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郭壁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刍议

郭壁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刍议

来源:爱站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15期 V0I_33 No.15 2 0 0 7年5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 兀瓜E May.2007 ・45・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5—0045—02 郭壁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刍议 赵志芳 摘要:为了对郭壁古村落进行科学有效的整体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分析了古村传统文化及空间特色,确定了保护范 围和保护对象,制定了保护管理条例,确保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与郭壁古村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规划,资源效益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异彩纷呈、 集中,整体风貌保存较好,空间格局较为完整的区域。这不仅包 群星璀璨,已越来越为海内外各界人士交口赞誉。中国传统村落 括古建筑本身,还包括构成村落空间格局的街市空间及主要传统 从表象到内涵,从本体到外延,从单栋建筑到整个古村落,都是独 街巷,还有构成街巷的围墙、古井、庭院、古木绿化等要素。 树一帜、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 重点保护区按点、线、面结合的保护原则进行保护。 优秀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已成为一种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建类型,并 点——以保护确定的重要古建筑作为重点保护区中的点的 列为历史文化遗产而加以保护。就我国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 保护。 护单位看,属于古村民居或民居性的古建筑就占有相当大的比 线——以古村落的街市空间及主要传统街巷空间作为重点 重。当今世界对历史文化古村给予了高度重视。山西省晋城市沁 保护区中的线性空间保护。街市空间及古街巷应保持原有的空 水县就保存着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山村——郭壁古村落。2004年, 间尺度;地面铺砌应恢复传统特色,采用条石和条砖等体现古村 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落特色的材料铺砌;古街巷及其两侧居住建筑要求保持原有古民 为了对郭壁古村落进行科学有效的整体保护与开发利用,在 居的特色。 大量详细实地调研和已有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古村传统文化 面——以点和线形成的区域作为重点保护区中的面的保护。 及空间特色,确定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制定保护管理条例,确保 2)一般保护区。包括古村落边界以及视线所达的特定范围 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与郭壁古村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内的场地及设施。具体来说就是以保护区边界为准向四周扩展 1 郭壁古村落现状分析 50 m的范围。古今风貌并存和新老建筑杂陈是一般保护区内的 郭壁古村落是山西省东南部沁河流域面积最大,历史悠久, 显著特征和突出问题。在这一地段使近年改建、扩建、插建的新 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最具典型的古代贸易集镇。这里土地肥沃、 建筑在体量、尺度、色彩、符号上尽量能与古村落、古民居保持一 民风纯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代文人辈出、异域商贾云集,古 致,以相似的建筑语言达到与传统对话的目的。 渡口、古驿站、古典商号驿道遗迹可寻。更为珍贵的是首次在该 3)风貌过渡区。在一般保护区外围,向北至窦庄;向南至新 古村落发现了行宫建筑群及行宫、前宫、后宫和泰山庙等珍贵文 村南部;向东至阳端公路;向西至侯月铁路,该区是古村落主景观 物建筑。这些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承下来的信 系统中的重要背景。过渡区范围内应保护现有的自然地形、地 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生活与理想的见证。各国人民越来越认识 貌,同时努力恢复古村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关系;建筑在可能 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 的情况下,尽量与传统建筑在形式和色彩等方面取得协调。对不 产。为子孙后代妥善地保护它们是当代人共同的责任,必须真实 符合要求的原有建筑,适当加以整治改造。 而完整地把它们所传承的历史信息传下去。而包含有大量古民 2.2分期保护 居及附属公共建筑的古村落作为历代人民集中生活、劳作的场 实施方案分为近、远两期,近期以修缮濒危古建筑为主,可以 所,传承了其生活的方式与理想,是人们解读历史文化传统的生 使其历史面貌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近期保护完成之后,在条件 动教材,更需要加以精心保护。 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远期周边环境的整治,以维护古建筑所需 2保护规划 的优美环境。 郭壁古村落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旧的村落结 近期保护:拟在对古村落内部古建筑进行重点维护的同时, 构已被打破,但新的、合理的结构尚未完善,其面貌不可避免地呈 以创造美好景观为主要目的,整修古村落空间及界面,清理保护 现出新老并存的现象。在古村落中,无序的改建、扩建、新建导致 区环境,其中重点应放在古村落濒危古建筑上。与此同时,拟拆 了原有古村落肌理的丧失。但“新”与“旧”均既成事实,抢救和保 除古村落内现有破坏景观的厕所,在古村落内部新建仿古新水冲 护残存的历史环境和地段也不能无视已存在的新建筑和新的现 公厕,其体量不须很大而位置适中,并且要兼顾景观与使用需求。 代空间结构,二者需要“整合”,再创造的“新建筑必须对原先存在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要通过生态措施与修筑堤坝相结合手段来阻 的空问状态要正式的相呼应”。这不仅包括“老房子”,还包括已 止滑坡对古村落日益严重的威胁。 