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和初次体验有趣算式规律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它与以往教材安排不同的是把认识乘法结合律放在学生自主探索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逐步发现乘法计算中的特殊现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会用字母来表示,在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回顾整个课堂,感触很深。我能很好地运用导学练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比较活跃,能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对本节课反思如下:
1、导入比较精彩。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我说:“我们师生来个比赛好不好?”听到这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好”。课堂气氛一下就调动起来,同学们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我立即出示几道题,很快的就说出了得数,学生看到老师算的这样快很吃惊,也很好奇。在学生诧异之际我出示了课题,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会算的向老师一样快。然后很自然的就导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以师生比赛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小组学习比较到位。导学练模式重在小组学习,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目标。首先我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说:“这是老师在课下搭成的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老师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吗?”然后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组内交流算法,第一次进行小组自学。通过观察这些不同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进行了第二次小组学习。我以(3×5)×4=3×(5×4)为例,等式两边有什么异同时,我又让小组观察研究:在举例验证时我让每个人举一个例子,小组交流,看看有什么发现。通过几次小组学习,调动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把黑板让给学生。黑板不只是老师的舞台,更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黑板交给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我让各组的代表一边说想法,一边板书算法,学生非常愿意展示自己,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语言流利,板书工整。在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为学生今后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进行相互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很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4、注重渗透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对于结合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学习形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由浅入深,从直观到规律,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足之处:
1、练习量不够。由于在交流时没有控制好时间,导致交流的时间过长,习题没有完成,学生没有更好的进行巩固理解。
2、学生交流时间过长。课堂交流环节,学生积极踊跃,我忍心打消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索性让学生一一汇报展示,结果浪费很多时间。这一环节,想法一样的我可以让学生口头复述,不用一一板书,回升一些时间的。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mL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mL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把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大约在( )。
A.50cm3 以上,60 cm3 以下 B.30 cm以上,40 cm 以下 C.40 cm3 以上,50 cm3 以下
2.1000+999-998-997+996+…+104+103-102-101=( ) A.225
B.900
C.1000
D.4000
3
3
3.循环小数8.1503503……它的小数部分第100位数字是( )。 A.1
B.3
C.5
D.0
4.如下图,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结果指针( )停在阴影部分。
A.一定
B.不可能
C.很可能
5.在100g盐水中含盐20g,盐和水的比是( )。 A.1:3
B.1:4
C.1:5
D.1:6
6.一杯糖水,糖与水的质量比是1:14,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 A.1:7 7.
B.1:14
C.1:28
171×÷=( ) 78417A. B.1
218C.1
1 2,一件亏了
D.1
8.商店里以同样的价格卖出了两件大衣,其中一件赚了A.赚了
B.亏了
,总体来讲这家商店是( )
C.不赚也不亏 D.无法确定
9.一个梯形的上底是a,下底是b,a除b等于9,如果将上底再延长24cm,恰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则( )
A.原来梯形的下底是27cm,上底是3cm。 B.原来梯形的下底是30cm,上底是3cm。 C.原来梯形的下底是270mm,上底是30mm。 D.以上都不对
10.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的比是3:2,它们的体积比是6:5,圆柱和圆锥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
A.8:5 B.5:8 C.15:8 D.8:15
二、填空题
11.分母为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8,约分后是,这个分数
原来是.
12.用一根长18.84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13.将下图中的硬纸板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以做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A面所对的那个面是字母(_____)。
14.在横线上填上“>”“<”“=”。
4分________ 400秒 1900千克________1吨90千克 4千米________3500米 2厘米5毫米________25毫米 15.2,4,6,8,…,98,100,这50个偶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_____.
16.妈妈买了8支铅笔,给小华5支,小美3支,小华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小美拿了这些铅笔的 ________。(填分数)
17.已知a、b都是自然数,且a÷b=12,那么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 ①a ②b ③12 ④ab.
=18.20÷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
64 =50%=
200
19.毕业考试的考场按学生准考证号码编排。每30人一个考场,即1~30号在第一考场,31~60号在第二考场,依此类推,准考证号是186号,应该在第(_____)考场。
20.做一根圆柱形通风管,长2米,管口半径5厘米,至少需要_____平方米铁皮. 三、判断题
21.平政小学六年级有50人,今天到校50人,出勤率是50%。 (____) 22.
和
比较大小时用两个分母的积作公分母比较简便。(_____)
23.表示某地一年中12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_______) 24.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半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______) 25.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____) 四、作图题
26.在方格纸上按以下要求画出图形B和图形C。
(1)以直线MN为对称轴画图出图形A的对称图形B。
(2)将图形B向右平移4格,再以O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五、解答题
27.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8.李明明用15分钟完成组装四驱车成体的一部分工作,还有 分钟?
没有完成,他组装一部完整的车要多少
29.如图1所示,大小两个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请在图2中用阴影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不一定是三角形,可以是任意的多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图1中的阴影面积.
