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大型汽车后视镜的新技术探究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关于大型汽车后视镜的新技术探究
车辆技术

车辆工程技术

101

关于大型汽车后视镜的新技术探究

许 凡,杜香锦,朱岩松,施东凌(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摘 要:后视镜是应用于汽车上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用途是帮助驾驶员获得视野,便于安全行车。对于大型汽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为受后视镜视野的限制,本文通过一些新技术的研究,介绍和分析了一种安装于大型汽车上的后视镜,可以增大有效视野范围,提高影像质量。关键词:大型汽车;后视镜;新技术

0 引言

  本文介绍了当前一些大型汽车后视镜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当前几种应用于后视镜的技术,最后介绍了对大型汽车后视镜的改进和设计新技术,旨在帮助减少因视野问题造成的大型汽车交通事故问题。

1 对当下市场出现的大型车型及其盲区分析

1.1 平板货车

  在平板货车的视野中,盲区分为全盲区和半盲区.半盲区是由于货车的座位的高度较高和长度较长所致,普通的后视镜对后方的视野只局限于车的侧面,对于半盲区的视野不采取措施则无法得知外界情况。对于全盲区的视野则处于屏蔽状态,在驾驶或停靠状态不能完全了解此区域的具体情况,这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1.2 半挂货车

  半挂货车的视野盲区和平板车的几乎一致,但半挂货车在转弯的时候还存在巨大的内轮差盲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半挂型货车较其他车型内轮差更大,并且转弯时造成的视野盲区也更大,转弯时车头相对车厢转角,普通后视镜只能把所有的视野照射到车厢上。一些非机动车驾驶员受视野限制,在路口的不合理穿插就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1.3 客运大巴车或公交车

  客运大巴车或公交车不仅和货车有相同的视觉盲区,大多情况还穿梭在人流量较大、交通复杂的地区,客运大巴车在高速行驶途中由于驾驶员的座位导致了视觉盲区的存在。公交车穿插在各大拥挤和复杂路段,需要更大的视野去观察路面。面对复杂路况时,驾驶员仅靠后视镜提供的视觉反馈无法完全掌握路况信息,因车辆前后共有6个以上的镜子,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同时接收几项信息。所以,后视镜只在视觉上减小视觉盲区,并未实现从车辆运动轨迹及其他感官上的信息反馈。

2 现有对后视镜的改进技术

2.1 记忆储存式电动后视镜

  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通过后视镜来观察车两侧和车后的道路情况,调节镜面获得更好的视野成为了必做的一件事。目前,已经开发了一种记忆储存式后视镜,其镜面调节将后视镜与驾驶员座椅、方向盘、内视镜组成一个系统,根据驾驶员的身高、驾驶习惯等,在保证驾驶员舒适的同时,将后视镜的镜面调节到最佳视角,然后将此状态进行记忆储存。2.2 红外夜视技术

  红外探测技术极大改善汽车夜间行驶的视野。在夜间行车时,两束激光红外线光束照射物体,然后由放置在汽车顶部的红外线摄像机拍摄汽车前方的行人、障碍等图像,拍摄的图像传送到前挡风玻璃与仪表盘之间的电子屏幕上。通过这个方法,夜间行车时,驾驶员像戴上了一副红外线观测镜,极大地提高了司机在夜间行车的安全。

3 大型汽车后视镜的新技术

3.1 多镜化简化的新技术

  为弥补大型汽车上使用的镜子较多,驾驶员在驾驶室很短时间内无法顾及到每块镜子影像的不足,本文将“多镜化”简化为“一主一

辅”的后视镜体系,即主驾驶一侧后视镜为主,副驾驶一侧后视镜为辅助而达到最佳视野效果。在辅助后视镜上安装搭配超声雷达的闪烁红黄两色的提示灯,提示灯左右位置即分别代表车头主驾驶和副驾驶一侧,超声波雷达安装在左右后视镜的架子上,范围是以后视镜为圆心的5米半径之内,能覆盖整个车头周围的区域。确保不影响驾驶员正常驾驶的情况下,闪烁黄色灯提示驾驶员车头周围5米范围有障碍物,闪烁红色灯提示驾驶员车头周围三米有障碍物。提示灯只安装在驾驶员一侧。

3.2 后视镜全自动跟车轨迹旋转的新技术

  为弥补车身较长,在转弯时后视镜成像车身而不能反应路面情况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后视镜根据车轨迹的变化,自动旋转以增大有效视野区域的新技术。右侧转向时,右侧反光镜根据车头旋转角度实现向外偏转;左侧偏转时,左侧反光镜根据车头旋转角度实现向内偏转,实现车头周围障碍物观察目的。本技术通过智能追踪旋转角度,使驾驶员看到的有效后视角增大,拥有一个更稳定可靠的视角区域,而不是图像反射到车身上的部分区域。主驾驶镜向下偏转可照射到驾驶员一侧下方更广阔的视野区域。

3.3 可检测行人的红外自动报警的新技术

  大型汽车车辆前区(约正前方1.2米)为大车行进盲区。当有障碍或者行人出现在此区的时候,容易引发事故。本文在引擎盖前端安装两个可180°旋转的红外线传感器,后视镜上方连接相应的报警器,车内安装LED显示屏。当行人进入到车前区,红外线传感器可检测到行人等发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化成高低变化的电信号,经电信号处理器处理后将电信号传至报警器及显示屏中,驱动报警器报警,同时,车内部的显示屏会显示出行人和障碍的位置。报警器报警后,司机可迅速在显示屏中查看行人等的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醒或躲避行人。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汽车后视镜的技术将不断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各种新技术来解决后视镜存在的不足。在改进的同时,分析汽车后视镜典型的故障模式和常见弊端也成为了一种趋势,通过不断对大型汽车后视镜的研究、改进和创新,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加以规避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王亮.基于超级副本的外后视镜视野校核[J].汽车实用技术,2018(23):208-210.

[2]王明军,刘波.汽车后视镜新技术探究及典型故障模式分析[J/OL].汽车实用技术,2019(22):121-122.

[3]郝亮,刘昱麟,吴桐,佟佳丽,张博涵,张泽东.车外后视镜驾驶员视野盲区消除系统的设计[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01):49-52.

[4]王晓婧,尚洋.对于新型汽车后视镜技术研发的探讨[J].时代汽车,2017(09):99-100.

[5]林蔚.汽车后视镜设计探析[J].时代汽车,2018(08):68-69.作者简介:许凡(1998-),女,山东荣成人,本科,研究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