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Column

业务探讨

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新闻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 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 信息源中,东方网的高国营先生就提 出:“当上百个新闻标题集中到一个页面 上时,好标题就成为吸引眼球的关键,如 果标题没有吸引力,其它工作做得再好, 也有可能吸引不到网友的点击;如果标 题形成了强势,整篇新闻就会从‘新闻标 题的丛林’中跃然而出。”这句话形象地 指出标题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至关 重要。

标题制作的重要性

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有哪些重要意 义呢?

其一,可以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强 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不管是消息还是通 讯,其中每条新闻都有它的观点、中心, 这时标题的揭示作用,就成了不可或缺 的有效方法。人们在浏览报纸时具有很 大的随意性,不一定仔细阅读每一条新 闻,若有一个醒目的文字和标题,瞟上一 眼便知道消息的基本内容,是详看、略 看,心中就有数了。有人说,标题是文 章的“面孔”和“眼睛”,只有“面孔”诱人, “眼睛”传神,才能吸引读者阅读,新闻报 道才会有价值;反之,若标题平淡,不能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新闻报道写得 再好,也没有意义。题好一半文,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

其二,引人入胜,活跃版面。新闻要 吸引人,首先要通过标题这个“向导”,引

74中国地市报人2015/8期

□李惠惠

(亳州晚报,安徽亳州236800)

领读者进人意境。这不仅在于新闻内容 的重要,更在于新闻标题对新闻事件用 了客观公正的提示,使其具有诱惑的作

用。新闻标题,不仅可以通过遣词造句 来发挥它的内在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 标题形式的变化达到活跃和美化版面的 作用。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人读者眼帘 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可以活跃和美化 版面,可以引人人胜,增添美感,从而让 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

其三,抓住读者,提升竞争力。报纸 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同时报社也 需要创收,而好标题对报纸的发行量具 有关键性的提升作用。读者翻开报纸, 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好标 题能够引起受众的阅读欲望,达到最有 效的传递效果,还能增加报纸的销售量。 零售读者往往是被一条好的标题吸引, 从而决定购买报纸的。可以说,好的标 题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有效提升报 纸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标题的特点

其一,新闻标题以报告事实为主。新

闻标题与通讯标题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 标出新闻事实。新闻主要是报告新近发 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简洁明快,一般对事 物发展过程不作详述。这就决定新闻标 题重在叙事,即使是就实论虚的标题,对 必要的事实也应有所说明。

其二,新闻标题对事实的表述呈现 一种动态。标题不仅要报告新闻事实,而 且对事实的表述要体现出一定的动态, 即告诉读者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通讯标 题则不一定如此。通讯标题对事实的表 达多数呈现的是一种静态。

其三,新闻标题形式具有多样性。新 闻标题除单一式结构之外,还大量采用 复合式结构。新闻标题往往是通过主题、 引题、副题的配合,向读者报告新闻的内 容,指明其性质和意义的。通讯则一般不 使用引题,在副题运用上多数只用来说 明作者写作本文的对象、意图以及采写 的方式。

制作标题的技巧

既然标题如此重要,那么对于报纸 编辑而言怎样才能制作出好的标题呢?

准确真实,题文一致。传递新闻信息 是报纸标题的主旨传递信息是新闻报道 的重要功能,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 组成部分,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告诉 读者你报道的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这 就要求记者、编辑在制作标题时要具有

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概括能力,善于把 报道内容中最主要、最精华的东西提炼

随感录

Column

—浅谈党报群工接访的“四心”原则

□刘宇青安亚静

(保定曰报社,河北保定071051)

党报群工部门作为直接同群众接触 的专职部门,在解决矛盾、维护稳定、促 进和谐方面职责重大。面对社会焦点、 热点多元裂变的新形势,如何做好群众 接访工作?在不断增强自身政策水平的 同时,必须不懈地坚持做到“四心”,即: 耐心,细心,用心,真心。

好群众接访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真正认 识到群众工作无小事,否则会激变出更 大的矛盾,酿成严重后果。第二步,本着 人文关怀的精神,尊重来信来访群众,不 以貌取人,不因言生厌,待群众如亲友。 第三步,要顺势化解对方情绪,先消气降 火。只有这样,群众才愿意把他们的意 见和想法真实、客观地倾诉出来。2014 年9月,易县农民李某到保定日报社反 映其儿子曾在少年时被公安部门拘捕, 后因证据不足未予起诉,但由于公安部

门的工作疏忽,李某儿子至今留有案底, 给他外出打工时带来诸多不便。李某为 此多次找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迟迟得 不到解决。看到他无耐而又充满希望的 眼神,记者决心帮他把事情调查清楚。两 位群工记者多方联系,又驱车百公里到 易县调查走访,最后查清楚李某儿子的 案底确实消除后才返回单位,并及时将 这一消息告知李某。这趟“跑腿”虽然麻 烦,但在群众中树立了报社的形象,赢得 了信任。

耐心

党报群工部门工作纷繁复杂,大多 数来访群众久被困扰,难免情绪失控。做

出来,以准确、简练的语言体现在标题 上,从而使读者一看标题就能马上知晓 报道的大致内容。新闻标题要确保准确 真实、思想健康,不能为了哗众取宠,就 偏离事实,欺骗读者。

新颖生动,不落俗套。利用缤纷的修 辞手法能让标题“靓”起来,不落俗套。提 起修辞,人们一般会认为只在文学作品 中运用,其实不然,为了吸引读者,增 强新闻标题的美感,可以适当地采用某 些修辞手法。需要说明的是,不管采用哪 种修辞手法,首先必须准确、规范概括新 闻的内容或主旨,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适 当的修辞手法,才可以使文章具有吸引 力。

如引用是最常见的手法。引用主要 通过文意兼美的名言佳句,给人美的享 受。引用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直接 引用,属于借用,一般引用诗词,如台湾

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 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 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的词句。

除了引用,比喻也可以让标题靓起 来。如《书犹药多读可以医愚》,这条标 题的亮点就在,将“书”比作“药”,用“书” 这帖药来医“愚”,可谓新鲜。

除此之外,像回文、对比、对偶借代、 比拟、双关、仿词、对比、反复、设问、拈连 等,不一一列举。只有充分发挥汉语修 辞的技巧和优势,在不生搬硬套的基础 上,进行多元素整合,才能让受众感到语 言之美和标题之亮。

凝练简约,明快上口。标题制作要善 于概括,在锤炼字句上下功夫,以最少的 字词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因此,编 辑记者要有惜墨如金的心理、以一当十 的愿望、删繁就简的功夫、标新立异的诉

求。同时,好的标题还应通俗流畅、朗朗 上口,艰涩怪异的词汇易让人产生视觉 疲劳。

另外,要让标题明快活泼,还要善于 运用动词,缺乏动感的标题就会呆板、乏 味,了无生气。在汉语中,动词被称为语 言的“味精”,是最活泼最富有生命力的, 让标题“动”起来,就是要在标题中巧妙 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化静为动, 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做出生动活泼、动感 十足的标题来。

总之,标题要做好、做活、做出个性, 很不容易,毕竟是“截稿压力下的战斗”, 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供编辑从容推敲, 需要平时的积累和修炼。只有对每条新 闻稿件进行具体分析,想方设法突出每 条新闻自身*特点,方能做出清新亮眼、 可圈可点的标题来。■

(本栏编辑:古缘)

2015/8期中国地市报人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