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可能性曲线:在经济资源既定和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组合。
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表示社会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闲置资源
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表示社会经济处于有效率的充分就业(指资源充分利用)状态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可替代性(数目、程度) (2)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 (3)商品用途广泛性
(4)商品在消费者支出中所占比例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 消费者的偏好(taste) 消费者货币收入(income) 其他商品的价格(price) 对未来的预期(expectations)
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商品的需求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对未来产品价格的预期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水平
Ec>0 是替代品
Y商品P 上升引起X商品Q上升,说明商品X和Y之间的关系为替代关系。
Ec<0 是互补品
Y商品P 上升引起X商品Q 下降,说明商品X和Y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
系。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
供求定理:(1)需求或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数量影响的规律称为供求定理;(2)供求定理的核心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会形成新的均衡点,从而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
(1)供给不变
需求增加则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则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需求不变
供给增加则使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则使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
需求与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呈同方向变化;供给与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与均衡产量呈同方向变化。
支持价格<最低限价>: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措施: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生产分配
限制价格<最高价格>: 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
措施:政府实行配给制
支持价格一定>均衡价格 限制价格一定<均衡价格
效用特点 (1):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对商品效用的评价不受外界影响(如道德、伦理)。 (2):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3):物以稀为贵,效用与其实际价值无关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它商品消费保持不变下,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第一,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最大效用。 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上。 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一定预算约束下,应选择最优商品组合,使MRS等于两商的价格比。
MP(边际产量)与TP(总产量) 之间关系:
MP>0, TP↑ MP=0, TP最大 MP<0, TP↓
MP(边际产量)与AP(平均产量)之间关系:
当MP>AP, AP↑ 当MP 总产量线的主要特点:拐点,凸弧与凹弧的转折点 等产量线的特征: (1)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每一条代表一个产量,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高----投入越大,产量越高; (2)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一个投入组合只有一个产量; (3)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一种投入增加,另外一种投入可以少些;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一种投入对另外投入的替代能力越来越少,即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长期边际成本MC与长期平均成本AC之间的关系 (1)在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状态时,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们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当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时,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方;当生产既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规模不经济时,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并且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重合 (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后者的最低点 边际成本: MC=△TC/△Q=△VC/△Q 或 MC=dTC/dQ=dVC/dQ 市场结构类型:完全竞争(农业)、垄断竞争(零售业)、寡头垄断(汽车制造业)、完全垄断(公用事业) 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在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而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 停止营业点:是短期可变成本(AVC)和边际成本(MC)的交点。可变成本最低点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线。 市场结构类厂商数目 型 完全竞争 很多 产品差别程个别厂商控制新厂商进入产现实中接近的度 价格程度 业难易程度 行业 无差别 没有 完全自由 农业 垄断竞争 很多 有些差别 有一些 比较自由 零售业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1)产品有差异 (2)存在较多的厂商 (3)进出该行业容易 (4)厂商对产品价格略有影响 价格歧视: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取不同的定价策略确定市场价格,即差别定价。 各个市场产品的价格高低取决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定价较低,而需求弹性 较小的市场定价较高。 卡特尔:寡头厂商相互勾结(串谋),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 目的:实现整个卡特尔组织的利润最大化 主要职能:确定统一的产品价格以及如何在各个成员内进行产量分配。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 最终成果。 (国家统计局的定义) GNP与GDP的比较 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 GDP按照国境原则。以地理国境为统计标准. 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GNP是个收入概念, GDP是个生产概念。 国民经济中漏出和注入分别包括哪些 漏出包括净储蓄(S)、净税收(T)和进口支出(M),总漏出(W)是净储蓄、净税收和进口支出的总和,W=S+T+M 注入包括投资(I)、政府支出(G)、出口(X),总注入(J)是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的总和,即J=I+G+X。 