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爱站旅游


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的工作刍议

金湖县白马湖小学 郑凤

【摘要】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先队员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文化是由少先队性质所决定的一种教育文化,它可以分为少先队思想文化、组织文化、阵地文化、理论文化和活动文化。少先队离不开活动,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辅导员老师可以从加强少先队文化阵地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文化、校本教研活动文化、节日活动文化、社区活动文化几方面来开展少先队活动文化的建设,更好地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 :少先队 活动文化 建设

构建少先队文化是教育和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少先队文化?少先队文化是由党的先进文化引领的,由少先队员和少先队辅导员为主体创造的,由队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一种教育文化,是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文化。它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及其健康成长的需要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文化突出的表现形式,在多样性、丰富性、传统性的少先队活动的基础上,如何使少先队活动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少先队自身的建设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构筑少先队文化阵地,用多样的途径引导少年儿童

少先队阵地建设为素质教育在小学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一个有机的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少先

队阵地建设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去开展:

(一)、建好队室、队角、队报阵地

毫无疑问,队室、队角、队报是少先队文化的主阵地,它们几乎每天影响着队员们学习、生活,其教育功能非同一般。事实证明,凡是少先队基础建设扎实的学校,队室有档次,队角有特色,队报有质量。因此我们要一如既往按标准建好队室,使它成为队员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的圣殿;继续办好队角、队报,并形成特色,使它更好地服务大家。

(二)、建好队员信箱和心理咨询站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与思想意识会影响到少年儿童的身上,让他们产生困惑;少先队员年龄低,辨别是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容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加上许多队员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想法,这样就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因此少先队文化建设有紧贴队员实际,建好队员信箱、心理咨询站,以取得与广大队员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疏导队员心理问题,真正让队组织成为队员的家,并洋溢出家庭的温馨。

(三)、建好红领巾广播站。

红领巾广播站是宣传学校少先队工作的一个有力窗口,从投稿、选稿到组稿、播音都由少先队员自己承担。各中队的小记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对少先队活动的方方面面及时进行全面的报道,播报校园好人好事、假日小队、中队活动等方面的报道,在校园德育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第二天,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播报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

全校师生精神鼓舞,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队员们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并纷纷表示要为奥运会献一份力。小小广播站,展现了队员们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使队员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发展。

(四)、切实提高报纸的开发、利用价值

每年,我校均订阅不少报纸,让队员阅读。我们新建起了“读报廊”,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管理,每周将学校订阅的《语文报》、《小学生数学报》、《小学生智力开发报》、《小学生汉语拼音报》、《小学生故事报》、《关心下一代周报》等十几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报纸更换上去。现在,“读报廊”成了校园里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的上学、放学,那里都挤满了一只只“小蜜蜂”。

二、加强主题教育活动文化的建设,激发队员的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

以校园为少先队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文化活动,引导少先队员树立远大理想,养成高尚的道德行为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少先队活动文化的内涵。如保护母亲河活动、“爱心传递你我”捐赠互助活动、“我们的祖国礼赞”等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通过读书、演讲、知识竞赛、表演比赛等多种形式,增强少年儿童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再如,每年九月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少先大队可开展以“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一)学唱爱国主义歌曲。把伟大的民族精神同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成长紧密联系起来,激发队员内心的感觉——“中国了不起”的爱国之情。(二)学习中国的骄傲人物。在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含义的领悟下,结合“爱科学月”的活动,向“了不起的中国人”——袁隆平、王选,航天飞人杨利伟等人物学习,培养队

员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和“中国,了不起”的爱国热情。(三)动手实践比赛。让队员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真正含义,激发队员的创新欲望,指导队员学习和掌握创新的方法,争当“了不起的中国人”。以这三个系列活动,激发队员的爱国情感,民族之情,使活动的教育目的落到实处。

三、以校本课程为依托,拓展少先队活动领域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条件、学生需要而自主开设的独具特色的课程,她无疑为少先队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以科研为龙头,带动少先队工作创新,全面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把队会、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融为一体,指导中队辅导员开发、统筹安排、规划内容,做到人员保证、时间保证、内容保证,扎扎实实搞好班队会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并积极在校内开展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等一系列“六学会”评比活动,探索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已经开展的“热爱集体生活”先进个人、班级评比大大提高了队员们的集体生活、自主生活能力。不限于教室、学校,经常指导队员到校外参观、采访、调查,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将收集的信息记录在队员自己的“采蜜本”上,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小组间相互交流,用收获卡、采访卡、小论文、小调查报告、实践活动系列橱窗等形式展示出来,队员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探究的过程

少先队工作重在队员的体验,以此为载体,结合校本课程,让队员选择多样的探究、实践方

式,使队员们的探究、动手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有所获益。如:校本课程探究《水污染状况的调查》,队员不仅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同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五(1)中队的队员,在查找水污染资料时,为了捕捉一个街头河道被垃圾堵塞的镜头,顾不上刺鼻的臭味、飞舞的苍蝇,淌过污浊的河水,拍下了一组组水污染的特写镜头,并通过展示,让全镇人民都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迫切性。透过队员这种“敬业”的精神,我们从另一层面看到了探究性开放型体验活动能够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激情,就让他们真正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在广博的大自然中再次寻找自身能力的

