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务处2018年工作总结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财务处2018年工作总结
财务处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正确领导下,财务处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内涵建设,主动作为,奋力前行,大力开拓筹资渠道,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力推进预算执行,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为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财务服务。现将2018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宣传财经法规,通过财务处网站发布财经政策及解读、召开专题培训会(座谈会)、编制财务制度汇编等方式,大力宣传财经法规和会计业务知识,让老师和学生了解和掌握报销相关规定、流程。彻底改变过去财务人员对来报销的师生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做法,要清楚地告诉我们的师生报销“怎么做才行”。二是继续坚持对非网上报销业务实行集中审批,加快报销审核、制单、支付等财务内部流程,确保报销款项5个工作日内到账。三是出台《安徽工程大学经费审批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经费审批行为,简化经费审批程序,整合原散落在各部门有关管理制度中的经费审批规定,明确经费审批权限和责任。

二、拓展筹资渠道,全力组织收入

(一)最大限度争取财政支持

最大限度做足预算收入,积极与省财政厅、教育厅沟通,将历年非税结余8000万元纳入2018年预算,在省财政日常拨款之外,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1200万元,比去年增加250万元,全部用于教学设备采购。

(二)全力提升存量资金收益,争取银行捐赠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存量资金收益,财务处准确分析学校一定期限内闲置存量资金的规模,认真研究上级关于资金存放管理有关规定,学习借鉴省内外单位资金增值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报经学校同意,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三家商业银行开展定期存款,利率为2.1%-3%,较协定存款增加约500万元利息收益,同时为学校争取三家银行2840万元捐赠,其中:现金捐赠40万元,2800万元资产捐赠用于学校信息化、特色实验室建设。

财务处会同教务处、现代教育中心等部门做好银行捐赠项目的方案论证,协调沟通银行、各项目单位做好项目的立项、采购和实施,助力学校内涵建设,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增光添彩。

(三)服务民生工程,为学校和教职工谋利益

加强与市房屋开发办联系与沟通,动用“润津花园”销售监管账户资金偿还学校本金6337.08万元和利息353.62万元;加强与税务局联系和沟通,基本完成润津花园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节约税款190万元,积极做好项目企业所得税筹划。

三、科学编制预算,强力推进预算执行,加强绩效考核

(一)科学编制学校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

尽最大努力做大预算收入盘子,积极消化历年结余的非税收入;提前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将预算安排同学校的事业计划相结合;将财政拨款资金尽可能用于刚性需求的基本支出,非税收入用于项目支出;对于政府采购项目,充分利用预采购方式以便于提前招标

采购;根据项目性质按比例“拼盘”,使项目财政拨款资金招标采购节余降到最低。

根据上级简政放权有关精神,以及我校推进二级管理的改革思路,在编制2018年校内预算时,创新二级学院经费拨款方式,加大教学实践经费投入,学生实习费由人均150元提高至250元,按定额标准、学生人数等因素建立经费分配模型,合理分配综合业务费、实习费、精神文明建设经费、学生(教育)活动费等,突出学院和部门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二)强力推进政府采购预算执行

进一步完善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有关分管领导具体抓,财务处会同国资处、总务处、后勤服务集团等职能部门主动抓落实,明晰各部门职责,“留痕”关键业务节点,定期填报政府采购统计报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和推进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积极与省财政厅沟通,调整无法执行的预算,充分消化以前年度政府采购项目财政存量资金,最大限度降低财政资金指标被收回的风险。

(三)加大预算执行考评力度

财务处组织对2017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所有项目支出约1亿元进行绩效自评,经过对支出产出、效益及满意度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整体情况较好,综合评价良,但也存在项目制定计划与实施时间滞后,导致项目执行效率不高,大部分项目目标设置较为笼统无法衡量等问题。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实现网上报销移动审批

加强与网上报销系统供应商就移动审批开发对接的沟通和联系,经定向研发、测试、试用,9月正式上线,进一步提高了报销工作效率,方便广大教职工使用网上报销。

(二)校园卡系统全面升级换代

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通力协作配合下,财务处牵头负责,依托银行捐赠,利用暑期1个月的时间,完成校园卡系统全面升级换代,实现移动支付、智能补卡等,校园卡除运用于日常消费外,还广泛运用于多媒体教学、图书借阅、自助打印、座位预约等教学活动。

(三)上线教科研管理平台

在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等部门通力支持和配合下,财务处牵头建设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系统,系统上线后,实现了教务、人事、教务、财务部门、项目所在学院和项目负责人的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极大提高了教科研管理效率和便利化程度。

五、加强内部控制,严控“三公经费”和劳务费

(一)加强财务处内部控制建设

认真执行银行对账单“双签”制度,严格执行大额资金调度制度;严格执行学校与银行业务合作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定期存款合作银行;进一步加强对大额资金支付结算的审查,通过网络验证的方式加强对大额发票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

(二)编制学校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

根据省财政厅、教育厅要求,财务处牵头做好学校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总结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推动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三)修订完善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修订完善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学校经济合同管理体制,简化合同管理流程,提升合同管理工作效率。主动与合同签订职能部门沟通,加强对部门(学院)自行采购合同签订的业务指导,重点加强对重大经济合同的审查,促进合同签订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防范合同风险,避免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四)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和劳务费管理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预算在2017年度基础上进行了再压缩。临时出国经费使用以事定钱,提前申报出国计划,从严控制;严格执行学校公务接待标准和“一票三单”制度。

进一步加强劳务费审核,每季度由财务、人事、监察、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劳务审核小组集中开展劳务费审核,从严控制劳务费发放范围、发放标准和发放规模。

六、紧扣学校重点工作,做好各项专项工作

(一)服务学校本科教学评估

2018年是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之年,财务处高度重视,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压

实工作责任,安排专门预算经费保障本科教学评估。对照教学经费、社会捐赠审核要点,财务处认真研究政策规定,做好有关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全面总结学校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保障工作,确保做到资料翔实,总结有高度,数据有精度,全面、准确反映学校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及社会捐赠情况。

(二)积极迎接省审计厅到我校开展党政同责审计

2018年9月4日,省审计厅到我校开展党政同责审计,现场审计历时近2个月。审计前,财务处认真做好迎接审计各项准备工作,对审计、巡视整改情况进行再次“回头看”,结合校内开展的各类审计提出的问题清单,认真梳理,并进行逐一核实,认真加以整改。审计期间,财务处牵头做好接待审计工作,客观地向审计组介绍有关情况,耐心做好与审计组的沟通、解释工作,及时提供审计组需要的各种资料,做好学校各学院、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为审计组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此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对于审计组提出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推进学校各项财经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七、做好基础会计工作,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一)日常会计核算业务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学校各项财经制度,圆满完成校本级、工会、基建、后勤(含膳食)、科技开发部、教职工住房、校友会、基金会等会计核算工作,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准确完整的编制各类财务报表,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二)做好学宿费等各项非税收入项目的收缴工作

财务处严格执行学宿费等各项收费政策,做好收费公示,实行阳光收费,会同国资处、总务处、后勤服务集团等职能部门做好各类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催缴以及水电费回收工作,保证各项收入款项及时、足额上交,全年累计完成学宿费等各项非税收入1.33亿元,圆满完成年初计划。

过去的一年里,财务处在工作任务重、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全体同志能够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不足,与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2019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财务处将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继续坚持“高效、严谨、创新、服务”的工作理念,全面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强多渠道筹集资源能力,强化绩效评估及运用,不断提升财务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学校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