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的计算: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1 再贴现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增加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①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②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 货币政策基本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主要是国库券。 再贴现政策。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法定准备金。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 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的关系 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反之就越大; 原始存款越多,货币创造久越多 11、某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的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LTCq360q21500q,产品价格P=975美元。试求: (1) 利润极大时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 该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和厂商产量。 (3) 用图形表示上述(1)和(2)。 (4) 若市场需求函数是P96002Q,试问长期均衡中留存于该行业的厂商数是多少? 答:由题设LTCq360q21500q,可得LAC2q60q15,00LMC3q2120q1500 2(1) 利润极大时要求P=LMC,即9753q1201500q,解得q15,q235 利润极大还要求利润函数的二阶导为负。已知利润一阶导数为 dMRLMCPLMC975(3q2120q1500) dqd2故利润函数的二阶导数为2(9753q2120q1500)'6q120 dqd2当q15时,265120900,故q15不是利润极大化产量 dqd2当q235时,2635120900,故q235是利润极大化产量 dq此时平均成本LAC=352-60×35+1500=625 利润π=975×35-625×35=12250 (2) 由于该行业是成本不变行业,可知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LRS是一条水平线,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是最低平均成本,令LAC的一阶导数为零,即 (q260q1500)'2q600 求得q30,由此得最低平均成本LAC30260301500600,可见,行业长期均衡时,厂商产量为q30,产品价格P=600 (3) C LMC LAC 975 600 625 O 5 30 35 Q (4) 若市场需求函数是P96002Q,则行业长期均衡产量为600=9600-2Q,即Q=4500,由于代表性厂商产量q30,故可知该行业长期均衡中厂商数 nQ4500150 q30 12、假定一个垄断者的产品需求曲线为P503Q,成本函数为TC=2Q,求该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答:由题设P503Q,得TRPQ50Q3Q2,MR506Q 又TC=2Q,得MC=2 利润极大时要求MR=MC,即50-6Q=2,得均衡产量Q=8 于是,价格P=50-3Q=50-3×8=26 利润π=TR-TC=26×8-2×8=192 8、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磅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试解答:(1) 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 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自总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1) 由题设,知项链为最终产品,故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的GDP为40万美元。 (2) 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40-10),这样增值法计算的GDP,即为两个阶段增值额,为10+30=40(万美元)。 (3)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故用收入法计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9、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A厂商年生产5000,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 200,C买2000,其余2800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其中3000由A购买,其余由消费者买。(1)假定投入在生产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答:(1)由题设,厂商A产出为5000,其中向C买了3000,故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2000 厂商B产出为500,其中向A买了200,故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300 厂商C产出为6000,其中向A买了2000,故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4000 这样,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300+4000=6300 (2) 由题设,厂商A卖给消费者最终产品2800,厂商B卖给消费者最终产品500,厂商C卖给消费者最终产品3000,这样,由最终产品生产法可得GDP为2800+500+3000=6300 (3)国民收入为6300-500=5800。 16、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2)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3)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0.8Y50答:(1)由均衡条件YCI,即Y100,得Y750(10亿美元) 于是,C1000.8750700(10亿美元) SYC50(10亿美元) Y100,得Y1000(10投资增至100,再利用YCI,即Y1000.8亿美元) 于是,增加的收入 Y1000750250(10亿美元) (2)再由均衡条件YCI,即Y1000.9Y50,得Y1500(10亿美元) 于是, SYC15001000.9150050(10亿美元) 投资增至100,再利用YCI,即Y1000.9Y100,得Y2000(10亿美元) 于是,增加的收入 Y20001500500(10亿美元) 15 10.8110 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后,乘数为K10.9(3)消费函数为C1000.8Y时,乘数为K 17、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D,意愿投资I=5,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10亿美元),t=0.25,试求: (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转移支付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①用增加政府购买;②或减少税收;③或用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要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从而 对投资和收入的影响。) 答:(1)由题设,知YDYTTRY0.25Y62.50.75Y62.5 由均衡条件YCIG,有 Y1000.8YDIG1000.8(0.75Y62.5)50200 解得 Y=1000(10亿美元) (2)直接利用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KI112.5 1b(1t)10.8(10.25)112.5 1b(1t)10.8(10.25)政府支出乘数 KG税收乘数 KTb0.82 1b(1t)10.8(10.25)b0.82 1b(1t)10.8(10.25)转移支付乘数 KTR(3)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ΔY=1200-1000=200。 ①增加政府购买GY20080(10亿美元) KG2.5②减少税收TY200100(10亿美元) KT2③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税收各200(10亿美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