四、加强节日活动文化建设,丰富生活,感悟生活,洗涤心灵。

节日是队员们最向往的快乐时刻,目前,国内外的各个重大节日屈指算来有188个之多,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少先队中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就有了相当的“市场”。当然,我们不能将所有节日都用来开展活动,以最具人气和队员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为主,以激发队员的兴趣,增长见识,丰富其精神世界,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是少先队组织“节日”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以深受学生喜爱的“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为核心,开展多姿多彩的学生活动。“艺术节”中可以开展歌唱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摄影比赛以及队员的其它艺术作品展示等活动等;“体育节”中可以组织趣味游戏活动、小型运动会、棋类比赛、球类比赛等活动;“读书节”中可以组织队员读名著、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学写读书笔记等;“科技节”可以组织小发明展示、科技知识手抄报展评、科技创新点子征集、自然知识竞赛等等。

当然,在开展这些活动时也要考虑到以下三方面:(1)这些活动的选择与设立要充分考虑学

校和队员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工作,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2)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要紧跟时代步伐,使之始终充满新颖性和时代感。我们不能把那些陈旧的东西翻来复去的重复多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用更新的观念和理念来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发展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3)要把这些深受队员喜爱的活动作为相对稳定的学校传统活动来开展,增强少先队工作的计划性与系统性,避免活动开展中的随意性或虎头蛇尾等现象的出现。

(二)、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活动,营造各具特色的节日文化。

现在每个月都有许多的节日、纪念日,有些是国际性的,有些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大事件纪念。对于这些许多队员们知之甚少,有些甚至从未涉及过,而这些节日、纪念日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却是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极好内容。如香港回归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世界环境日、八•一、中秋节、重阳节、母亲节、春节等。学校少先大队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给队员一些信息和思想的启迪,也可以有意识的让他们去体验一下,如母亲节送妈妈一份礼物;春节有礼貌的给长辈拜年;重阳节为老人送去祝福;环境日义务清扫垃圾等等,让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由心而发“节日到了,我该这样做”,从中体会和感受节日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教育魅力,回归传统与现代节日相互融合的人文性,促进队员身心的健康成长。

五、开展社区活动文化的建设,为队员创设实践和体验的舞台。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开展社区活动是补充学校少先队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是少先队活动文化的重要体现。在社区中可以建立少先队活动阵地,这样有利于将学校教育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校内少先队工作通过社区少先队的活动形式和教育内容以及阵地的利用得以向社会延伸和拓展,同时还有利于少先队组织的优良作风传播到社会并服务于社会,最终形成学校和社区少先队工作全面活跃。

(一)、挖掘社区内的各种教育手段,形成教育合力。要充分运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要注重挖掘社区的各种力量,不失时机地为队员创设受教育的机会。队员们在以“小主人”的身份广泛开展活动的同时,可以请社区的领导来学校为队员们做“少先队员应如何为社区做贡献”的专题报告,引导队员把单纯的玩向更高层面延伸,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体验出自己在社区中的所作所为是一种主人翁责任意识的表现。还可以充分调动队员的家庭关系网,可以聘请那些学问深、阅历广、有一技之长且愿意为队员服务的有识之士,作为临时辅导员,队员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

(二)、树立队员的“小主人”意识,通过服务性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做到敬老爱老、热爱劳动、热爱家庭;也可以开展讨论:我们少先队员在社区可以做些什么?从而引导他们开展社区公益活动——组成服务小队、护绿小队、爱心小队等“假日小队”,开展清洁社区主要街道、打扫楼道卫生、植树绿化,以及为孤寡老人、病残人士送温暖活动,培养少年儿童从小学会关怀他人、爱护他人。通过这些社区服务活动,教育队员把这些小事当作一种责任来对待,让少先队员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一道风景线。对于社区来说,这支力量是强大的;对于学校来说,这是教育的成功和教育目的的显现。

(三)、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集体的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社区也应为队员创造一个集体,让他们置身于这个集体中巩固、深化和发展在学校表现出的各种良好品质。这个集体以居住地近为原则,不分年级自愿组合,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可以是“读书活动”——依托社区的活动场地,开设“阅读室”,在少先队员中组织“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可以是“宣传活动”——利用社区宣传栏、信箱,通过板报等,向社区宣传现代文明意识,共创安全文明小区,共建和谐社区,倡导社区文明新风;可以是“体育活动”,——利用社区的健身场所,可以组织跳绳比赛、游艺活动等,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组织家庭体育比赛,让家长参与其中,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当然,这些活动要充分与社区的相关单位协调好之后才能正常开展。

以上这一切,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显示了社区教育的特殊功能,既丰富了队员的校外生活,又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增长才智、体验欢乐。因此,在社区构建少先队的活动文化教育阵地,将由过去的少先队组织“唱独角戏”转变为全社会“跳集体舞”的局面,更加丰富少先队的活动文化建设,从而形成全社会来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是多元素的一项工程。在内容上它需要不断的补充和更新观念,体现时代性;在形式上它需要不断的改进,体现创新的特点。如何做的更好将是我们更进一步值得研究、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社区活动文化建设上应有更为广泛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学》 劳凯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寻求学校德育新定位》 王殿卿 黄秀清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3.《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 王铁军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