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检查规范
1、 目的:
建立PCB外观检验标准,为生产过程的作业以及产品质量保证提供指导。
2、 适用范畴:
2.1 本标准通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的PCB 的外观检验〔在无专门规定的情形外〕。包括公司内部生产和发外加工的产品。
2.2 专门规定是指:因零件的特性,或其它专门需求,PCB 的标准可加以适当修订,
其有效性应超越通用型的外观标准。
3、 定义:
3.1 标准
【允收标准】:允收标准为包括理想状况、允收状况、拒收状况等三种状况。
【理想状况】:此组装情形接近理想与完美之组装结果。能有良好组装可靠度,判定为理想状况。
【允收状况】:此组装情形未符合接近理想状况,但能坚持组装可靠度故视为合格状况,判定为允收状况。
【拒收状况】:此组装情形未能符合标准,其有可能阻碍产品的功能性,因此基于外观因素,判定
为拒收状况。
3.2 缺点定义
【致命缺点】:指缺点足以造成人体或机器产生损害,或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缺点,称为致命缺点,以CR 表示。
【要紧缺点】:指缺点对制品之实质功能上已失去有用性或造成可靠度降低,产品损坏、功能不良称为要紧缺点,以MA 表示。
【次要缺点】:系指单位缺点之使用性能,实质上并无降低事实上用性,且仍能达到所期望目的,一样为外观或机构组装上之差异,以MI 表示。
3.3 焊锡性名词说明与定义:
【沾锡】:指焊锡沾覆于被焊物表面,沾锡角愈小表示焊锡性愈良好。
【沾锡角】被焊物表面与熔融焊锡相互接触之各接线所包围之角度(如附件),一样为液体表面与其它被焊体或液体之界面,此角度愈小代表焊锡性愈好。
【不沾锡】被焊物表面无法良好附着焊锡,现在沾锡角大于90 度。
【缩 锡】 (De-Wetting)原本沾锡之焊锡缩回。有时会残留极薄之焊锡膜,随着焊锡回缩,沾锡角那么增大。
【焊锡性】熔融焊锡附着于被焊物上之表面特性。
4、 引用文件
IPC-A-610D 机板组装国际规范
5、 工作程序和要求
5.1 检验环境预备
5.1.1 照明:室内照明 800LUX 以上,必要时以三倍以上〔含〕放大照灯检验确认;
5.1.2 ESD 防护:凡接触PCB板及器件必需配带良好静电防护措施(配带洁净手套与防静电手环接上静电接地线);
5.1.3 检验前需先确认所使用工作平台清洁。
5.2 假设有外观标准争议时,由技术部说明与核判是否允收。
5.3 涉及功能性问题时,由技术部分析缘故与责任单位,并于修理后由技术部复判外观是否允收。
6、 附录:
沾锡性判定图示:
沾锡:系焊锡粘覆与被焊物表面,沾锡角越小表示焊锡性越好;
沾锡角:如图,角度越小表示焊锡性越好;
不粘锡:被焊物表面无法良好的附着焊锡,现在焊锡角度大于90度;
缩锡:原本粘锡之焊锡缩回,随着焊锡回缩,焊锡角增大;
焊锡性:熔融焊锡附着与被焊物上的表面特性;
芯片对准度〔X方向〕:
芯片对准度〔Y方向〕:
圆筒形器件对准度:
鸥翼器件脚面对准度:
鸥翼器件脚趾对准度:
鸥翼器件脚跟对准度:
型脚器件对准度:
J
鸥翼脚面焊点最小量:
鸥翼脚面焊点最大量:
鸥翼脚跟焊点最小量:
型接脚器件焊点最小量:
J
型接脚器件焊点最大量:
J
芯片状器件最小焊点:
芯片状器件最大焊点:
焊
锡性问题〔锡珠、锡渣〕:
卧式器件组装方向与极性:
立式器件组装方向与极性:
器件脚长度标准:
卧式器件〔R、L、C〕浮件与倾斜:
立式器件浮件:
机构零件浮件:
机构零件组装外观〔1〕:
机构零件组装外观〔2〕:
零件脚折脚、未入孔、未出孔:
零件脚与线路间距:
零件破旧〔1〕:
零件破旧〔2〕:
零件破旧〔3〕:
器件表面孔填锡与切面焊锡性标准〔1〕:
器件表面孔填锡与切面焊锡性标准〔2〕:
焊锡面焊锡性标准:
焊锡性问题〔空焊、锡珠、锡渣、锡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