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不叮ET2_ 多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或者处于特定的公共环境中,对视觉景 观进行陈述,体现出强烈的叙事作用与视觉表达功能。建筑的内 外墙、大堂、门厅等处都是创作浮雕壁画的最佳场所。浮雕壁画 成为空间序列的重要因素,能更好地呈现建筑序列的起端、过渡 点以及高潮等,而其中的装饰成本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 摘要:对比霍去病基石雕马形象与现实马的形 口 象,可以发现它们的形象差异较大,霍去病墓石雕马形 象并不追求逼真酷肖的效果,变化较显著。文章以东西 方不同视角解读石雕马的抽象性,即石雕马具有的抽象 性的西方解读:层次丰富,简洁概括,音乐般的节奏感中 郝 秀 日日 以装饰性为主的浮雕壁画在构成形式上具有一定抽象性,其 从唯美的角度对建筑环境进行协调,能实现对空间环境的装饰与 美化。一些浮雕壁画作品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性、哲理性以及新观 洋溢着浪漫自信之美;石雕马具有的中国传统写意的抽 象性解读:千古神韵、气魄雄大、深沉感人之个性关。 关键词:霍去病墓石雕马形象东西方视角抽象性 念,已经上升到审美的更高层次,这也是浮雕壁画发展的必然趋 势。转义、隐喻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设计者应该考虑 到,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当代浮雕壁画产生了一些改变,具有雄 霍去病墓石雕马形象与现实马(图1)的形 象差异较大,它并不追求逼真酷肖的效果,变化 较显著。与同时期金属工艺、陶俑中马的形象相 厚的生命力。如,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题材、反映基层人 民社会生活的大型浮雕壁画具有强烈的主题特征,同时也富有感 召力与震撼力。以我国实际国情为出发点,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 青年一代提倡、追求的目标,引导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构建和谐社 会,建设强大的国家。 因此,设计者在创作中也要注重对这些内 容的表达,促进主题性、纪念性浮雕壁画的发展,引发浮雕壁画的 比,鎏金马(图2)、陶俑马(图3、4)更写实,注重 塑造,接近马的自然形,石雕马的形体更具概括 性,使用的艺术语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意味。以下 笔者以东西方不同视角解读石雕马的抽象性。 一、石雕马具有的抽象性的西方解读 故事化、叙事化发展高潮,实现艺术形式的又一次创新发展。 以西方视角解读石雕马的抽象性:层次丰 富,简洁概括,音乐般的节奏感中洋溢着浪漫自 信之美。 结语 随着当前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各种艺术表达方法相互渗 透,实现了艺术发展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涉及市政建设、装饰装 第一,点、线、面与构成的节奏感:线条有的 圆润,有的锐利,有的刚硬,有的绵长,每一根线 条都在诉说着一种内在的美和意味;形体整体浑 厚饱满,有的局部呈方硬扁平状。不同形式的线 修、环境改造等诸多方面,同时也对创作浮雕壁画提出更多要求, 丰富了艺术形式、拓展了语言空间,为浮雕壁画的长远发展奠定 了坚实基础,更利于浮雕壁画实践价值的实现,对艺术表现形式 的丰富具有深远意义。 注释: 条、不同感觉的形体组合起来,带给人音乐般的 节奏美感。 第二,材料与肌理:历经2000余年沧桑的花 岗岩石具有坚硬致密的材质之美,颗粒均匀的石 质肌理独具纹理之美,明亮雅致、光泽温和。 第三,空间与透视:整个造型浑然一体,形体 ①刘承香,阮双琛,胡学娟等.基于浮雕处理的红外数字图像鉴伪技术 研究.激光与红外,2007(6). ②王松,李著文,于金辉.利用拓片恢复汉画像的浮雕效果.计算机辅助 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 1(5). 霍去病墓石雕马形象的抽象性探析 塑造饱满厚重,局部空间处理巧妙,如《跃马》(图 ③熊洁.穿越・行走的空间——浮雕壁画四维空间意识探析.装饰,201 0 (5). 5)的脖颈及胸腹前小空间的处理,《马踏匈奴》中 的马(图6)巧妙地占满空间,以实指虚、虚实相生。 第四,光影与运动:石雕马浑厚饱满的造型特点决定了观 赏者能在不同光线下产生不同的形象感受。晴天,造型受日光 照射,明暗对比强烈,显得特别厚重方硬,线刻清晰、力度感强; 阴天,造型圆润柔和,质感丰富,层次分明。 第五,笔触:或错落,或流畅,或古拙的雕凿痕迹中流露出 人文气息。 ④贾刚强,王锐明.浮雕艺术的科学性思考.成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6). ⑤姚莉芳.走近残垣读古风恒韵——亚述浮雕壁画造型艺术浅谈.福 建艺术,2006(1). ( 郑以墨.五代王处直墓壁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艺术系) 第六,符号:如马鞍、马镫的表现,毛发的处理都体现出极 编辑王旭 简的符号意味。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