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之教学改革

浅谈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之教学改革

来源:爱站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堕 塾 No.8 TIME EDUCATION August 2008 浅谈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之教学改革 魏军 摘要:本文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曲式与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3 应试教育 教学改革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81(2008)08—0073—01 《曲式与作品分析》最初是专业音乐院校作曲技术理论基础 课题时,笔者选择的作品是《梁祝》,但并不是先让学生欣赏小提 琴协奏曲,而是让他们欣赏了香港音乐动画片版的《梁祝》。对于 他们来说,他们或许知道《梁祝》,但并不能理解这部作品所要表 现的音乐内涵。他们更熟悉的是动画片里面分别为祝英台、梁山 泊、马文才配音的明星萧雅轩、刘若英、吴宗宪。从他们熟悉喜爱 的演员吸引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关注.通过动画片中深情并茂的 故事情节以及经典的《梁祝》主旋律,让学生从最初的不理解到 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了深入的理解。再让他们来欣赏小提琴协 奏曲作品。在欣赏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对照乐谱,边听边讲解,再 课,随着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设立音乐专业。这门课程已成为综 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掌握分析乐曲 的必要知识和技能l1l在包括《曲式与作品分析》在内的一些大学 音乐专业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一致认为《曲 式与作品分析》是最难掌握的,那么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不同的层面与学生交换知识信息,让其 在一种相对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内自动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就 是当务之急了。 《曲式与作品分析》要学好的前提之一就是学生要掌握好在 通过这一作品展开来讲授《奏鸣曲式》的内容,这样让学生在理 此之前所学的《乐理》和《和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基础课程。 而任课的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应确切了解学生对这些课程的知识 掌握情况,从而找出最薄弱的环节,对症下药。在第一次课上,除 了让学生正确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 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尤其是克服他们的畏难情绪。因为除了老 师了解学生外.学生在上课前也会用他们的方法去了解老师,最 快捷的手段就是从高年纪同学那里去打听老师的情况和该课程 的通过率。如果信息的反馈给他们的是:《曲式与作品分析》是最 难掌握,任课教师非常严格,那无疑会让他们多少产生一些恐惧 感。教师首先就要介绍这门课程的基本情况.并向他们剖析前几 届学生未能顺利通过的原因,让他们接受正确的学习观念:只要 解了作品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势必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正确学习,还要 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关注,在分析音乐作品时。首先要了 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这就与《音乐史学》有着直 接的联系。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相关的史学知识,还可 以布置有关课题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讨论。比如分析舒曼的钢琴 曲《儿童情景》之前,先布置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舒曼以及这首 作品创作的有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舒曼的音乐创作与 克拉拉”的命题分别进行讨论,再在下次课上让每组选一个代表 来发言。通过这种形式开始让学生对原本并不感兴趣的史学重 新产生兴趣,在讨论中有教师对讨论的课题再进行延伸,在对舒 掌握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方法就不存在 通不通过的问题。接下来,就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一些比较轻松的 话题入手。如在介绍完何为《曲式与作品分析》以后,可以告诉大 曼音乐作品的特点进行总结时,自然要涉及到《音乐欣赏》学科 的内容,而在进行具体的曲式结构分析时需要分析调性和主要 和声,还有对作品中音乐术语的理解这些都直接牵涉到《乐理》、 《和声》学科的内容。 加快构建符合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要求的《曲式与作 品分析》课程,是全面实施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和历史使命。在这门课程教学改革 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时刻注意平时的教学效果,在讲授《曲 式与作品分析》音乐专业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学 家历史给世人开了一个玩笑,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后再娓娓到 来:我们将要分析的那些音乐作品的作曲家们在他们创作的时 候并没有去遵循我们现在的曲式规律,象我们所熟悉贝多芬32 首奏鸣曲、李斯特的交响诗等,这些曲式名称都是后人将前人的 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找到这些共同的规律,这样才有了 大家较为头疼的《曲式与作品分析》,如果他们不是那么勤奋,我 们就不用为此烦恼了。通过这些既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得到一定 程度的释放,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促进他们的主体意识,即他们学 习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 而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接受教师传输的专业知识,是至关 业《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改革是整个音乐基础课程的深入改 革的重要环节,涉及到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课程 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改革,这门课程还有待教师们在前人积 累下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努力创新,培养出二十一 世纪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重要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音乐学习一定要具 备两个条件.即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学习能力较差可以通过后 天的努力来弥补,但是学习动机则要看学生的爱好、习惯和态度 了。现在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是八十年代后出生 的,绝大部分都是独身子女,这一群体相对而言更有个性,由于 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万般宠爱的环境中几乎未受过什么挫折。 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在讲课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接受挫折教育。 老师在授课时除了指出学生的薄弱点,关键是在解决的过程中 【1】陈玉丹主编.音乐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ft.出版社, 2003.4.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以前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而在现在 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学习中配合老师和学习小组的成员门 一【3】郭声健著.音乐教育论『M1.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 作者简介:魏军江汉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湖北武汉430056 起弥补这些知识盲点。弥补了以前的薄弱环节,在讲授新课时 要注意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讲“奏呜曲式”这一新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