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爱站旅游
案 例 AN LI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韩 菁

摘要:通过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分析,从生存需要、积累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就业的需要方面,阐述大学生的就创业能力、现状及原因,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复杂的工程,进一步阐释我们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优劣势,明确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拟就合理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对策;建议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创业方面凸显的优势主要包括他们思维活跃度高,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就创业热情度较高,创新意识较为明显;大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认知和实践,已经具备了一定能力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此外,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通过互联网知识的渗透,能很快地学习并掌握全新领域的知识,善于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尤其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据统计,我国创业者的技能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指数,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70%,创业成功率只有2-3%。研究显示,大学生创业能力集体处于中下水平,同时,大学生创业能力在学校类型、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专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生毕竟处于相对封闭的大学校园中,接受的是书本知识而并不是实践能力,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囿于社会经验、社会阅历的束缚,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进程中步履维艰。再加上资金受限、贷款手续繁琐等原因,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仍然困难重重,劣势也较为明显,经过笔者调研总结出如下方面:

(一)创业观念模糊,缺乏创新精神

由于观念及历史原因,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创业指导思想,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和认知都较为落后。在客观层面上,因为经验、技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为淡薄,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难以预测的外部环境。

(二)创业课程缺乏,注重教材教师

据调研结果显示,高校的创业指导课程目标不明确,内容与实际脱离,目前的创业指导课程大多数是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知识,师生在课堂上并未体现互动,学生主体思想并不突出,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难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三)创业师资薄弱,影响创业指导

据调研,由于创业人才的匮乏,高校的创业指导老师主要来源于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一线的教师,或者是直接从事学生工作管理的指导老师,上述老师均没有经历过创业实践,也没有系统接受过创业指导的培训,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意识,所以在具体的指导实践中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创业氛围不浓,监管力度不够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企业制度、人事制度、投资制度、信贷方面的政策配套,并且社会的负面评价引导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只注重毕业生就业,护士创业教育。传统的思想观点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求稳、怕风险的思想仍然存在。缺乏企业与社会以及政府层面的评价监管体系,各种创业指导活动得不到及时科学的评价和反馈,不利于指导的规范运行和发展。

三、培育大学生创业者的意义

(一)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工作质量

据统计,2016年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2016

134

现代国企研究 2016. 10(下)

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平稳放缓,岗位需求人数相对有限。化解就业困难的举措之一便是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二)创业带动创新学习,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指标。积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形成创业创新的意识,并且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加强实践的操作与锻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三)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

学生在求职经历中,往往缺乏的便是实践经验,所以创业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专业竞赛活动、赴企业实践、加强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将理论项目转化为应用项目,从研究转化为实践,把学和研向产转化,从而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四)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帮扶大学生创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手头的闲散资金和一些企业的盈余资金逐渐增多。我国是一个重储蓄、轻消费的国家,很多的闲散资金缺乏正当使用,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社会上的无处可投的社会闲散资金达到上万亿元,通过整合上述社会资源,建立全国的大学生创业资源联盟,可以在这些已有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创业的客观需求,建立一批受学生欢迎的大学生示范创业园、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实现双赢、多赢的效果。

四、合理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一)建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组建一支合理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吸收有利于创业务实经验的企业家走进高校,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做到校内外师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积极鼓励校内教师深入企业,到企业锻炼和实践,学习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实务知识,并且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和教师应鼓励其创业实践,在创业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学生在创业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和学习创业的知识。

(二)完善整合教学培养方案与创业教育资源

传统的教学培养方案中应结合创业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创业教育内容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结合方式。总体而言,创业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在课程实施上,可以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从初级到高级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这些基本理论课程内容可以充分地和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课程结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2]叶文振.大学生创业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作者简介:韩菁,女,工学学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