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共有三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前两个话题《我们都爱父母》和《我们了解父母吗?》,主要是唤起学生爱父母的情感,了解父母,提升对父母的认识,旨在引导学生增进对父母的了解,体会家庭的温暖。
二、学情分析
从生活中一些具体场景切入,引领学生填写“父母的生活档案”,让学生感受和父母之间的爱,
三年级的小学生都是爱父母的,都有爱父母的自然情感,但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父母,也不知道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深入地了解父母。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
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感受和父母之间的爱。
2.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父母。
3.体会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的温暖。教学重点是:增进对父母的了解。
难点是:感受和父母之间的爱。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我爱我的爸爸妈妈》,学生说一说听了以后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到孩子爱父母这个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2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
学生先阅读教材第72页的三幅图,与图中的小朋友对话,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同样的感受与大家进行交流,板书:心疼、担心和想念
设计意图:体会到父母爱我们的同时,我们也会心疼、担心和想念他们。
活动二:深入了解父母
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课前在为父母写档案的调查活动中,是通过什么途径或采用什么方法了解父母的,全班展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然后,课件出示:不知道怎么去了解自己爸爸妈妈工作情况的三种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帮助这三名同学出主意,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会走进父母内心世界的方法,更深入地了解父母,更好地去爱父母。
活动三:爱我们的父母
学生先分小组交流“父母的档案”,说一说从父母的档案中有什么发现和感受,再阅读教材第73页孔子的名言,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
3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更好地去爱父母。
环节三:课堂小结,内化提升
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体验收获与成功的喜悦,内化提升学生的认识与情感。
环节四:回归生活,拓展延伸
回家后,以我爱爸爸妈妈为主题写一篇日记。
设计意图: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落实行为实践。
六、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在黑板左半面的中间位置是课题《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右半面分为三行,上面是心疼,中间是担心,下面是想念。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4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的6个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紧接上一课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这一课的内容则从我们对父母的关爱这个角度来展开。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加了解父母,也更关心父母。
二、说学情分析:
现在三年级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爸爸妈妈爱自己是应该的,却不懂得自己应该怎样用具体的行动去表达对父母的爱。与此同时,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和生计,和孩子的交流少,亲子关系疏远、甚至比较紧张,一遇到问题就用简单粗暴的态度来解决,基于这样的学情,在本课教学中特设计了几个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从调查中了解父母,明确爱父母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父母。
5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爱,体会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思念、心疼、担心都是爱父母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分享,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进行亲情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我为父母写档案》。
教师准备:亲情调查表;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习情趣。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一把伞,给了我们一方无雨的晴空;父母的爱是深夜里的一盏灯,给了我们一片灿烂的前程。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为同学们带来一名古代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孝敬父母的?(播放课件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黄香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师:父母爱我们,我们也要爱父母,这节课我们学习新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6
二、对比导行,探究新知。
师:故事中,黄香能做到这些,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同学同样可以做到。在我们上周安排的“爱心献父母”活动中,每个小朋友都能做到。请大家看看你们都做了什么?(课件出示)
师导语:孝敬一日不难,一月不难,难在于坚持。你们都能一直坚持下去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活动一:我们都爱父母(课件出示72页图片)
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爱的人,那你想想,在什么时候,你们也会心疼、担心、想念爸爸妈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材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生1:天都黑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呀?
生2: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疼得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
生3: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妈妈能回来看我们吗?我想他们了。
师:你们又是怎样表达对父母的心疼、担心、想念的呢?说出来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
师小结:当爸爸妈妈远离时思念,生病时的心疼,回家晚时的担心,这都是我们爱父母的情感表现。
7
活动二:我们了解父母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担心、心疼、想念亲人的事例,让老师既感动又欣慰,说明你们都很爱爸爸妈妈。爱一个人首先要从了解他们开始,你们了解爸爸妈妈吗?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爸爸妈妈?请同学们打开书74页快速完成调查报告《我为父母写档案》。思考:从父母的小档案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学生小组内交流调查报告,然后教师指名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同学们不难发现,其实我们对父母并不十分了解。是我们不爱父母了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了解父母呢?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了解父母呢?
学生讨论: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了解父母呢?
学生汇报:问长辈;多观察;多陪伴……
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好!这样我们对父母的了解会更多,也就能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了。
活动三:名言感悟
出示名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论语》
师: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8
师:理解这句名言后,你想说什么?
师寄语:
知父母生日,祝福其长寿;
知父母工作,分担其辛劳;
知父母健康,关心其生活;
知父母心事,排解其烦闷;
了解父母,只为更好地爱父母。
三、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今后打算如何去做呢?
师寄语:同学们,只有了解父母,才能更好的爱父母。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知父母情,报父母恩的有心之人。
五、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担心心疼
想念
9
爱父母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节内容与上一节课紧密联系。从学生对父母的爱的角度切入,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也更加关心理解父母。
把对父母的爱转化为行动,加深父母子女之间的互相理解。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