成事实的“新建筑”,要尽可能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对整体性原则作 远期保护:拟使包括控制区与协调区在内的环境得以整治, 新的追求,使郭壁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保护现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对与古村落景观不协调的建筑需进 2.1保护范围 行整改,主要控制高度、体积、色彩、轮廓、材料等。逐步整治古村 1)重点保护区。在保护中将重点保护区定义为古建筑相对 落四周的自然地貌及人工景观,大力植树造林,铺整路面,清理本 收稿日期:2007—02—05 作者简介:赵志芳(1977一),女,助教。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6・ 第33卷第15期 2 0 0 7年5月 SHANXI ARCHITECrURE 山 西 建 筑 VoI.33No.15 May. 2007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5.0046—03 农村发展与规划对策的探讨 董艳平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指导之下,以长治地区新农村规划建设为例,分析了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农 村发展对策与空间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发展经济、村庄整治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方法,从而为新农村的建 设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村庄发展,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TU982.2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农业和 文献标识码:A 中央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 农民一直是中央政府政策制定的重点领域之一。2005年5月,胡 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 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6月温家宝总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对中国的农村 理提出“建设新农村,改变一些地方村容村貌差的状况”;2005年 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 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为新农村建设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明确了方向。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 1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 1)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了方向。 区内的垃圾场并严禁乱倒垃圾,在保护区外设立集中垃圾站。 人们认为对于传统村落的关注不仅在于保护文物建筑本身 和其所属的环境及文化特质,更要强调发挥文物的资源效益。现 3合理利用 3.1传统集镇风貌展示区 传统集镇风貌展示区拟恢复传统商业街并保留其步行方式, 商业街以曲折的形式配合部分开敞空间和过街楼的设置,同时向 王家胡同以西延伸直至青缃里(凤凰双展翅)为结束构成与之垂 直的又一次轴心,突出了其曲径幽深的空间形象与繁华热闹的生 活场景。 3.2汕地园林区 山地园林区以新建山地园林为核心,用以整合北部传统集镇 存中国传统村落具有双重性。传统村落既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 个历史遗存,更是亿万人民的居住现实,是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这一方面使得古村落的传统建筑带有文物的性质和文化价值,理 应注意保护和保存,而另一方面却因为过去形成的居住模式和今 天的生活需求和实际状况产生了种种矛盾冲突而必须加以更新 改造。因此本次规划力求通过对郭壁古村落传统建筑及其所处 环境的整合,不仅保护了文物建筑与其所属环境的整体性,还兼 顾了其合理利用。在对文物建筑保持尊重的前提下对其环境进 行了谨慎的设计,从而营造了统一而丰富的村落景观。只有这样 风貌展示区和南部官商隐逸宅邸区的关系,该花园位于古村落中 才能使传统村落具有适应现代各种需要的能力,使其深深嵌入民 部山地上,园中水面并不太大,但密植奇花异草,并依山进行树木 族和地域的整个文化复合体的价值网络中,并在其中获得发展。 艺术种植,因地制宜地点缀松柏等常绿的树种以衬托古村落的自 然山水气氛,使之成为游客与居民共享的休闲场所,同时也以其 山地园林的独特风格成为一个独立的景点。 参考文献: [1]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 版社.2004. 3.3官商隐逸宅邸区 官商隐逸宅邸区以原有南北向古街为基础,结合以村口、北 门遗址、观音阁、北门上、关帝庙遗址、南门遗址等节点,以张、赵 民宅群与泰山庙、行宫阁为两条次轴心,从而构成空间开合有致、 景观良好的南部官商隐逸宅邸片区。 . [2]吴晓勤.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 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3]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7. [4]朱向东,赵志芳.谈赵树理故居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J].山西 4结语 . 建筑,2004,30(13):13—14.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uobi ancient village ZHAO Zhi-fang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gener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ing utilization of Guobi ancient village,it comprehensive anal- yses the traditional c ̄ture and spacil f ̄ture,fiaxes the pmtecting scope and target,makes a pmtecting management regulation,SO aS tO an— sure the favorable execution of protctieng work and suits the development of Guobi ancient village. Key words:ancient villge,pmteacting planning,resource benefits 收稿日期:2007—01—10 作者简介:董艳平(1975.),女,助教,注册规划师,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系,山西太原0300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