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侗族人民素有“歌养心、饭养身”之说,由于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许多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优美的歌声代代相传。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侗族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黔东南逐步建立起一系列大歌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和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师的奖励及命名政策,将侗族大歌纳入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发掘、抢救和整理濒临失传的大歌作品,进行文字记载、制作出版物等等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