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静;江思德;潘成德;唐明山
【摘 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0例,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脑血管狭窄数量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脑血管狭窄部位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分布特征.结果 有32例(80%)出现脑血管狭窄,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脑血管狭窄数量间存在相关性(r=0.618,P<0.01);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增加,脑血管狭窄数量有线性增加趋势(P<0.01);不同脑血管狭窄部位的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狭窄数量一致,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脑血管的检查及针对性治疗十分必要.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16(026)011 【总页数】4页(P1297-1300)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脑血管狭窄;相关性 【作 者】肖静;江思德;潘成德;唐明山
【作者单位】401320重庆巴南,巴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01320重庆巴南,巴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01320重庆巴南,巴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01320重庆巴南,巴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41.4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性疾病,常发生于全身各大动脉,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常伴有脑动脉狭窄,它们具有共同的病因及诱因[1]。有文献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冠状动脉狭窄及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冠心病患者大多数会发生冠脉狭窄[2]。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的心血管、脑血管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其严重程度进行检测,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估,有利于明确病情的发展趋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3]。本研究旨在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救治,减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有发作性头晕、头痛症状,需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0~80(61.5±7.5)岁。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者7例,心绞痛病史者23例,心房纤颤病史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史10例,脑梗死病史8例,高血压病史22例,糖尿病病史19例,高脂血症病史2例,长期吸烟史23例,长期酗酒史4例。 1.2 检查方法及分级标准
1.2.1 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用荷兰飞利浦FullDigital 200血管造影机,从患者桡动脉或左侧大腿内股动脉入路,插入8F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分别进行左、右双侧入路的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中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面积、出现狭窄的血管支数,将冠状动分为正常、单支狭窄、双支狭窄、三支狭窄。其中,对于冠状动脉中出现多个动脉粥样斑块,但未见明显狭窄的血管归类为单支狭窄。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轻度狭窄: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中任一支狭窄程度<50%;中度狭窄:RCA、LAD、LCX中任意一支狭窄程度在50%~70%;重度狭窄RCA、LAD、LCX
中任意一支狭窄程度>70%,或左冠状动脉主干(LM)狭窄>50%。
1.2.2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采用德国西门子Artis Zee Floo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s技术对双侧颈总动脉、椎-基底动脉进行血管造影。穿刺成功后置入5F血管鞘,用猪尾巴导管行主动脉弓造影后,用5F单弯导管或Simon导管行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椎动脉进行造影,造影剂为碘海醇。根据造影中显示的血管形态、部位、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从动态、静态对进行造影的血管是否存在狭窄、闭塞、造影剂滞留等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了解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等部位脑血管的病变情况,采用西门子数字平板DSA工作站进行血管狭窄直径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单向有序列联表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双向有序列联表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脑血管狭窄数量间相关性 冠状动脉与脑血管均未出现狭窄的患者有5例(12.5%),冠状动脉与脑血管同时发生狭窄的患者有29例(72.5%),单独出现脑血管狭窄或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各3例(7.5%)。脑血管狭窄数量为1~4个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25.0%、22.5%、2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5.0%、35.0%和20.0%。见表1。
经Spearman相关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脑血管狭窄数量间存在相关性 (r=0.618,P<0.01); Jonckheere-Terpstra检验结果显示,脑血管狭窄数量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存在线性趋势(P<0.01),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增加,脑血管狭窄数量也增加。
2.2 不同脑血管狭窄部位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分布
32例脑血管狭窄患者中,共有4个狭窄部位,狭窄总量为78处;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狭窄数量一共为69个。经kruskal-Wallis H检验,不同脑血管狭窄部位的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常见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常常伴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直接原因就是脑血管狭窄[4]。有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众多,这些因素常聚集于同一个体,协同致病,互为因果,推进了心脑血管疾病发展进程,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5]。血管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性价比较高,检查过程比较安全,无创伤,能够实时成像,检查结果直观形象,并且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对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及时评价其病变严重程度,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根据这样的检查结果,罹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能够更早的接受治疗,把握最佳诊疗时机,促进患者预后[6]。
大量研究指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具有相关性。张景华等[7]研究指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椎-基底动脉狭窄呈正相关。Bue等[8]发现,颅内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性狭窄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本研究发现,本组40例中,32例出现脑血管狭窄,其中出现1个脑血管狭窄部位占25.0%,2个狭窄部位占22.5%,3个狭窄部位占25.0%,4个狭窄部位占7.5%。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脑血管狭窄数量间存在相关性(r=0.618,P<0.01),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增加,脑血管狭窄数量有线性增加趋势,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6]。本研究进一步对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与脑血管狭窄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32例发生脑血管狭窄的患者共有4个狭窄部位,狭窄总量达78处,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狭窄数量共为69个,不同脑血管狭窄部位的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及狭窄分支数与脑血管狭窄部位无关。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增加,发生脑血管狭窄的数量也
随之增加,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脑血管狭窄数量呈正相关,但与发生脑血管狭窄的部位无关。在冠状动脉病变诊疗过程中,不但需要对首发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同时也需要警惕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减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郑江红,安光玉,胡冬青.脑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9(24):709-710.
[2]Davidssona L, Fagerberga B, Bergstrom G, et al. Ultrasound-assessed plaque occurrence in the carotid and femoral arteries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middle-aged men during 10 years of follow-up[J].Atherosclerosis, 2010,209:469-473.
[3]Johnsen SH,Mathiesen EB.Carotid plaque compared with intima-media thickness as a predictor of coronary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Curr Cardiol Rep,2009,11:21-27.
[4]张蕾,王维平,李亚琼,等.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评价及其与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6(20):456-459. [5]王岩,兰振和.心脑血管联合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2,30:4-6. [6]潘震华,刘大一,于宏颖.老年冠状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7(34):3594-3595.
[7]张景华,王鲁宁.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1,20(3):217-218.
[8]Bue HJ,Yoon BW,Kang DW,et al.Correlation of coronary and cerebralatherosclerosis,difference between extracranialand intracranial arteries[J].Cerebrovasc Dis,2006,21(1-2):112-199.
[9]Brook RD,Bard RL,Patel S,et al.A negative carotid plaque area test is superior to other noninvasive atherosclerosis studies for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having underlying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6, 26:656-6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