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道路基层设计为30cm厚C30钢筋混凝土,所有混凝土全部采用中建建材搅拌站的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至路段现场后采用泵车泵运至浇筑地点使用三辊轴摊铺机摊铺的方法施工。
一、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检测→安装模板→钢筋绑扎→混凝土的运输→摊铺→振捣、XXX→接缝处理→拆模养生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根据质量要求验收基层标高与平整度,避免因基层的标高或平整度的不良而影响水泥混凝土面层。
(2)在合格的基层顶面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测量出道路中心线和标高,然后,放出摊铺机两侧的基准线,放线时每5m(弯道段)或10m(直线段)测设一个点,确保标高准确,线形平顺
2、基层检测
路基整理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表面清洁干净,坚实无任何松散材料,压实度、高程、平整度、横坡度等指标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安装模板
基层检验合格后,即可安设模板。模板宜采作钢模,接头处应有牢固拼装配件,装拆应简易。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同。模板两侧铁钎打入基层固定。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板顶面齐平,并应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应与基层顶面紧贴,局部低洼处要事先用水泥砂浆铺平并充分夯实。模板安装完毕后,宜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拆去重新安装。如果正确,则在内侧面均匀涂刷一层隔离剂,以便拆模。
4、钢筋绑扎
本钢筋混凝土基层采用双层双向钢筋,上、下层钢筋全部采用Φ16、Φ18的钢筋,间@15*15cm,事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好,钢筋保护厚度为50mm的请求,上层安装前要用加工好马镫垫起,马镫高度要严格控制以包管上层钢筋不下挠。
5、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采用罐车进行运输,运输过程要控制从开始拌和到浇筑的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如超出规定的时间,则要求拌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剂,并根据运距、气温、风力等情况增加单位用水量,运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坍落
度和均匀性,塌落度控制为18-20cm,如有离析现象,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6、摊铺
混凝土摊铺前,对基层表面要进行全面清扫并适当洒水,使表面湿润,洒水应均匀,不能有未洒到的地段或过湿的地段。混凝土采用三辊轴摊铺机进行摊铺,每幅摊铺以3.78m为宜,摊铺不到地方人工进行摊铺,若因机械故障停机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则必须设置施工缝。
7、振捣、整平
(1)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排机振捣,振捣棒在每处的延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捣棒的挪动间距不大于400mm;至模板边沿的间隔不大于200mm。应制止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靠近模板两侧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边部,重叠不小于5-10cm,谨防漏振。振捣器在每位置振捣的延续时间为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为止。振捣器振捣后由人工用铝合金杆刮平,并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或松动实时进行纠正。
(2)先用磨光机粗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做第二次抹光机精平。粗抹时用包裹铁皮的铝合金杆对混凝土表面
进行拉锯式搓刮,一边横向搓、一边纵向刮移。为避免模板不平或模板接头错位给平整度带来的影响,横向搓刮后还应进行纵向搓刮(搓杆与模板平行搓刮)。搓刮前一定要将模板清理干净。每抹一遍,都得用3m直尺检查,反复多次检查直至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精抹找补应用原浆,不得另拌砂浆,更禁止撒水或水泥粉。
8、接缝处理 9、拆模与养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