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营养与健康选修课论文

食品营养与健康选修课论文

来源:爱站旅游


天津科技大学

《食品营养与健康》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的题目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其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学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海洋科学 学号: 10051208 姓名: 倪少成

1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主要是在转基因食品及其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方面上展开,并且讨论了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及现状,最后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基因工程 转基因 食品 安全 健康 营养

2

目 录

1 前言 ································ 4 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 5 3 转基因食品 ····························· 6 3.1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 6 3.2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特点 ························ 6 3.3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 7 3.4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 8 4 各个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态度 ·················· 9 5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 ························ 10 6 参考文献 ······························ 11

3

前 言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对我们来说真的是越来越重要了。面对现在社会的各种食物,已不是以前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了,各种多样化的食物不断涌现,而人们也开始出现各种困惑。

有句古话叫做“穷思变富思康”,经济快速地发展,人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生活再也不是吃饱穿暖就行了,而是开始考虑怎么吃才健康,怎么吃才能最大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随着科学家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基因工程已经被运用到食物中了,那么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呢?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本文以简单浅显的文字讲述了这些让人们担忧的科学名词,或许人们的生活也会有进一步地发展提高。

4

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它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在发现并逐渐加深了基因工程的研究后,基因工程开始广泛地运用在生产生活中。如在农牧业、食品工业上,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培养优产、高质、抗性好的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在基因环境保护上,基因工程做成的DNA探针能够十分灵敏地检测环境中的、细菌等污染,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指示生物能十分灵敏地反映环境污染的情况,却不易因环境污染而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在医药卫生上,微生物生长迅速,容易控制,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若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内,让它们产生相应的药物,不但能解决产量问题,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如此可见,基因工程对我们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

5

3 转基因食品

3.1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食物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可是到底吃什么是健康的呢?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也不管我们是不是了解,我们已经或正在把转基因食品吃进肚子里。虽然我国国内尚没有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生产,但近几年我国大量从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那么究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呢?转基因生物是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从不同生物中分离或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在体外进行酶切和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整合、表达,并能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过程将外源基因遗传给后代。若转基因的受体为植物称为转基因植物;若受体为农作物称为转基因作物;若受体为动物则称为转基因动物。由转基因生物生产的供人类食用的产品称为转基因食品或基因改良食品 。目前,作为食品的转基因生物以转基因植物为主。转基因植物目前主要应用于农业和医药领域,农业领域主要是向农作物转入各种有用基因,特别是抗有害生物(病原体、害虫、杂草等)、抗逆境(干旱、盐碱、寒冷、炎热等)、增进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光和效率等方面的基因,获得符合人类目标的新种质,培育出新品种;医药领域主要是利用转基因植物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及医用蛋白等。

我国已种的转基因农作物有:(主食类)水稻、玉米、大豆、豇豆;(蔬菜类)西红柿、茄子、土豆、胡萝卜、油菜、甜菜、生菜、甜椒、辣椒;(水果类)樱桃、甘蔗、甘蓝、苹果、猕猴桃、葡萄、柑橘、草莓、梨。另外,转基因食品还包括用转基因作物加工成的食用油、饼干、蛋白质、饮料、膨化食品、糖果及果冻。食用转基因饲料长成的猪、牛、羊等也在其中。

3.2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特点

一、种类越来越多

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即转基因烟草于1983年问世。1986年,首次批准了进入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植物——抗虫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从1987年~1999年,仅美国批准进行大田试验的转基因植物就达4779项,自第1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至今,科学家们已在200多种植物中实现了基因转移,创造出了具有丰产、优质、抗病虫、抗除草剂、抗旱、抗寒、抗盐碱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这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如水稻、大豆、小麦等)、经济作物(如棉花、向日葵等)、蔬菜(如番茄、黄瓜、甘蓝、胡萝卜、茄子等)、瓜果(如苹果、核桃、草莓、香蕉等)、牧草、花卉及杨树等造林树种。

