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中为什么需要政府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2、政府财政的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稳定经济职能
3、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政府功能):(1)一般公共服务;(2)外交支出;(3)国防支出;(4)公共安全支出;(5)教育支出;(6)科学技术支出;(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医疗卫生支出;(11)环境保护支出;(1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农林水事务支出;(14)交通运输支出;(15)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6)其他支出;(17)转移性支出
4、社会保险:(1)养老保险:个人8%,企业20% (2)失业保险:个人1%,企业2% (3)医疗保险:个人2%,企业6% (4)工伤保险:多数1% (5)生育保险:企业不超过1%,个人不缴 5、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面向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
6、我国财政补贴制度的内容:(1)价格补贴;(2)企业亏损补贴;(3)财政贴息。
7、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1)税收收入;(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非税收入;(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5)债务收入。
8、财政收入的规模主要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政府职能范围;(3)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4)价格变动。 9、税收分类(按课税对象的性质):(1)流转税;(2)所得税;(3)财产税;(4)资源税;(5)行为税。 10、中央税: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地方税:营业税(不包括铁道部和各银行总行上缴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城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 增值税是共享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11、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税率是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是一种多档次的比例税率表)、附加和减免、违章处理。
12、我国的主要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4)关税(税率为5%——40%)(5)资源税(6)企业所得税(7)个人所得税(8)城市维护建设税(9)印花税(税率为千分之0.05至千分之一)(10)土地增值税(11)城镇土地使用税(12)房产税(13)契税
13、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1)不同税收管辖权的重叠(2)同种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14、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从高税国移居到低税国或避税国,以避免成为高税国的税收居民(2)跨国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手段把公司集团的一部分利润从高税国转移到低税国,从而减轻公司集团的全球总税负(3)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4)选择有利的公司组织形式避税
15、国际避税的主要防范措施:(1)对关联企业之间不合理的转让定价进行调整(2)制度对付避税地的立法,有针对性地取消推迟课税的规定(3)在双边国际税收协定中加进反滥用条款,以防止第三国居民滥用税收协定避税(4)限制跨国公司利用改变公司组织形式进行避税
16、财政政策的定义:财政政策特指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如实=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而相应制定的税收、支出及预算收支平衡方面的政策。、
17、财政政策的类型:(1)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
18、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平衡(重重点)p133 C C S 生产 产品服务 消费 I T G 国外
19、财政政策的目标: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20、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在实际工作中,选择什么样的财政政
策应当遵循逆向调节的原则,即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政府为了提高就业率,刺激经济增长,应实行各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则应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视经济情况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被称为相机抉择。
21、我国财政只有1985年没有财政赤字。
2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3、货币制度类型:(1)银本位制(2)金银本位制(3)金本位制(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4、金融市场的定义:对金融交易机制的概括,即通过金融工具交易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与行为的总和。
25、金融市场的要素: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主体、交易价格和交易的组织系统。
26、货币市场:国库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价存单市场、同行拆借市场、回购市场。
27、期货合约在交易所内交易,远期合约一般是在交易所外交易。
28、金融机构的定义:金融机构也称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机构。
29、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体系,一般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结构形成的整体。
30、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中,面向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等社会公众,具体经办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并提供其他金融服务,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的金融机构。 3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1)资产管理理论(2)负债管理理论(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4)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32、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国家的银行
33、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1)国际清算银行(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世界银行(4)国际开发协会(5)国际金融公司 34、对货币供给的调控:(1)公开市场操作(2)贴现率调整(3)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5、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增加税收、发行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透支)
36、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1)投资膨胀(2)消费膨胀(3)成本推动 (4)结构性失调
37、通货膨胀的治理:实行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币制改革;控制工资和物价;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治理【(1)控制投资规模(2)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3)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增长率(4)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
38、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总和。
39、货币政策的目标:高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40、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再贴现(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41、选择性控制工具:(1)证券市场放贷(2)消费信贷(3)道义劝告
4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模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可以有四种搭配模式,即“双松”模式、“双紧”模式、“一松一紧”模式和“一紧一松”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