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的OTO混合式教学课堂——基于番茄钟教学法
卿玲丽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OTO(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得到飞快的发展,而如何打造高效的OTO混合式的教学课堂,成为了目前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研究OTO混合教学课堂时引入了番茄钟教学法,即将番茄工作法运用到OTO混合教学课堂中来以求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分析了OTO混合式教学课堂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将番茄钟教学法运用到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课堂中的设计与实施;最后得出通过OTO混合式教学课堂的运用,学生的成绩以及满意度均得到了提升,以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番茄钟教学法;OTO混合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3-0346-02
一、打造OTO混合式教学课堂的必要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尽管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但学生主动交流的积极性并不高,学生通常在被动状态下以消极的态度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由于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并不突出。在线教学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设置小组讨论活动等,还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参与在线活动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也由于师生无法实现面对面交流,没有学习氛围,而且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无法立即为学生做出解答。OTO混合教学模式便是在这一背景条件下出现的,它实现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有效弥补了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教学质量。教师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更适宜的教学方式,其实现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寻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动画、微课、教学案例、试题等,从而积极参与讨论、自主学习等。教师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后,通过线下课堂为学生讲解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学生也可以在线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都可以进行有效沟通。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能够灵活掌握重难点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教学质量随之得到改善,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
番茄法则概念最早源于意大利,由意大利人Staffan Noeteberg在1992年所提出。番茄法则最早作为厨房中的计时工具而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Staffan Noeteberg上大学时的学习效率非常低,完不成作业,学习效果差,他非常的苦恼,正在这时候,他注意到一个红色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响铃的东西,即厨房定时器,由于厨房定时器外部形状与“番茄”非常相似,所以将其称之为番茄法则。随后,番茄法则开始出现在工作中,人们将其称之为番茄工作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微观时间管理法,其比GTD(Getting Things Done)法更加容易操作且简单。一般工作着明确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后便设定番茄时间,在规定的25分钟时间之内不能做任何与完成工作任务毫无关联的事情,全部心思必须放在工作任务上,当番茄时钟响起后,可以休息五分钟,每完成4个番茄时段后可以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番茄工作法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使参与者获得显著的成功体验。番茄工作法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创新使用番茄工作法将将一堂OTO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时间45分钟划分为几个间断的模块,以提高学生使用上课的效率与热情,以提高学生上课的专注力,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效果。
(二)课堂设计与实施
第一步,教师要从课程大纲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制定基本的教学计划,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整理,将线上讲授知识点和线下讲授知识点区分清楚,从而确定出适合采用混合教学的知识。接下来,教师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教学材料,这一过程也被称之为“软件”建设。完整的授课单元由以下部分组成:PPT案例、微课视频、章节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重难点知识、活动主题、在线测试试题等。
二、OTO混合式教学课堂设计——基于番茄钟教学法
本文对于OTO混合式教学课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基于番茄钟的教学法来打造高效课堂。利用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来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热情与质量。
(一)番茄法则
图1 番茄工作法流程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46
文化视野
表1 基于番茄钟教学法的OTO混合教学课堂实施效果
项目期末平均成绩课堂优秀率课堂满意度
传统课堂76.322.8%81.6%
OTO混合式教学课堂
82.334.5%97.8%
上升效果26分11.7%16.2%
第二步,教师在上课之前将零碎的教学资源以及各种教学任务、素材等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然后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能力向学生收集发布学习任务以及各种学习资源,学生一一查看学习内容,并将线上教学资源下载保存,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积累经验值,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将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提交给教师。教师从线上平台后台进入,查看学生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效果,及时关注进度较慢以及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当教师发现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差而导致学习进度慢时,要特殊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知识不足的问题,当发现学生对学习具有厌烦情绪时,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要共同探讨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发现问题后还要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积极加入到学习中。学生一旦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并无法解答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布在答疑讨论区,请同学以及教师一起来解决问题。
第三步,来到课堂中,教师主要使用番茄钟教学法来设计整堂课,将45分钟的课堂设计为3个10分钟讲课时间、1个5分钟的练习、1个5分钟课堂讨论、1个5分钟的课堂小测试,实现教学环节立体推进,具体设计流程如下图2所示:
其中,一方面,教师讲课的3个10分钟,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如启发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研讨式教学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基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结果。教师在讲课时间不仅要总结教学内容,还要针对自主学习中暴露出的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不仅要掌握重难点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课堂的3个5分钟的课堂,则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可以进行在线测试、定时测验、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查看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为学生解答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很明显,通过利用时间管理工具,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利用手机参与互动,完成学习任务,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转移到学习中,而学生看手机玩游戏的习惯也转变为利用手机参与互动讨论的习惯,课堂时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第四步,课后,教师布置在线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学知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发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试题,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生活实践、社会热点、历史故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三、基于番茄钟教学法的OTO混合式教学课堂实施效果
文章基于时下流行的番茄工作法,结合OTO混合教学课堂模式,基本实现了课堂时间管理、学生任务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在经过一年多的课程实践运用后,通过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平均分为82.3分,优秀率达到34.5%,他们的平均分数比没有实施OT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绩高出6分,优秀率也提升了11.7%,并且第一次出现了未挂科的学生。与此同时,也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共143名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学生满意率高达97.8%,而传统课堂满意率为81.6%.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番茄钟教学法在OTO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确实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说明该方法下的OTO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学习的思维,是今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1]程旺开,李囡囡.基于云班课的OTO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 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4):927-933.
[2]Staffan Noteberg.番茄工作法图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3]朱斌.基于番茄法则的时间管理APP软件开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7,17(1):11-14.
[4]马超,曾红,王宏祥.OTO混合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OTO混合实验教学模式研究,2019,38(5):185-189.
作者简介:卿玲丽(1985-),女,湖南娄底人,讲师,硕士,就职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主要从事税务会计与税法研究。
图2 番茄钟教学法设计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