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产房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
杨兴平,冯迎春,蒋云
(双流正大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21)
摘 要:四川省某规模化养猪场于2012年2月5日至2012年4月20日期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产房仔猪呕吐腹泻,造成数百头仔猪死亡,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该猪场在此期间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防控,最后通过全进全出,严格消毒的管理切断了病源的传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哺乳仔猪;呕吐;腹泻 1 发病情况
四川省某规模化养猪场采取自繁自养模式全程育肥,经产母猪285头,公猪5头,产房2栋,第1栋60个栏位,第2栋30个栏位。2012年2月5日,第1栋产房2头哺乳母猪轻度腹泻,第2天该母猪的哺乳小猪(10日龄)出现呕吐,蛋花样腹泻并迅速波及全群,截止2月26日,共发病43窝,共计仔猪434头,腹泻死亡253头,腹泻死亡率58.3%,10日龄以内仔猪发病率100%。2012年4月20日,第2栋产房一天内4窝哺乳小猪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第2天发病增加至12窝,随后该产房的16窝全部发病,176头发病猪死亡36头。 2 临床症状
大多数哺乳小猪呕吐、蛋花样腹泻、畏寒、打堆、脱水、消瘦,病程2~5天,耐过者后期生长不良。母猪未见明显异常症状,个别哺乳母猪轻微呕吐、腹泻。 3 剖检病变
濒死乳猪胃内有大量乳凝块,胃底充血,小肠菲薄,呈透明状,肠粘膜脱落,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肿大,部分乳猪肾脏有沟回及少量针尖大的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测
采集发病猪的呕吐物及粪便送兽医实验室,RT-PCR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阴性,流行性腹泻病毒为阳性。 5 防治
第一次发生后采取如下措施及结果见表1 。
表1 采取措施及效果
试验发病窝数 窝数 10 4 5
9 4 4 1 3 4 19
死亡头数 67 24 33 7 16 24 106
7日龄以内
死亡率
死亡头数
猪瘟超免 互换小猪 返饲
106 51 65 13 26 55 169
63.2% 47.0% 50.7% 53.8% 61.5% 43.6% 62.7%
47 22 33 7 15 24 77
死亡率 44.3% 43.0% 50.7% 53.8% 57.7% 43.6% 45.6%
7日龄以上 死亡头数 20 2 0 0 1 0 29
死亡率 18.9% 4.0% 0 0 3.8% 0 17.1%
措施 总头数
小猪喂蛋黄 1 母猪喂胎衣 3 换场地 未做处理
5 19
做以上措施时的同时,发病小猪也在自由饮用口服补液盐加多种维生素水及灌喂抗生素或木炭或蒙脱石散。以上措施都不能很好的控制小猪的死亡及后续小猪腹泻的发生。2月5日开始发病,2月19日开始把限位栏临产母猪转入以消毒好的第二栋产房,实行专人专管,不串舍,进出产房换鞋消毒,提高室温到20℃以上。2月20日开始产小猪,以后产的小猪均没有发生腹泻。2月26日把第一栋所有猪转到育肥圈,然后全面清洗消毒圈舍。3月4日转限位栏临产母猪入第一栋产房,也是实行专人专管,进出换鞋消毒,室温提升到20℃以上,以后生的小猪也没有发生腹泻。
第二次腹泻发生在4月20日,腹泻发生后,小猪饮水中加补液盐及多种维生素,再灌喂抗生素,日龄在15天以上的,提前断奶,断奶仔猪2天后粪便恢复正常。这次死亡率比上一次有所降低。发生腹泻后,主要还是考虑对限位栏临产母猪的保护,把临产母猪转入消毒彻底的圈舍,专人专管,以后出生的小猪也不再发生腹泻。 6 体会
6.1 流行性腹泻的发生规律
自从2010年10月各大猪场产房仔猪开始出现剧烈呕吐水泻以来,各大高校及兽药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该病。经过大量病料的实验室检测分析,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另外还有轮状病
毒、博卡病毒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病毒性腹泻。统计四川各大猪场的发病情况发现,这些猪场都是从肥猪舍开始发病,1-2周发展至配怀舍,随后是产房母猪,最后才发展到产房的哺乳仔猪呕吐腹泻。肥猪舍往往先发生可能与目前各猪场肥猪舍硬件设施太差有关,寒冷潮湿的环境是该病的诱因,发病后通过粪便排除大量的病毒,通过器械及人员将病毒携带到其他圈舍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染。腹泻早期的哺乳仔猪携带的病毒量可达105猪感染量(PID)/ml[1],不停的向环境排毒,舍内一旦出现发病猪如果不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将迅速波及全群。一般情况下,散户的发病程度低于规模化猪场,是因为易感动物出现的频率及数量明显少于规模化猪场,规模化猪场每天都有产仔,造成了更快而连续的传播模式。 6.2 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
2010年冬该病席卷全国,导致上1000000的猪只死亡[2]。2011年该病再次来袭,造成的损失不亚于2010年。两次的巨大损失证明爆发该病时,根本没有特效药可治,关键还是预防此后的猪只不再发生。控制传染病的原则: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在发病的初期,仅有一两窝发病可以把病猪淘汰或转移到其他地方饲养,尽早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主要靠严格消毒、全进全出、专人专管、互不串舍的管理来实现。通过免疫接种或反饲等方法是大多数猪场保护易感动物采取的措施。两年的实践证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T/P二联苗在该病的预防上的作用是很微弱的,而反饲的成功取决于感染量是否导致妊娠母猪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如轻微的呕吐或腹泻。 参考文献
[1] 斯特劳, 等. 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81-184.
[2] 富新府, 等. 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2(1):64.
图1 腹泻仔猪表面粘满大量粪便
图3 腹泻导致严重脱水
图5 胃内充满乳凝块
图2 蛋花样粪便
图4 水样腹泻粪便
图6 肾脏针尖大出血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