二、商品化速度明显加快

6

1994年,第1个转基因植物产品——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Flavr Savr”获美国农业部(USˉDA)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进入市场。至2001年11月,各国正式批准的各类转基因植物达127个品种(系),仅美国和加拿大就超过90个品种。其中大部分转基因植物与杂草及病虫的防治有关。1996年以来,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种植面积直线上升。1996年为170万km 2 ,1997年猛增至1100万km 2 ,1998年达2780万km 2 ,比上年翻了一番。1999年全球共有12个国家(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中国、澳大利亚、南非、墨西哥、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种植了7种主要商品化转基因植物(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西葫芦和番木瓜),总面积达3990万km 2 。到2001年全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总面积达到了5260万km 2 ,开创了农业新技术推广面积突破5000万km 2 的新纪元。自1996~2001年的6年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种植面积增加了30倍之多。我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较早的国家,从1994年首次商品化种植抗黄瓜花叶病毒的黄瓜和抗烟草花叶病毒双价的转基因烟草,此后转基因植物研究及商品化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从1997~1999年,有4种(棉花、番茄、甜椒、矮牵牛)26项转基因产品已获准我国安全性审批,其中抗虫类16项,抗病毒类9项,改良品质类1项。我国2001年仅国产Bt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超过60万km 2 ,是继美国之后独立自主研制成Bt抗虫棉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又一主要国家。

开发具有特殊营养品质和保健作用的转基因作物以生产“功能食品”,这将对食品加工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其生产出更多的高附加值食品,扩大消费者的效益群体。如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维生素含量的研究已在包括番茄、水果和蔬菜等作物中进行。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培育无过敏原的植物食品。Nakamura等成功地获得了过敏蛋白明显减少的转基因水稻 。另外,无籽果实具有品质好、口味好、易加工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采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无籽果实近年来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例如,通过单性结实基因的导入,调控生长素或细胞毒素基因特异表达和“终止子”技术的运用,已成功的获得无籽果实,这将有利于提高果蔬产品的市场价值。目前转基因食品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中,它可以为人们提供质量更高、营养成份搭配更合理的膳食。

3.2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既然世界各国都大量生产转基因食品,那么转基因食品一定有其自身的有点。一、对健康有保障。比如说,抗虫的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就会减少玉米身上的伤口,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就不能去侵犯它,这就减少了微生物侵害的几率,对我们的健康是一个保障。二、拥有我们自身不能合成的营养素。和非转基因相比,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尤其是未来一些转基因食品,增加了一些我们所需要的

7

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很多是我们身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对我们大有好处。三、减少了农药残留。在抗虫或者抗病的转基因作物,栽培和种植的时候,可以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残留。

在我们的传统食物中,很多都能够导致过敏,比如花生、面粉、大豆、牛奶、鸡蛋、海鲜等等。转基因作物开发中的规则之一就是避免从这些可能含有过敏原的物种中寻找被转基因。而且,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很容易地跟踪它会不会引起过敏。而那些“传统育种技术”,比如诱导突变筛选,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让农作物发生基因突变的。这样产生的突变基因是未知的,我们很难跟踪它表达出来的蛋白质,也就无法知道它是否会引起过敏。从这个角度来说,转基因的作物是要更加安全的

3.2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每个事物都有双面性,转基因食品有这么多优点,那缺点应该也不少。 转基因食品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很多国家开始反对转基因食品。2010年2月,深受转基因作物其害的印度中止了世界第一批转基因茄子的推广。 日本由于公众的反对,对转基因作物慎重对待。2006年8月,日本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大米。而俄罗斯每年都会由基因安全研究会发布很多关于转基因产品潜在危险的报告和论文。美国也减缓了展开对国内小麦主粮的商业化步伐。但是中国却对转基因食品持开放的态度,给转基因水稻颁布了安全证书,转基因大米流落到人们的餐桌。

