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

1.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 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3.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与探究法、材料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指南针的视频)

导语:同学们,在刚才看到的视频当中提到了那项发明?(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那其它三项发明是什么呢?那些出现在宋元时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时空,走进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新课学习】: 活动与探究

一、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一)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出示自学提示: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发明:北宋时_____发明,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影响: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发明: (1)战国时期,人们制成“_____”,应用:北宋时,开始用于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_____事业。_____时,广泛指南仪器。(2)_____时,制成了指南针。 用于航海,并由_________传入欧洲。 意义:为后来___________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火药 发明:由我国古代炼丹家发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明,_________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记载。 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应用:_____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上。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洲社会的变革。 争。 传播: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______________。 四大发明的意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依据课本知识和自学提示,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来

介绍这三项发明的概况; 分以下各组: 活字印刷术组 指南针组 火药组 综合组

展示反馈:

过渡:这三项发明在那些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学以致用:

材料一: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

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

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 材料二:出示图片新航路开辟、攻占巴士底狱、文艺复兴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拓展延伸: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世界对我们中国的肯定,那么在现今社会,这些发明在那些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呢?

学生活动:

思考:四大发明在现今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总结: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科技成就,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推动知识的迅速传播与增加,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过渡: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科技发明影响深远,那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传播出去的呢?

学生回答:对外交通(海上.陆上)引出下文 二.宋元时期的对外交通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简介:

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陆路交通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海路交通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人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阅读教材P62-63,结合课本第64页,完成课后活动的第2小题: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 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 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过渡:在宋元时期的对外交通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并且比前代有了更大的进步,那么在现今社会对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视程度如何呢?

其实在现今社会,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那个时期的对外交通,现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那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个资料。

拓展资料:出示一带一路的资料“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AOR;或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

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三.拓展延伸

教师提问:如果当时,我们的国家就是科技发明再强盛也不外传会有今天的辉煌成果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回答:略

同学们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但是给我们留下的是宝贵的财富。我们的祖先就能想到那么的长远,何况我们生活在现今美好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相信祖国一定会建设得更加富强,担子需要你们扛上。

总结:老师送大家一句话:英国作家马尔顿曾经说过:“具有伟大的梦想,加上坚强的决心和付出努力的奋斗,才会有惊人的成就!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四、 课堂检测 【基础过关】

1.报载,月球上共计有14个以中国的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这14个人名和地名包括蔡伦、祖冲之、李白、毕昇、瓷都景德镇等。毕昇入选的理由是( )

A.主持修建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 C.推算圆周率数值 D.发明活字印刷术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

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只要原因是( )

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术的革新

4.右下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图标,与图标上方“司南”有关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B.火药 C.指南针D.印刷术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6.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 图二: 图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1-5DDDCC 6.

(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

(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为欧洲的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任意答两点即可)

五、板书设计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科技发明 指南针 火药

陆上丝绸之路及驿站制度

发达的中外交通

海上丝绸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