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秋部编版期中复习阅读理解组合训练
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
1.现代文阅读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回去,你曾经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有人作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量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给这篇短文立个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
(2)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例:________再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例:________
(3)大海的“呼吸”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
(4)末段中有“如果”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草
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多彩;不少人爱杨柳,因为杨柳柔美多姿。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的讯息报告给人们。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________用手拨开紧贴着地面的枯草,________可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像针一样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再过些日子,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小草却默默地躺在万花丛中,把终年的积蓄,无私地献给大自然和人们。那绿绿油油、软绵绵的草地,可供孩子们游乐,供大人们休息;那鲜美柔嫩的茎叶,是牛羊虫鸟的美味佳肴。谁不喜欢它的温柔、鲜美?谁不赞美它无私的献身精神?然而,它对人和大自然的要求又是那样的少,它不求良田沃土,也不需要施肥灌溉。不管河边路旁,也不管山坡石缝,________有点儿泥土和不多的水分,它________能生根、抽芽、生长……
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但生命力却是惊人的。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镰刀、锄头把它拦腰斩断,车轮把它碾得粉身碎骨,但是,不用多久,它又从地下倔强地挺起身躯,开始了新的生活。
啊,多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默默无私的献
2
身精神。
(1)从文中摘写出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短文的横线上。
虽然……但是……只要……就……如果……就……
①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________用手拨开紧贴着地面的枯草,________可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像针一样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②不管河边路旁,也不管山坡石缝,________有点儿泥土和不多的水分,它________能生根、抽芽、生长……
(3)谁不喜欢它的温柔,鲜美?(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4)用“________”画出表现小草生命力惊人的语句。
(5)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A.总—分—总B.总—分C.分—总
(6)“我”爱那平凡的小草是因为________。
3.阅读《忆江南》,回答问题
3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A.《赋得古原草离别》B.《登鹳雀楼》C.《静夜思》
(2)“能不忆江南?”是()
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B.风景旧曾谙C.江南好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4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三、文言文阅读
4.课内阅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与日逐走________
②弃其杖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②未至,道渴而死。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四、阅读理解
5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小足球队
我的窗外是一条很小的巷子,在双休日,那里几乎整天传来兴奋的喊叫声和砰砰的踢球声。喊叫声自然是孩子们的。
那天,我走过巷口,突然一个孩子向我脚下扑来,我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扑的是足球。正是夏天,他穿着短衣短裤。地是水泥的,梆梆硬。
小家伙猛扑在地,胳膊居然没有擦破一点皮。
这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我在少年时代热爱的是乒乓球。路口放的是门板搭的简易的乒乓台,连网子也没有,两块砖头上搁一根竹竿,也打得兴致勃勃,也打得喊声四起,也打得不知道吃晚饭。那时候我的乒乓知识不少,懂得谁是一号种子、二号种子,甚至自己也想当“种子”。
我渐渐长大了。乒乓球种子没有当成,却成了一个足球迷。每逢电视转播球赛是一定要看的。我最喜欢看的是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一心盼着中国足球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有时候,我就想,中国足球的希望恐怕要寄托在青少年的身上了。有个成语叫愚公移山,鼓励我们不断努力。所以,看着巷子里的小小足球队,就有了盼头。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
①形容兴头儿很高的样子。________
6
②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3)“乒乓球种子没有当成”的意思是:
4)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五、课外阅读
6.请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稻田卫士”青蛙
青蛙的捕虫能力在动物界中是非常高的。他总喜欢住在稻田、沟渠和池塘的水边,以捕捉各种虫子作为“专门职业”。
有一次上生物课,解剖青蛙。我看见青蛙的腹中有好多没有被消化的虫,数量之多,使我感到惊奇。
为什么青蛙能捕这么多的害虫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抓了只大青蛙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