那么转基因食品到底有什么危害呢?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危害:1、引起跨物种感染,使人类感染动物的疾病,引发严重后果。2、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比如:日本曾经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肌痛、麻痹、神经问题、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怕光、消瘦。后查明是一种转基因食品引起的。3、对人体健康和生殖系统的伤害:转基因食品可能会使人体生长缓慢,使人身材矮小;含有的激素,会导致人体生殖器官异常,并损害免疫系统。4、转基因可能会使食物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5、可能会引起人体对原来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欧洲人喜欢吃薯条,转基因薯条导致很多人出现皮肤过敏。6、可能培养出抗生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出现无法治疗的严重疾病。对生态系统的危害:转基因食品是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人为使之在生存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必将使自然生存法则时效性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且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更是不可逆转。

8

4 各个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态度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转基因研究的国家,也是最早将转基因产品商业化及收益颇多的国家,现已成为转基因农产品最大的生产与出口国。在美国市场上转基因产品已接近4000种(包括婴儿食品在内),占市场流通农产品的60%,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美国的大豆90%以上为转基因大豆,玉米、小麦等作物中超过50%为转基因作物。可以说,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早已大行其道,消费者对不断推出的新食品也习以为常。但欧洲的反应却有些不同,欧盟成员国认为转基因食品应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尚短,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明。特别是在英国,抵制输入基因工程粮食、种子和加工食品,反对进行基因工程作物的田间试验,他们的这些民间运动十分活跃,并颇具社会影响力,如阻止装载基因工程粮食和种子的货轮靠岸,焚烧进口的基因工程粮食,甚至捣毁基因工程作物试验田等。

欧洲议会于1997年5月通过了《新食品规程》的决议,规定欧盟国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要有基因改良体(GMO)的标签,包括所有转基因食品或含有转基因成份的食品。标签内容应包括:①GMO的来源;②过敏性;③伦理学考虑;④不同于传统食品(成分、营养价值、效果等)。1998年1月又增补了标签指南,规定来自于转基因豆类和玉米的食品必须标签。否则,象比萨饼等外卖快餐将被处以高达5000英镑的罚款。总之,美欧之间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的立场不同:欧洲国家认为,只要不能否认其危险性,就应该限制;美国则主张,只要在科学上无法证明它有危险性,就不应该限制。

发展中国家也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国(除中国外还有阿根廷、巴西、埃及和印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转基因食品不是奢侈品,而是一个生存问题,认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发展农业将成为解决吃饭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中国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认识比较模糊,多数人不知道转基因食品为何物。广州市统计局2001年做的1次调查表明:大部分被访问者对转基因食品认识不多,有3成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可能有副作用,超过7成的被访问者认为应该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立法做出相应规范。被调查市民的反应,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老百姓对转基因食品的不了解,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加强对转基因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9

并通过立法对该种技术和食品做出说明和标注。

转基因产品对人体的危害目前还只是一种推测,世界各国通行的办法是对转基因商品实行标识制度,让消费者自行选择。各国在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法规和管理方面的差异较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制定各自的管理法规,负责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

5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

基因技术是一项投入和产出都十分巨大的高新技术, 有着巨大的知识价值和经济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 基因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很多争议, 但这并不影响转基因食品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基因食品不断问世, 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可以预计, 转基因食品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 并将成为21 世纪人类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条重要途经。

21 世纪生物技术的特点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环保化和国际化, 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化, 实现产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合一。世界各国都把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研究确定为21 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毫无疑问, 现代生物技术将为农业带来新的绿色革命, 给人们带来更丰富、更有利于健康、更富有营养的食品, 将为人类的衣食住行和保健发挥无穷的力量。

10

6 参考文献

[1] 杨凤华.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J].中华医药杂志 2000年5月第4卷第5期 [2] 曾北危.转基因生物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3] 薛达元.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 [4] 邹克琴.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