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环保事业。2009年11月,为了响应国家节能降耗减排的号召,中国移动承诺以2008年能源消耗为基准,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单位业务量耗电下降20%的目标,实现节约用电118亿度。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节能自愿协议》,这是中国通信业第一份节能自愿协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移动将在国家支持下深入推进“绿色行动计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为通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发起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建立起了覆盖全集团的规范、统一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绩效获得国内外充分肯定:中国移动目前是联合国全球契约正式成员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唯一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企业。同时,中国移动连续两年获得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移动节能减排案例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关注气候变化行动”年度优秀案例;同年,中国移动成为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中国区的首批成员,并获得“2008 年中国绿色IT 行动先锋奖”。 5.奥运
在“科技奥运”的领域中,中国移动为奥运会特别制定了服务北京奥组委、服务公众和新闻媒体的三大类别,共23项产品和解决方案。奥组委可以利用手机版的官方网站,实现奥运理念最广泛、最快捷的传播。利用人员车辆定位调度方案轻松完成大指挥调度工作,观众可以通过智能交通服务、手机地图等获取交通信息,通过小区短信事先获得观看须知等事项参与报道的新闻媒体,可以享受无线宽带方式访问奥运。系统带来的便捷,照片即拍即传和无线视频产品将极大提升新闻工作者工作效率。为推广“人文奥运”理念,中国移动在内部举行“奥运有你更精彩”大型奥运主题活动。集团有近万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征集到5万多条奥运金点子,奥运短信竞猜活动单轮参与人数达到12万左右。如此大的规模, 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所有奥运合作伙伴中开展的规模最大的奥运内部激励活动[5]。
中国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还许许多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援助弱势群体,支持教育发展,关注特殊群体,推动社区成长,“创新”、“消费”……中国移动通信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第四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中国移动通信被上级授予“公益明星企业荣誉”称号;在2005年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表彰大会上,中国移动通信被授予“最佳企业公民”称号;21世纪报系举办的“2005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行为”颁奖典礼上中国移动通信被授予“2005年第二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行为”奖。在不久前中国移动又荣获2007年度“中华社会责任奖”……
2006年1月,中国移动正式向社会发布成立以来的第一份企业责任报告,该报告也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份企业责任报告。中国移动在其企业责任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大建企业责任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组织保障、政策制定、参与吸引、流程规范等内容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保证了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践行能得到长期系统的规范和管理。 四、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移动是中国唯一专注于移动通信运营的运营商,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连续7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180位,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成为连续四年入选《福布斯》“全球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在英国《金融时报》评出的“全球最强势品牌”中排名第四;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的“亚洲品牌500强”中排名第三;在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中国最佳品牌”中排名第一……可以说,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演变的趋势,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移动更需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水平,迎接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可喜的是,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稳妥地开展“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为国有大型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创新思路、积累经验,为打造世界级“电信强国”积聚全力,进一步发挥“生力军”作用。而这恰好也是中国移动社会责任感的最好体现之一。
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中国移动通信秉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以“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为使命,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企业文化保证了中国移动将以关心社会的伟大胸怀坚定不移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心和决心,并使企业为推动全社会的繁荣竭尽全力。而社会责任的丰富实践不仅彰显了中国移动卓越的企业文化,更将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落到实处,放在行动中,让企业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导向等积极作用,为企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责任履行的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生共进,既在重视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构筑有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又以企业的文化去推动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中国移动以文化定责任,以责任促文化,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共建的优秀典范。就像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王建宙总裁说,“集中智慧、共同努力,以积极承担责任为己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自己的责任行为,来铸就一个可以为国家、社会和民族承担更大责任的中国移动!” 参考文献
[1]崔婧.浅谈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J].信息科技,2007,(34). [2]中国移动官方网站.http://www.chinamobile.com.
[3]徐建忠.浅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J].机电信息,2002,(22).
[4]成长、成熟到成功,中国移动发布企业责任报告有感[J].中国电信业,2007,(2). [5]程浩.中国移动完美诠释双重责任[J].数码世界,2008,(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林子(1988- ),男,供职于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