第一,青蛙有一个“捕虫器”就是它的又长又宽、“丫”字型的舌头,舌头上有大量的黏液。青蛙发现小虫的时候,舌头就从口里迅速翻出,把昆虫粘住卷入口中。
第二,青蛙的眼睛是一对灵敏异常的“巡视器”。当青蛙蹲在草丛中不动时,只要有一只小虫从
7
它眼前飞过,他便能够立刻发觉,并用“捕虫器”很快捉住小虫。
第三,青蛙的口腔上方生有很多细小的牙齿。这些牙不是用来咀嚼食物的,而是“关虫器”。如果青蛙嘴里没有这些“关虫器”,捕住的虫就可能从它的口中逃走。
第四,为了不被其天敌发现,青蛙有一身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护身服”。有些青蛙的体色是黄绿色的,因为它们生活在比较湿润的小河边、草地上;而有些褐色的青蛙则生活在沙滩、土洞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捕虫的效率。
青蛙有这么多的法宝,难怪能捕那么多虫呢。可是一个新问题又闪于我的脑海:青蛙能捕这么多虫,是不是同它的捕虫“战术”有关呢?为了证实我的这个想法,我做了一个试验,发现了青蛙的“战术”——“以静制动”。我把一只大青蛙放在草丛中,它只蹦了几下,就一动不动地蹲在那里。只见他昂着头,鼓着它那圆溜溜的大眼睛,像是全神贯注地盯着一个地方。它在干什么?噢,原来是在静静地等待食物地到来。
青蛙的主要“战术”就是“突然袭击,攻其不备”。当一只小飞虫在草丛中得意洋洋地唱着哼哼曲时,身穿“护身服”、带着“捕虫器”的青蛙,正睁大了眼睛,注视着它。突然间一跃而起,转眼间小飞虫不见了。我真感到诧异,青蛙捕虫的速度快得使我无法看清。
青蛙捕虫的数量十分惊人。每只青蛙每天大约要吃60多只害虫,在春天到秋天的8个月里,一只青蛙就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它为稻谷的茁壮成长、为庄稼的丰收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这可真了不起呀!
青蛙真不愧是“稻田卫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分说“青蛙为什么能捕这么多的害虫”,请概括说明是哪两个方面?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在介绍青蛙的生理特征时,先分别从“捕虫器”、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讲起,最后作结。
3)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三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青蛙是“稻田卫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杨靖宇誓死不降
1938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杨靖宇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在零下40度严寒中,没有一粒粮食,仅仅依靠树皮棉絮和雪水
9
充饥,但是他与600人的日伪军顽强作战,誓死不降。伪排长赵廷喜劝降他:“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杨靖宇平静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
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被敌人包围,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
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1)“惨无人道”的意思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2)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杨靖宇面临的困难主要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宇依然誓死不降,表现了他________的精神。
3)读一读伪排长赵廷喜和杨靖宇的对话,想一想,杨靖宇的行为和下面哪句诗表现的一样?()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人无信不立。
C.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4)想一想,当敌人看到杨靖宇的胃肠里的枯草、树皮和柳絮的时候,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0
5)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有很多坚贞不屈的革命将士。除了本文中写到的杨靖宇之外,你还知道谁?请你写出两个人名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大海的呼吸
(2)设问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列数字
;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3)潮汐
;有节奏,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4)不能删掉。“如果”表示假设,它使句子意思更准确,更生动。
2.(1)
(2);;;
11
(3)
(4)
(5)
(6)
3.(1)C
(2)B
(3)B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本首词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江南的春景,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春天的喜爱、赞美、眷恋之情。可从文中的“忆”“好”两字看出来。
三、文言文阅读
4.(1)赛跑,追赶。;他的,指夸父的。
(2)①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②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
12
③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3)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四、阅读理解
1)兴致勃勃
;愚公移山
2)路口放的是门板搭的简易的乒乓台,连网子也没有,两块砖头上搁一根竹竿,也打得兴致勃勃,也打得喊声四起,也打得不知道吃晚饭。
3)没有成为优秀的乒乓球队员。
4)作者看到巷子里的少年踢足球,就看到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希望。
五、课外阅读
1)有善于捕虫的生理结构;有高超的捕虫“战术”。
2)巡视器关虫器护身器
3)本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例如“每只青蛙每天大约要吃60多只害虫……一万多只害虫。”就是运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3
4)承上启下。
5)青蛙捕虫很多,为庄稼的成长和丰收作出了贡献。
1)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心狠手辣;丧心病狂
2)战士少;严寒;没有粮食;日伪军人数众多;强烈的爱国主义
3)A
4)他们会被杨靖宇坚贞不屈的精神而震惊,不敢相信他竟然靠着这样的东西坚持了这么多天。
5)赵一曼、赵尚志等。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