30.某校有一幢三层的教学楼,每层有5个教室,有这些教室里放了360盆花,平均每个教室放多少盆花? 31.甲乙两数的和是253,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乙数相等,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32.一件“鹿王”羊绒衫原价630元,现在商场打六折销售,这件羊绒衫现在卖多少元?
33.北京和南京大约相距1050km,一辆快车和一辆动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动车与快车的速度比是5∶2,求动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六、计算题 34.(1)(2)
(3)120÷[45×(1-
)]
(4)25%×1.17+25%×2.83 35.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5.09-(0.09+1.23) (2)7.21+5.6+4.4+2.1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B B B A B A B 二、填空题 11.
6 4212.26 13.D
14.< > > = 15.426
16. 17.②
18.40;0.5;3;8;100 19.七 20.628 三、判断题 21.错误 22.错误 23.√ 24.× 25.正确 四、作图题
26.
(1)、(2)见上图
五、解答题 27.92m 28.45分钟
2
29.
30.24盆 31.23;230 32.378元 33.250km 六、计算题 34.45;
1 ;24;1 835.(1)3.77(2)20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一列数1,2,2,3,3,3,4,4,4,4,….中的第35个数为( ) A.6
B.7
C.8
D.无答案
2.下列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2
3.已知m是真分数,那么m与2m的大小关系是( ) A.m2>2m B.m2=2m C.m<2m D.不能确定
4.下面物体中,( )的形状是圆柱。
2
A. B. C. D.
5.下面是甲、乙两个班男、女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班的人数一样多 B.乙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40%
C.甲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D.甲班的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的女生多 6.下图中,BC的长度是6厘米,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 )厘米。
A.3厘米 B.4厘米 C.6厘米 D.12厘米
7.下面各组中的线段,可以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A.2cm,6cm,6cm
B.5cm,2cm,2cm
C.3cm,3cm,6cm
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和h米,如果高增高1米,体积增加( ) A.ab
B.abh
C.ab (h+1)
吨,每小时碾米( )吨。 B.
C.
D.bh
9.一台碾米机 小时碾米 A.
10.7个点可以连( )条线段. A.7 二、填空题
11.一个半圆的周长是25.7分米,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12.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________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3.四个房间,每个房间不少于2人,任何三个房间里的人数不少于8人,这四个房间至少有_____人. 14.2019年小学毕业考试前夕,某校按学生准考证的号码编排、布置考场。每25人一个考场,即1~25号在第一考场,26~50号在第二考场,以此类推,小亮同学的准考证号是218,他一个在第(______)。 15.若x是最小的非0自然数,y是最小的质数,z是最小的两位合数,则x+y+z=(________) 16.写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6和9______ (2)4和6______
17.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9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____. 18.300千克:0.5吨,化简后是___:___,比值是____.
19.把一根长5米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度是____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____。
20.走一段路,甲用了15小时,乙用了10小时,甲与乙所行时间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甲与乙所行速度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 三、判断题
21.比的前项不能为0。 (____) 22.
可以读作“5比4”。 (_____)
B.21
C.14
D.70
23.14:21=12:18(_____)
24.计算3.5×(42+3)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______) 25.12×四、作图题 26.
(1)画出旗子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象.
(2)画出旗子绕o点按顺时针旋转180°后的图形.
表示求12的
是多少。 (____)
(3)把旋转后的旗子按2:1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27.快、慢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开出,相对而行。经过2.5小时相遇,相遇时超过中点25千米,已知慢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问快车走到乙站还需要多长时间?
28.有一个长方形容器,里面装有水,测得水面高度为4.4厘米(如图1),为了得到冰水(冰水可用于水果保鲜),妈妈把一根圆柱形的冰柱垂直放入其中,水面升高至5.5厘米,这时刚好有冰柱浸没在水中(如图2).
(1)求冰柱的体积?
(2)求该冰柱完全融化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已知: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少原来的
)
29.阿K果子园集团准备购买5.36吨水果,每10千克装一箱,用货车来运输.已知货车每次最多可以装120箱水果,那么至少需要运几次才能把这些水果全部运输完毕?
30.一项工作,7小时完成了总任务的,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工作一共要多少小时?(用比例解) 31.列式计算。 3,4与
42的和除以3与的差,商是多少? 5332.有一根铁丝,用去了它的一半少1米,结果剩下5米,问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33.“双十一”期间,一种工具书降价20%后是每本96元。 (1)这本工具书的原价是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这种工具书实际是打几折出售的? 六、计算题 34.解方程。 (1)35.解比例
(2)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C A A A B B 二、填空题 11.25
12.5 19.625 13.11 14.9 15.13 16.12 17.98%
18.5 0.6 19.
20.3:2 2:3 三、判断题 21.× 22.错 23.正确 24.√ 25.√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1
2小时 328.(1)330立方厘米; (2)7.4厘米 29.5次 30.
小时
)÷(3-)=1.8
31.(3.4+32.8米
33.(1)120元 (2)八折 六、计算题 34.(1) (2) 35.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